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卷 東南風雨 第二十三章 游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亂清 | 作者︰青玉獅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發送公主妝奩的隊伍,由東華門出紫禁城,再由東安門出皇城,一路前行至丁字街——至此,公主妝奩的行進路線,和軒親王下值出宮回軒王府的路線,是重疊的,但接下來,兩條路線就要分道揚鑣了。www.luanhen.com

    軒親王回朝內北小街,在丁字橋左轉,折而北上;公主妝奩卻在此右轉,沿王府井大街南下,出東長安街,東行至東單牌樓,左折而北,至東四牌樓,再右轉東向,至朝陽門內大街西口,然後再次左折而北,入朝內北小街。

    之所以兜這麼大的一個圈兒,自然是為了讓北京城的老百姓,好好兒觀瞻一番公主的嫁妝。尋常人家,嫁娶迎送,都要大操大辦,吹打鼓舞,招搖過市,能怎麼熱鬧就怎麼熱鬧,何況皇家的婚事,還有粉飾太平、與民同樂的功用和責任?

    這是多少年不遇的盛事,哪個不要瞧熱鬧?且這份熱鬧,不同大軍凱旋、天子出巡,路旁“觀瞻”的老百姓,要盡鮮花醴酒、頂禮膜拜的義務,誠惶誠恐,不能“逾禮”;看發送公主嫁妝,盡可踮起了腳尖,伸長了脖子,嬉笑品論,高聲喧嘩。

    因此,公主“降”的前一天,北京城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特意起了個大早,皇城東安門外,丁字橋,王府井大街,東長安街,東單牌樓,東四牌樓,一直到朝陽門內大街和朝內北小街的交叉路口,道路的兩旁,人頭攢動,密密麻麻,歡聲鼎沸。

    有人說,上兩回北京城出現類似熱鬧景象的,都同軒王爺有關︰一回是,軒王爺平定了陝西的回亂,剿平了為禍十數年的捻匪,凱旋回京。許多老百姓自發出城迎接。嗯,那個時候,軒王爺還是“關公爺”;還有一回,是軒王爺奉聖母皇太後出巡天津。軒軍近衛團扈從,那是軒軍第一次全副西洋戎裝、成建制地在北京城“露臉”,滿四九城都瘋魔了。嗯,那個時候,軒王爺還是“關貝勒”。

    旁人連連點頭。都說︰“軒王爺是不世出的大英雄!這個,嗯,金鞍配寶馬,美人嫁英雄,真正是天作之合!”

    觀者個個興高采烈,卻苦了維持秩序的人。

    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順天府的“首縣”大興縣,兵丁、差役,幾乎傾巢出動。護軍營、驍騎營、前鋒營等“御林軍”。也派出了大隊人馬。除此之外,九門之中,最近公主妝奩巡行路線的,是朝陽門和崇文門,朝陽門內的地界,歸瓖白旗該管;崇文門內的地界,歸正藍旗該管,這兩旗,也派了許多人手,協助維持秩序。

    如果是大軍凱旋、天子出巡。圍觀的老百姓有“逾線”的,盡可大聲喝罵,再不听話,一鞭子抽過去就是了。可是。今兒是大喜的日子,不能煞風景,負責維持秩序的衙門的主官,秉承兩宮皇太後的慈意,反復告誡下屬︰不可對百姓惡言相向,更不許動粗!

    這真是難為人!

    這班平日里對老百姓頤指氣使的官差。一邊兒使盡氣力,把洶涌的人潮,拼命向後壓去,一邊兒扯起嗓子大吼︰“勞駕!勞駕!借光!借光!”急起來,“大爺、小爺、姑奶奶”也叫了出來。天氣雖然清涼,維持秩序的人,卻是個個滿頭滿臉的油汗,有的人的嗓子都喊劈了。

    巳正時分,皇城之內,傳來了鼓樂的聲音,人群騷動起來︰“來了,來了!”

    二人抬的黃緞包裹的彩亭,一台又一台,自東安門中迤邐而出,源源不絕。不多時,便前不見首,後不見尾,綿延不盡。

    彩亭里,擺放著各色各樣的綢緞、衣物、首飾、文玩、器皿、鏡奩、筆硯……碼得齊齊整整,在陽光下閃爍著五彩的光澤,令人眼花繚亂。

    抬彩亭的鑾儀校也神氣!一水兒的紅緞袍褂,上邊兒繡著大朵大朵的黃色的牡丹花,既艷麗,又莊重,極其醒目。

    喝彩聲此起彼伏。

    有那“懂行”的,便大聲贊嘆︰“要說上得了大台面,還得數人家甦州織造衙門的活計!瞧瞧,鮮亮——!”

    旁邊的人附和︰“是!一個鑾儀校,一身簇新的湖綢褂子,你說,這得花多少錢啊?”

    一邊說,一邊“嘖嘖”搖頭︰“海了去了!”

    “老兄好眼力,‘湖絲衣天下’!嘿嘿,你想啊,一整個天下,都是皇上家的,做幾件褂子,又算得了什麼?”

    “哈哈哈!”

    二人抬的彩亭不曉得過去了多少台,出現了四人抬的彩亭。

    彩亭里邊兒,是各色木器,桌椅幾案,或用紫檀,或用酸枝,件件精致華美。

    “嘿,這都是兩廣總督辦的差!”

    “你怎麼曉得?”

    “听人說的——哎,你沒瞧見,那都是紫檀、酸枝?你想啊,紫檀、酸枝,都是南邊兒才有的東西,不叫兩廣總督辦這個差,叫誰辦這個差?”

    “那可不一定,廣東的丁撫台,可是軒王爺的愛將,王爺大婚,他不得出力氣?”

    “咳,兩廣總督、廣東巡撫,那還不是一碼事兒?”

    “什麼一碼事兒?你們兩個,什麼也不懂!軒王爺才不肯叫丁撫台沾踫這一類的差使呢!”

    “喲,說的你好像是軒王爺肚子里的蛔蟲似的……“

    “幾位別爭了。我有一個姑表兄弟,在粵海關當差,曉得內情。這批木器,還真是瑞制軍的首尾,並不關丁撫台什麼事兒。丁撫台只管政務,從不兜搭這些事兒的——這位老兄說得對,軒王爺也不給丁撫台沾手這些事兒。瑞制軍呢,剛好調轉了過來,政務是不管的——也管不來,只管拿粵海關的銀子,給內務府辦差。各位想,瑞制軍草包一個,怎麼能夠在兩廣總督的位子上,一直呆得安安穩穩的?除了簾眷深厚外,內務府那邊兒,實在是少不了他呀!”

    這庶幾算是“權威發布”了,幾個人不再爭了,紛紛點頭服善。

    擺木器的四人抬彩亭過去了好幾十台,最後,出現了一座十六人抬的大彩亭,上面擺的,居然是一張雕花紫檀大床!

    圍觀人眾大感興味︰這,就是傳說中的“合巹床”嗎?

    *(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