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正文 第三十五章 那些年,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民国大文豪 | 作者:薪越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林子轩在《解放画报》的编辑室里见到了郑证秋和周剑允。www.83kxs.com

    这份《解放画报》是1920年发行的月刊画报,是一份旨在提倡妇女解放的画报,也是中国妇女报刊史上的第一份妇女画报。

    《解放画报》是一份图文并茂的新型妇女刊物,从爱情婚姻、妇女经济独立、妇女参政、妇女教育、妇女与男子的关系等多方面探讨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

    创办人就是这两个男人。

    这里比林子轩的《通俗小说月报》的办公地点还要像小作坊,至少林子轩不差钱。

    在上海,像这种只有几个人支撑的杂志刊物有很多,发行量不高,勉强混口饭口,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停刊。

    郑证秋带着眼镜,貌似很文弱的样子,但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他是官宦人家出身,父亲郑让清做过知府,家里开着郑洽记土栈,就是批发大烟的营生。

    不过他不是郑让清的亲生儿子,而是抱养而来的螟蛉子。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欢看杂书,尤其痴迷于京剧,到了如果一天不看戏就茶饭不思的地步,他还和梨园行的演员交上了朋友。

    郑让清为了让儿子远离地位低下的戏子,他花钱在湖北张知洞那里买了个“候官”的位置,逼着郑证秋立即去湖北任职。

    不过郑证秋没有听从父亲的命令,而是沉醉在戏剧的世界里。

    1910年,他在《民立报》上发表长篇评论《丽丽所戏言》。

    《戏言》于剖析、阐述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声调、唱工、说白、做工的同时,对当时主要的戏曲演员一一分析评论,指出各人的表演特色,所长所短。

    《戏言》的发表在戏曲界引起极大反响,不少艺人从中深得启发、教益。

    1911年2月起《民立报》正式办起了戏剧副刊,郑证秋担任戏剧副刊主编。

    这位主编从确定刊名《民立画报》到组稿、写稿、编辑,以至版面设计都一手包办。

    1913年,他受邀为亚细亚影戏公司写电影剧本,从而认识了张时川,两人组建了新民公司,拍摄了多部电影短片。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们之间开始了数年的恩怨纠葛。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德国的胶片运不到中国来,亚细亚影戏公司歇业倒闭,没有电影可拍,新民公司只好解散。

    新民公司解散了,可为了拍电影而聚拢起来的一批演员就倒霉了,他们衣食无着。

    在这种情况下,郑证秋情急之中仓促上阵,自己编写了两个剧本,以新民社的名义在兰心大剧院演出。

    不料演出效果非同一般。

    “公演两天,场场满座,除去开支还债以外,还有余款可得”。

    尝到甜头的郑证秋,由此改变初衷,将拍摄电影的想法全部抛到了脑后,开始专心于话剧演出。

    看到原本打算拍电影而组建的演出团队却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了高额的票房利润,新民公司的张时川等人便提出欲与郑证秋分享利润,但被郑证秋拒绝。

    张时川等人不忿,以重金挖了新民社大部分社员,成立了民鸣社。

    民鸣社成立以后,新民、民鸣两社之间为了争夺上海文明戏的演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竞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演员,二是争观众。

    1914年年初,民鸣社搬迁至大新街中华大戏院,由于地点适中,剧院面积较大,设备较好,营业状况甚至超过了新民社,一举成为当时上海话剧演出的支柱。

    郑证秋和张时川不同。

    张时川是个精明的商人,什么赚钱,什么吸引观众,他们就演什么。

    民鸣社演出的描述慈禧传奇一生以及暴露清宫宫廷内幕的《西太后》获得巨大成功,此后《西太后》一剧便成为民鸣社的压轴大戏和保留节目,一直常演不衰。

    挖新民社人才、上演新民社编的剧目、请名人编剧、投合观众嗜好演弹词戏、宫闱戏、加演电影、降价、观剧中大奖……

    在新民社与民鸣社的竞争中,民鸣社通过种种手段最终压制了新民社。

    新民社在竞争中败北,只能离开上海,远走武汉。

    说到底,郑证秋有些理想主义,他的财力和竞争手段比不上经润三、张时川等人,而他编剧的剧本又以正剧为主,不懂的抓住观众猎奇的心理。

    此时新民社大权逐渐旁落于王伍恐、汪优幼之手,郑证秋无力支配,这为以后两社合并埋下了伏笔。

    在新民社和民鸣社合并后,郑证秋心中不甘,带着人马回武汉仍以新民社的名义继续演出了近一年的时间,新民社才彻底结束。

    之后郑证秋回到民鸣社,直到1917年民鸣社停演。

    随着新剧的萧条衰落,张时川继续寻找赚钱的机会,郑证秋则开办新民图书馆,发行《药风月刊》和《解放画报》来支持新文化活动。

    他们两个无论是性格还是追求都不相同,却在一起合作多年,其中的恩恩怨怨难以说清。

    林子轩找郑证秋是邀请他拍电影的。

    郑证秋不仅是个杰出的编剧,还有导演的天赋,他在话剧舞台上磨练多年,技艺纯熟。

    面对林子轩,郑证秋很好奇,他已经多年没有接触过电影拍摄了。

    如果林子轩找他写电影剧本,他不意外,可林子轩找他拍摄电影,甚至是经营电影公司,他就有些不解了。

    他知道自己的性格,说好听点叫做执着,说难听点就是倔。

    他拍戏或者演话剧,总希望能有意义,也就是说有艺术性,而不是单纯的滑稽逗趣,他希望在艺术和商业上找到平衡点。

    因为这个原因,他对于自己去经营电影公司并不看好。

    如果林子轩找他拍摄滑稽戏,他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不知道林先生想拍摄什么种类的电影?”郑证秋询问道。

    林子轩拿出一份稿子,递给了郑证秋,郑证秋看到封面上的字迹。

    《津门大侠霍元甲》。

    他神情为之一震,霍元甲的事迹他自然知道,这是上海著名的武术名家。

    他翻开稿子,第一页上写着《万里长城永不倒》。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

    看到此处,郑证秋猛然起身,只觉得心中一股血气上涌,将要喷薄而出。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