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751章:这电影,牛批!(三更万字,求订阅!)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高龄巨星 | 作者:蠢蠢凡愚QD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第七零六章

      微博娱乐放出林岗仁受访视频是早上八点半,李世信在微博上公开diss还击是九点。www.biquge001.com

      而《雪线》和《要爱》两部作品主创PK登上热搜是中午十二点。

      到李世信发送视频的七点四十分,已经过去了整一个白天。

      但是李世信的微博评论区内,网友和吃瓜观众们仍然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之中。

      本来国庆节第四天,该睡的懒觉都睡好了,该旅游的也都在高速上憋得没精力了,该泡妞的也都肾虚了,大家伙就都没什么事情做。现在难得有了这么个乐子,谁不爱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世信的视频,突然更新了出来。

      看到那视频的标题,以及那一座巍峨雪山上几个渺小的身影做攀爬状的壮阔封面,微博里面的一群吃瓜群众,炸了!

      “卧槽。《攀登》?这什么鬼啊这是?还真来啊!”

      “不是,信爷真的拍了电影?早上跟林岗仁对的线,晚上就出了电影,这特么有点魔幻了吧这?”

      “纯路人一个,但是这老头的性格我喜欢!说干你就干你,今天的事儿不拖到明天。不说拍电影的技术什么样,光说这个秉性,对胃口!”

      “噗!我特么还以为信爷会用话剧的形式把《攀登》的故事在舞台上重新演绎一遍,没想到直接做出了视频?看封面,还特么是大制作啊!”

      “等等......这封面,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呢?”

      “沙雕!这特么不就是《雪线攀登》的宣传海报Ps掉了片名?!”

      “《雪线攀登》:???”

      “哈哈哈,人类迷惑行为,搞不懂这个老头想要干什么。”

      “沙雕,看看不就完了!”

      带着一万吨的懵逼,一个个李世信的粉丝和吃瓜群众,点开了视频。

      随着视频的进度条君开始如蜗牛般爬行,一副泛黄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史实资料,展现在了所有观众的面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在现代登山领域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直到一九五六年,中国才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专业登山队。正是这群斗志昂扬的年轻运动员,在五年之后创造了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奇迹。

      机械键盘啪啪啪的打字声伴奏中,一段介绍性的文字在黑色的画面中滚滚而过。

      画面亮起,一副上个世纪某机关办公室的场景,浮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随着一个拿着文件的身影疾步走过,办公室里的安静被打破了。

      一封信件被那道身影放在了一个面容严肃的领导面前。

      看到视频中的开场画面,刚才还懵逼的网友们,直接呆滞住了!

      “我要是没看错,这一段......是《开国大典》里的桥段吧......”

      “那是唐强国老师啊......”

      “卧槽,这特么封面是《雪线攀登》内容是《开国大典》,这尼玛是ppt视频啊!”

      “笑死我了尼玛,我就想着,怎么可能几个小时拍出来一部电影,感情信爷是拿了老刘家的米,老孙家的锅,生生的靠着拼凑搞出了这么一段视频啊!“

      “先不说这种方法可取不可取,这个思维牛逼了啊!现在全网流传的电影超过一万部,画面桥段要是真能这么拼凑再配音,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拍电影了?”

      “只看过电影速读剪辑的,可是这种把其他电影画面剪辑到一个视频里形成新故事的,这老头还是独一份。先不说故事呈现效果怎么样,光是这个思维就牛逼了啊!666!”

      滴!

      收到喝彩值231411点!

      宿舍之中,见视频刚刚上传就有喝彩值入账,再看到评论区里一群沙雕网友的666,李世信颔首一笑。

      一群没见识的,这就六了?

      真正牛逼的还在后面呢,你们......6早了!

