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ps︰ 國慶節放大章更新,一章6800字,讓大家看得爽,末了求訂閱求月票
一夜之間,美國亞洲艦隊全軍覆沒,七艘戰艦三艘被俘四艘被炸沉,三千美軍陸戰隊死傷過半,其余盡皆被俘,就連麥蓮和佩里,也成為了階下囚。
www.luanhen.com
此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舉國震驚,清廷朝堂上仿佛降下來一道天雷,雷的咸豐和文武朝臣們外焦里嫩。
大殿上,文武朝臣們在肅順一派的煽風點火之下,指責李衛國擅自挑起外國爭端,將導致清美爆發戰爭。此事跟十幾年前的清英戰爭一樣,咸豐此刻正頭疼太平天國,他們的北伐軍還在河北沒有被消滅,如果此時再跟美國交戰,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咸豐大怒,要降罪嚴懲李衛國。
好在李衛國不是孤軍奮戰,朝堂上恭親王奕欣因為阻擋太平軍北伐進京有功,在天津取得了幾場勝利重創北伐軍,所以地位有所提升,他立刻幫李衛國說好話。咸豐想到此時清軍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主力都在江北兜剿北伐軍,在太平天國都城天京附近只有曾國藩的湘軍和李衛國的滬軍,曾國藩剛剛被石達開大敗,死傷慘重,丟了很多城池,唯有李衛國的滬軍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丟過一座城池,表現比其他人都強多了。
咸豐一時間猶豫不決,當朝沒有做出決定,返回御書房。
蘭貴人再次被傳召御書房陪駕,得知李衛國這件事情後,她找了個機會向咸豐求情道︰“皇上,可還記得先皇年間的林則徐抗英一事?”
咸豐知道蘭貴人有話要說,于是問道︰“朕自然記得,愛妃想說什麼?”
蘭貴人道︰“當年之事跟今日之事何其相像,如果一開始先皇就全力支持林則徐的話,恐怕也不會最後落敗割地賠款。如今美利堅國可不如英國,李大人既然能夠消滅美利堅國的水師,怎知他不能贏得後面的戰爭呢?”
咸豐笑道︰“也就是愛妃你敢這樣在朕的面前大膽說話。換了別人這樣的話,朕早就看了他的腦袋了。”
蘭貴人自從用上了李衛國進貢給她的面膜,皮膚越來越美白粉嫩,深得咸豐喜愛。也是侍寵傲嬌才敢這樣說話,此刻听到咸豐沒有怪罪,但蘭貴人還是心中緊張了一下,急忙告罪。
咸豐笑道︰“愛妃你只是實話實說何罪之有!”
他頓了頓,續道︰“若是沒有洪匪作亂。朕還真的欣賞李衛國的勇氣。只是如今朝廷內有叛亂,剿匪不力,若再跟洋人開戰,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了。所以朕不得不嚴懲李衛國,可又怕影響李衛國進剿叛軍的斗志,于大局不利。”
蘭貴人已經把李衛國視作自己的外援,自然不願意看李衛國受罰降級,于是她想了想,說道︰“皇上不必擔心,臣妾有一兩全其美的辦法。”
隨後蘭貴人說出了她的辦法。咸豐听後頓時大喜,當即采納。
第二日早朝,咸豐下旨,命李衛國務必處理好跟美利堅國的事情,並確保英法等列強不介入,否則將嚴加懲處李衛國。
蘭貴人此時是後宮當紅妃子,她拜托大內總管太監指派她身邊的太監小春子前往上海宣旨,意在加強跟李衛國的聯系。
幾天後,小春子攜帶聖旨抵達上海,李衛國領旨謝恩。而後將小春子讓進衙門後堂。
“春公公此番前來,路途遙遠,一定很辛苦,在下略備薄禮給春公公。還望春公公不要嫌棄!”
李衛國招招手,自有下人送上來一封十根金條和一萬人民幣,以及一口大箱子。
小春子今年不過十六歲,在宮中地位不高,撈不到錢,平日里能有幾兩銀子的賞賜便十分興奮了。此刻更是第一次見到金條,而且還是十根。
“這——李大人——這個——奴才——奴才可怎敢收啊!”小春子激動的磕巴起來,他職位低,所以不敢在李衛國面前稱咱家,只能稱奴才。
李衛國笑道︰“這十根金條和一萬人民幣是送給春公公的,至于旁邊那頂大箱子,則是孝敬給蘭貴人的,勞煩春公公了。”
“哪里哪里,李大人好爽,奴才就不推辭了,先謝過李大人了!”
