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六一章 貪婪與權力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時空走私1859 | 作者︰莊不易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一天半以後,孫旺就向李永吉遞交了一份初步的調查報告。www.kmwx.net

    實話說,這份報告並不詳細,只是粗略的說明了太後在大概什麼時期開始倒賣皇家旗號,參與的人大概又有那些,數目大概是多少,首相大概在什麼時候開始介入……總之什麼都是大概跟估計。

    與此同時,孫旺一邊表示會加派人手,調集力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真相,一邊不停的自責,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工作疏忽,導致連這麼重大的事情都沒及時發覺,真是罪該萬死,主動要求皇帝從重處罰,不管是任何懲罰,哪怕是死,他也甘之如飴。

    很顯然,孫旺這番做派,都是他跟義父孫貴仔細商量出來的結果,比如一天半的緩沖時間,就是孫旺提出的,而先給出一份粗略的調查報告,則是孫旺自己悟出來。

    也就是說,詳細的情報,孫旺手里早就掌握了,但他秘而不報,偏偏一天半之後,才給出一份粗略的調查報告給李永吉,這就給人很大的可信度。

    相反,如果上司一問,你就呼啦啦什麼都報上去,那反而會引起上司的注意,覺得你怎麼這麼快就調查清楚了,是不是提前就知道了什麼。

    而現在呢,孫旺推遲了一天半的時間,期間還特意在中情局的辦公室里** 興師動眾,讓手下發動一切力量去搜集,而搜集到的粗略情報呢,也的確是這些動員後的手下查到的,然後孫旺就迅速上報給了李永吉。

    可以說,所有的一切都看起來十分正常,孫旺在手下面前氣急敗壞的樣子也被很多人看到,事後就算李永吉找人詢問,也不會出一點問題。

    從這一點,就看出私人勢力的好處來了。比如那些提前收到的情報,孫旺都是通過心腹秘密搜集的,而這些心腹呢,基本都是孫貴的家人。

    孫貴一家雖然人數不多,遠遠稱不上族,但終歸是有人的,只要孫旺給安排點重要職務,稍作安排,要想在私底下做點私活,弄點秘密情報。還是相對容易的,而整個孫家跟孫旺已經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就團結能力跟可靠性來說,不比後世那些久經考驗的地下工作者差多少。

    就算在信息爆炸時代,國家領導人也不可能把下面所有的人跟事搞清楚,更別說這個通信手段還相當落後的時代了。

    順便說一下,此時的中華帝國,雖然提前有了無線電通信,但這這種發展模式其實是相當畸形的。嚴重依賴李永吉的進口。

    換言之,由于李永吉的急于求成,整個帝國目前根本沒有普及電報線路,也沒有普及電話線。而是一上來就搞無線電通信,偏偏掌握無線電通信的人又很少,所以一旦這些掌握無線電通信的人自己組織小團伙,上面是很難發現的。

    說白了。李永吉只是借用現代的無線電通信器材,暫時的把部隊跟政府的主要機構給連接起來,基本都是用在軍事目的跟政治目的。還沒有向民間普及,所以就整個帝國的通信系統來說,依舊是落後的,某些方面甚至還不如英國跟法國。

    另外,李永吉匆忙的出國,也是一大敗筆,雖然他有著種種理由,但毫無疑問,指望靠幾條無線電線路來遙控國內,雖然能持續向國內刷存在感,在整體上穩住帝國,但難保在細節上不出問題。

    所以,有心算無心,加上天高皇帝遠,所以孫旺的小動作做的無聲無息,尤其是在電話里那種痛哭流涕加感懷往昔的深深自責,更是讓听者動心,聞者動容,連李永吉都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苛責了。

    李永吉將心比心,覺得自己都無法完全知道國內的變化,之外孫旺全知全能,似乎也有些不妥,做事有疏忽麼,在所難免,你看自己,不就因為一門心思撲在干涉美國內戰上面,結果國內的事情都知道的越來越少了麼。