      李世信的微博里,视频还在继续播放;

      配合着各个电影中拼接而来的画面,李世信那充满了磁性的嗓音,念起了旁白。

      “1957年,一封来自苏联的信件寄到了中共中央。信中,苏方登山界诚挚邀请中方拟订于1959年联合攀登朱峰,以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

      经过再三衡量,中国接受了苏方的邀请。

      1958年夏天,双方共同制定了攀登朱峰的三年计划。既;五八年侦查,五九年试登,六零年登顶。

      协议达成,侦查开始,修路,集训,运送物资。

      然而正当计划有条不紊的实施之际,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却打断了这一次的合作。”

      画面中,一幅幅事实照片一闪而过。

      茫茫的高原上,一片乱象。

      由于这一突发事件,中苏的登山计划不得不向后推迟。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视频之中,一张张中苏交恶的史实照片一闪而过,为屏幕前的观众们解释了那一段人尽皆知的历史背景。

      然后画面一转,场景再次被切换到了珠峰地区。

      “随着情况稳定,中方开始多次邀请苏方继续商谈攀登珠峰一事,但此时,苏方却一反过去的积极态度。以技术准备不足为借口,停止了这一次的合作。”

      随着李世信的旁白,画面,被切换到了一个大型会议的现场。

      “任何人,都休想卡住我们的脖子!苏联人不来了,我们自己干!”

      随着画面中,一个身穿草绿色军装的男人对着台下一声高呼,视频的评论区,一片沸腾!

      “尼玛,这PPT式的画面桥接配合上这样的旁白,怎么感觉意外的来感啊!”

      “噗!《开国大典》《外交风云》《横空出世》,这特么才开始一分多钟,几部经典影片的画面就全被信爷安排上了啊!”

      “笑死我了大爷的,这些演员在拍电影的时候可能都想不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竟然还可以有去其他作品里再次扮演其他角色的一天啊......”

      “唐强国:???我竟然出演了这部片子?李学健:???我片酬谁给报销?”

      在一片喊六和哈哈哈之中,视频的剧情还在继续;

      苏联人不来了我们自己干,这是领导的意思,也是中国登山队所有成员的想法。

      因为在此时,登顶珠峰的意义已经不止于一项运动。更加关乎到了民族的尊严,祖国的国际地位以及......领土的完整!

      在中苏交恶的不久,中国周边的邦交关系,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

      首先就是中印的较量。

      随着李世信的旁白,画面中一个身影出现在了一家滑雪运动商店之中。

      不是别人,正是《雪线攀登》中饰演方五洲的苏皓。不过这一段画面,是苏皓饰演的另一部电影。

      随着商店之中,另外几个肤色黧黑的亚洲面孔的出现,李世信的旁白又起。

      “由于缺少先进的高山设备,中国登山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往瑞士进行采购。再次期间,队长史占春于一家装备商店里,意外发现了另外两名亚洲顾客。他们正式印方陆军登山队的采购人员。原来印度也准备在1960年从南坡登顶珠峰。

      得知这一消息的中国登山队顿感责任更大,任务更加艰巨。由于当时的国际关系状况是中苏走向决裂苏印交好,所以中印一南一北同时攀登珠峰,无疑是一场关乎民族荣誉的特殊竞赛。抱着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一直两百多人平均年龄仅仅24岁的登山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珠峰脚下。”

      随着李世信的旁白语气陡然变得深沉,视频的评论区中,网友们的评论少了下去。

      所有的人,此时已经都已经渐渐的忘记了那略显违和的拼接画面,进入到了故事之中!

      而画面中,《雪线攀登》几部宣传片中的画面,经过李世信的重新剪辑,也呈现在了所有的观众面前;

      1962年3月二十四日,在珠峰集结完毕的登山队,制定了征服世界之巅的计划。根据国内外高峰探险的经验,他们决定正式突击顶峰前,先进行三次适应性行军。

      第一次行军从海拔5120米的大本营出发,达到海拔6400米的位置,然后返回大本营修正。

      第二次行军从大本营上到海拔7600米的高度,同时打通攀登朱峰的第一道关卡——北坳路线,然后返回大本营。

      第三次行军从大本营攀登到海拔8300米,侦查突击顶峰的路线并建立突击主峰营地。如果条件成熟可直接登顶!

