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进了暖阁,谢至行礼后,便问道:“陛下消瘦了不少,当保重身子才是。”
弘治皇帝见到谢至颇为欣喜,并未回答谢至的问题,反而是问道:“你此时出现于此,是想到解决旱情之法了?”
若是没有谢至,往常碰到大旱的解决办法,无外乎就是下罪己诏,带领文武百官祈雨,之后就是准备粮食镇灾害。
很明显,这样的解决办法并非是弘治皇帝想要的。
所以,他这里拖着朝臣,却是把希望寄托到了谢至身上。
但凡有一点解决之法,都值得一试。
弘治皇帝着急,谢至倒也没再耽搁,直言回道:“臣无召进京便是因为臣这几日夙兴夜寐终于解决出了解决旱情之法,这法子成了后,往后若遇旱情便可把损失降到最低。”
紧接着,谢至便介绍了抽水风车。
这个东西才是重中之重。
谢至介绍之后,弘治皇帝反问,道:“你是说,这个风车可用来把井中的水抽上来?”
一些物理原理,谢至一时半会的也介绍不明白,大致回道:“是,这个东西若是有风的时候便无需人工来操作,没风的时候便得人工操作了,不过即便是人工操作,也极为的省时省力,一人便可操作了。”
弘治皇帝并不关心这风车的操作原理如何,他最关心的还是一口井一个时辰能灌溉多少良田,多长时间能把关中之地的旱情缓解了。
当然,即便是想到解决旱情的办法,终究还是抵不住一场痛痛快快的春雨来的实在。
对弘治皇帝的问题,谢至并未信口开河,稳稳当当的回道:“一个时辰能灌溉二十余亩,若是从即日起便开始接连不断凿渠挖井的话,不到一月时间便可解决关中之地的旱情,现在春耕还未开始,等全部灌溉完,至多也就耽搁十余日而已,影响完全可降到最低,而且,这个井若是打出来的话,往后即便有旱情也可灌溉。”
接着,谢至又道:“臣还弄出了一种东西,若铺垫于沟渠可极大了省了水,臣已吩咐人手加紧产出了。”
这些东西已是把抗旱的全部后顾之忧解决了,弘治皇帝踌躇一下,问道:“此事之上你有几层把握?”
问及把握,谢至也没有犹豫,回道:“八成,每地情况不同,有的地方水位较深,挖井并不容易,以云中为例,大部分是可成的。”
谢至的八成对弘治皇帝来讲已是足够了。
弘治皇帝没有任何犹豫,大手一挥,道:“这样吧,朕遣谢卿全力处置此事,你负责协助吧。”
谢迁作为内阁大学士,由他亲自来做这个事情,分量也够了。
而且,谢迁负责此事,谢至行事也会方便不少的。
这样的安排完全是站在谢至这边考虑了,谢至嘻嘻一笑,拱手回道:“多谢陛下。”
敲定这个事情之后,谢至并未就此罢休,紧接着又道:“陛下还有一事,此番灌溉当先灌溉普通百姓之良田,至于那些不纳税的皇亲贵戚,地主士绅便无需考虑了,他们若想灌溉,得拿银子按时辰结算。”
弘治皇帝未作回答之际,谢至又道:“陛下,这些人不纳税也就罢了,却也不思报国,无底线的侵占良田,渐渐掏空大明百年基业,就如蛀虫一般,他们没为朝廷出过力,朝廷也没收过他们的赋税,若没有此明令的话,没等沟渠挖通,那水便被引到那些人的地中了,臣敢保证,按时交税的庶民绝不会最先得到灌溉的。”
弘治皇帝哪能不清楚现在大明所面临的紧要问题是什么?
