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回去的时候,华盛顿已经被一片洁白的大雪所覆盖。
www.biquge001.com波托马克河的两岸,一片银装素裹。从纷纷的小雪中看过去,连高高飘荡在空中的防空气球的表面,也仿佛蒙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花。
同德国导弹威胁下的纽约相比,这个城市看起来非常太平,布置在街头的高射炮要少得多,几乎没有什么防御工事和坦克,穿军服的人都不多。在成为临时总统后,华莱士就下令参谋长联席会议布署东海岸的防御,不仅要防德国人的导弹和轰炸机,还要防他们突然在东海岸的什么地方登陆。因此在纽约和波士顿那样的濒临大西洋的大城市中,现在已经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防御工事,坦克和全副武装的国民警卫队士兵也随处可见。
许多工厂的工人或是在曼哈顿上班的公司职员也开始接受短期但有效的军事训练——对于人人持枪的美国而言,这并不算困难——许多人还领到了老式的春田步枪、手榴弹和钢盔,还有些人自费购买了汤普森冲锋枪和勃朗宁式自动步枪。老式的M1917型水冷式重机枪和60mm迫击炮也被存放在了指定的地点,还指定了专人保管和使用。理论上只需要纽约州长杜威一声令下,单是一座纽约市马上就能组织起几十万人的武装民兵!
另外,东海岸14州的议会还先后通过决议,授权州政府武装民众,必须确保14州的精神正常并且没有被拘禁的成年男性公民人人有枪——至少一支,越多越好!
但是在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形势似乎缓和的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不是沿海城市,这里距离大西洋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这座城市的人口也不多,面积也很小,除了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外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不过作为候任的副总统,肯尼迪知道一些内幕,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不设防”的背后,是一个绝密的迁都计划。一旦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处于德国远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为了避免美国的指挥中枢被核武器摧毁,美利坚合众国的政治中心将会迁往芝加哥。
在迁都计划秘密准备的同时,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居民还被组织起来挖掘防空洞,以免德国突然开发出了可以把原子弹投放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导弹或超远程轰炸机。不过作为美国总统的“备胎”,肯尼迪不必住在有可能遭到原子弹轰炸的首都,他会在宣誓就职后带领一个由政府各部门“备胎”官员组成的“备胎内阁”先行前往芝加哥。并且随时准备在杜鲁门被原子弹炸死后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司令……
而在就职之前,杜鲁门和肯尼迪也不能同时出现在华盛顿,只有其中的一人离开,另外一人才能从位于首都华盛顿西北120公里外的卡托克廷山庄(就是后来的戴维营)来到首都。
现在杜鲁门正带着他的家人在卡托克廷山庄“度假”,肯尼迪则来到首都代表杜鲁门同华莱士还有共和、民主两党的大佬们讨论和平问题。
几天前美国陆军和海军航空队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起的昼间千机大轰炸虽然沉重打击了南美洲的法西斯主义,但是德国人在谈判桌上却依旧展现出了令人失望的强硬态度。
不仅不愿意在战争赔偿(或者别的什么名义)的数额上让步,而且还就“美洲民族自决”问题提出了要求——德国人要求将欧洲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和加勒比海的诸多独立岛国合并,建立一个完全中立同时也是完全独立的加勒比联邦!
很显然,德国人想在美国的后院扶植起几个可以对抗美国的大国!位于南美洲南部的新阿斯巴尼亚联邦是一个,加勒比联邦大概也是一个,搞不好还会扶植墨西哥一统中美洲。
另外,从大英帝国独立出来的加拿大王国也极有可能得到欧洲共同体的扶植……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未来的加拿大王国王位继承人也是一位公主,而她的夫婿按照英国王室的惯例,也只能来源于欧洲大陆上信奉新教的古老的王室家族。而这样的家族几乎都来自德意志!
