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二百四十一章 学堂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作者:三七开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却说关平在汉中胡作非为,竟然要改革宗教,自立天帝神话传说。www.biquge001.com又拿炼丹道士当科学家使用,不仅要造出水泥,还要造出高炉炼钢来。

    不仅仅是解决了五斗米教的问题,还想一口吃成胖子。

    不过若真能练出钢铁与水泥来,自然是功在千秋。

    不过这在另一样东西面前,就都是假的。

    华夏自古以来诞生了多少聪明绝顶的人,一本天工开物,便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但是华夏人弃之如履,反而欧洲人如获至宝。

    火药,热武器是在华夏先产生的,但最终欧洲人用热武器打回来了。

    这便是差距啊。

    华夏并不差聪明才智的人,而缺乏技术的生存土壤。

    这另一样东西,便是真正利在千秋的存在。扫除文盲,促进科学发展。

    建安十二年末,以马射为馆主的文学馆,便开始教授二千名士人学习洛阳官话,学习课本知识,字典,拼音。

    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整个房陵郡内建立了四十个学堂,每个学堂有四十个老师,这些老师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待遇。

    每个学堂,暂时设计是招募四百个学生。但是对于能否召集到一万六千个学生,其实马射他们是没有底的。

    关平之前就计算过,房陵人口三四十万,那么二十岁以下的男孩,就应该有二十万左右,甚至更多。

    汉人可都是很能生的,一年一个孩子,大的拉着小的,一看一长串。

    招募一万六千学生,看起来只是总数是一成不到。但是学习的事情,只有家境殷实的人才会关心。

    如普通民家,孩子六七岁开始就做家务,再长大一些,放牛,去农田里忙活,比比皆是。

    孩子也是半个劳作力了。

    现在将孩子放出去读书,等于是放弃了家中的半个劳作力。

    别跟农民谈什么未来,能让孩子去上学的农民,绝对是少数。

    而士人人家,可能又不一样。士人人家,可能会自己给孩子启蒙,从小讲精英教育,可能也不会让孩子去上学。

    所以这一次招募学生,范围其实非常狭窄的。

    不过有一件事情,也是房陵的优势。那就是因为房陵郡各城中,在织布厂做女工的人非常多。

    只要家中有女眷在织布厂上班,那家庭条件肯定优越不少。家中优越,就有可能会送孩子去上学。

    却说马射早就与房陵郡守李超打了招呼,请李超下令各县在初三时就命衙役上街,下乡敲锣打鼓,也在显眼的位置发布布告,以宣传学堂的事情。

    初三这天,风和日丽。只是太阳虽然高挂,但仍然很冷便是了。汉朝还没有棉布,便是冬衣,也不保暖。

    大家都是靠着身强力壮,熬着罢了。

    大冬天,多少老人在夜里冻死。

    初三房陵大街上也没有人,反而小巷内,却是热热闹闹的。各家各户串串门,小孩子在家门口嬉闹。

    过年的喜气,还在呢。

    “咚咚咚!!!!”一对对衙役走上了接头,敲锣打鼓,再不时吆喝道:“明将军在房陵九县开办学堂,让童子免资上学。明将军有言,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等未来童子有出息,未必不能在衙门内寻一份官吏的活计,体面。”

    不仅衙役在沿巷吆喝,也有衙役在城中帖布告。但是响应者,寥寥无几。

    “明将军恩德,若是让我儿去给明将军当兵打仗,却是一狠心也能舍弃了。但读书识字干什么???我李家祖上五代人,可都是木匠。当官还是算了。”

    有一位李木匠依在门边,看着衙役们在吆喝,不由对身边的邻居王铁匠道。

    王铁匠五大三粗,孔武有力。闻言点点头,说道:“若是让我儿去战场,一狠心便也送了。但是读书识字就算了,还不如跟着我一起学铁匠把式,等长大了也可以养家糊口。读书识字?”

