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872章 MCU市場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國文娛 | 作者︰香港大亨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實際上,芯片行業的範圍,比大家想象中更廣。www.luanhen.com既有消費者最關注的電腦、手機、游戲機中必須要用到的CPU。也有像DRAM這樣,在不同領域都有不俗的需求的通用芯片。還有一些,就是普通消費者並不太關注,但事實上,應用卻是極其廣泛的MCU市場。什麼叫MCU,其實,也就是把CPU、內存、計數器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可以直接將程序寫入,只有,運行穩定,專門實現一種功能的芯片。普通計算機,要的是全能,能運行各種各樣的程序,能接入各種設備,功能越全面越好。但是MCU,則並不是這樣,相對于應用生態和功能全面,其更重視的是穩定。所以,性能並不是關鍵,穩定才是關鍵。功能越單一,程序越少,意味著越穩定,出BUG的概率越低。所以,這種簡單功能的芯片,廣泛應用于無數種電器設備,就如,工廠里面的自動控制的機器設備,設備就是通過芯片的性能並不是最先進,但卻是專門編寫專用的程序控制,使得技術人員,可能很輕松的控制設備,越多的流程,采用這種程序控制的機器穩定和生產,意味著整個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越高,銷量也是越高。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整體生產線,幾乎不需要人,完全是大量的機器,通過MCU芯片寫入的程序,全自動化進行生產……那種先進的生產線是科幻嗎?其實,並不是,現在很多行業,已經不斷的在生產流程中改進機器設備,添加由芯片控制的機器。”

    “除此之外,MCU應用更是無處不在,比如,汽車、電梯、電飯鍋、洗衣機、冰箱、空調等等各種設備,遙控、定時等等控制,都是用到了MCPU。”

    “電腦上用的CPU,全世界一年的銷售數量,未來也很難超過10億顆。但是,MCU的銷售儲量,10億顆還不夠塞牙縫,現在一年的銷量就不低于100億顆。而且,全世界各種功能越來越豐富的電器和機器,對于MCU芯片的需求一直是在漲。很長一段時間,是看不到MCU需求見頂。以後,這一塊市場一年會出貨多少芯片?幾百億顆一年的出貨量,很快就能看到。甚至千億顆以上的出貨量,估計也不是上限……”

    “而想要,成為MCU產業的領軍者,則是需要保持規模領先的芯片產能和研發人員的數量,以此來滿足任何一個需要用到芯片的行業,對于MCU芯片的個性化定制要求。”

    不得不說,技術大佬畫大餅,比後來的財務大佬PPT更牛逼更有煽動性。

    胡偉武為了讓中小股東不再對公司在DRAM市場的燒錢擴張計劃質疑,不得不畫了一個更大的大餅——MCU市場!

    MCU未來十年內,出貨量會增長到300億顆以上。跟MCU比起來,計算機和手機市場的芯片出貨量,幾乎是毛毛雨。

    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的MCU芯片,都是大規模出售,便宜的MCU一塊價格不到0.1美元,能賣5美元以上的芯片,已經算是價格不菲了。就算是整個MCU的芯片出貨量超過300億顆,估計市場規模也就200億美元的水平。

    MCU細分市場,由于專利已經過期、工藝制程都是比較低的,某種意義上,真的跟傳統工業沒什麼區別。

    MCU市場的銷售,主要是看芯片的性價比和穩定性,能以0.1美元采購到能用的MCU芯片,那麼,采購者多半不會考慮1美元一顆的芯片。

    除此之外,用戶會為了開發方便,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架構,比如,51(英特爾公司生產的),這些芯片性能並不見得先進,但卻是銷售了幾十年,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方案可供借鑒,用戶開發和學習成本比較低,所以,銷量是經久不衰。電子消費市場失去市場後,轉型MCU單片機領域依然有廣闊的天地。

    目前新創業系的XRM架構中8位、16位產品,也是同樣,從電子消費市場轉型到MCU市場。

    6系列目前出貨價僅0.5~10美元之間,在計算機市場,雖然已經過時。但卻是在國內的工業消費市場,全面開花,極大的刺激了國內的工業領域的自動化程度。

    MCU芯片從1971年開始誕生,之後,就加的拉大了科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差距。比較重視MCU芯片應用于工業領域的國家,比如、日本、德國的工業領域的生產效率、成本都是比較低的。而像意大利、西班牙、希臘之類的國家,則是因為對于新技術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僅是工資和消費水平上算是發達國家,實際上,人均生產效率方面,遠遠不能算是發達國家。

    在70年代甚至是80年代前期,中國就算是想要多進口一些芯片,用于工業生產,也是被禁運的。只有少量的芯片被引進國內市場,價格方面是國際上售價的幾倍不說,而且,配套的編譯器和開發工具,更被嚴格禁止對中國出口。數量又少,相關的應用技術更是嚴格保密。

    改革開放初,中國進口的大量設備,其實都是不帶芯片和程序控制的老舊生產線。各種涉及到程序控制的設備,多半都在禁運的名單中,怕被中國拿到實物之後,吃透相關的技術。

    但是總體而言,改革開放之後,全世界工業和科技領域,確實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即使是美國等等國家用各種隱性的門檻限制先進的技術向中國出口。但實際上,大量的貿易往來中,總會有人為財死的企業,想辦法弄出一些干貨,獲取超額的利潤。所以,改革開放之後,國內生產力發展,除了是因為增量的資金和出口市場之外,更關鍵的其實是開闊了眼界,了解了很多先進的技術。

    很多技術,就算對方不給你看,不賣給你。但其實,只要听說過有這麼回事,有時候,可以帶給國內的研發團隊努力的方向。

    簡單說,MCU普及之後,各種帶電的設備,都逐漸可以編寫程序進行控制。比如,電梯,乘坐電梯的用戶想要去不同樓層,每個人按對應樓層的按鈕,電梯到達對應樓層就會暫停開門。實現這種功能,主要就是靠著MCU芯片。

    工廠中大量重復勞動,也可以通過MCU芯片控制的程序來操作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重復勞動。看起來,自動化生產線很復雜,但實際上,具體的自動化生產線對應的機器,里面的程序,可能的非常短非常簡單。至少,比用戶經常接觸到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瀏覽的網站的程序,要簡單的多。

    當然了,整個工業體系,都能實現自動化,並且,能不斷的是升級技術和工藝,需要合格的工程師和程序員,則會是天文數字。

    比如,後世德國以工業自動化程度聞名,外行人感覺可能是黑科技,比如人工智能之類的。實際上,僅僅是德國將大量的重復性勞動,使用MCU芯片控制的機器,代替需要人工操作的傳統機器。隨著時間積累,背後積累了大量的代碼和經驗,則會形成巨大的技術代差。後世,中國企業收購一些德國公司,簽署的條件往往很苛刻,只接受中國的資本的錢,以及要求擴大中國市場,但是,想要了解這些企業海量的機器背後的源代碼和開發經驗——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控股和收購了,對方還是吊的不行——對不起,根據相關法律,大股東派遣的團隊,沒資格知道核心技術和源代碼。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