小春子頓了頓,指了指那一打人民幣問道︰“只是這人民幣為何物?”
李衛國笑了笑,當即給小春子解釋一番。
“春公公帶著這人民幣進京,一路上也方便攜帶,不日在下就會在京城開一座亞投行分行,春公公若是需要用錢時,只管去銀行套現真金白銀即可。”
“奴才多謝李大人了!”小春子再次拜謝,而後把人民幣反過來復過去的看,越看越神奇,越看越覺得這人民幣紙幣真是精美,要比大清寶鈔好得多,甚至洋人的紙幣也難以媲美,一時間愛不釋手。
李衛國問道︰“不知蘭貴人此番可有讓春公公傳話過來?”
小春子這才想起來臨走前蘭貴人的交代,險些把正事忘了,頓時嚇得一身冷汗,急忙道︰“多虧李大人問起,不然奴才把蘭貴人的正事給忘了可是死罪了!”
原來蘭貴人有意跟李衛國結盟,蘭貴人在大內後宮,隨時隨地能見到皇上,並且是後宮內唯一能夠進出御書房幫皇帝代寫奏折的後宮嬪妃。李衛國在外,統率數萬兵馬,滬軍可以說是大清國最精銳的軍隊,連洋人都能夠打敗,李衛國將來必然能夠成為坐鎮一方的總督大員。
一個在大內,一個在地方,蘭貴人和李衛國結成聯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照顧,只有這樣蘭貴人才能借助李衛國手中的實權坐穩後宮,在後宮殘酷的宮斗中生存下來。而李衛國也能夠借助蘭貴人在後宮的地位,套取皇帝的信任,坐穩地方大員。
這本就是李衛國最想要的結盟,如今蘭貴人因為還沒有剩下皇子,所以她的地位不高,才能夠看的上李衛國的那點實力,甚至主動要求結盟。若是等到蘭貴人生下皇子進位貴妃時。那時候的蘭貴妃可不是容易巴結的,也不可能看得上李衛國區區一個四品小官。
李衛國心中大樂,為穿越者的優勢感到高興。
“請春公公轉達蘭貴人,就說我李衛國願意為蘭貴人馬首是瞻。今後不論自己官位成就高低,定當全力支持蘭貴人,助蘭貴人一路登上皇後之位。”
小春子急忙將李衛國的話牢記在心,而後又道︰“此番李大人教訓洋人一事,肅順等朝中大臣一直抓著不放。要彈劾大人,要削大人兵權,甚至要治大人于死地。主子說了,她已經暫時勸說住了皇上,但李大人必須得確保美利堅人不會對大清發動戰爭,否則若真的跟美利堅國打起來,就算蘭貴人再怎麼求情,皇上也非殺李大人不可了。”
李衛國笑道︰“春公公放心,我李衛國怎可能沒事自己找死?美利堅人不必放在心上,我可以保證。美國人絕對不敢跟大清開戰。另外,春公公沒來這段時間,我已經收回了美國租界,廢除了清美望廈條約,英法兩國公使也明確表態,不會介入此次事件,他們亦放棄了修改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
在李衛國跟美國人徹底翻臉之後,李衛國就想到把事情鬧大的好處,國民一直排外仇視洋人,于是李衛國索性直接收回美國租界。廢除望廈條約,讓國民們全都知道李衛國是愛國的民族英雄,替自己在咸豐面前加分。
同時,李衛國也考慮到強行收回美國租界和廢除望廈條約帶來的連鎖效應。那就是英法餓三國的態度。顯然英法俄三國都會想,他李衛國收回了美國租界,下一個會不會收回英法租界;他李衛國廢除了望廈條約,下一個會不會廢除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
當然俄國不在李衛國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俄國利益在北方,跟李衛國的地盤不接壤。所以李衛國不甩俄國人。
英國公使包令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聯合照會李衛國,對此事表示高度重視和深深的擔憂。李衛國知道他們擔心什麼,為了不同時跟英法美三國敵對,李衛國向包令和布爾布隆表示,他只針對美國,不針對英法,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依然有效。