      计划出台的第二天,天公作美适宜攀登。

      浩浩荡荡的登山队全体成员开始向珠穆朗玛峰挺近。

      风淋雪漓的山峰上,一个个被厚厚的登山服包裹看不出面目的年轻人们,如同一个由二百多个个体组成的长条形生物,踏着冰川的积石,越过布满冰雪的裂缝,穿过不时发生雪崩的冰塔区。

      那是一副壮阔的场面,壮阔到在大自然中,人类哪怕是以整体而存在,都显得无比渺小。

      那是一副恢弘的场面,恢弘到即使自然如此的巍峨,依然抵挡不住人类的探索与攀登之志!

      很快,队员们安全的抵达到了海拔6400米的山腰。在扎营休息了一夜之后,登山大部队开始返回大本营。

      只有副队长许竞带领的侦察小组继续攀登,他们要提前为队员们打通攀登朱峰的第一道难关——北坳。

      珠峰的北坳顶部,海拔7007米,坡度平均在五十六度,个别地段近乎垂直。

      那是人类光是看着就能感到脚软的高度,那是只有寻常人在万念俱灰时,才会涉足的坡度。

      但画面中无比险峻的地方,却是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必经之地。

      弥漫的风雪之中,侦查小组排出万难,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在天黑之前登上了北坳的顶端。

      所有带着面罩和护目镜,全身只露出了被风雪吹裂的鼻梁的队员们喘着粗气。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

      精疲力尽的小组成员们不知道,在这一刻他们已经创造了登山界的新历史和新记录。

      随着侦察小组的打通了北坳路线,第二次适应行军胜利完成。

      随后,四月二十五日,55名登山队员开始了第三次行军。

      当他们经过北坳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便笼罩了这片冰封千万年之久的山峰。

      弥漫的大雪伴随着十级的强风将天地之间的一切笼罩。

      灰蒙蒙的天空之下,登山队只能就地修整,等待风雪过境再次向顶峰冲击。

      可是珠峰上的风雪和低温,就像是刁妇的坏脾气一般,交替降临且绵延不绝。

      时间不等人,在失去了和大本营的通讯之后,队长史占春下达了一个破釜沉舟时的决定。

      既然下不去,那就向上!

      在彻骨的冰寒之下,登山队的五十五名壮士,收拾起了行囊。

      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已经肉眼可见的珠峰之巅。

      但是自然的威势,势必让这一次的冲锋之路,布满险阻。

      顶着暴风雪过后来临的低温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坍塌侧滑,突击队开始向更高跋涉。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很快就发生了减员——水文研究员杨占义因体温过低而昏迷休克,气象专员孙德胜也因肺水肿而呼吸衰竭相继牺牲。

      更加要命的是在攀登一个坡峰之时,因暴风雪引发的雪层结构变化发生了山体冰层坍塌,突击队的灵魂人物,队长史占春不甚跌落浑身多处骨折。

      而除了这些之外,因为装备的简陋,55人之中有四十多人先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伤。

      面对这来自珠峰接二连三的警告和威慑,中国登山队,并未屈服。

      默默的埋葬牺牲的同志,留下人轻伤的照顾重伤的,余下能够行动的人拿起了冰镐和行囊,抬起了他们的头颅。

      他们的目光所向,仍然只有一处。

      峰,顶!

      就这样,一路的攀登,一路的牺牲,在经过了漫长的三天两夜之后,五十五人的小队,就只剩下了四人。

      可就是这四个人,在装备奇缺氧气用光的情况下攀登到了8500米的地方,并在这里建立了最后的突击营地!

      第三次行军,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

      但是整个行动的成功却是以两人牺牲,全队三十四个骨干成员受到了严重冻伤,队长史占春更是因为重伤换来的。

      严重减员的残酷现实,引起了登山队的不安。偏偏此时珠峰的天气也又生变故,天空聚集了浓厚的乌云,地面上刮起了如刀割般的烈风——这意味着,适宜攀登的窗口期马上就要结束。

      正当众人陷入沮丧焦急的情绪之中时,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和一份报纸剪报,送到了登山队的总指挥面前。

      电报很短,只有十个字——不惜代价,务必登顶!

