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二十四章 凜凜將軍令已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覆漢 | 作者︰榴彈怕水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平心而論,幽州的局面並不算太壞。www.biquge001.com

    一來,是走之前做的安排起了作用,程普在漁陽,公孫範在涿郡,呂範在廣陽,有文有武有托底,使得公孫最為倚仗的基本盤,也就是加一塊足足有百萬人口的廣陽三郡並未受到真正的襲擾。

    二來,自然是程普和高順的連戰連捷了,管他們什麼深層次經濟原因,什麼天命野心,還有民族矛盾,戰爭是固然是所謂政治的延續,卻也是政治矛盾最終的解決方案……打贏了仗,什麼都好說。

    不過,真正熟悉公孫的人卻明白,這位衛將軍平淡的表現下面卻依舊是一種最為出離的憤怒……因為他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直接如此干脆的背叛。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出于信任,公孫怎麼可能會將承德這個如此重要的塞外節點交給莫戶部?

    或者反過來說,莫戶部如今的一切,除了承德城是公孫動員三郡民力、財力建起來的以外,這十余年間莫戶部本身的擴張,從經濟角度來說也是靠著安利號,從政治和軍事角度而言也是全靠著他公孫的庇護……

    長久以來,公孫都是將莫戶部當做自家豢養的家奴、獵犬之流來看的,而莫戶也是如此對公孫表態的,幽州人也都是如此看的。但如今,就是這只用來守門的獵犬,卻居然將自己防守的大門給據為己有,甚至有可能要開門揖盜……是可忍孰不可忍?!

    “君侯準備怎麼處置莫戶?”

    隔了一日,眾人再度上路,由于四面春耕正忙,外加此地人口甚密,而公孫一行人到底也算是到家了,所以不免速度放緩,而戲忠猶豫再三後也終究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若他來,是要明正典刑嗎?”

    “若如此,豈不是失信于人?”騎馬緩步前行的公孫面無表情,搖頭答道。“若他來,便將他拘在昌平,扶莫戶驢或者他未成年的兒子上位,並派人監督承德……”

    “若如此,則莫戶必然不會來。”戲忠當即應聲,實際上他等的便是這句話。“君侯,我昨日回去後想了許多……莫戶從十余年前便追隨于你,必然清楚君侯的性格,也必然明白君侯此時的態度,所以他听到君侯回來,畏懼之余反而不敢輕易去昌平了,須早做打算。”

    戲志才這話明顯是在勸自家主公不要意氣用事,但公孫卻避而不答,非只如此,旁邊的婁圭、韓當也都沉默不語。

    當然了,戲忠本人也明白公孫這是已經氣到了一定份上,自己這番話此時說來毫無意義……但自從得知幽州出事以後,作為當初眾謀士中第一個放縱公孫出幽州的人,戲忠一直有些自責,所以哪怕明知道沒有多大作用,卻還是要說出來的。

    就這樣,眾人受制于公孫的情緒,只能一路暫且不言,但隔了幾日後,隨著眾人終于回到了昌平蟒山下的衛將軍府,見到留守此處的呂範、王修,以及匆匆趕到的程普等人,有事情還是避不開的。

    譬如說,果然如此戲忠所言……莫戶親筆寫了一封言辭極為卑怯的書信,卻還是沒有來昌平面謁公孫。

    實際上,據探馬來報,說是莫戶本人一度來到燕山山脈下的邊牆處,其人猶豫了再三卻終究是在燕山下寫了這封信,然後轉身回到了承德。

    “君侯。”等公孫在衛將軍府大堂上坐定以後,呂範立即將書信奉上。

    而公孫接過信來,雖然依舊面色如常,卻看都不看便當眾將此信撕碎,反而就地和氣地讓眾人落座,然後即刻召開軍議……殺伐之意,不言自明。

    “德謀既然在漁陽監視承德,誰在盧龍塞以作防衛?”公孫開門見山,一刻不停,直接朝程普問起了軍事部署。

    見到公孫如此作態,便是呂範、王修都安靜的如同一截木偶,何況是程普?他聞言不敢怠慢,當便即要起身作答。

    “坐著說便可。”公孫一言便讓程普立即坐了回去。

    “回稟君候。”程普趕緊坐回去,然後應聲而答。“盧龍塞處乃是高素卿引其部千余精銳,外加身後遼西、右北平兩郡合力所發的一千郡卒、一千民夫……共三千人。。”

    “有素卿在盧龍塞我是放心的。”公孫听到高順在彼此,自然是緩緩點頭。“那你在漁陽那里現在又有多少兵馬?”

