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一千二百九十九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東漢末年梟雄志 | 作者︰御炎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皇帝派人出海尋找大秦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關注的人很少,這件事情的規模也不大。www.biquge001.com

    橫豎幾艘船,一千余人的規模。

    皇帝沒有動用國庫走官方渠道,而是自掏腰包,讓內廷出錢出物資,朝廷頂多出了一些通譯人才,所以這件事情並未引起任何關注。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大秦國在什麼地方,有多強,以及對魏帝國的重要性,他們並不在意這些,他們更在意眼前的利益和權勢。

    大秦國距離他們真的太遠了,遠到了幾乎不可能產生沖突和往來的地步,所以大家並不關心。

    誰能想到皇帝就真的派大海船出海,海上航行兩個多月,然後就找到了大秦國,見到了大秦皇帝,還和大秦國簽署了一攬子貿易協定。

    鬼能想到!

    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遠隔萬里之遙的大秦國還就真的派人來了,還就真的要和魏帝國的成雙邊伙伴協議了,大家還就真的要通過那廣闊的海面開始做生意了。

    這樣的事情,怎麼想怎麼覺得難以置信,尤其郭魏帝國相當一部分高官根本就沒有見過海長什麼模樣,根本就不知道海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或許對他們來說,大海的意義就在于能給提供給他們一些滋味的確不錯的海鮮料理,僅此而已。

    但是大海的意義可不僅僅是這些啊,大海的意義更多地在于金錢財富啊。

    這次接見,主旨在于向羅馬帝國的使臣展現魏帝國的威嚴、強大和富庶,讓羅馬帝國的使臣更好的了解到魏帝國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在朝堂上展現給他們看無疑是最直接的。

    歌舞,音樂,菜肴,酒水,餐具,還有禮儀,這是最能直接體現一個國家富強的地方。

    現在,的確也體現出來了。

    羅馬帝國的使臣是真的知道這個生產絲綢的國度是如何的強大富庶了。

    酒過三巡,郭鵬讓羅馬使臣當著所有魏帝國高官顯貴們的面宣讀了他和羅馬帝國達成的協議。

    每個季度出售給羅馬帝國多少絲綢、瓷器、漆器、鐵鍋、茶葉等魏帝國特產商品,每個季度又從羅馬帝國進口多少葡萄酒和奴隸。

    雙方的貨物結算用黃金和白銀做為貨幣,因為雙方都願意接受黃金和白銀進行交易。

    而那個巨大的黃金白銀的流入量讓群臣目瞪口呆。

    這是皇帝主導之下的內廷和皇家海商團隊與羅馬帝國達成的貿易協定,是官方的。

    其中一部分收益歸內廷,一部分收益則被郭鵬大發慈悲賜給了國庫,用在民生用途上,改善國庫總是岌岌可危的狀態。

    那麼多的黃金白銀,說真的,東漢時代走來的群臣真的只在史書上見到過。

    史書上才能見到西漢時代皇帝一賞就幾千斤幾萬斤的黃金白銀,到現在,基本上看不到。

    他們手上很少有金銀,基本上都用銅錢,乃至于絲綢絹布等貨物進行交易。

    皇帝賞賜也就是幾十斤一百斤左右的賞,和西漢皇帝比起來,皇帝出手並不大方。

    近來風傳皇帝有意確立金銀本位的經濟政策,決定把黃金白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法定貨幣,以此減輕魏帝國缺銅的問題,以及解決銅錢價值底下不足以支撐大規模貿易的缺點。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于魏帝國的商品經濟來說的確是好事。

    至少大家不用再攜帶那麼多絹布和絲綢作為貿易貨幣了。

    五銖錢雖然是法定貨幣,是大家都認同的貨幣,但是畢竟價值低,小宗商品交易和日常生活用品交易用五銖錢還行,但是涉及到大宗商品貿易,五銖錢就不行了。

    面值低,搞大宗貿易需要數量巨大的銅錢,而數量巨大的銅錢又太重,運輸不便,成本過高,實在不便于商業貿易。

    為此,人們甚至把蜀錦絹布一類價值高昂的商品用作貨幣,進行交換,以此進行大宗商品的貿易。

    當然,最近一段時間,也漸漸有人開始使用金銀進行大宗商品交易,但是除了需要稱斤算兩確定純度之外,還有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就是,魏帝國不僅缺銅,也缺少黃金和白銀。

    雖然近年來大家都有共識,認為西漢奢侈的陪葬制度把大量黃金掩埋在了地下,但是誰也做不出那種挖人家墳墓找黃金的事情。

    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但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打通,大量黃金白銀順著絲綢之路流入魏帝國,魏帝國的大宗貨物交易領域已經出現了一定規模的黃金白銀交易,而不僅僅是銅錢交易。

    以此為基礎,郭鵬手中掌握的黃金和白銀也逐漸多了起來。

    于是他開始思考進行貨幣改革,把黃金白銀作為貨幣進行流通,便于魏帝國跟中亞國家還有羅馬帝國進行大宗商品的貿易。

    至于要不要引入紙幣的概念,他覺得還是有待商榷的。

    魏帝國的商業目前來說並沒有發展到那個需要紙幣引入的地步,沒有到宋朝那種高度發展的商品經濟程度,目前國家還在建設中,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

    雖然這樣肯定是利于商業發展的,只是紙幣利于偽造,在當前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還是要緩一緩,不能貿然上。

