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中肯地说,后世的互联网上,尤其是黄易云音乐上,对中岛美雪的作曲能力吹捧有点用力过猛。
www.luanhen.com
顾骜也承认,垄断此女原曲的翻唱、编曲权会有非常重大的商业价值否则他也不会果断趁着对方溢价还不值钱的萌芽期,就砸一亿日元先买断。
不过,“中岛美雪一人养活半个香江乐坛”,还是有点夸张了。
历史上,香江娱乐圈那些翻唱过程中作词、重新编曲的创作者,贡献并不比原曲作者小。
有相当一部分中岛美雪被翻唱,日语原作也并不是很红,但翻了之后在华语乐坛翻红了这主要得益于日语歌的歌词确实絮絮叨叨碎碎念,不容易唱出意境。
关于日语歌歌词烂的问题,后世矮大紧为代表的国内音乐人也是抨击过多次了。
包括他做脱口秀《晓说》做到最后,请了次日系导演岩井俊二来访谈,也问起对日语歌歌词素质的短板。
岩井俊二当时说了一个生活中的感悟:有一次,他被同事问到“你不是很喜欢xxx的那首歌yyy么?那么,歌词里发生的故事,你生活中遇到过么?”
但他第一反应居然无法回答,下意识缓缓哼唱了的那首歌,仔细复读一遍那两句歌词,才反应过来歌词里说的是啥。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曰本人在听歌时,脑子里是不过歌词的意思的。日语音节效率太低、太碎烦了,只能哼哈二将那样无脑哼。
具体到此时此刻、今晚顾骜选了李科勤填词、周惠敏翻唱的中岛美雪原曲《最爱》,也是这种情况。真去看日语的原歌词,不但三句唱腔才能凑够一句话,而且非常单薄、没有意境。
(当然曲子肯定是好的。编曲,个人觉得不如港台重编,但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日语歌词的节奏拖累了所配的鼓点。日语唱激情快歌是可以的,但是日语抒情慢歌的歌词真是折磨人。)
这一次,如果是换个前世对互联网利弊见解不够深邃的小白、穿越过来生硬地当文抄公,那当然有极大的概率看不透这里面的本真玄机,被后世黄易云上的评论众烟雾弹干扰而押错宝,从而抄不得法、有一定概率扑街。
可顾骜是什么人?他前世就是阿狸系摸爬滚打几年的圈内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完全知道,如何避开那些浮华的吹嘘,直击事物本源,所以他包装和捧周惠敏,自然成功率大得多。
顾骜深知,后世的互联网,虽然让人检索信息方便了很多,但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信息茧房效应”这一弊端。
什么是“信息茧房”呢?就是指“在非互联网时代,曾经不得不与主流价值社会社交、适应主流社会的极端孤僻小众的癖好者,到了网络上,都能轻松找到自己共同爱好、观点的同类”。
这事儿不能说完全不好,毕竟小众价值也是应该被尊重的,个性多样性也是有益的。
但其导致的“只要你够宅,你就无需再适应主流社会,也不在乎与社会脱节”,同样需要被重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度娘上有两千万个贴吧,无论多小众的嗜好词,或者多冷僻的扑街艺人、游戏,你度一下都能找到这个吧。
而且进了吧里看到的全是说这个艺人/嗜好/游戏好话的爱好者。给你一种“这玩意儿果然是被大家喜爱的”的错觉。
比度娘贴吧更严重的,就是云音乐了。
你点进任何一首小众到没人听的歌,里面的评论都是点赞溢美(毕竟不喜欢听的人也找不到这里),甚至于上升到档同伐异的高度
你可以在a小鲜肉的云歌曲评论里看到“我们家xxx和那些妖艳的小鲜肉不一样”;也可以在b小鲜肉的圈子里看到同样的评论。到最后谁才是那个“一般的、被公众唾弃的小鲜肉”,似乎就无解了,谁也不会认领,只看到具体小鲜肉的粉丝骂一般小鲜肉。(在具体某一本网文的贴吧里,也可以看到某本具体小白文的粉丝骂一般小白文,最后似乎世界上就没有一般小白文了,没人认领。)
当然了,正如很多攻击性扩张的社会范式,都是靠把人群简单划分为“我们和他们”,并且制造矛盾,从而提升人群内部的凝聚力和信仰扩散力。比如异端歧视、种族歧视、地域歧视……云音乐以之反抗社交裹挟,抗击社交巨头的市场蚕食,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还给了小众者自由的避风港,这是好事。它也没别的办法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了。
