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俗話說得好,“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www.kmwx.net”
此刻,姜立夫手里拿著的是一本著名散文家兼記者黃裳的一本過去的足跡。
1984年人民文學社出版,一版一印。
精裝本,22千冊。
原來,就在剛才林逸盯著那賣字畫的鄉下老者發呆的時候,姜立夫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他發現不遠處有個比自己小幾歲的女士在那擺攤賣書,看她賣書的樣子好像對自己賣的每本書並不怎麼懂。當時這本書就擺在書攤上,品相很好,又是大文豪黃裳的著作,而黃裳本身又做過記者,可以說是姜立夫的“前輩”,因此他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姜立夫問她多少錢,她說10元錢。
姜立夫付了錢之後就順便說了一句︰“這也太便宜了吧。”
她丈夫在一旁听到了,後悔不迭,跟她說,“黃裳可是大名人,他的過去的足跡也很有地位,這書怎麼這麼便宜賣給人家”
可是錢已經付了,姜立夫只能賠笑說︰“對不起,我佔便宜了。”
的確如此,像這本書有精裝和平裝兩種,平裝10元錢還說得過去,精裝本卻是一本就需要150元的。
撿了這麼一個小漏,姜立夫難免得意洋洋,尤其在林逸面前,那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畢竟林逸是專家,他卻是業余選手,現在專家還沒上手一本書,自己先拔得頭籌,可見這是個好兆頭。
林逸的確很羨慕姜立夫的好運氣,原因很簡單,他也是“黃裳迷”,也很喜歡看黃裳的書,尤其喜歡看他寫的書話。
不過很顯然,姜立夫喜歡黃裳主要原因兩人是“同行”,姜立夫也說了,在記者里寫書最出名的就是黃裳,在寫書領域最出名的記者卻還沒出現,希望自己以後能補上這個缺兒。
簡單一句話,林逸听出了姜立夫的野心,希望未來能夠在文壇上揚名立萬。林逸甚至又想,姜立夫之所以要先捧紅自己,給自己做書話專訪,說不定也有曲線救國,在文壇上借機成名的意思。
一名記者想要成名很容易,可要想在文壇上揚名立萬就難了點。比如說很多名記,還有主持人都是靠寫書來博取名氣,最顯眼的就是“趙倪崔白”四人,可惜最後真正能夠站穩文壇的只有最後的那一位。
“把那本書借給我看看。”林逸對姜立夫說。
姜立夫就把那本精裝的過去的足跡遞給了林逸,林逸翻看了一下,里面涉獵很廣,有游記,散文,書話,甚至還有雜文和評論。
其中林逸最感興趣的卻是黃老買舊書的那些趣事。
比如說,在女兒容潔的回憶里,父親與母親吵架吵得凶的時候,十之九是為了父親“買老書”。“父親為了買老書,賣掉了萊卡相機,也賣掉手上的名表。母親說,只要舊書店老頭來敲門,一聲黃先生,家里的錢就不見了,明朝有沒有錢買菜也是不要緊的。”
但黃裳並不是視錢財如糞土,相反他很“愛錢”。黃裳曾寫道,“一次單位搞個人鑒定,我請他巴金給我提意見。他指出我拼命要錢是大缺點。這點批評是確切的。因為買舊書,錢總是不夠用,于是預支版稅算稿費,編書也要編輯費,無所不用其極”。
黃裳的藏書多為明清版本的古籍善本,像明刻本、清刻本等等。他不光自己藏書,也助人藏書,他早年發現學者鄭振鐸因窮困而無奈賣書,就四處籌借書款,想方設法為其保存下藏書,而這筆書債,直到10年後自己才能還清。同時,愛書的黃裳也愛幫助其他愛書人。張岱評傳的作者胡益民在撰寫該書時,四處搜求張岱散佚詩詞而不得,雜文家何滿子介紹胡益民向黃裳求助,果然黃裳藏有極為珍貴的張岱詩集手跡,慷慨允給借抄。
如今這些典故和故事都可以從黃裳作品字里行間讀到,而這也正是讀書的樂趣。因為你絕對不會知道,從哪本書中能夠讀到哪些有趣的掌故。
眼看林逸看著手中的書“如痴如醉”,姜立夫不得不敏感地咳嗽一聲,然後提醒林逸︰“這本書我可是不轉手的,你看看可以”言外之意是怕林逸把這本書給“黑”走。
林逸莞爾,只覺這姜立夫也是個“極品”,上次送自己一本珍本水仙辭大方的跟“大俠”似得,現在為了一本百十塊錢的舊書,竟然變成了一個“小心眼”。
不過馬上林逸也就明白了,這就是所謂的“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也許在自己眼中值錢的珍本,在他眼中只是一本薄薄的詩集而在自己眼中只是可讀的精裝書,在他看來卻是值得珍藏的古本。
“放心,這本書我不會和你搶的。再說,這可是你的一本戰利品,有著好彩頭,我又怎好意思和你搶。”林逸笑道。
“算你會說話等會兒我再淘一些,你要是有中意的就留下。”姜立夫也豪氣地說。
林逸就笑笑︰“我看我們還是分開走吧,兩人擠一塊不如分開撒網,說不定各自能網到一些大魚。”
“你說的也是,兩人在一起太難受,搞不好一本書你看上我也看上又爭搶起來,還是分來的好分道揚鑣,各自淘寶!”姜立夫下了結論。
兩人分開後,林逸獨自一人暢游這古玩城的舊書攤。這時,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背著書包,和同伴搶過林逸前面,在一個舊書攤前蹲下。
其中一個稍胖的男孩見地攤上有自己最鐘意的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等古典名著,抑制不住滿臉的興奮。他伸手拿起一本西游記就和小販攀談起來。
“老板,這本西游記多少錢呀?”
“15塊錢。”中年小販隨聲回應。
林逸看了一眼,卻是新出版的“中學生普及讀本”,這種書在書店內也只不過才18元左右,屬于國家扶持的學生讀本,印量很大,字跡也很大,最主要的是里面有很多生僻字注明了拼音。
“這麼貴?可以少一點嗎?”那個男孩摸了摸上衣口袋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幾張零鈔,有些可憐兮兮地討價還價。
“不能再少了,這是最低價了。原價可是18塊呢!”中年小販毫不退步。
“這三本我都要了,40塊錢行不?”男孩隨後把紅樓夢水滸傳也拿到了手中,一臉期待地望著中年小販。
“我的這位同桌從小就喜歡古典文學,愛好讀書寫作,這40塊錢還是他從零花錢里摳出來的。大叔你就行行好,把這三本書賣給我的這位同學吧!”跟著男孩來的那個學生十分動情地幫著央求中年小販。
“看你們一臉誠懇,也不像說謊的孩子。我就少賺一點,這三本書現在就是你的了。”那中年小販接過男孩遞過來的40元錢,竟然順手又從書攤上抄起那本三國演義說,“四大名著咋能缺了它呢,這本也拿著吧。”
男孩猶豫道︰“可我沒錢了。”
中年小販就嘿嘿一笑︰“這是我送你的,不收錢小孩子就該多讀書啊。”
中年小販的善心成全了男孩小小的心願,他終于以最實惠的價錢淘到了魂牽夢繞的四大古典名著。
看到這一幕的林逸不禁心生感慨,現在像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小販,實在是太少了。
當他重新瀏覽其它書攤時,忽然一套精裝的資治通鑒躍入他的眼簾。
與此同時,一縷久違的書香氣息,也悄然飄入他的鼻翼。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