    果然,听了孫旺的簡略版調查回報,加上對方事後這一番哭訴,因為甦荷有孩子而心情重新好起來的李永吉也就沒有太過苛責,只是要他戴罪立功,盡快查清事情的詳情。

    而結束通話之後,孫旺這才深呼一口氣,抹了下臉上的淚水跟汗水,噗通一下坐倒在地,心髒還在撲通撲通的狂跳。

    開玩笑,剛剛他雖然賣力表演,可畢竟這是在欺瞞皇上,稍有差錯,那下場可不是玩的,所以他雖然提前做過不少演練,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還是怕的渾身發抖。

    剛才那番歇斯底里的哀求哭號,倒也不完全是演戲,有很大程度上是真的,不過這個真,是嚇的,因為他害怕一個不小心露出破綻,或者皇帝不听他的這套,硬要對付自己,那結果可就真的難說了。

    幸好,至少目前看來,皇帝似乎沒有太過苛責自己的意思,當然,也可能是對方故意這樣……總之,現在的孫旺腦袋一團漿糊,幾乎什麼都想不起來,也不想去想了。

    “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啊!”孫旺慢慢閉上了眼楮,一下仰躺在地,使勁的握緊了微微發顫的拳頭。

    就在孫旺在那後怕的時候,另一頭的李永吉則皺起了眉頭,開始重新的听起起孫旺剛剛給他做的匯報。

    由于通信器材跟技術的關系,目前在中國南京與北美洲的史密斯蘭之間雖然能夠通過中繼站的方式做到無線互聯,但通信質量很一般,而且只能通話,卻做不到傳輸數據,連傳真也發不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跟技術問題有關,因為那種信號好,功能全的傳輸方式,需要的設備太過先進,操作也太過復雜,維修也是個大問題,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輕易掌握的。

    因此,李永吉為了保證通話質量,在遠距離通信方面,就采用了中波通信加夏威夷中轉站的方式來橫跨太平洋。然後再通過一個個的高塔式或者臨時氦氣球式的中繼站,用短波接力的方式傳輸。

    這樣一來,不用衛星,也不需要復雜的地面基站,就可以建立起一條初步的遠洋通信網絡,得益于這個時代基本還沒有大規模使用無線電,所以通信質量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晚上。

    然而,這樣做的話,就無法添加太多其他功能。或者說,添加其他功能也不合適,至少這個時代的人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所以李永吉跟張信達商量的結果,就是只搞通話,其他的功能一概不加。

    正因為如此,所以孫旺剛剛的匯報工作,是全部通過電話口述的,然後李永吉這邊打開擴音器跟錄音功能。一邊听一邊錄,這樣就可以錄下雙方的對話,然後事後慢慢听,防止有遺忘跟疏忽。或者以做備份。

    不過,因為這些跟國內的通話往往都涉及到機密,加上李永吉的事情也太多,所以平時負責接听電話。收錄錄音備份的話務員工作,都是由甦荷來完成的,畢竟她也算是內人了。

    盡管現在甦荷懷孕了。不適合繼續工作,但因為一時之間沒人可以替代,加上習慣使然,所以甦荷依舊跟在李永吉身邊陪听,只等新人培訓出來之後,才接手甦荷的話務員工作。

    實際上,以李永吉如今的記憶力之強,只要他想記,只听一遍就夠了,但那只是死記硬背,並不能仔細的分析,加上身邊還有甦荷,所以通常他都是要把重要的通話錄音听兩到三遍。

    這一次也不例外,雖然在之前的通話中沒有明確的責罰孫旺,只是輕輕放過,但這不表明他不會重新听錄音,當然,他听錄音的重點已經不是孫旺的哭號跟自責了,而是孫旺在前面的匯報內容。

