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一百八十三章【新的时刻】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唐朝那些事儿 | 作者:朝月清风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nbsp&nbsp&nbsp&nbsp宇文赞年轻加上见识平庸,对刘昉信以为真,便离开皇宫回家了。www.biquge001.com 为了稳定人心,杨坚首先将刑律进行了修订,废除了一些严刑酷法,自己又带头节俭,停止了洛阳宫的建设,内外都很高兴。但是杨坚虽然稳定了长安局势,但心腹之患尚在。

    &nbsp&nbsp&nbsp&nbsp五王在外,这几个人文武双全,大多参加过平齐之战,战功显赫,尤其又擅长诗文,在汉族知识分子中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这是第一威胁。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名将韦孝宽明确表示站在自己这一边。要稳定局势,必须痛下杀手,但如何摆平几个大州,杨坚犹豫不决。

    &nbsp&nbsp&nbsp&nbsp当天夜里,杨坚命人叫来太史大夫庾季才,关键时刻还得看看天象如何,老天爷是不是同意让我这么做。杨坚问道:我才能平庸,现在担当顾命重任,不知道天时和人事怎么样?虽然庾季才没有明说劝进,但是杨坚已经心知肚明,他默然良久,对庾

    &nbsp&nbsp&nbsp&nbsp季才说:你说的对啊。回到家,杨坚将同庾季才的对话跟夫人独孤氏一说,独孤氏对夫君道:当前的事,已经是骑虎难下,愿君勉励。杨坚至此暗下决心,纵然前方是万丈深渊,我也要继续前进不回头。

    &nbsp&nbsp&nbsp&nbsp既然如此,先挑刺吧,借着宇文家这块招牌将那些刺头除掉,在没有发布太上皇帝驾崩消息的时候,杨坚已经以送千金公主出嫁的名义召回宇文招等五王,有消息说五王都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因此已经不足为虑。

    &nbsp&nbsp&nbsp&nbsp当前最大的刺头就是相州总管尉迟迥。尉迟迥在北周诸臣中。年龄长,战功大。关系硬,名望重。杨坚辅政,他一定不服气,老头子坐拥故齐之地,兵精粮足,倘若他登高一呼,关东还不乱了套。如果能调虎离山,匹夫之力足以。

    &nbsp&nbsp&nbsp&nbsp杨坚心生一计,命尉迟迥的儿子魏安公尉迟惇奉诏书到邺城召尉迟迥入京会葬。这是个好借口,皇帝死了。身为皇亲国戚,参加皇帝葬礼是应该的。如果尉迟迥不来,那么他的不臣之心就坐实了。

    &nbsp&nbsp&nbsp&nbsp如果尉迟迥回朝,相州作为原北齐京畿要地,没有德高望重的大臣镇不住,于是又以上柱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取代尉迟迥,以小司徒叱列长釜(北史作叱列长叉)为相州刺史。

    &nbsp&nbsp&nbsp&nbsp河南方面,大将军杨素破宇文胄于石济,将宇文胄斩首。说起来。宇文胄也是个苦命孩子,他是宇文导的大哥宇文什肥的儿子,什肥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宇文颢为了救爷爷宇文肱死于袭杀卫可孤的南河之战。从此,宇文什肥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孝。

    &nbsp&nbsp&nbsp&nbsp宇文泰随贺拔岳入关,宇文导随叔父从军。什肥不忍心把母亲抛下不管,毅然留在晋阳照顾一家老小。谁成想大魏分治,宇文泰横空出世成为事实上的关陇地区最高领袖。如此以来留在晋阳的宇文家族的人遭了秧,东魏大丞相高欢把对宇文泰的怨愤洒在他们身上,宇文家已经成人的男子(史书有记载的有宇文颢子什肥、宇文连子元宝、宇文洛生子菩提等)全部遇害。

    &nbsp&nbsp&nbsp&nbsp未成年的小孩被送到蚕室变成小太监。宇文胄就是被去了男根的苦命孩子之一,做奴隶的日子不好过,但他挺了下来,一直到宇文护为了母亲归国与齐通好,他才被礼送长安,袭爵邵国公,出为荥州刺史。

    &nbsp&nbsp&nbsp&nbsp杨坚辅政,尉迟迥起兵,宇文胄认为自己受皇室大恩,有义务为家族事业而战,因此起兵响应相州,不想尉迟迥迅速败亡,自己也为杨素所杀。败在杨素的手里,宇文胄一点也不冤枉,两人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nbsp&nbsp&nbsp&nbsp杨素美髯飘飘,相貌英武,作为领兵大将,他从未打过败仗,但是,他的统兵之法极其残忍,每次出征先杀几个自己人立威,少者十几个,多者百余人,两军对阵他从不全军一起上,而是把队伍分成多个战斗小队,每队一二百人,第一队冲锋,第二队监军,前边败回阵的全部杀死,然后第二队冲锋,不能取胜再杀,直到胜利为止。与杨素相比,于仲文攻打席毗罗倒是颇费了些周折。

