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一度,武元衡、裴度的遇刺,令长安很震惊、很慌乱;一度,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宰相们采取了消极应对,致使刺客逃出了长安;一度,为了息事宁人,宰相们不仅牺牲了武元衡,还牺牲了白居易;一度,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李纯也默许了宰相们的不作为,因为,他也不希望看到捉襟见肘的大唐帝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www.biquge001.com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场刺杀将长安彻底搅翻了天,长安百姓人心惶惶,长安大小官员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不有所行动,长安就会人心离散,大唐就会人心离散,李纯坐不住了,他开始反击,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你们以为一个小小的刺杀就能扭转局势,就能如愿以偿的逃过应有的处罚,但是,我要用行动大声告诉你们,你们错了,大错特错!你们必将为你们愚蠢的行动付出应有的代价!
从悲痛中缓过神来的李纯,妙手频出,很快稳定住了局面。首先,他亲自颁布诏书,大张旗鼓的实行全城戒严,搜查刺客。并信誓旦旦的说,获盗者重赏,匿盗者族诛。有关部门再也不敢懈怠,立即展开了浩浩荡荡的地毯式搜索。上至阀阅名家的复壁重垣,下至犄角旮旯,无一放过。李纯相信,不久之后,他就会有所斩获。
果然,很快,他就有了收获。这个倒霉蛋叫张晏,是王承宗的手下。武元衡遇刺前,张晏奉王承宗的命令,前往长安为吴元济疏通,不巧撞在了枪口上。接到消息,李纯笑了,事实上,他很清楚,刺客如果不是来自淄青,如果不是来自淮西,就一定来自成德。目前淮西战事正酣,长安暂时还没有余力另起战端,权衡利弊,成德的王承宗老谋深算,且与长安积怨甚深,必不敢轻易公开与长安作对;而淄青的李师道,生性懦弱而冲动,一旦查出背后主谋是他,他一定会狗急跳墙,举兵造反。报仇事小,国家大事为重。因此,王承宗,无论如何,这个黑锅,你是背定了。现在,天遂人愿,抓住的正是王承宗的手下,那就省了很多麻烦。喜出望外的李纯立刻指派京兆尹裴武和监察御史陈中师严刑逼供。但倒霉蛋张宴却不是笨蛋,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一旦招供,那是必死无疑。如果咬紧牙关,熬过酷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何况自己并没有做过。得不到供词,李纯另出奇招,拿出了王承宗的三份奏折,内容都是诋毁、污蔑武元衡的上疏,然后言之凿凿的说张宴等人入京行刺,定是王承宗幕后主使。京兆尹裴武和监察御史陈中师也是明白人,立刻奏称张宴等人已经招供,按律当斩。不清楚其中关窍、又想拉王承宗一把的张弘靖自以为很聪明,苦口婆心劝李纯要慎重,不要杀错了人。李纯微微一笑,不再理他,立即下令将张宴等人一并斩首,一个不留。同时,李纯又大张旗鼓的下诏谴责王承宗罪大恶极,绝了他的朝贡资格,最后,却又虚张声势的说什么希望王承宗能够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乖乖来朝廷领罪。至于讨伐日期吗,以后再说。
你说王承宗冤不冤,张宴冤不冤?冤,实在是冤!但说冤也不冤,他们本来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做下的坏事那也是数不胜数,死了也不冤!
