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136 開戰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楚氏贅婿 | 作者︰百里璽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金鑾殿。www.83kxs.com

    大午朝,數百名朝臣,還有勛爵們站在大殿內。

    皇帝項燕然睡了兩個時辰回來,腿也不軟了,精氣神飽滿,再次坐上了金鑾殿的寶座。

    皇帝看到這滿朝的老臣們一個個都是精神抖擻,擠滿了偌大的朝堂,不由甚為滿意。

    太子項天歌乖巧安靜的坐在金鑾寶座下首的太子座上,聆听朝政,也不敢鬧騰。

    “三公賜座!”

    “今兒驚蟄,春雷乍響,萬物復甦,是個好日子啊!諸位愛卿,積極獻言獻策。”

    項燕然俯瞰著眾朝臣們,淡淡說道。

    謝胡雍丞相、李榮太尉、御史大夫孔寒友被賜座,在金鑾殿朝堂最前面。

    其余文武公卿、勛貴,濟濟一堂,卻是盡皆沉默,針落之聲可聞。

    圍繞著“歲舉制”,兩派官員已經爭執了半個月之久。在這件事情面前,其它政務都無足輕重。

    眾臣皆知,這場大午朝定然爆發一場門閥和儒派的大戰。

    為了爭奪舉薦之權,雙方都會全力以赴。

    越是大風暴來臨,越是安靜而死寂。

    朝堂大戰,猶如戰場上的排兵布陣,誰沖鋒陷陣,誰是中軍,誰是誘餌,誰來掩護,都極為講究。www.luanhen.com

    沒有號令,誰不敢輕舉妄動。

    按理,都是三公領餃率先上奏疏,但這一次他們全無動靜。

    董賢良頭一次參加午朝,卻卷入這大朝爭之中,心中忐忑。

    可是,誰讓皇帝點名,讓他上陣呢。這是逼著他,逼著他老師孔寒友,盡快拿出戰果來啊!

    董賢良硬著頭皮,第一個上奏疏,沖鋒陷陣,“皇上,小臣秣陵縣令董賢良,奉命入朝,請求上奏!”

    “準!”

    “小臣位卑言輕,本無權在朝堂上發言。

    但因為歲舉一事,朝堂爭執,曠日持久,當盡早解決。

    小臣為庚子年歲舉,殿試優等乙名,斗膽建言,獻《舉天下賢良策》!”

    “凡欲謀良政者,必先謀良人。”

    “我大楚賢良之輩,杰出者眾,遍布朝野內外。十萬儒生,欲報效朝廷,卻苦無門無路。”

    “小臣請求,改革‘歲舉制’,推行‘量材而授官’!”

    “小臣請求,興辦太學府,養天下賢士!”

    “臣獻上千名儒生請願書,這些儒生乃是大楚百郡千縣的代表,盼改歲舉制,請求朝廷恩準!”

    董賢良拱手,雙手高舉一份厚厚的請願書,上面全是紅色的拇指印,呈交皇帝陛下。www.kmwx.net

    光是按手印,就佔了十頁紙。

    這是他回到金陵城之後,在昨夜組織金陵儒生們請願的一次秘密行動,高度保密。尚未來得及登上《大楚邸報》,自然也不被外界知曉。

    皇帝項燕然微微頷首,面無表情。

    董賢良呈上一份千名儒生請願書,請求改制。看來還是用了心思,全力以赴了。

    接下來,看丞相府那邊如何應對了。

    丞相府的眾大臣剛開始不以為意。

    董賢良再怎麼巧舌如簧,一個個小小縣令的言辭,他們也能堵回去。

    但是听到最後,眾臣們的神情不由動容。

    董賢良居然拉上了千名儒生,代辦天下千縣的儒生們寫下一份請願書。這意味著他不是代表自己說話,而是代天下儒生說話。

    這可是大事,朝廷必須給一個答復。

    丞相府,謝胡雍主相、王肅副相等,相視一眼,派一個低級朝臣來應付董賢良這個縣令,肯定是不行的。

    長史謝煦出列,正色道︰“皇上,歲舉有大利,也有小弊,這些利弊先不談。

    但臣以為,這是大楚祖制。太祖定下來的規矩,乃是我大楚立朝的根基,豈能說改就改?

    難道因為飯不可口,就把鍋砸了?

    吃飯砸鍋,這顯然是不妥當的。

    歲舉,乃是大楚二千石郡守以上官員和侯爵以上,舉薦出仕,方能參加殿試,通過陛下考核為官。

    天下儒生們覺得歲舉有失公平,覺得自己比舉子更出色。這完全是他們的幻覺。

    二千石郡守以上官員所舉薦的舉子,無不是出自大楚大族,自幼在老師的指教下的勤學之輩。

    他們家族擁有書籍無數,自幼讀書萬卷,跟著家族長輩開拓視野。這眼界,這見識,又豈是貧寒儒學能比的?

    臣以為,不可改!”

    立刻,便有一名御史跳了出來,道︰“勛貴、官員舉薦之人,幾乎都是親族子弟,難免私相授受,有失偏頗。選出的舉子,日益平庸。

    臣以為,當請大楚德高望重的長者,不偏不倚的當世大儒,為中正之人,聘請為‘中正官’,由中正官評定天下各色人才,為朝廷選人才。

    臣提議,‘歲舉制’改‘中正制’。遴選天下賢能之人,量材而授官。”

    這是儒派官員這邊商量許久,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便是將“歲舉制”改成“中正制”。

    依然是舉薦,但是舉薦人的身份必須要改掉。

    讓大楚威望最高的當世大儒,擔任舉薦人。

    這樣既能服眾,保證足夠的公平,又能確保大量的儒生們被舉薦入朝,出仕為官。

    但是,這相當于剝奪了門閥勛貴們的舉薦權,他們豈能忍。

    立刻有官員跳出來反駁,“哼,中正?就能避免私相授受?未必吧。

    如孔大人這般大儒,不也舉薦了自己的兩名親傳弟子!連孔大人都做不到中正,何人談得上中正?!”

    “孔大人舉薦的兩名弟子董賢良和晁方正,他們二人都非門閥士子,乃是尋常儒生,卻高中今年殿試第二、第四名,可見孔大人正是舉薦賢能之輩。舉賢不避親,除了孔大人,誰人能做到?!

    但是其余二千石官員和侯爵‘歲舉一人’,舉子盡是庸碌之輩,這就是偏袒豪門大族。天下寒門之族,哪有出頭之日?!”

    御史台的御史們,和丞相府的眾臣們神情激動,對罵起來。

    太尉府的武官們倒是極其沉默。

    太尉李榮不發話,除了軍務之外,很少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余武官,自然不敢隨意開口。

    楚天秀站在朝堂上,有心投入這場激烈的戰斗,卻沒有機會,心中憋的慌。

    咋就沒人問問我的意見呢?

    我可是殿試第一名啊!

    當我這小昏侯猶如透明人一樣,唉~!

    這朝堂派系之爭就是這樣的殘酷,之前把他當成靶子來批判,現在干脆不理他,當他是個小透明。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