    &nbsp&nbsp&nbsp&nbsp席毗罗本来是徐州总管府的司录,尉迟迥起兵后,徐州总管源雄拒绝合作,席毗罗只好偷偷离开彭城跑到他的家乡金乡举兵,他的弟弟兖州刺史叉罗响应,席毗罗被尉迟迥封为大将军,他把妻子留在金乡,亲自率大军先夺沛县,准备克日进攻徐州。席毗罗大军远走徐州,金乡空虚,他的妻子就是席毗罗的软肋。

    &nbsp&nbsp&nbsp&nbsp金乡城,城主徐善净奉命留守,他一刻也不敢马虎,每日亲自巡城检查城防,大将军率军远行,保护好他的妻儿是首要任务。一位自称大将军檀让使者的人来到金乡,通知徐善净檀让大将军明日到金乡宣蜀公号令并赏赐将士。

    &nbsp&nbsp&nbsp&nbsp听说檀让大将军要亲自前来劳军,金乡守军欢声雷动,徐善净并不多疑,命手下做起了迎接大将军的准备。随行诸将劝于仲文屠城,屠城最大的好处是将士们可以乘机洗劫财物,填满腰包。

    &nbsp&nbsp&nbsp&nbsp于仲文拒绝了大家的请求,不但如此,他命令众将领严明军纪,不得冒犯城中百姓,对席毗罗的妻儿监视居住,不得无礼,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跑了。

    &nbsp&nbsp&nbsp&nbsp众人不解。果然,席毗罗听到妻子被俘的消息后,立即率领大军向金乡进发,檀让率军与其会合,本来席毗罗在沛县坐等于仲文,现在成了于仲文在金乡坐等席毗罗。

    &nbsp&nbsp&nbsp&nbsp席毗罗匆忙赶来,路上中了于仲文的埋伏,叛军大溃,贼兵争投洙水,死者堵塞了河道,檀让被擒获押送长安,席毗罗逃到荥阳,被抓获后就地正法与此同时,响应尉迟迥起兵的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另一种方式结束了他的使命,他跑到建康去了。

    &nbsp&nbsp&nbsp&nbsp陈国方面积极响应。陈宣帝封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总督九州八镇诸军事、司空,赐爵随公。以镇西将军樊毅为督沔汉诸军事、南宇宙刺史任忠率众趋历阳,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趋南兖州。声援司马消难。

    &nbsp&nbsp&nbsp&nbsp西梁诸将劝梁帝萧岿举兵与尉迟迥联盟,进可以表示自己对周国忠心,退可以席卷山南之地割据一方,萧岿游移不定,派中书舍人柳庄奉书入长安探听消息。

    &nbsp&nbsp&nbsp&nbsp柳庄到了长安,杨坚单独接见了他,拉着他的手说:孤过去曾以开府在江陵服役,深蒙梁主的垂青。现在皇帝年幼,时局艰辛。蒙顾命所托,辅弼主上。梁主只要诚心对朝廷,当与其共渡难关,考验我们关系的时候到了。柳庄回到江陵对萧岿说:过去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然功业不成,大祸很快临头。为什么?

    &nbsp&nbsp&nbsp&nbsp因为魏晋挟天子保京都,名正言顺。尉迟迥虽然是老将,但年老昏聩,司马消难、王谦的才能不过常人之下。周朝将相多归附杨氏。以臣料之,迥等必当覆灭,随公一定会夺了周国天下。不如保疆安民。以观其变。梁主听了柳庄的主意,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老老实实继续做他的梁主。

    &nbsp&nbsp&nbsp&nbsp不久,尉迟迥失败的消息传到江陵。梁王萧岿非常庆幸,他有点后怕地对柳庄说:这次要是听了众人之言,社稷不保了。陈国大将陈纪、萧摩诃等攻广陵,又被周吴州总管于顗击退,至此,江南方面终于老实了。

    &nbsp&nbsp&nbsp&nbsp平定司马消难后,杨坚将司马皇后废为庶人,其子免官,但并未追究家人连坐。司马消难的妻子就是高欢的女儿高氏,当初司马消难在邺城的时候,对妻子非常敬重,等到他叛齐奔西,高氏带着儿女们随他入了关。但是,失去了娘家人的支持,高氏从此成了司马消难的弃妇,等到司马消难出为陨州总管,他把妻子和儿子留在长安,只带着小妾和庶子赴任。