    否則把好不容易整理順暢的經濟環境搞壞了,問題就大了。

    而且黃金和白銀的數量似乎也並沒有多到那個足夠進行幣值改革的地步。

    但是與羅馬帝國的商貿一旦確定,並且流通起來,雙方官方和民間的貿易一旦打通,以魏帝國的商品優勢,必然可以對羅馬帝國的黃金白銀進行大規模的掠奪。

    到時候,魏帝國所擁有的黃金白銀或許就能推動這一輪的貨幣改革了。

    除此之外,郭鵬也沒有忘記派人去日本島探索。

    小小列島,擁有相當豐富的黃金和白銀資源,郭鵬也不知道是什麼原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派人乘船探索、登陸日本島。

    太史慈的部下、海軍將領黃韜和周維被郭鵬命令率領五只大海船和一千名士兵,從延德六年開始探索日本島。

    目前已經探索出了四國、九州,正在進入日本列島的本州地區,並且切實的接觸到了日本列島上切實存在的政權。

    然後進行了交戰。

    郭鵬讓軍隊去不是為了做慈善,而是找黃金,找白銀,以及抓奴隸,這當然會引起對方土著居民的反抗。

    當然結果也是一樣的。

    對方根本不是對手,一交戰就全面潰敗,士兵死的很慘,也被滅了好幾個有點規模的小國,魏軍開拓出了一大片可靠的前進基地,並且駐軍,開墾土地進行耕種。

    這條航線也變得成熟起來。

    目前四年過去了,黃金白銀沒找到多少,奴隸倒抓了不少。

    在目前找到的有限的白銀礦和黃金礦上,這些本地奴隸已經開始開采工作,每年能給郭鵬帶去一定量的黃金白銀。

    雖然數量不多,總比沒有好。

    石見銀山郭某人也只是知道存在,但並不知道具體在什麼地方,更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日本先民已經開始了開采。

    反正他把內廷培養出來的勘探礦藏的團隊派過去,就看他們能不能找到。

    至于其他的,他也不是很擔心,反正時間充足,一邊抓奴隸,一邊開采礦藏,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至于日本列島上那些不成氣候的小部落小國家小聚落,一千魏軍足以摧毀他們的存在了。

    而且日本現在又沒有統一政權,本身連政權結構都還相當原始,欺負他們就跟胖虎欺負大雄一樣,還不用擔心哆啦a夢。

    但是在找到石見銀山之前,郭鵬想要確立金本位銀本位,是有危險的,沒有穩定的長期的黃金白銀來源,想要搞貨幣改革,大規模發型金屬貨幣,就很難。

    與羅馬帝國的貿易是一邊,另一邊,石見銀山也必須要找到。

    然後把黃金白銀和糧食掛鉤,確定新的貨幣制度。

    與其說金本位銀本位,倒不如說郭某人一直都在堅持糧本位,對人而言,糧食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線,沒有糧食,金銀再多也是破銅爛鐵。

    就眼下來說,與羅馬帝國的貿易已經開始。

    海上貿易帶來的巨大收益已經震懾人心,朝堂上的高官顯貴們都被嚇得不輕,從未想過海上貿易這個听起來挺玄幻的事情居然能給帝國帶來如此巨大的收益。

    財政部尚書王粲立刻就開始盤算,算來算去,發現他一直擔心的大運河工程耗費過大的問題已經解決掉了。

    皇帝到處上馬大型基建工程,每一個大工程都要花錢,修路也是,平地上修路也就算了,山地和丘陵地區也要修路,有些地方甚至要鑿山開路,那工程量和耗費別提多大了。

    錢,都是錢。

    得虧有了火藥,不然耗費更大。

    可盡管如此魏帝國的財政收入也基本上都砸進去了。

    為了皇帝那個大馳道計劃和大運河工程,這兩大工程像是無底吞金獸一樣,吞噬了魏帝國大量的金錢。

    但是魏帝國始終有錢可以投入進去。

    皇帝總是能從奇怪的地方搞來更多的錢,更多的開源,把魏帝國這個盤子越做越大,越做越大。

    大到了大家都覺得心驚膽顫的地步。

    皇帝真是古今罕見的天下奇才。

    帝國所有搞經濟的官員都是這樣看待皇帝的。

    會打仗的人自古以來就不少,皇帝不是最強的。

    玩政治的高手自古以來也不少,皇帝也不是最強的。

    但是玩經濟的好手自古以來是真的少,皇帝能排進歷史前三了。

    就魏帝國這樣大手大腳往外砸錢的花錢模式,皇帝居然能維持十年收支平衡和略有盈余,國庫里總是不空,他的內庫里更是滿滿當當不知有多少財富。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

    沒人知道皇帝哪里來的奇思妙想,但是皇帝就真的做到了。

    他就真的把那些意想不到的東西給抓在手里了。

    群臣不能理解皇帝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可郭鵬自己清楚,他必須要這樣做,否則就會讓魏帝國走進死胡同。

    這片土地的潛力是有限的。

    一個勁兒的精耕細作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收益,只能越走越窄,最後走到絕路上。

    只有走出去,把蛋糕做大,讓所有國人都看到,才是生路。

    走出去,揚帆起航,等歸來之時,必然滿載金銀財寶。

    如此,中國就不會被自己的官方指導思想給困死在這片土地上,失去主導世界的機會。

    這其中,郭鵬覺得自己尤其得吸取明朝的經驗。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