    根據那份孫旺的匯報錄音,李永吉大概听明白了,太後是在大概六七個月前才開始介入倒賣皇家旗號的,在那之前,雖然民間也有一些打著皇家旗號的偽皇商,但大都是坑蒙拐騙,並不成什麼氣候。

    最早介入這一行的,就是一些入戶南京的晉商,這些人偶然跟沈家的一個外門子弟搭上了線,然後偶然的機會,跟義王府中義王妃沈氏的貼身婢女搭上了路子,又通過這個婢女,與搬去義王府居住的太後建立了聯系,並最終在短時間內搞出了倒賣皇家旗號這條路子。

    具體來說,晉商那邊的人出錢,通過太後的宮女繳納一筆孝敬給太後,太後這邊則負責把對方的名字收入王氏族譜,算是王家的遠戚,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給他們一個皇室旗號,有了這個旗號,這個商戶一家做買賣的時候,就可以在帝國境內一路通行,不需要繳納任何的稅收,享受皇商的待遇。

    換言之,太後只是把這些人變成王家的遠親,這就避過了正式納入皇親國戚的那番麻煩,可以繞過內務府宗政處的審查,只需要在王家族譜上填上個人名就可以,算作是重新認的親戚。

    只要在王氏一族添加了人名,再向宗政處報備一下就可以了,而宗政處呢,鑒于太後的面子,加上又是王家人自己認親,而王家本來就是個人口眾多的大族,如今抖起來了,多了點來認親的窮親戚也不奇怪,只需要太後點頭認可就行了。

    相反,如果要冒充皇室本家,也就是李家的人,那就復雜多了,要追查九族,還要反復論證,反復調查,並根據親疏遠近細細篩選,太過偏遠的支脈,比如在李正祥那一輩出了五服的,就不再算是本家,不計入族譜。

    這麼做,自然是為了保證皇室的純粹性,最早也不是李永吉能想出來的,而是李正祥最早提出來的,目的就是避免太過欺世盜名之輩過來認親。

    要知道,李正祥當年雖然出自安徽李家,但嚴格說是支脈的支脈,跟正統的李家早就不搭邊,而李正祥當年在家鄉的時候也沒少受委屈,所以後來李正祥發跡了,從來不回老家,本來就表明了態度。

    後來雖然因為自己的妻家太強勢,李正祥想過召集李家的人過來,但又怕喧賓奪主,搞的尾大不掉,所以最後干脆作罷。

    或者說。就在那個時候,李正祥已經隱約的察覺出來,作為皇帝,皇室的家族勢力太大,掌握它愛多特權,似乎並不是什麼好事,而自己老婆家的人越聚越多,勢力越來越大,似乎有些不妥,奈何老婆李王氏不听他的。他也就只好當沒說過。

    由此可以看出,有些本性,是很難輕易改變的,李正祥原本就有些懼內,或者說有些愧疚,畢竟他在外面有人了,所以勸了不听,也就不再勸了。

    太後通過擴招王家遠親的方式,避開了皇室族譜的審查。而因為一些歷史原因,王家跟李家並沒有嚴密的分割,也就是說,太後一族的王家也可以打皇家的旗號。並不僅僅限于徽州李氏一族。

    太後一插手,性質就變了,這皇室旗號賣的如火如荼,幾乎是來者不拒。也就是因為入場費,或者說孝敬的標準太高,起步就要十萬華元。一般人根本交不起,所以能買這個的,都是大商戶。

    另外,這皇家旗號也不是你花了十萬雪花銀就行了的,那只是買個注冊,不對,是入名費,也就是同意你家出的某人變成王家的遠親,之後呢,你每年還要定期上繳五萬華元給太後,只要交不出,或者交錢不及時,隨時可以取消你的皇親名號,奪回你的皇旗!