    &nbsp&nbsp&nbsp&nbsp由于杨忠同司马消难是结义兄弟,所以杨坚一直对他以叔父相称,杨坚同司马消难一家有交往,高氏就找到杨坚处告状:荥阳公这个人性情多变,现在不顾妻子带着新宠远行,请丞相提防他有不轨之举。

    &nbsp&nbsp&nbsp&nbsp杨坚派监军到韦孝宽军中的时候,郑译刘昉两人都当甩手掌柜的,杨坚从此对两人有了看法,恩礼待遇下降了,而高颎走了一趟山东,威望日增,恩宠日隆。

    &nbsp&nbsp&nbsp&nbsp虽然山东的叛乱已平,但杨坚的心并未完全放下,益州的王谦还在闹腾,可是刘昉身着要职却不思政事,整日纵酒享乐,相府的事很多都给耽误了。

    &nbsp&nbsp&nbsp&nbsp杨坚愤怒了,所以以高颎取代刘昉,对于郑译,两人是发小同学,不忍心撤他的职,但是告诉大家有事不必向郑译禀告。蒙在鼓里的郑译坐在办公室干等,没有一个人来向他汇报工作,打听之下才知道老同学对自己很不满,心中惊惧,请求辞职,杨坚不许。解决掉尉迟迥、司马消难后,益州的事提上日程。

    &nbsp&nbsp&nbsp&nbsp作为反对杨坚的三大山头,王谦实际上是最不应该反的,尉迟迥德高望重又是宇文家的亲戚故旧,司马消难原与杨坚地位相当,只有王谦不过为益州总管,他实在没有力挺宇文家的理由。

    &nbsp&nbsp&nbsp&nbsp事实上,王谦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尽管才能在众多官二代中并不明显,但他父亲王雄战死邙山后,朝廷特加恩宠,越级超授柱国大将军。

    &nbsp&nbsp&nbsp&nbsp后来,又让他坐了益州总管,掌控十八州诸军事。周宣帝死后,王谦派人到长安探听动静,来人回报朝廷大权已经落在杨坚之手,皇帝不过傀儡而已,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杨坚准备让五龙郡公梁睿取代王谦任益州总管,梁睿是西魏初期宇文泰的得力干将梁御的儿子。

    &nbsp&nbsp&nbsp&nbsp王谦起兵后,益州总管府辖下的益州、潼、新、始等十八州及邻近的嘉、渝、临、渠等十州多从之,沙州氐帅杨永安聚众响应,一时声势浩大。杨坚任命的新任益州总管梁睿至汉川(今陕西汉中),知道王谦反了,只好留下将情况飞报长安。杨坚召集各位亲信大臣商议对策,高颎提议以于义为元帅征讨。于义是于谨之子。

    &nbsp&nbsp&nbsp&nbsp刘昉反对,原来刘昉同于义不对付。宣帝在位的时候,于义曾经上书劝谏。郑译、刘昉担心于义不利自己,也上表说于义的坏话,周宣帝宠幸两人,看完两人的表奏后脸色大变,愤愤地对左右道:勿忸于义诽谤朝廷,可恼,可杀!

    &nbsp&nbsp&nbsp&nbsp幸运的是,当时陪在宣帝左右的有他的老师颜之仪,颜之仪劝解了一番。宣帝这才放过了于义。杨坚也觉得论功劳、论打仗的经验,于义比不过梁睿,况且梁睿是自己刚刚任命的益州总管,因此最终拍板以梁睿为元帅,于义为行军总管领左军。

    &nbsp&nbsp&nbsp&nbsp张威以为通谷险要易守难攻,只有调虎离山方能建功,于是令人在营垒前连续骂阵,以此激怒李三王。李三王果然中计,率军开营门出战。张威早有准备,率军奋击,三王军溃败,这时候梁睿大军赶到立即参入战斗。擒杀敌军四千人,通谷拿下。

    &nbsp&nbsp&nbsp&nbsp兵至龙门,龙门守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为营。连绵三十余里,张威凿山开道。绕道西岭从后展开攻击,赵俨败走。蜀人惊恐,守卫剑阁的谦将敬豪、守卫平林的梁岩投降。王谦命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大军攻打利州,并围堰水攻,利州总管豆卢勣,带守军两千日夜防守,前后坚守四十多天,一直等到梁睿大军到来。达奚惎闻梁睿将至,便分兵据守开远,开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nbsp&nbsp&nbsp&nbsp梁睿派上开府拓拔宗取剑阁,大将军宇文夐攻巴西,大将军赵达带水军入嘉陵江,又以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分道攻打达奚惎,以达奚长儒攻打利州蛮人武装杨永安。梁睿自剑阁入川直逼成都,达奚惎、乙弗虔见大势已去,便秘密联络梁睿,愿意戴罪立功,临阵倒戈。