    说到这里,王铁匠不由摇了摇头。

    这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是普通百姓愚钝,而是时代的局限性。就像是汉中的百姓们,多数宁愿相信符咒能治病。

    生病便是得罪了鬼神,乃至于妇女去陪五斗米教的道士去睡觉这种荒唐事情发生。

    读书是士人的事情,不仅是士人这么认为,普通百姓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么认为的。

    关平想要做一番事业,确实是任重道远。不过索性响应者还是有的。

    这些人便是家境殷实,不愁吃喝,有闲钱的人。这些人包括马良从西部山区招募的三个汉人部大帅。

    也就是陈舟,赵非,宋广三人。

    却说这三人当时因为首先响应下山,所以得了田宅,美女,财帛作为赏赐,目前城外有田,家中有钱,日子逍遥乐无边。

    但是人无近优,却有远虑。

    士族的产生,便是从家境殷实开始的。有人开始读书了,这家中便会源源不断的有人读书。

    陈舟,赵非,宋广三人来到房陵之后,过上了悠闲的日子,却也想着上进了。三人之中,宋广乃是能读书识字的人,勉强算个士人。

    他觉得家族兴亡,需得培养士人。而三人因为是同样的身份,居所又是邻居,所以日常接触频繁。

    宋广的这种想法,便影响到了陈舟,赵非二人。

    三人一合计,便找了一个蒙师,为三家子弟启蒙,但是效果都不太好。

    须知道好的蒙师,对孩子十分有利的。就像是现代社会,精英人家都会有家庭教师。

    关平就为邓艾找了一个很好的蒙师,廖宁。

    但三个山民首领显然没有这种门路,找到的蒙师十分一般,甚至很次。

    三个人去年年末刚辞退了家中的蒙师,打算今年再请一个。忽而闻得衙役敲锣打鼓的经过,便心生一动。

    “这位大人。不知道明将军开设的学堂在什么地方?这入学需要什么条件?”宋广闻得消息,赶紧从宅邸内走了出来,对着一位衙役问道。

    “我乃衙门小人,可不敢当大人称呼。”衙役连忙说道,随即答道:“没什么条件。明将军规定,只要二十岁以下,六岁以上。便可以入学。学业分做六年,只要不是太蠢笨,便可以成为一名士人。”

    宋广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谢过了衙役,然后回去与陈舟,赵非商议,三个人当即找来了家中,族中的子弟,从六岁到十二岁都有,总共十二个。虽然关平规定是二十岁以下都可以入学,但是太大还是算了。毕竟岁月蹉跎,三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二十岁了,学成都有二十六了,太不划算了。

    不久后,三个人便带着十二个孩子,来到了衙役指点的学堂来报名。一座外门崭新,但是内部比较古旧的学堂。

    一看就知道是临时规划出来的,用的都是原本的老房子,而大门,围墙新造出来。

    大门上挂着一个匾额,匾额上写着四个字。

    “房陵北学堂”

    却是房陵九县,人口有多有少,上庸县与房陵县人口最多。四十个学堂,分在房陵县的不少,县城内就有好几座学堂,所以叫房陵北学堂。

    而如陈舟,赵非,宋广一样带着子弟来求学的人,却也不在少数。不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便是有志气的人。

    还有不少是商人人家。

    负责这座学堂的十位老师,都是衣冠楚楚,很容易获得人的好感。也有衙役在维持秩序。

    陈舟,赵非,宋广三人乖乖的带着子弟排队,等轮到他们的时候,再为子弟登记。办妥之后,老师告诉三人,初八便可以来上学了。

    .............

    张家里。

    就是关平上山打猎,用言语吸引下山的第一批山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张邦还活着,就是身体虚弱,不时生病。

    他也不做里长了,把里长的职位让给了儿子。

    这很正常,里长这个职位虽然也需要官府任命,但一般都是里中推举人选的。张邦的儿子也是有声望的,子继父职,倒也正常。

    张邦这七老八十的老人还没死,却是他的顶头上司亭长死了。现在亭内换了一个亭长,叫王海。

    人不错。

    其实说来,房陵的官吏人都不错。

    张邦年前生病,年初却好了。这日正在院子内晒太阳。忽而听到一阵敲锣打鼓之声,不久后,新亭长王海,便来到了张邦家中。

    虽然张邦的儿子做了里长,但官吏们来到张家里,却还是要先找张邦的。

    张邦连忙请王海来到大堂内坐下,王海坐下后,便与张邦谈起学堂的事情。王海感叹道:“当年我蒙学,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因为能读书识字,才当上了亭长。而现在明将军能开办学堂,给童子蒙学,真是百姓之福啊。我已经让族中的七八个子弟去上学了,老先生意下如何?”

    “去,全部去啊。只有读书识字了,才有出息啊。”张邦本身就是个士人,他闲来无事,便教孙子,曾孙们读书认字。

    但他太老了,教不动了。正打算今年请一位蒙师回来,一听有这等好事,连忙唤来了儿子们,将年幼的孙子,曾孙一起打包,送去上学。

    不二话。

    学。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