所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里的头面人物在得知了德国人最新的议和条件后,无不是义愤填膺的反对。同时,刊登在罗马报纸上的许多触目惊心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起火燃烧的照片,也给了美国最高层的决策人员一种虚幻的希望。很多人都认为持续的轰炸将会迫使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的政局发生进步性的改变。军事独裁者将会被愤怒的民众推翻,然后整个国家会陷入崩溃和动荡之中。这会大大影响德国人在南美的军事布署,对加勒比海的进攻将会推迟。而那时才是达成体面和平的最佳时机。
肯尼迪本人对于这种有点一厢情愿的判断也拿不准主意,他的本职是个银行家和华尔街的投机分子,并不是南美问题专家。而出于金融投机家的本能,肯尼迪也有倾向于让美国再搏一下。
因为他在罗马同墨索里尼、赫斯这些人见面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法西斯和纳粹的善意。即便美国人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变成了一片火海,赫斯还是答应了墨索里尼提出的交换战俘的建议。双方将会首先交换身负重伤或是患上重病的战俘释放——这是为断手断脚的小肯尼迪量身定做的交换条件,不过对德国而言也是比较有利的,德国人现在关押着两三万美国伤病号,每个月的医疗支出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且在交换俘虏的条件中,德国还要求美国人支付被释放俘虏的伙食费和医疗费。
由于需要释放的美国伤病号远比要放出来的欧共体的伤病号要多,所以华盛顿的政客们都认为这是德国人“软弱”和“急于达成和平条约”的表示。同时赫斯在会谈中表明的不会用原子弹杀害美国平民的立场,虽然不知真伪,但是也被认为是一种软弱。
“德国人正在变得软弱。”目前还是总统,很快就要变成战争部长的华莱士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室内对肯尼迪和其他参加会议的美利坚高层说,“而我们必须继续显示强硬,对欧洲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空袭还应继续。”
美国往爱尔兰的土豆田里丢炸弹的行动在罗斯福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不知道在爱尔兰岛西部的土豆田里炸出了多少大坑,同时也造成了一百多架B-29失踪!不过即便代价惊人,美国人仍然坚持轰炸土豆田,因为这样的行动显示美国有能力进行反击。
如果必要,现在轰炸土豆田的B-29就会携带上细菌炸弹去轰炸欧洲共同体的大城市!
另外,对爱尔兰土豆田的空袭还能有效牵制德国空军的兵力。迫使德国人大量增加可以用于夜间截击的重型战机(通常是双发、双座并且带雷达。
而美国人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昼间大空袭同样代价高昂!在第一次千机大空袭中就有177架各型飞机没有返回。损失率超过了17%!
这么高的损失率肯定是难以长期承受的——这等于一架飞机平均执行6次任务就会被击落——但是一想到把新阿斯巴尼亚联邦这个南美法西斯国家炸碎的可能,华莱士(他目前已经兼任了战争部长)和海军部长福莱斯特还有威廉.莱希、马歇尔、欧内斯特.金和阿诺德这几个军方的高层,就一致同意继续这种代价高昂的空袭。
“他们的兵力也很紧张,”华莱士对肯尼迪说,“根据可靠情报,德国人已经要求奥丽加派出俄罗斯伪军的空军远征军去阿根廷参战。”
肯尼迪有些不解,“怎么会呢?德国人有那么多的飞机,怎么可能拿不出几百架战斗机去保护布宜诺斯艾利斯?”
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诺德早就知道肯尼迪会有此一问,马上解释道:“德国和法国的岸基昼间战斗机数量最多就是七八千架,虽然不少,但是要负责的战场也很大,欧洲要防守,大西洋上的许多岛屿都要布署,另外他们还向巴西的贝伦和圭亚那大量派遣飞机……那里是进犯加勒比海的基地。”
肯尼迪明白了:“也就是说德国人将他们的岸基战斗机的主力都布署到了巴西北部和圭亚那,准备从那里进攻特立尼达岛?”
“对,就是这样。”威廉.莱希回答道,“德国从1942年就开始布署进攻加勒比海的行动了,在圭亚那修建了许多机场和码头,控制了巴西北部的贝伦港后又大肆扩建,目前圭亚那和贝伦已知的德军大型机场就不下50座,足足可以布署5000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