    每年都要交五萬華元,就是每年交五萬兩銀子,一般商家沒這個實力,根本就不敢接,而一旦接了,要是賺不回來,那可就是賠本賺吆喝了。

    所以說,只要能買到皇旗的,都在拼命的壓榨皇旗的價值,借著免交一切稅收的名義拼命撈錢,甚至一些違法犯忌的事情,比如倒賣人口,倒賣藥物,甚至軍火等,他們都干的如火如荼。

    反正有皇旗這個護身符,什麼人都不敢查,所以只要是那些買過皇旗的偽皇商,十個有九個跟走私有牽扯,也只有這些暴利行業,才能撐得起太後的胃口。

    或許要說,太後什麼都有,干嘛這麼貪財?在這方面,孫旺的報告中也有提及,不過這些信息大都是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

    據說,自從太上皇跟外面的女人有了孩子之後,跟太後就很少來往了,加上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太後孤單寂寞,就干脆搬去跟兒媳婦殷素素一起住了,美其名曰看孫子。

    然而,盡管一個是太後,一個是皇後,但婆媳矛盾也是很難避免的,加上殷素素的性格不是很討太後她老人家的喜歡,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及其他方面也都出現了很多沖突,所以太後為此很是發了不少的火。

    可是,太後雖然身份高貴,但終歸沒有多少實際權力,相反,皇後殷素素雖然是兒媳婦,但掌握內務府,是內務府的代理扛把子,所以整個皇宮上上下下的人,或許很敬重太後,但對皇後,卻是打心里的敬畏。

    原因很簡單,太後發火,宮里面的下人最多挨一頓訓斥,可一旦惹怒了皇後,就算皇後性子好,當面不說什麼,可皇後身邊的人,比如她的親信近臣,掌管宮中規制的麗娘娘(就是當初四大女僕之一的麗麗)可不是省油的燈,輕則挨頓鞭子打的死去活來,要鬧的不好,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說,大家在麗娘娘的叮囑下,都對太後實行冷處理,也就是在太後面前從來不帶笑臉,做事也總是拖拖拉拉,事事把規矩掛在嘴上,這久而久之,太後在宮中就覺得越來越憋屈,可她跟兒媳婦鬧也沒用,最終只會讓自己難受,所以干脆搬出了皇宮,去了另外一個兒子家,也就是南京義王府里居住。

    義王此時雖然不在府上,而是在外巡游,但義王的家眷都在,比如沈王妃就在府上主事,而沈氏出自大家閨秀,很是對太後的胃口,所以太後就樂呵呵的在義王府上住了下來。

    事情就壞在了這里,太後住在義王府之後,可能是之前連遭踫壁,心情不暢,開始對金錢權勢重視起來,而此時沈氏一個外族子弟不知怎麼入了太後的法眼,居然通過那個外族子弟,跟晉商勾搭起來,並逐步展開了倒賣皇家旗號,或者說虛開王氏族親的買賣。

    一開始,太後也只是試一試,可很快就發現,這樣做來錢又快,還能得到一大票外來勢力的支持,增加了王家人的實力,讓她十分滿意。

    要知道,太後的確不怎麼缺錢,但那時不缺小錢,如果真的是大錢,尤其是自己能隨意支配的大錢,太後手里是沒有的,畢竟她不像小兒子那樣是皇帝,也不像大兒子跟老公那樣掌握大量商號,本質上,她以前就是個普通的商人婦,或者說家庭婦女罷了。

    就這樣,看到來錢這麼容易,收入又如此巨大,太後等人的的貪婪算是徹底被打開了,也體會到了權力的樂趣,並且學會了如何把權力變現。從那以後,太後跟沈氏越加變本加厲,越加頻繁的虛開王家族譜,肆無忌憚的添丁加人,然後濫發皇家旗號,導致各地打著皇旗的皇商越來越多,以至于才幾個月的時間,就有泛濫之勢。

    時至今日,太後到底靠這個收攬了多少財富還不得而知,但明面上購買皇旗的皇商保守估計就超過一千人,按照一人十萬華元的入場費來算,太後最少收了一億華元,實際數字多少,那就只有知情人才知道了。(未完待續……)R1292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