    &nbsp&nbsp&nbsp&nbsp可惜,王谦对此毫无察觉,对两人仍然信任有加,在决定亲自率军出城迎战的时候不但把达奚惎、乙弗虔留下守城,还以达奚惎、乙弗虔的儿子们充当自己左右军的统领。王谦将精兵五万列阵城下,梁睿开始冲阵,没多大会王谦即大败,诸军叛变,王谦想入城据守,哪知达奚惎、乙弗虔已经关闭城门,不让进了。

    &nbsp&nbsp&nbsp&nbsp近年关,周帝再次发布任命书,以杨坚为相国,总理国政,去掉了都督中外、大冢宰的封号,进爵位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随王上朝赞名不拜,加九锡之礼。杨坚接受了随王封号,但是只接受了安陆等十个郡的采邑。二十郡算什么,他要的更大。

    &nbsp&nbsp&nbsp&nbsp新时代的到来公元581年,大周改元大定,与此同时,相国杨坚的威望和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长安城弥漫着浓浓的要变天的味道。大周皇帝诏命,以隋王杨坚任相国总百揆加九錫,隋王开府置百官,独孤氏为王后,世子杨勇为王太子,杨坚离至尊的位子越来越近。能掐会算的开府庾季才嗅觉敏感,他第一个站出来劝杨坚上应天命,早行禅代之事,人们都知道,庾季才是个懂天命的人,他的话够分量有影响力。

    &nbsp&nbsp&nbsp&nbsp大周的重臣们开始觉醒,大家作为政治场上的老狐狸,嗅到了变天的气息,审时度势之后开始争先恐后地劝杨坚再往前迈一步,一小步就够了。

    &nbsp&nbsp&nbsp&nbsp有了李穆这道表,杨坚觉得行禅代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回复李穆说:公对我有恩德,又是父辈,既然你说话了,我没有不从之理,今月十三日即上应天命。

    &nbsp&nbsp&nbsp&nbsp杨坚算是给足了李穆面子,但另一方面,竟然把篡位的责任推到了李穆身上,好在李穆乖巧,照单全收。杨坚还没忘记一件事,即他如今仍然是普六茹坚,既然要做皇帝,索性做中原之主,离蛮夷远点。

    &nbsp&nbsp&nbsp&nbsp好好的汉姓不用非要改为代北胡人的部落姓氏,在中国走向大一统的前夜,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杨坚的主导下,大周再次改制,一举废除了自宇文泰主政以来的赐胡姓制度,所有赐给胡姓的人全部恢复旧姓,就这样,普六茹坚改名杨坚,大野叔德改名李渊,拓拔显庆改名李穆,其他宇文泰恩赐的九十九姓都恢复了旧姓,一切都恢复到永熙年的状态。那种以改胡姓为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汉制再次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流。汉人士族一片欢庆。

    &nbsp&nbsp&nbsp&nbsp当初,对佛道信仰的全面解禁让杨坚赢得了全国宗教人士以及信众们的支持。如今恢复汉姓又取得了汉地世家大族的拥护,杨坚现在不想称帝都不行了。

    &nbsp&nbsp&nbsp&nbsp又一出禅让大戏上演。周帝下诏移居别宫。命太傅杞公宇文椿奉冊,大宗伯赵煚奉皇帝玺绂,经过了一番既定程序,一个说我让了,一个说我德薄不堪大任,半推半就之间大周禅位于隋。

    &nbsp&nbsp&nbsp&nbsp公元581年二月,杨坚自相府身穿常服入宫,在临光殿改穿纱帽、黄袍,戴远游冠。接受册书、皇帝玺,大隋朝正式建立。至此,大周朝自天王宇文觉撇开魏帝单干至宇文阐退位历五主二十四年而亡。兼太傅、上柱国、邓公窦炽在南郊设坛柴燎告天,新帝大赦,改元,以北周大定年为开皇元年。

    &nbsp&nbsp&nbsp&nbsp杨坚做皇帝,独孤氏为皇后,祖上也跟着沾光,地下的杨忠从随公升级为武元皇帝。杨忠媳妇吕苦桃也夫荣妻贵号为元明皇后。有升有降,大周宗室诸王全部降格,周静帝为成为介公。当然,继续做公爵也是幸福的。只是他们得幸福会走多远,没有人能保证。杨忠的儿子成为帝国老大,忠字就成为杨忠专用。连与之谐音的字都不能用了,所以门下省负责人侍中只好改称纳言。