      但是剪报很长。

      那份洋洋洒洒的剪报,只说了一件事情;中尼划界争端。

      当时,中尼双方关于珠峰的归属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谈判期间,中方提出了平分珠峰南尼北中的方案。

      但是面对这个提议,负责谈判的尼方官员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贵国都没爬上过珠峰,凭什么分一半?

      前有苏联袖手旁观,后又印堵尼泊尔虎视眈眈。这样的背景下,登山队员们肩负的早已经是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捧着那一封沉甸甸的电报,和那一份满是屈辱与悲愤的报纸,登山队所有活下来的人,默默的攥紧了拳头。

      珠峰,我们必须登上去!

      很快,带着必胜决心的登山队员们,等到了当年最后一次适合攀登的机会。

      无月二十四日。

      由副队长许竞带领的突击组,登上了此前由他亲手建立的8500米突击营地。

      当众人整理好装备正准备向峰顶冲击之时,却再次发生了意外。仅仅走出了帐篷十米,许竞就因为体力不支倒下了。

      看着许竞那丧失了意识,满是冻疮却仍然掩盖不住忧虑的脸,组员王富洲握紧了他的手掌,临危受命接替了突击组长。

      带着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刘连满,藏族队员贡布,以及运输队员屈银华,继续冲击通往珠峰最后的一道难关——第二台阶!

      面对第二台阶最上部四米多高岩壁,队员们尽力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每一次,都因岩壁的陡峭跌回了原地。

      这是珠峰为了抵御凡人,设立下的最恶毒的路障。

      它的恶毒,在于让你眼睁睁的看着胜利就在面前,却不可得之!

      它的恶毒,在于提醒着每一个敢称征服的凡人;你们,在自然之前如蚍蜉一般渺小!

      冰冷的珠峰不知道,在中华民族的面前,困难永远都不是用来逃避的。

      它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

      让这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中无数个心怀信念的个体超脱平凡,跨越过去!

      面对陡峭的岩壁,刘连满默默的站在了岩壁之前。在加入登山队之前,他是一名消防员。

      在消防生涯里,他学过一种越障方法——人梯!

      是的,人梯。

      既然没有天梯,人的血肉之躯,便是通往非凡的基石。

      他蹲了下去,让三个看着自己愣神的队友们踩着自己,向上继续冲锋。

      很快,一个由三人组成的人梯,挂在了第二阶梯的峭壁之上。

      它是那么的简陋,那么的单薄,那么的脆弱。

      看着甘愿牺牲的队友,穿着满是长钉的登山靴的屈银华留下了泪水。

      他的心里比谁都明白,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环境,在所有人都已经体温丧失,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受伤失血,就约等于死亡!

      默默的,他脱下了登山靴。

      只穿着单薄的棉袜,沿着那道人梯,向上攀登而去。

      严重的体力丧失,空气稀薄,使得四米高的阶梯如同万丈高楼。

      足足用了一个小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屈银华才终于登上了第二阶梯并固定了绳索。

      待其余三人顺着绳索爬上台阶之时,只看到了坐在雪地上傻乐的屈银华。

      以及,那一双已经肿胀发黑的双脚!

      来不及悲伤。

      因为悲伤已经太多。

      默默的扶起起屈银华,四人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勉强登到了海拔8700处。

      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严重透支,也就是这个时候,在搭建人梯时承受了大部分重量的刘连满,一头栽倒在了雪地里。

      他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看着那仅有一百多米,一伸手仿佛就能够得着的峰顶,余下三人默默的将刘连满安置在了一处避风处,并把所剩无几的氧气留下了一瓶。

      这一路,所有人都已经付出了太多。

      这一路,所有人也都承载了太多。

      只能胜利。

      只能成功!

