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天啟四年冬春 【0453 廖夫子和宋應星】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明鹿鼎記 | 作者︰軒樟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韋寶,你怎麼了呀?是不是昨天酒喝多了,犯困了?”吳雪霞見韋寶的眼楮盯著一頁範文,半天沒有動過了,而且看韋寶的樣子不像是在思考的樣子,倒像是睜著眼楮睡著了,所以關切的問道。www.biquge001.com

    韋寶回過神來,微微一笑︰“沒什麼。”

    一方面覺得這勞什子的科舉純粹是荼毒讀書人,限制讀書人的思維,禁錮老百姓的思想,即便對于封建時代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大部分是將華夏文明帶偏了,而且越帶越偏,以至于從大明這個時代開始,我們已經在科學上逐步落後于歐洲了。

    但是另一方面,韋寶又沒有辦法跳脫出來,不理會科考,因為這是通往官場大門的唯一方式啊。

    不說自己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即便是可能可以通過造反這種極端的方式改變這個世界,韋寶也是不傾向于走這一步的,為了保護更多的華夏生靈,華夏老百姓,韋寶情願辛苦一些,堅定不移的走改良派路線,一步步將大明王朝引導向資本主義制度開化時代,引導向君主立憲制,或者干脆推翻明王朝,走向共和!

    呃呃……

    對于一個現在連韋家莊都不見得十拿九穩能保住,一個遼南都難以保住的人,想君主立憲制,還是想走向共和,似乎太夸張了點。

    韋寶想到這里,臉色有洋溢上了笑容。

    吳雪霞見韋寶一會兒發呆,一會兒又掛著笑容,粉臉一陣羞紅,以為韋寶是因為跟自己在一起,而無法專心讀書,開心的哩,遂道︰“算了,我在這里,看樣子你是沒法靜心讀書的,我到一樓去吧。哥,你也要專心一些,不能偷懶。”

    吳三輔一直拿著一本書扇風,哪里像用功的樣子,巴不得吳雪霞先走,隨口哦了一聲。

    韋寶卻是一汗,暗忖吳雪霞你是咋想的啊?你在這里,我沒有心情看書?你也太高看你自己了吧?

    不過,韋寶也沒有要辯解的意思,也是隨口嗯了一聲,吳雪霞先下樓去等著也好,她在這里有點擔心自己想事情。

    雖然不屑于科舉制度,但是韋寶比較催眠自己喜歡科考,至少,開考這幾天之前,怎麼樣也得把自己催眠的刻苦用功一些的呀,雖然希望渺茫,但是不刻苦用功,不努力上進的話,不是更加渺茫了嗎?

    大明朝這個時候的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只顧埋頭攻讀經書,鑽研八股,不講究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後,他們大多成為皇帝的忠實奴僕。

    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嚴重阻礙。

    一方面,八股摧殘人才,但明朝還是有人才的。

    另一方面,既然都被禁錮思想,成為皇帝的奴才了,但明朝偏偏有那麼多文官集團與皇權對立的例子,這哪里是皇帝的奴才會做的事啊。

    科舉真的是人才的選拔麼。

    韋寶也說不清楚,從歷史經驗而言,科舉出身的官員,未必就比九品中正制出身的官員更好。

    魏晉時期的名將和名相,能力也絕不比宋朝和明朝的人才更差。

    隋唐采取的是雙軌制,而事實而言,許多貴族子弟的水平,韋寶個人認為甚至比科舉選拔的人才還高明一些。

    雖然都是貴族子弟當官,很不民主,沒有老百姓啥事,很容易造成壟斷,滋生腐敗,但這些貴族子弟,好歹見識層面上都是不低的,從小也都是見慣了風雨的人嘛。

    在韋寶看來,走政治路線的人,主要還是要有經驗,有能力,這是首當其沖的,科舉頂多是選材。

    選出來的人到底適不適合,卻與科舉本身的關系不大了。

    書本上也不可能教你如何施政嘛。

    科舉的目的是什麼?韋寶覺得第一點是武器,是一個對抗魏晉隋唐時的名門世族的武器,是皇權對士族懸在頭上的劍,科舉一開,再不會有延續千年的家族了,也不會出現五姓七家,不會再出現王與馬共天下,不會再有漢朝時四世三公,到了唐時,又出現了十一個宰相,如弘農楊氏這樣的世家大族。

    科舉的本質,一開始就是對撼動皇權的世襲制進行的某種制衡,這使世家大族多了一層枷鎖,即便你家世再顯赫,一旦子弟時運不濟,家族也可能一落千丈,而不是只要家族顯赫,什麼阿貓阿狗都去做官,朝野上下,遍布親族,影響國政。