包令和布爾布隆當然不會輕易相信李衛國,作為被委派到大清來的特權公使,他們都是英法兩國的政治精英,少不得威脅李衛國一番,想要嚇唬一下李衛國。
然而,李衛國直接說出了英法兩國此時正在克里米亞跟俄國人死磕的事情,英法兩國根本沒精力在遠東開闢戰場,如果英法兩國強行為美國人出頭的話,恐怕清帝國會倒向沙俄。
包令和布爾布隆都是非常驚訝,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李衛國竟然知道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一事,對歐洲情況了如指掌,甚至很多地方都比他們這兩個駐華公使知道的都多。
李衛國雖然也在恐嚇包令和布爾布隆,但他的話是事實,若英法真的替美國人出頭,清帝國同時對抗英法美三國,肯定會向俄國求援,遠東將陷入另外一場大戰之中,因此包令和布爾布隆只好屈服,表明不幫著美國,甚至放棄修改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為的就是不想過分刺激清帝國,怕清帝國倒向俄國。
小春子雖然沒有完全听明白,但也能理解幾分,大致知道李衛國對美國人下死手,不但收回了之前被美國人強行在上海開闢的租界,更是廢除了望廈條約,而英法竟然選擇中立,甚至放棄了修改條約,這可一直是咸豐皇帝的心病之一,如今竟然被李衛國辦成了,真是難以置信。
“李大人放心,奴才一定把大人的原話帶回去,此番怕是李大人定當高升了,奴才提前祝賀李大人了!”
李衛國笑了笑,道︰“升官我到是沒指望,別降我的職砍我腦袋就好了。”
說到這里,李衛國取出一份寫好的奏折,交給小春子,委托他回京後交給恭親王奕欣。
這是一份彈劾兩江總督怡良和江甦巡撫吉爾杭阿的奏折,上面寫滿了怡良干涉滬軍軍務差點引發滬軍嘩變,吉爾杭阿強逼上海士紳商賈和普通老百姓捐款,導致上海商業罷市,老百姓怨聲載道。差點引起民變。
李衛國要求朝廷治怡良和吉爾杭阿的罪,實際上就是逼朝廷把他們兩個罷免或者調離上海,不讓他們再來李衛國的地盤干涉李衛國做事。
小春子頓時領命,因急著回去復命。所以當天就離開上海返回京城。
幾天後,小春子回京,將李衛國的奏折交給奕欣。然後回宮復命,將李衛國的話和禮物帶給蘭貴人。
第二日早朝上,奕欣將奏折遞給咸豐。咸豐先是在蘭貴人哪里听了關于李衛國的不少好話,此刻又得知李衛國不但收回了美國租界、廢除了望廈條約,更是讓英法兩國局外中立不干涉,還迫使英法放棄修改江寧條約和黃埔條約。前者揚了大清國威,後者更是讓咸豐高興,因為他正頭疼英法兩國三天兩頭的要求修改條約,兩廣總督葉名琛已經多次拒絕英法公使照會,將英法要修改條約的事情上報給咸豐,使得咸豐一直很頭疼,如今李衛國給解決了問題。咸豐頓時大喜。
所以,當咸豐一看到李衛國彈劾兩江總督怡良和江甦巡撫吉爾杭阿的奏折時,主觀的就認為怡良和吉爾杭阿不對,當即下旨革了他們二人的職,打入天牢。
“皇上,此事只是李衛國一面之詞,不可草率決定,應將怡良和吉爾杭阿調回京詳查,在做聖裁。”
肅順急忙出來求情,畢竟怡良和吉爾杭阿都是他的人。一旦牽連出來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叫結黨營私,犯皇家忌諱。
至于肅順為何沒有直接替怡良和吉爾杭阿反駁李衛國彈劾之事,那是因為肅順太清楚怡良和吉爾杭阿這兩人是什麼貨色了。這種事情八成是真的,所以沒敢出頭反駁,怕引火燒身,畢竟朝堂上還有一個死對頭奕欣在哪虎視眈眈,肅順不得不小小形式,防止被奕欣抓住機會攻擊他。
咸豐見肅順求情。也覺得有點道理,于是同意。
“諸位愛卿,李衛國立下這麼多功勞,你們覺得朕該如何賞賜他?”