但作为小众,时时刻刻需要警惕的就是“我知道我始终是个小众”,而不会因为在茧房里待久了,产生幻觉了,飘了,误以为“我已经是主流”。
互联网茧房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享受自己的同好者、并始终保持清醒、不飘、知道自己还是小众。
只有这种人,才可以既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人生,又不陷入认知陷阱、导致与社会脱节、协作情商下降。
……
解释得有点深入,而且这番认知也不适合在顾骜身边的其他战友那儿卖弄,所以只能是在他自己脑内完成了。
谁让这世上,其他人都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又如何谈“了解真实的大数据、了解真实的世界、不要被茧房束缚”呢。
所以,顾骜躲过了几个阴险的大坑,却没有人能看见他的功绩,甚至于未来他成功了之后,都无处倾诉他脑内策划的牛逼,只能忍受被世人视为“顾骜真是福将,又一次运气好,随机撞都撞得那么成功,捧谁谁红。”
其实哪里是随机撞的,都是日省己身、夕惕若厉换来的。
两天的比赛结束,周惠敏和李科勤分别获得了南女歌手组选秀的第一名。从tvb电视台反馈回来的观众来电来看,反响也非常不错。
甚至有60%以上的热心来电观众,问了这两位歌手“什么时候能够出唱片”这个问题,着实让电视台的来电统计部门都觉得羡慕,这个比例比香江前两年的乐坛形势要好得多。
肯打电话到电视台来的观众,一般都是比较有激情的,所以他们当中买唱片、为追偶像掏钱的比例,肯定比整个观众群体比例要高得多。不过往年也就30%~40%的来电者会关心唱片。
天鲲音乐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立刻回应了一个时间,并且宣传了一波广告,表示这一波新选秀歌手,以及去年已经出道的老歌手张雪友,会在暑期档各自推出首张专辑唱片。
当然了,天鲲目前的三大歌手,档期还是要略微错开一些的,这也是为了销量打榜,免得自家人冲了龙王庙,热度持续性不足。这些都是唱片公司的发行细节,自有杨守城去规划,顾骜也不用操心。
按照计划,张雪友在7月份就会推出个人第二张专辑、也是在天鲲音乐的自有cd工厂投产后的首张cd。而周惠敏、李科勤分别在八月中旬和月底出唱片。
同时,事实上天鲲音乐早已内定,作了点弊他们在周惠敏和李科勤还没选秀比赛获胜之前,就已经让他们各自录了好多首类似于“b面歌曲”的凑数货,随时都可以灌的。
等比赛结果出来之后,只要根据观众反响的程度,重点录几首主打歌,并且拍一下宣传mv,就可以出唱片了,所以才能把生产档期压得这么快。
当然了,对外宣传肯定是要说“天鲲音乐的制作人员,以及新晋艺人有多么多么努力,不眠不休连夜录制,报答歌迷们的热情”。
卖“努力型人设”,演苦情戏嘛,谁都会。这也不能怪任何人,谁让粉丝就是吃这一套呢。
……
比赛日后的一个星期,天鲲音乐位于香江红磡附近的制作中心。
幕后大老板顾骜亲临现场观摩,因为今天这儿要拍摄天鲲音乐出品的第一批mv,也是香江流行音乐界的第一批mv。
天鲲音乐的制作中心,显然在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所以选的是一处层高比较高、由厂房改的写字楼,并且租下了整整一层。里面既规划了录音棚,也规划了此前其他唱片公司没有的摄影棚。
mv或者说“音乐视频”这种东西的渊薮很难考证,不过一般认为,是1982年年底,在美国纽约成立的mtv音乐频道,宣告着这个品类的正式诞生。
不过早期的mv,依然停留在“现场版录制+舞台剧剧情”的模式,一直到83年2、3月份时,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it》和《比丽.珍》这两首歌,由制作公司专门制作了剧情视频,mv才算成熟。
如今,香江流行乐坛还在起步期,所以美国都才出现了两年半的东西,自然没有流传到这边的业界。而且如今还没有vcd技术,mv这种东西没法录到cd唱片里,只能凑起来当录像带卖或者直接在电视台上免费放给观众听,这种没有看到回本商业模式的事情,香江那些孱弱的音乐业者当然觉得划不来。
目前亚洲范围内,也就曰本人在84年下半年开始给顶级歌星出mv,所以顾骜跟进得也不算晚。
他的手笔,都让旗下的艺人觉得真是投奔对了老板,跟着有魄力的老板混,不管钱多钱少,至少个人发展上就要牛逼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