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原打算趁著劉興華接管東三省的時候,調集大軍行討伐之師。
www.83kxs.com▲∴,結果聖旨下了無數道,卻仍然看不到大軍有什麼啟程的動作。
那怕朝廷新組建的新軍,從上到小似乎都不願跟這支新聯合的東北軍交手。統兵將領聖旨領了,但折子同樣上了不少。歸根到底就是,要餉要槍要炮。
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北洋新軍,面對朝廷的出兵命令,雖然有想前往東北跟聯合的東北軍交手。可看過關于忠勇軍的武器兵力介紹,這些將領都打了退堂鼓。
雖說一支軍隊戰斗力強悍于否,看的不是裝備的武器如何。畢竟,武器還是需要人使用的。可看到忠勇軍,機槍裝備到連隊部隊,團級部隊便有炮兵。
這樣的火力配置,別說他們北洋新軍,就算全世界的陸軍中,能找出這樣配置的都不多。加上這次,沙俄主動撤出東北,將其余兩省交給東北軍接管。
按理說,以島國那幫囂張鬼子兵的個性,肯定不會這樣心甘情願把東北讓給東北軍。可令清廷諸多將領,大跌眼球的情況是,島國的部隊還真的不敢動。
甚至他們從旅順登陸的陸軍,此刻在做的反倒是構築防御工事。並非想象當中,趁著東北軍立足未穩,直接攻入東北腹地。兩個軍事大國都敗退,僅憑朝廷新軍,有什麼用?
面對朝廷嘴上叫的凶,實際卻一支軍隊調動不了的狀況。劉興華並不覺得有什麼高興,相反替這個這個國家的執政者。感覺到深深的悲哀。
雖然他的出現,已經改變了歷史。可清廷好歹也有上百萬的陸軍部隊。這個時候卻抽不出軍隊過來做做樣子。這對朝廷而言,是何等的諷刺跟悲哀呢?
而此刻入駐奉天府的依興阿,看著身邊晉升為中將的晉昌跟壽長,同樣有些失落般道︰“看到沒有?這就是我們八旗統治的朝廷?竟然連跟我們打一場的膽量都沒有。
新軍十六鎮,十八混成協,朝廷竟然一支部隊都調動不過來。這樣的朝廷,你們覺得還能承擔護境安民的責任嗎?這朝廷的權力,只怕早就架空了。”
明白相比依興阿,已經決心跟劉興華走到底。那怕有很多八旗人。覺得他是背宗忘祖的叛徒。可事實上,依興阿比誰都清楚,如今朝廷只剩一個空架子。
如今東三省盡歸劉興華之手,未來的天下歸屬,幾乎已經很明顯。成者王侯敗者寇,依興阿希望憑借現在所立之功,換取未來八旗一個生存的機會。
至少現在看起來,劉興華雖然痛恨滿清,但對于普通的旗民還是一視同仁。只要願意服從管理。這些旗民同樣能夠參軍,同樣能夠當上軍官,同樣能分到田地。
‘朝廷養了一群白眼狼啊!也難怪,八國聯軍能攻破京城。指望這樣膽小如鼠的新軍守護皇城,朝廷也真是瞎了眼。算了,以後我也不理那些人了!’
同樣不甘的罵了一句。壽長便做出了決定。他很清楚,三省統一之後。他跟晉昌因為是中將的原因,肯定會外放執掌一軍。但前提是。他們必須拿出誠意來。
如果沒什麼意外,依興阿必將成為奉天軍政府的主席。再不濟,他也將擔任一軍之長,真正超越以前在朝廷的副都統,成為統兵至少過五萬的實權將領。
雖然目前東北軍聯合,還沒進行相應的軍隊整編。可待在忠勇軍這麼久,壽長也明白。那位年青的大帥,是個謀定而後動的人。
他跟晉昌,對朝廷還存在奢望的事情,只怕也瞞不過偏布全軍的情報人員。依興阿這個時候找他們談話,只怕就是劉興華的意思。
同樣無言與對的晉昌,半響才道︰“興阿,我打算辭去軍職,去當個民政官。我有預感,將來我們必然會跟朝廷一戰,我實在不想看到領兵進皇城的那天。
麻煩你跟大帥說,我晉昌有負他期望,願牧守一方,當個善養百姓的民政官員。那個當個縣長,我也心甘情願。這領兵之權,還是算了!”
對于晉昌的選擇,依興阿稍稍震驚一番道︰“晉昌兄,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只要我卸掉身上的軍職,相信朝廷那些人,也不會再想方設法拉攏我吧!當個清閑的民政主官,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能多陪陪家人了!’