可这些人经过百年发展,势力早就已经是盘根错节了,牵一发必将动全身,实在是无从下手。
眼前这个问题,谢至提及的倒也合情。
朝廷出钱镇灾,是为灾民,那些皇亲贵戚,地主土豪的整日大鱼大肉,哪像是需要救济的。
弘治皇帝有些发愣,许久才道:“如此一来的话,你父子二人便在朝中众矢之了,朕也清楚,朝中几乎所有大臣在或家族或子弟都有大面积良田,在关中之地的也不少,最不满的必将是那些人。”
谢至既然敢于弘治皇帝这般谏言,那他便已把厉害想明白的。
他想建一个屹立不倒的大明,那些包袱必须扔掉。
每个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便就是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的原因,便是大面积土地由那些地主士绅所掌握。
这些人不纳税,享受荣华富贵,到了国破之时率先摇尾投降,做了贰臣。
没有哪个王朝敢在行将覆灭之际,挖掉这身毒瘤的。
弘治皇帝一个以宽仁著称的守成皇帝能有如此魄力,谢至着实颇为佩服了。
谢至一副大义凌然之态,回道:“利害臣已详知晓,臣愿往。”
弘治皇帝脸上瞬间多了几分欣慰,起身走至谢至身边,道:“你谢家在余姚之地也有良田吧?算来你谢家也是士绅行列,如此行事,得罪的虽是关中之地的士绅,但却不乏有其他之地的推己及人早做准备,可想好了与家中如何交代?”
对谢家的亲族成员,谢至其实并不是很清楚。
他并非长子,谢家的一些事情也轮不到他做主,自然他也就没注意过这些事情,唯一所关心的也就只有谢家兄弟而已。
弘治皇帝一番贴切之言,谢至昂首挺胸回道:“有国才有家,大明富强,谢家才会兴旺。”
弘治皇帝心中更为欣喜,他顷刻之间觉着自己果然还是没有看错人。
接着,弘治皇帝又道:“今夜你回去与谢卿交流一下此事,明日朕再派人宣旨,关中旱情便劳烦尔父子了。”
从宫中出来后,谢至自是第一时间便回了谢家。
回家后,谢至第一时间便去见了谢迁。
见面之后,谢至便把几日来他的成果汇报了一番。
谢迁脸上带起了些许的笑容,笑呵呵的道:“嗯,能够缓解旱情,朝廷便省力不少了。”
趁着谢迁高兴之际,谢至又说了他与弘治皇帝的谏言。
能当上内阁大学士,谢迁的眼光自是颇为长远的。
谢至的这个问题出口后,谢迁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不见了,虽没有笑容,倒也不是怒容,只是脸色变得颇为严肃了。
谢至缓缓,道:“爹,若想让使得大明更强,便只能是让天下之财都归于朝廷才是,此事后果颇大,儿子早有预料,早在儿子决定科举入仕便有了此种想法,只不过当时因儿子人微言轻不足成事,现在陛下信任儿子,且陛下也有此心思,便也到了成此事的时机了,这个旱情不过只是一个由头而已,此势头一开,开罪的人也就会越来越了,谢家往后在朝中将会更为艰难。”
后来的谢迁能够愤而辞官,便可见其心中是有正义的。
许久,谢迁都不曾表态。
谢至也不着急,一直在等着。
好久,好久...
谢迁终于起身,道:“去做吧,大丈夫有可为有可不为,既以入仕便也不能只做趋利避害之事,总是要上无愧于君,下无愧于民的。”
谢迁支持,谢至的斗志便又满满的了。
谢至拱手回道:“多谢爹。”
谢迁却是扯起一道苦笑,道:“老夫本以为你是兄弟几人最不成器的一个,却是不曾想,你竟有如此魄力,老夫终究是老了,顾虑的东西太多,行事难免会畏手畏脚,此事成了,我谢家是功臣,若是中途一旦夭折,我谢家之血就是平息那些士绅最好的手段,不过终究来说,”
谢至岂能不知,别看现在的弘治皇帝对他颇为信任,一旦坚持不知,那只能是以牺牲谢家为代价的。
不过总的来说,谢至如此做也是最稳妥的。
比之直接颁布法令改革已经要好上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