    科舉制解決了一個自秦漢到隋唐以來,一個皇權最大的威脅。

    第二個功能是是維持統治。

    在古代,任何一個有資格能讀書的人,他們的家族在他所在的村、所在的縣,雖然未必是舉足輕重,但一定是有所影響的,他們因為識字,所以控制了本地的輿情,又因為有資格請先生教授學問,同時在那個生產力落後的時代,能讓青壯的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而專心科舉,他們家中是有一定積蓄,他們在本鄉,是佼佼者,放在奴隸社會,他們就是大大小小的奴隸主,放在了封建社會,他們就是大小的地主。

    這樣的人,朝廷必然要籠絡,讓他們既為自己所用,同時又不去危害自己的統治。

    目不識丁的百姓,但凡一天有半碗粥,也不敢輕易反抗的,他們即便反抗,也沒有足夠的文化和口才去鼓動教唆別人,即便他們有這文化,他們在本鄉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讓人去跟從。

    唯一有能力的,恰恰是這一批鄉下的知識分子,他們有錢有糧有文化,與本地和許多有名望的人家早就結為了姻親,他們交游廣闊,他們一旦心懷不滿,每天瞎琢磨屠龍術,這還了得。

    所以,朝廷必須給予他們希望。這個希望就是科舉制。

    你不滿是嗎?想出人頭地,看不得別人做官,而你不能做官,那就來考試吧,考試了就有功名,就能做官,學而優則仕,相比于屠龍,考試顯然風險要低很多,而且機會也大很多。

    四書五經就來了,教你君君臣臣,教你先修其身,後齊齊家,再治國平天下。當千千萬萬的大小地主家的少爺們成為了考試大軍中的一員時,其實目的已經達到了,畢竟讀書了就沒有那麼多閑工夫,已經不可能成天瞎琢磨其他的破事,考中了,金榜題名,就成了為皇帝治理天下的官員,考不中,不甘心,還能怎麼樣,都十年寒窗了,其他的事你也不會啊,那麼,只好繼續考下去。

    這點,在韋寶看來,勉強能成為禁錮人的思維的正面方向吧。

    人是傻了一點,卻好過奴隸時代,動不動就十八路諸侯十九路諸侯打董卓,三英戰呂布,曹大哥幾十萬大軍對峙孫劉聯軍啥的要好點吧。

    封建時代也打仗,至少有個範疇,民族意識也有提升。民族內的打斗明顯減少了,大一統王朝的持續時間也久了很多。

    所以,科舉實際上的本質就是一種極高明的政治手段,它的一切目的,都是圍繞著維持統治而進行的。

    想讓讀書人們對科舉還懷著希望,就一定要保持公平,要讓人深信,只要用功苦讀,只要十年寒窗,只要來了運氣,就可以鯉魚躍龍門。

    要絕對的公平,一方面是要防止舞弊,一旦發現舞弊,就是重罪,跟現代高考單純的取消資格完全不同,大明的科考舞弊一旦被抓住,可真有可能要殺頭的。

    所以,韋寶之前的科場舞弊行為,實在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

    文章這東西,隨意性太大,怎麼才能讓讀書人相信科舉的公平性,而不使考官的態度隨性,就使自己落榜呢?于是八股文就出現了。

    八股文訂立了無數的標準,要多少字,要用什麼文體,怎麼破題,怎麼承題,怎麼起股,怎麼收股,每一個約束本質上是什麼?是淘汰!

    規則越多,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那些超越了條條框框的文章直接淘汰出去,這就減少了考官任性的可能,如果連這些規則之內的東西你都無法做到,你也就別考了。

    八股制是一種利益分贓的工具,也是一個用文化問題來解決政治問題的工具,它是在那個時代,在那時期生產力和社會背景之下的最優解。

    同時人才的出現,既不是漢朝的舉孝廉或是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又或者是科舉制所能決定的,這些,都只決定了起點。

    真正培養人才的,是實踐,是個人的社會閱歷。

    還沒有到中午吃飯的點,又有人來。

    林文彪在韋總裁的書房外面探頭,韋寶便知道有事。

    出來問道︰“怎麼?”

    “是總裁的爹娘和宋應星到了,還有範老疙瘩、王志輝也來了。”林文彪輕聲道。

    韋寶一汗,有必要來這麼多人嗎?自己只叫了宋應星過來,說好了過幾天去京城應考之前,回一趟韋家莊的。

    “來了就來了吧,安排吃飯。”韋寶說著,回頭對廖夫子和吳三輔道︰“夫子,三輔大哥,要不然,先歇一歇吧?我爹娘來了,咱們是不是先用飯?”