說出這通話,似乎顯得輕松了許多的晉昌。最終還是選擇,兩耳不聞窗外事。功名塵土這種事情,對他而言也如同過眼雲煙,是該舍棄掉做點正事了。
望著這位三人中,實則年齡最長的晉昌,做出這樣的選擇,依興阿跟壽長也不好多說什麼。人各有志,有些事情都勉強不了。但這事,還要得到劉興華的許可。
在電報發出之後,第二天劉興華便帶領一個警衛營,出現在奉天城外。得知這個消息,依興阿也顯得非常意外。但他知道,電報未回的劉興華,怕是要親自找晉昌談談了。
對于劉興華這種習慣性,搞突然視察的舉動,依興阿還是趕緊召集忠勇軍的軍政官員,來到城外迎接突然到來的劉興華。而不少人才發現,他就是那位忠勇軍的創建者。
其實很多人,已經開始有所懷疑,胡漢三實際就是劉興華。這意味著,當初襲擊旅順,導致沙俄艦隊覆滅的其實就是劉興華。可這事,一天沒傳開,一天就是秘密。
真正有機會,知道這個秘密的人並不多。甚至在外界看來,依興阿掌管忠勇軍,就是劉興華指示的。如果沒劉興華支持,從胡漢三手里吞並忠勇軍,只怕不容易。
不管外界怎麼想,抵達奉天城外的劉興華,看著奉天城已經恢復戰後的安寧,也覺得非常滿意,朝依興阿點頭道︰“你們這些年工作做的不錯!”
那怕只是一句很簡單的肯定,卻讓依興阿等人高興。東北軍軍政整編就將開始,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工作能得到肯定,說明他們接下來,也能得到相應的職務獎勵。
在城外,同忠勇軍將領跟民政主官們握手之後,劉興華在不少奉天百姓的矚目下,踏進這座歷史古城。而百姓對于劉興華的年青,同樣表現的非常驚訝。
進到原來的沙俄總督府,劉興華跟這些忠勇軍軍政官員都進行了一番談話。等到最後,將晉昌跟依興阿、壽長三人給單獨留下,而依興阿同樣知道要談什麼了。
望著一臉平靜的晉昌,劉興華很認真般道︰“晉昌將軍,你真的決定了?”
‘還請大帥垂憐,晉昌年紀大了,領兵作戰真的力不從心。如果不是覺得,還能為百姓做點事情,希望為百姓盡我一份心,我都想退隱鄉野呢!’
‘依興阿,壽長,你們的意見呢?’
听完晉昌的回答,劉興華很認真的看著兩的眼神。對此依興阿苦笑道︰“大帥,晉昌兄的性格就是如此。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勸回。他既然已下決心,還請大帥體恤。”
至于壽長更不知道說什麼,說起來晉昌本就是他的上司。現在他不願跟朝廷的袍澤兵戎相見,選擇擔當民政官員,說起來也算是眼不見為淨吧!
對于晉昌的選擇,劉興華很直接的道︰“晉昌將軍,壽長將軍,我跟兩位相交的機會不多。可你們應該從興阿這里,听聞我為人處事的原則。
雖然現在還不到,我們論功封賞的時間,甚至我們還有很多困難需要面對。收復東三省,只是走出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實現富國強民的目標,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
眼下沙俄軍隊雖然撤了,可旅順甚至整個半島邊境,依然集結著大量島國陸軍。這意味著,說不定那天我們就要跟島國一較高下。所以,還遠不到馬放南山之時。
在你們看來,或許我很看重軍權,因為它是我們的立足根本。軍隊穩,便地方穩,地方穩則百姓安。那一環出了問題,都會讓我們這些新生政權崩塌瓦解。
現在好不容易看到一些希望,我自然不想錯過這個富國強民的機會。既然晉昌將軍,不願繼續領兵,願意去地方從政的話,我同樣會予以重任。
一句話,我手下沒太多可堪大用的大才,晉昌將軍懂軍事又懂民事,這樣的大才你若想歸隱,我肯定不會放的。但晉昌將軍,你想過去那里擔任民事主官嗎?”
听著劉興華很坦誠的講述,內心感動的晉昌也很惶恐般道︰“晉昌當不得大帥如此器重,只要給點事情做,晉昌便心滿意足,豈敢自行挑選主政地呢!”
見晉昌不肯說,劉興華直接道︰“仁懷,把地圖拿來!”
待在劉興華身邊的許仁懷,很快便將一張詳盡到一村一山的地圖,攤開放到四人的桌子上。而依興阿等人也知道,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劉興華又會晉昌一個什麼職務呢?
其實對劉興華而言,晉昌棄軍從政,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相反,晉昌這樣的中將,如果繼續領兵的話,反倒有些不好安排,這樣反倒省事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