    “年前最多時,彼處除了我本部外,諸郡郡卒、各郡大族子弟、良家子皆有援助,還有呂長史所發的兩萬屯兵,合計三萬多人……不過,年後戰局僵持下來,大部分兵馬都已經解散回去春耕,再加上高素卿去了盧龍塞,我那里也不過是四千多人。”

    “四千人?”公孫一時蹙眉。

    “還有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的兩千人,乃是戰後才匆匆從代郡趕到,如今屯駐在右北平,君侯不回來,其人自然不會听命于我等,但君侯既然回來了,彼處兵馬也必然會听令。”程普趕緊又恭恭敬敬的補充了一個情況。

    “這便是六千人。”公孫依舊蹙眉。“說到底,還是春耕未完,不好大動干戈……是不是?”

    “是。”呂範無奈主動應聲。“但春耕後,若地方上配合,廣陽、涿郡、漁陽、右北平、遼西,林林種種加在一塊,我們可以立即動員出數萬大軍……”

    “叛軍有多少人?”天時不可悖,公孫立即放棄了這個無解的問題。

    “不好說。”程普認真回復道。“遼西烏桓雖然敗了三陣,但那是在塞內城池之間,也只是皮肉之傷,若是在塞外他們根基附近傾巢而出,必然還能有兩三萬騎兵,但又不可能只有這麼多……”

    “塞外雜胡號稱百族,當然不可能只有這麼多。”公孫不以為意的接口道。“可真要到了決戰之時,這些人也不會真的上去拼命……不用算他們。”

    “便是不算這些牆頭草,也須防著遼東烏桓。”身為留守本地的首席大將,程普自然是有所準備。“道路隔絕這麼久,別的倒也罷了,我不信遼東烏桓首領甦僕延沒有被丘力居說服,甦僕延手里應該也有五六千騎兵。不過若論兵力,關鍵還在于鮮卑……軻比能漸漸有統一昔日中、東部鮮卑的局面,他手里若沒有三萬騎那才叫自欺欺人。”

    “這便是居然六七萬騎兵大軍的意思嗎?”公孫聞言不由失笑。“我自幼在遼西長大,可不知道身側居然有如此多的異族兵馬,便是昔日檀石槐,也不可能直接聚起如此之眾吧?還是說烏桓人如此強橫,一旦謀反,便要傾覆幽州局面?”

    “這倒不至于。”一直沒有吭聲的婁圭終于插嘴了。“一來,塞外地形復雜,尤其是遼西通道左近,山脈、河流頗多,不可能真的支援如此得力,幾萬兵馬說集結便能集結起來那就更是痴人說夢;二來,彼輩部落聯盟,甚至相互之間都不是同族,首領之間天然各懷鬼胎互不信任,拿之前西涼叛軍的情形來比較都是在落人家韓文約的面子;最後,烏桓人也好、鮮卑人也罷,窮的連鍋都買不起,如何長久撐得住數萬大軍的後勤?此戰所慮者……”

    “所慮者,其實還是塞外那幾座城。”公孫接口言道。“尤其是承德、管子城、柳城這三座城……三城若下,非但通道重新連接,遼西烏桓也會被重新鎖住,叛亂也會自平!子伯是這個意思嗎?”

    “是!”婁圭在席間微微躬身。“但現在的問題是,三城都在塞外,如管子城遠在塞外兩百里,路途遙遠,需要長途奔襲;又如承德城夾在山脈之中,城池艱險,易守難攻;而柳城,非但堅固,更遠在管子城北三百里……這三座城,若不能一戰而下,一旦拖延時日,則無異于深夜舉著火炬,吸引塞外諸多叛賊匯集一處,使我等徒勞一場。”

    程普等人當即頷首……這便是平叛的具體難處了。

    “所以該當如何?”公孫沉默許久,終于還是理智戰勝了青訓,算是勉強壓制住了自己的怒氣,並轉而朝婁圭正色詢問起了平叛方略。“子伯可有萬全方略。”

    “很簡單。”婁圭再度躬身答道。“請君侯稍安勿躁,過二十日,春日忙碌結束,我們發四萬兵,一萬給程校尉,讓他頂在漁陽北面關口處,看住承德,然後君侯親自引大軍到盧龍塞,使高司馬引其中一萬兵出塞攻管子城……君侯屯兵在後,承德通道又被看住,僅憑烏桓人自己,是不敢輕易與君侯在管子城下決戰的,所以管子城輕易可下……這是第一步。”