一听咸豐要賞賜,肅順一派人全都閉嘴,一臉不高興。
奕欣則最興奮了,他立即說道︰“啟稟皇兄,臣弟覺得兩江總督怡良和江甦巡撫吉爾杭阿行為不端,有失官員體統,他們離職回京後,兩江三省無人節制,如今洪賊在江西勢大,兩江三省萬萬不可空缺,臣弟以為可升李衛國為兩江總督,以表其功勞,激勵三軍將士奮勇殺敵,早日掃平叛軍。”
咸豐正在高興的頭上,當即點頭,正要同意時,肅順一看不妙,嚇一跳,急忙跳出來阻止。
“萬萬不可!李衛國才多大,還不到及冠之年就讓他當兩江總督,實在是笑話。再說了,李衛國之前擔任七品縣令不滿兩年就遷四品甦松太兵備道員,這已經不和朝廷升遷之法度,如今他擔任甦松太兵備道同樣還不到兩年,若再升他為正一品的兩江總督,臣擔心李衛國太年輕,缺乏歷練,不適合兩江總督的位置。”
咸豐也知道朝廷官員升遷必須在一個任期內坐滿才行,比如縣令三年需坐滿才能考慮升遷,李衛國的確不足二十,讓他做兩江總督,咸豐也覺得不太放心。
奕欣眼見咸豐搖頭了,也知道自己著急了,不應該替李衛國叫那麼高的官職,恐怕引起咸豐猜忌反倒不妙了。
于是他退而求其次道︰“剛才是臣弟忘了李衛國年齡這點了,他的確不滿足兩江總督的條件,不過他現在兼職甦松太兵備道和松江知府,在當地頗有建樹,成績斐然,江甦巡撫吉爾杭阿不是也空出位置了嗎,不如就讓李衛國做江甦巡撫,皇上意下如何?”
咸豐見奕欣這樣說,心中剛剛升起了一絲忌憚又消失了,正要點頭同意,不料肅順再次跳出來阻止。
“皇上,江甦巡撫一職並不適合李衛國。因為長江將江甦分作甦南和甦北兩地,李衛國在甦南,統帶江東大營和江南大營,但在甦北,勝保掌握江北大營,節制甦北各地,若是李衛國擔任江甦巡撫。恐怕會讓江北大營的補給減少,畢竟李衛國會優先供應江南大營和江東大營,這不利于朝廷兜剿叛軍的大局。”
咸豐想想也是,結果又點點頭。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清楚還是故意再看肅順和奕欣互掐。
奕欣惡狠狠的瞪著肅順,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肅順已經被奕欣蹂躪死幾百次了。
肅順也是滿臉堆笑,挑釁似的回敬奕欣。
咸豐見肅順和奕欣目光都踫出火花了,臉上忍不住露出神秘的帝王式微笑。他說道︰“朕看不如這樣,甦北依然歸江甦巡撫提督,輔助江北大營,另選他人擔任。甦南從江甦轄地單獨劃出去,成立江南行省,任命李衛國為江南巡撫,總督甦南地區,二位愛卿意下如何啊?”
高,真他媽高!
肅順和奕欣心中同時這樣喊道,他們突然發現自己低估了咸豐的智商。沒想到咸豐竟然有如此高明的策略,打了肅順和奕欣一個措手不及。
甦南除了金陵和江寧府在太平天國手中之外,其他地方本就在李衛國的管控之下,任命李衛國為江南巡撫,只是官職升了一級,堵住了奕欣的嘴,而實際地盤卻沒有絲毫變化,因為甦北還在江甦巡撫手中,不歸李衛國管,又滿足了肅順的心意。
不過肅順還是厲害。他不甘心李衛國官升一級至巡撫,頓時道︰“皇上英明,現在是戰時狀態,可以事急從權。將甦南單獨劃出去成立江南行省,意在支持李衛國的江東大營和江南大營對敵作戰,等到平定叛亂之後,這江南行省再劃回江甦省即可。”
咸豐笑了,還是肅順能夠猜到他的意圖。
沒錯,咸豐的確就是這個目的。把甦南單獨成立一個行省。任命李衛國為巡撫。這樣一來,李衛國就有責任盡快驅逐太平軍,收復金陵和江寧府,因為江寧府正是在江南行省之內,假如有一天咸豐要動李衛國時,完全可以借口李衛國沒有收復失地而加罪給李衛國。
這就是帝王心術,肅順看明白了,拍咸豐一個馬屁,而奕欣也看明白了,卻不敢再多嘴了。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聖旨很快傳到上海。
李衛國領旨謝恩後,召集一干幕僚團成員開會。
“恭喜大人升任江南巡撫!”