    吳三輔聞言大喜,正巴不得這樣呢!急忙道︰‘好好好,先用飯,再忙也不能餓著肚子,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廖夫子笑著點頭,也說既然韋公子的爹娘來了,就先歇一下吧!暗忖你吳二公子只怕一天到晚磨刀也不會去砍一下柴火的。

    韋寶微微一笑,跟著林文彪下樓去見父母。

    韋達康正與宋應星、範老疙瘩和王志輝聊天。

    黃瀅正在與吳雪霞熱絡的聊天。

    吳雪霞和黃瀅之前是認識的,吳雪霞曾經去過韋家莊,而且還不止去過一次。

    在兒子的婚事上,韋達康更傾向于趙金鳳,覺得能攀上里正家的女兒,已經很好了,做人該懂得惜福才是。而且韋達康也不認為韋寶有可能與吳雪霞這種超級千金走到一起,門第相差太過懸殊,甚至讓韋達康連動念頭都沒有過。

    而黃瀅就不一樣,黃瀅敢想,曾經偷偷的拿吳雪霞和趙金鳳比較過。

    也不能說黃瀅更加傾向于誰,黃瀅是抱著無所謂,都很好的態度!

    只要兒子沒有正式與哪家姑娘定親,黃瀅看著誰都挺好的。

    黃瀅是不把真金白銀裝入口袋,就不安心的性子。

    “嬸子越來越年輕了,我前陣子為嬸子準備了一些上好的銀耳燕窩,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給嬸子。”吳雪霞笑吟吟的嘴甜道。

    直把黃瀅樂開了花,現在黃瀅也是有見識的人了,什麼上好補品沒有見識過呀?而且,察言觀色的檔次也提升了不少,平時跟富貴人家接觸的多了,能看出一些道道來。就沖吳大小姐對自己這份態度,作為母親的黃瀅立時能感覺吳大小姐對韋寶是真的放了感情的!

    有這麼天姿國色的美女對兒子用情,黃瀅哪里會不高興?

    銀耳又叫做白木耳、雪耳等,是一種優質的補品。

    白木耳作為一款老少咸宜的滋補佳品,口感出眾、料理簡單,適合長期食用。

    在大明這個時候,已經流行了,銀耳那樣的東西,它的市價貴極了,往往一小匣子銀耳就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能買到。

    煲湯一向是富貴人家所鐘愛的滋補方式,用白木耳來煮湯、羹都是非常好的,搭配上原本湯內補品,達到事半功倍的滋補效果。

    韋寶走下來,听見吳雪霞給黃瀅將養生美容方面的學問,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有誰不希望有個漂亮妹子當女伴,而且還能讓家長知道啊?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吳雪霞看見了韋寶,笑了一下,對身後的香兒道︰“你快親自回府一趟,將我為嬸子準備的十幾斤最上等銀耳和燕窩都拿來。”

    香兒答應一聲,便出去了。

    吳雪霞又熱情的對韋母道︰“嬸子,你每天吃兩次,能多吃就多吃,吃完我還能弄到的,這東西雖然珍惜,但吳府能弄到的量,只怕比皇宮大內還多。”

    韋寶一汗,你這是將我娘當成喂豬啊?十幾斤?

    黃瀅則早已經樂開了花,連聲道︰“使不得的,這絕對使不得。怎麼好要大小姐這麼貴重的東西。”

    “嬸子,你若不肯收,雪霞會難受的。”吳雪霞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撒嬌。

    黃瀅我見猶憐的握住了吳雪霞的粉嫩小手,輕輕地撫摸著,只會說︰“真好,真好。”

    韋達康雖然跟旁人在說話,也看見韋寶下來了,也看見黃瀅與吳家大小姐一副母女模樣,連連暗中稱奇。

    “小寶啊。”韋達康叫了韋寶一聲。

    宋應星急忙上前來見禮︰“韋公子。”

    範老疙瘩和王志輝則稱呼小寶。

    韋寶與眾人分別打過招呼,笑道︰“爹,娘,我不是說了過幾日便親自回韋家莊一趟嗎?你們怎麼還親自來了?我讓宋先生來,是想讓他指導我進學,準備過些時日的科考。”

    “知道,知道,我和你娘都知道你準備去鄉試,都很在意呢。跟宋先生來看你,是你娘說你太久沒回去,想你了。我和你老疙瘩大伯,志輝叔是順便來玩玩。”韋達康解釋道。

    黃瀅也道︰“小寶,你越來越忙了,現在都幾個月不著家了嗎?我們想見你一下可真難,還得上山海關來。”

    韋寶微微一笑︰“你難道希望我成天在家不干事業啊?”

    “說的是,好男兒志在四方!不用听你娘的。”韋達康高興道。

    黃瀅白了韋達康一眼︰“我與兒子說話,礙著你的事兒了?哪個娘不希望常常見著兒子?”

    韋達康呵呵一笑,沒有回嘴。

    此時吳三輔和廖夫子從樓上下來,吳三輔是認識所有人的,好不熱情,一副反客為主模樣,“呀,韋叔韋嬸你們都來了啊,這太好了,今天中午可要好好喝一頓酒!上回我上韋家莊去玩,見識過韋叔的拳法,好拳法啊!”