    “而管子城既下,君侯不妨讓高司馬守住管子城,你自己再親自引大軍從塞外往承德進軍,兩面夾擊承德,到時候不管是一戰也好,還是莫戶部主動降服也罷,承德城也可以從容復歸我手!這就是第二步。”

    “而一旦有了承德城和管子城在後面做支點,君侯便可以起大軍,並發信給塞外諸郡,還有遼東的老夫人,請他們從遼河向西出兵,您從遼西通道向被出兵,兩路齊出,光明正大去叩問柳城……屆時,烏桓人要麼召喚鮮卑援兵于城下決死一戰,要麼便只能坐失城池,然後任我等處置了。”

    “子伯這是萬全之策。”等婁圭說完,呂範立即出列表示了贊同。

    “子伯先生的方略確實穩妥。”程普也立即出列在堂中表示贊同。

    “前年、去年全都大豐,君侯不用擔心後勤。”王修也立即出列表態。

    “君侯,雖然我意可以突襲管子城……但柳城的局面擺在那里……還是子伯的計策最佳。”戲忠也無奈承認道。

    坐在上首的公孫再度沉默了片刻,卻終于是緩緩點頭……所有人見狀都松了一口氣,他們最怕的就是公孫怒氣勃發,非要立即出兵奪回承德。

    往後兩日,昌平恢復了寧靜,畢竟,公孫就是公孫,他一回來,所有人都恢復了信心,更何況這次叛亂本來就沒對幽州塞內的核心地區造成什麼實質打擊。

    甚至,隨著公孫到來的訊息傳播開來,北面叛軍處,不知道多少雜胡部落,甚至于部分烏桓頭人都紛紛遣人來告,具說各自部落的無奈,並懇求饒恕。

    對于這些人,公孫也沒有多大怒火,所以倒是和顏悅色,紛紛好言安慰,並勸說拉攏……一時間,局面的天平居然隨著公孫的回歸漸漸回轉,堪稱立竿見影。

    但還沒有幾日,二月上旬,隨著大量的信使、使節從洛陽紛紛而來,昌平的氣氛卻陡然一肅。

    一來,自然是之前的各種任命,在數日內接連不斷、紛紛擾擾的傳到了此處。

    其中,無論是公孫本人的持節督數郡兵馬,還是幽州牧劉虞的任命,還有右將軍趙苞持節領遼東太守,甚至是審配突然被調到了趙國為相,董昭去了常山,對于昌平的衛將軍府而言,都是影響極大的事情。

    不得不讓人慎重考慮。

    二來,卻是黃門侍郎公孫越遣快馬疾速傳來一封密信,此信內容只有衛將軍府核心幾人才知道——據說,天子身體忽然急速惡化,怕是二三月間便要撐不住了!

    故此,洛中突然間便已經是一片劍拔弩張之勢了。

    而與此相比,信上還有一個隨口一提的消息,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原來,之前前將軍董卓無奈之下,已經接受了去洛陽為少府的任命,但等到他將兵馬交還,然後帶著自己的印信、私兵隨著折返洛中的北軍趕到長安之時,其人卻突然折返,然後居然去扶風軍營中靠一己之力奪回了自己五六千核心舊部,並再度與皇甫嵩分營而立。

    而且,大概是為了防備皇甫嵩做什麼動作,董卓居然還擅自移營,去了渭水南側的眉縣境內駐扎起來。

    很明顯,按照公孫越在信中所言,這位前將軍必然是在長安听到了天子病重的消息,也必然是在長安收到了某些大人物的暗示,所以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君侯!”

    衛將軍府後院池塘邊,就在公孫猶豫再三,但剛剛還是下達了集合幕僚,準備立即有所舉動之時,忽然間,卻有侍從主動來報。“子伯先生請見。”

    —————我是胃好酸的分割線—————

    “朝中既拜卓為少府,乃行,待至長安,聞天子病重,卓大驚喜,乃疾歸扶風,復奪本部親兵五千,具辭上表︰‘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饑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朝廷不能制,頗以為慮。’”——《舊燕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

    Ps︰頭疼、胃酸,難受的厲害,真心想好好寫這半卷和下一卷的……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