其次,李纯命令卫兵值宿裴度私宅,昼夜护卫。还经常派自己的心腹太监,前往嘘寒问暖。有人奏请暂时罢免裴度的官职,以便安抚王承宗和李师道。李纯怒容满面道:“如果罢免了裴度,正中小人奸计,朝廷还有什么纲纪可言?我用裴度一人,足破二贼。”不久,伤愈复出的裴度就被李纯任命为宰相,主持淮西战事。潜伏在长安的细作将李纯的言行带给了三个藩镇,王承宗思来想去,不情不愿的背上了那口黑锅,悄悄退出了淮西这个是非的漩涡;吴元济刚刚放下一半的小心脏,又重新砰砰的跳了起来;李师道不甘心自己的恐怖行动就这样无疾而终,开始酝酿新的阴谋。
这一次,李师道将阴险的目光对准了洛阳。
李师道选择洛阳作为其恐怖袭击的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洛阳是大唐帝国的东都,其地位仅次于长安,洛阳被焚,可以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其次,李师道在洛阳有自己的根据地,他曾经在帝国的东都设置留后院,兵役往来不绝,洛阳的那些大小官员不敢盘查。第三,如今的洛阳防务很是空虚。因为,吴元济已经打到了洛阳附近,洛阳守军大多被调去防守关隘,城内驻兵有限。
数百名亡命之徒,悄悄混入了李师道的留后院中。他们杀猪宰羊,欢呼畅饮,兴高采烈的谋划着如何在下一个黑夜,潜入洛阳,大肆焚掠一番。殊不知,洛阳留守吕元膺已悄悄完成了对留后院的包围,正准备瓮中捉鳖。原来,就在他们潜入留后院不久,就有人告发了他们,吕元膺紧急召回了前方驻守的将士,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包围,准备全歼这股悍匪。但瓮中的鳖有时也会咬人,而且很痛,这股悍匪实在太过于剽悍,重重包围之中,他们硬是从长夏门杀出一条血路,遁入山林。
洛阳城的西南方向,是一片深山老林,山中百姓都是猎户,彼此团聚,叫作山棚。其中一个猎户,中途遇到这伙亡命之徒,所带猎物悉数被抢。猎户侥幸逃出生天后,立即呼朋引伴,和当地官兵共同追捕,一场恶斗,抓住了其中的几个盗贼。
出乎意料,盗魁竟然是一个得道高僧,做过嵩山中狱寺,法名叫作圆净。更雷人的是,这个所谓的高僧,已经八十多岁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个八十多岁的老祸害还真是彪悍,兵民合力,酣斗多时,杀伤数人,好不容易才将其擒获。更彪悍的是,为了防止他中途逃脱,士兵用铁锤击打他的小腿,竟不能折!这个老祸害竟然圆睁那双老眼,大声呵斥道“汝等鼠子,欲断人胫,尚且不能,还敢自称健儿么?”说完,自己将腿放在石头上,喝令士卒将其打折。其彪悍程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但彪悍归彪悍,这位八十多岁的所谓得道高僧,最终难免一刀之厄,看来,他的骨头虽然很硬,却还是比不过钢刀,但这老僧的临终遗言,那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误我大事,不能使洛城流血,真是可惜。”不知洛阳与汝何仇,洛阳百姓与汝何仇,必欲使之血流成河,方能称心如意?真是一个死不悔改的老魔头。
吕元膺一不做二不休,大肆搜捕悍匪余孽,其结果让他惊出一身冷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盗贼数量远远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竟有数千人之多!更令他后怕的是,自己部下的两个将领,还有八个驿卒,竟然也是盗贼一党,成为李师道的耳目。当然,最让他震惊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在反复审讯的过程之中,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杀错了人,杀害武元衡的罪魁祸首不是王承宗,而是李师道!
震惊之余,吕元膺来不及细细体味,连夜上书,说明真相,并且请求立即征讨大逆不道的李师道。“吕元膺真是一个糊涂蛋!”接到奏疏的李纯轻声嘀咕了一句,迅速思考着对策。李纯苦思冥想的结果是:李师道派遣的刺客迟来一步,被王承宗捷足先登,因此,害死武元衡的罪魁祸首是王承宗,而不是李师道。武元衡遇刺案就这样告一段落,但老天爷似乎特别喜欢给李纯开玩笑,几年之后,一个更有力的证据出现,明明白白的告诉李纯,李师道就是杀害武元衡的幕后真凶,到那时,金口玉言的大唐天子李纯将怎样面对这一尴尬?
对了,李纯还有第三个妙手,事实上,正是这一妙手,要了吴元济的老命。这个妙手其实是一个人,一个当时默默无闻,后来名垂青史的人,中唐名将李晟的儿子,李愬。不对,不对,对吴元济而言,李愬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枝箭,一枝冷箭,一枝射穿吴元济喉咙的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