    韋達康呵呵笑道︰“這個容易,等會好好陪吳公子劃一拳便是。”

    “哥,你不備考了?還喝酒?”吳雪霞小聲道。

    “呵呵,你別管了,便是娘知道我是陪韋叔喝酒,也不會說什麼的,你好好的陪一陪韋嬸吧。”吳三輔笑著大包大攬的安排道。

    吳雪霞撅了撅小嘴,想說什麼,又忍住了。

    “韋寶,你安心備考,不必理會我哥。”吳雪霞輕聲對韋寶道。

    韋寶點頭︰“放心,我今天不喝酒了。”

    吳雪霞聞言,很是高興,甜絲絲的嗯了一聲,沖韋寶一個嬌笑,甜的讓在場的人都覺得發。

    範老疙瘩和王志輝,因為女兒已經預定了韋寶妾室的名分,他們其實對于韋寶將來的正妻是誰,並不是特別的關心,但是內心都隱隱希望是趙里正家的女兒比較好。

    因為趙金鳳是他們以前便見過的,都可以說是看著趙金鳳長大的,知書達理,性格溫柔,而且趙里正人也很寬和,他們都相信,若是趙金鳳做了韋寶的正妻,至少女兒做妾室不必受太多氣。

    都擔心若是吳雪霞這樣的身份高貴的女孩成了韋寶的正妻,只怕妾室的日子不好過。

    所以倆人對視了一眼,雖然沒有語言交流,但是心思都彼此明白,看樣子,韋寶與這吳家大小姐的關系,已經不簡單了啊!

    眾人熱鬧的說笑,氣氛很熱絡。

    韋寶對林文彪道︰“安排隨我來山海關的督師府親兵們好生用飯,還有吳府的家僕們,也一應好生款待。”

    “公子但請放心。”林文彪立刻答應道︰“早上就開始準備了,飯菜絕對不是一般酒樓比的了的。”

    就是海商會館雖然夠大,但是還是容不下這麼多人,幸好這條街的鋪面都是韋家的,都是天地商號的,索性弄來許多大方桌子,便在一條街都擺上了酒席,三四百人吃飯的場面,氣勢恢宏啊。

    韋寶對這樣的安排很滿意,他不是說銀子多了,就亂揮霍,其實從大量的人口流入之後,韋寶最欠缺的,仍然是充足的糧食和銀子,尤其是銀子,因為有銀子,還可以從外面,從南方購買糧食來貼補北方糧食的緊張。

    酒席當中,最高興的便要算是吳二公子了,吳三輔與韋家莊來的幾個人都劃一拳,還不過癮,還要拉著韋寶喝酒。

    “哥。”吳雪霞嗔道︰“這麼多人跟你喝,你還不過癮啊?我看你喝了這麼多,只怕明日也不必溫書了。”

    吳三輔呵呵笑道︰“難得高興嘛。好好,我不找你家小寶喝了,總可以了吧?”

    韋寶微微一笑,沒有搭理吳三輔這茬,反正吳三輔是個自來熟,總是不缺喝酒對手的。

    “廖夫子,這位宋先生是江西省的舉人,在我韋家莊備考,準備來年冬春參加會試的。”韋寶隆重向廖夫子介紹了宋應星。

    “宋先生。”廖夫子听聞對方是江西省的舉人,尤為重視,肅然起敬的欠了欠身,以表尊敬。

    宋應星也急忙回個讀書人的禮節︰“早就听聞韋公子的夫子是遼西的舉人,遼西遼東幾十年都沒有出過舉人了,廖夫子大才,尤為難得。”

    廖夫子聞言很是高興,就愛听人家這麼說,“運氣好罷了,不值一提。”

    “廖夫子明年要赴京趕考嗎?咱們到時候一同去考會試如何?”宋應星問道。

    廖夫子最怕人家問自己這個,略微有點尷尬,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韋寶笑著替廖夫子解圍︰“宋先生,夫子在山海關,在遼西已經有了很多產業,忙的很,對科考的事情,已經看淡了。”

    宋應星聞言,嗯了一聲,一副明白了的表情,遂不再追問。

    韋寶有心讓二人產生競爭關系,從而爭取多弄到一些精華。

    雖然看不上科考,但是韋寶並不小看科考的難度,尤其知道到了考舉人這一階段,說是買彩票中500萬的難度都不過分。

    所以,韋寶將廖夫子編寫的歷年鄉試會試考題給宋應星看,又將宋應星為他準備的一疊應試文章給廖夫子看。

    這一大疊文章,總共一百多篇,幾乎將會試能夠出到的所有考題都包含其中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