      安顿好刘连满后,夜幕已经笼罩了峰顶。

      看着那已经隐约可见的繁星,剩下的三人明白,如果想要继续前行,就意味着要抹黑行军。

      此前,中国登山队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和经验。

      但是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上,总要有人踏出新的一步。

      如果没有探索,永远都不会有先例。

      此时,我既先例!

      默默的背起行囊,三人扶持着,踏出了一步。

      先例的一步。

      就在这从未有人走过的一步一步中,珠峰之巅的面目,渐渐的清晰。

      夜幕降临了。

      寒星冷月笼罩着巍峨的珠峰,如同挂在山顶的星光,将皑皑白雪映出片片点点的晶莹。

      三个黑影在模糊的夜幕中蹒跚前行,时间在黑暗中被无限拉长。

      没有言语,只有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和烈风呼啸着掠过。

      东方,终于显出了一抹绯红。

      天,亮了。

      晨曦的微光投射在珠穆朗玛峰那海拔高达8848米的山顶,也照亮了三个已经麻木,只靠着一个信念机械前行的身影。

      没有激动相拥,也没有喜极而泣。

      精疲力竭的三人只是平静的将五星红旗,稳稳插入了冰面。

      站在那世间绝美的风景之巅,他们没有逗留许久。

      因为在脚下,还有一个生死未知的战友,在等待着他们。

      最后,王富洲采集了九块岩石标本和雪样标本,三个开始下山。

      行至海拔8700米时,三个人看到了站在雪坡上向他们挥手致意的刘连满。

      在这一刻,完成了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未曾完成过的壮举,且在这个过程中从未气馁退缩的汉子,这一刻却泪如泉涌。

      只因为此前命悬一线,随时可能死去的刘连满手中,此时正高高的举着一个罐子。

      那是......上山时三人为他留下救命的,氧气瓶。

      那看起来沉甸甸,似乎从未用过的氧气瓶。

      四个人兴奋的相拥而泣,在共同享用了那瓶刘连满用生命节省下来的氧气之后,继续下山。

      就在四个人返回了营地的第二天,珠峰的天气骤变。

      而此时,正在南坡攀登的印方登山队,因遭遇大风雪不得不铩羽而归。

      这一局,我们赢了。

      视频的画面中,一连串老旧的报纸新闻,在所有已经泪光闪闪的观众面前划过;

      《中国登山队创造珠峰攀登奇迹!》

    &emsp;&emsp;《<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两国历史遗留边界问题彻底解决!》

    &emsp;&emsp;一份份承载着历史的新闻所包含的,是那一整代攀登者们的牺牲与付出。

    &emsp;&emsp;不知不觉间,视频的进度条已经走到了最后。

    &emsp;&emsp;李世信那充满了磁性的旁白,也再次响起;

    &emsp;&emsp;“中国人的攀登精神在征服着国际的同时,也影响着国内的登山者们,创立着不朽的传承。十五年之后的一九七五年,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八名男队员再次从北坡登顶。并创下新的世界记录,这一次登山时,队员们接住屈银华当年打下的钢锥,在第二台阶最难攀爬的岩壁上,架起了六米长的金属梯,世人称之为——中国梯!

    &emsp;&emsp;这架历经风雪的中国梯,承载着中国人探险珠峰的壮烈历史,也见证着中国第一代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艰辛与无畏。它不仅将天阻变成了通途,更彰显着大国的气度与尊严。

    &emsp;&emsp;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为国登顶,寸土不让!

    &emsp;&emsp;李世信剪辑作品——《攀登》。

    &emsp;&emsp;全片,完。”

    &emsp;&emsp;随着视频在最后一秒定格,无数个屏幕之前的观众,默默的攥紧了双拳。

    &emsp;&emsp;评论区中,一片沉默。

    &emsp;&emsp;足足过了许久,一条评论,才刷新了出来。

    &emsp;&emsp;“牛,批!”

    &emsp;&emsp;随着这一声发令枪般的评论,互动区......炸了!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