一干幕僚們紛紛給李衛國道喜,他們非常高興,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看著李衛國一步步高升,他們這些幕僚們的身份和地位也都水漲船高跟著升官,對未來更是充滿了盼頭,自然喜氣洋洋了。
李衛國也很高興,從二品的江南巡撫,好歹也是省級干部了,值得慶賀。
只是吳庸卻給李衛國潑冷水道︰“大人,你可知皇上此意為何?他為何不直接給大人江甦巡撫,而是把江甦一分為二新成立一個江南省給大人?”
李衛國笑道︰“吳先生覺得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吳庸微笑道︰“大人難道沒看出來皇上對你已經有忌憚之心了嗎?”
李衛國冷哼一聲,不屑道︰“不遭人忌憚是庸才!皇上忌憚我又如何?他現在都只能忌憚我一下罷了,卻不敢不給我升官,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也不敢輕易動我,現在都不敢動我,那將來他就更沒有機會了!”
李衛國這話相當的囂張,雖然沒有明說造反,可是不服王道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一干幕僚們頓時興奮起來,他們可不在乎李衛國造不造反,既然加入李衛國的幕僚團,大家的利益就連接在一起了,李衛國爬的越高,他們也就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說白了,如果有一天李衛國有實力問鼎九五,那麼就算李衛國不造反,這些幕僚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逼著李衛國造反,給李衛國黃袍加身的。
見李衛國如此有信心,吳庸頓時笑了,他不過也是試探一下李衛國的心志是否堅定,如今听到李衛國的回答,吳庸非常滿意。
不過很快吳庸又皺眉道︰“大人,太平天國的都城就設在金陵,江寧府是大人名義上的轄地,若是一直任由太平軍佔據著,朝廷難免不說閑話。”
李衛國點點頭,反問道︰“你的意思是?”
吳庸道︰“屬下以為,當發動一次大規模會戰,至少收復江寧府大部分地區,做給朝廷看看,證明大人是在盡忠職守,不要輕易給政敵們借口發難,尤其是現在皇上起了忌憚之心,就更加得小心了。”
一旁傅學賢道︰“吳先生所言極是,可問題是這樣一來咱們跟太平軍可就要攤牌了,今後戰火連綿,軍費激增,對咱們而言並不是好事,還是維持現狀,一心積攢實力為好,那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吳庸笑道︰“傅大人不必擔心,吳庸已有妙計,可以繼續跟太平軍演一場戲,我們收復江寧府大部地區,做給朝廷看。為了讓太平軍甘心配合,我們允許太平軍南下浙江湖州府,讓給他們幾座縣城,作為交換即可。”
傅學賢道︰“這浙江可是我們的戰略腹地,怎能輕易給太平軍?”
李衛國突然眼前一亮,頓時笑道︰“吳先生莫不是一箭雙雕?”
吳庸頓時驚訝,旋即笑問道︰“大人何以認為是一箭雙雕?”
李衛國笑道︰“這還不簡單,跟太平軍交換地盤,我們收復江寧府大部地區,做樣子給朝廷看,此其一。其二,我們雖然視浙江為腹地,可一直沒有借口出兵佔據,如果太平軍大聚入侵浙江省,那我不就有借口出兵浙江,然後把浙江收入囊中了嗎?先生以為我說的對否?”
吳庸頓時深深一揖到底,朗聲道︰“大人英明,吳庸佩服。吾等有大人領導,何愁霸業不成!”
其他幕僚們也對李衛國的智慧感到佩服,更加堅定了追隨之心,頓時興奮起來,紛紛一揖到底,齊聲道︰“吾等願誓死效忠大人!”
李衛國頓時哈哈大笑道︰“我李衛國何其幸運,有諸位人才相助,何愁霸業不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