    &nbsp&nbsp&nbsp&nbsp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相国升级做皇帝,相国府属员们也跟着升级。相国司马高颎升为尚书左仆射兼任纳言,相国司录虞庆则升为内史监、相国内郎李德林升为内史令,大家都从杨坚的家臣成为帝国的大臣。杨坚热热闹闹登基,周宣皇后杨氏闷闷不乐。

    &nbsp&nbsp&nbsp&nbsp当初,郑译矫诏以杨坚辅政,杨丽华还挺高兴,现在自己父亲取而代之,自己也从皇太后下位,心中愤恨,杨坚也觉得对不住孩子,将其改封为乐平公主,想让她改嫁,但是杨丽华发誓不嫁。上柱国窦毅之女听到杨坚篡位的消息后,愤恨地说:恨我不是男子,不能救舅家的祸乱。

    &nbsp&nbsp&nbsp&nbsp吓得窦毅赶紧捂上了他的嘴,襄阳公主说:不要胡说,小心被灭族。这个孩子还真是说到做到,长大后辅助夫君灭了大隋朝,她的夫君叫李渊,大唐朝开国皇帝。宇文氏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nbsp&nbsp&nbsp&nbsp史监虞庆则劝杨坚将宇文皇族连根拔起,杨坚召几个心腹大臣计议,高熲、杨惠虽然心中并不赞同,但见杨坚的意思已经很明了,所以不敢有异言,只有忠厚的李德林明确表示反对,最后杨坚当场翻脸:你是个书生,不足以议论这些国家大事。在这次站队中,李德林站的位置不对,从此被冷落。

    &nbsp&nbsp&nbsp&nbsp不过,处理国家大事占用时间少了,私人支配的时间变多了,李德林继续修撰自己的北齐回忆录,亲历者修史,史料来源应该是最可靠的,后来,李德林的儿子李百药根据父亲写的完成了《北齐书》,可惜的是,由于不是国家修史,流传下来的这本书破损严重,但作为第一手资料,其史学价值很高。

    &nbsp&nbsp&nbsp&nbsp周皇室遭到灭顶之灾。宇文泰的孙子、闵帝宇文觉的儿子、明帝宇文毓的儿子们、高祖宇文邕的儿子们、宣帝宇文赟的儿子们无一幸免。

    &nbsp&nbsp&nbsp&nbsp资格老的李穆由于转向快受到杨坚的信任,不但本人被拜为太师,享受赞拜不名的超级待遇,而且家族中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得以封官晋爵,就连还在襁褓中吃奶的小孙子也称为史上最年轻的仪同大将军,按照大隋典制,五品以上官员入朝要手持象牙笏,而李氏家族当时有一百多人持象牙笏,西京华族李氏达到了家族事业的巅峰。

    &nbsp&nbsp&nbsp&nbsp以李穆的阅历自然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他认为自己到了改隐退的时候了,于是上书请求退休养老,隋朝皇帝杨坚以吕尚八十岁辅佐文武二王,张苍以百岁为丞相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但是,皇帝还是非常人性的,虽然没有批准李穆退休,但为了体恤老臣,特别下诏免除李穆的朝拜,朝廷有要事到家中访问,实际上不再让他过问政事。

    &nbsp&nbsp&nbsp&nbsp李穆一直到活到开皇六年老死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苏绰之子苏威原为开府,风闻隋将禅代的消息,不想陷身其中惹祸上身,便挂印而去,大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没有忘记为自己的基业奠基的人,征拜苏威为太子少保,后兼任纳言、度支尚书,成为开皇朝重臣,再续了其父的辉煌。

    &nbsp&nbsp&nbsp&nbsp北方局势稳定后,杨坚决定打过长江解放全国,对于南征将领的人选,高参高颎推荐了韩擒虎和贺若弼,不久,杨坚的次子杨广挂帅,率领韩擒虎和贺若弼一举荡平南陈,杨坚就此称为结束一个半世纪混乱并将中国重归大一统的千古大帝。

    &nbsp&nbsp&nbsp&nbsp需要补充的是,北周众臣在大隋朝大多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郑译、刘昉、梁士彦、宇文忻、王谊、虞庆则、高颍、韩擒虎、贺若弼没有一个是善终的,李穆家族后来也遭到灭门之灾。

    &nbsp&nbsp&nbsp&nbsp甚至,杨坚的五个儿子全部死于非命,侥幸落网有李虎、李弼家族成为大隋朝的掘墓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江湖法则同样适用于历史大势。(未完待续。。)()()()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