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87章 炸餈粑(求訂閱)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力氣太大只能種田 | 作者︰啵波猴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哎喲,我的祖宗,你總算回來了。”吳翠梅連忙上前幫忙從兒子身上卸下東西,說道,“你再不回來,你爸就要用咱們自己家的花生油炸餈粑了。”

    “那多浪費啊,我這不是回來了嘛。等著我,我還有東西在車上,爸,你跟我一起去扛。”

    “能有多少東西啊,還要兩個人去扛。”劉遠河怪不情願的,但還是跟著去了。

    看到堆滿車廂的東西後,劉遠河的表情是這樣的︰Σ(口||

    驚訝,無比的驚訝。

    “青山,你怎麼買這麼多東西?這些花是什麼鬼?你買來干什麼?這都什麼鬼?怎麼買這麼多?這花干嘛用的?”劉遠河看著車廂里的東西,語無倫次。

    劉青山道︰“過年嘛,想讓家里看起來喜慶一點,我就買了幾束干花,這些花可不是塑料做的,這是真的花,只不過是干的,到時候擺在家里,肯定好看。”

    “那這又是什麼鬼?”劉遠河指著車上的一把折疊椅子問道,“你買這椅子干什麼?”

    “這給你們晚上看電視用啊,有了這個椅子,你們就可以躺著看電視了嘛。”

    劉遠河︰......

    東西全部搬回家之後,便要開始新一輪的整理。

    劉青山負責整理這些東西,劉遠河負責炸油冒餈。

    油冒餈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可油炸卻不簡單,得在油鍋邊上待好長時間,一般人受不了。

    家里每年炸油冒餈都是劉遠河在做,所以今年也照例是他做。

    除了油冒餈,今年吳翠梅還做了條。

    本地的條與別地的條不一樣。

    在百科里,條(gu   tiao)是廣東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地區、台灣、海南等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

    ‘條’一詞是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地區叫法,同屬于河洛語系地區的海南、廣東潮汕、福建閩南、台灣等地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條’。

    劃重點︰條與河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條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

    嗯,有點奇怪,其他地區的條居然跟河粉差不多,至少,外形看起來跟那白白的,軟軟的,長條狀的河粉一樣。

    而這些地區的條的制作方法與本地的條也大相徑庭。

    他們的條用料是米跟水,先將米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等到米膨脹變軟之後就用磨漿機磨成白色的米漿。磨成米漿之後再根據米漿的濃度決定要不要加水,然後放到特制的蒸籠抽屜里面蒸熟成塊,再切成長條狀,就成了‘條’。

    這特麼就是河粉啊。

    這制作方法跟之前介紹過的‘三角包’的粉皮制作方法是一模一樣的。如此看來,本地人眼中的米粉,就是其他地區眼中的‘條’了。

    而實際上,在本地,條的制作方法相對復雜一些,而且做出來的條味道十分香,還可以長期儲存。

    這種條與外地的條有很大的不同,外地的條是蒸出來的,而本地的條卻是炸出來的。

    對于本地的瑤族山民來說,合家團聚的新春之日,能吃上油炸條便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新年也會因此而變得愈發有年味。

    炸條的制作方法極為復雜,要提前一個晚上泡軟糯米,然後到了第二天早上便把糯米從水里撈出來,晾干,碾成糯米粉,之後又得泡芝麻、洗芝麻、褪芝麻皮。

    芝麻與條是良配,沒有芝麻的條,就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樣。

    每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八這天,便是村民們開始忙活年糕的日子。

    家家戶戶的男人在這個時候,都會成為家里的寶貝。

    因為不管是做油冒餈這樣簡單的餈粑,還是做條這樣復雜的糕點,都需要男人和面。

    山里的女人力氣雖然也大,可再大,也大不過男人。

    而且,這揉糯米粉團是個技術活,太年輕的人,像劉青山這樣還沒持過家的,顯然不大懂,做起來肯定要挨邊上指導的長輩一頓數落,那干脆不做。

    太老的也不行,畢竟年齡大了,力氣也會有所下降。

    所以,三十歲到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最為合適,不僅有力氣,也有經驗。

    一大早上,把面粉準備好之後,其余的芝麻配料、果餅引之類的準備好了,就開始和面。

    和面之前先把外套脫了,洗干淨雙手,便要開始揉粉團了。

    竹扁子里小山似的糯米粉,頂端被大湯勺按出一火山口般的凹陷,然後再用大湯勺將一勺勺滾燙的糖餈粑(果餅引)舀進去,估摸差不多了,就得趁熱揉粉團。

    干粉和糖餈粑幾經揉搓之後,便你我不分了。

    粉團揉好後,接下來就是女人大展身手的時候。

    寬敞的屋內,盤條的竹扁子,撒芝麻的竹扁子,裝條的竹扁子一字排開把房屋佔得滿當當的。

    先是揉粉團,接著再用一條長長的 面杖把粉團 到薄厚合適的程度。 好粉餅後,接下來就是一項很考驗技術的活——剪餅。

    條每根要剪得大小一致,做好的條才會粗細均勻。

    剪好餅,就可以擺造型了。一根細長的條,慢慢地盤繞,盤好的條似瑤族板鞋的形狀。條一搬都是左四根,右四根,一共八根。‘八’有‘發’的寓意,很是吉利,跟新年也十分應景。

    下一道提味工序,一定不能少,那就是撒芝麻。條上撒的一般都是白芝麻。盤好的條一起放到鋪滿芝麻的竹扁子里,運用手臂的力道不停地晃動,讓它們自己相愛相粘,直到條上均勻地沾滿芝麻才行。

    至此,這條就算是完成了一半。

    之後,條還得下油鍋里炸。

    這炸條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火候的大小和時間長短是條松脆的關鍵。粗細均勻的盤沒入油鍋後,用筷子不斷地攪動,讓它們根根分明。等到芝麻的顏色由白色漸漸變金黃,而條由白變得金燦燦還冒出‘滋滋’聲的似乎,條便可以出鍋了。

    炸油冒餈跟炸條先後順序無所謂,反正都是同一鍋油。

    不過,劉遠河看著兒子買回來的兩大桶油,心里很高興,臉上也喜滋滋的︰“今年總算不用省著油來炸了,以前炸這些東西都不敢下油,怕浪費了,油一少,就只能一點一點炸,炸到半夜都炸不好。哈哈,今年油這麼多,那我一次就可以炸好多了,沒兩個小時肯定能炸好。”

    “爸,你別心疼油,這油不貴的。”劉青山道,“這油一大桶也就五十塊錢不到,兩桶油都沒有一百塊錢呢。”

    “是嘛?那也好貴了,百來塊錢呢,就為了炸個餈粑。”劉遠河嘴上雖然說貴,可心里還是樂呵呵的。

    今年可算不用在油鍋旁邊熬大半天了。

    以前家里沒錢,每次過年炸餈粑,為了節約油,都會只往鍋里放入少量的油,每次只能炸幾個餈粑,如此一來,就要炸大半天才能把餈粑炸好,既費時間,又費精神,很是辛苦。

    到了今年,這事情總算得到了改善,原本他只是叫兒子買一桶油就行了,可誰知道,他竟然買了兩桶呢。

    劉遠河心里高興不已,炸起餈粑來也十分得勁。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