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唐再起 | 作者︰蘭徹二世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編戶齊民雖然重要,但對于朝廷而言,能夠繳納更多的賦稅,得以讓財政更寬裕一些,對于諸位宰相而言,卻是沒多少實質性的好處。www.luanhen.com

    但州縣合並就不一樣了,昔日的五十州,合並成三十州,有的廢除,有的擴大,自然而然,肯定是官吏喪失權力。

    所以為了掌權,也是為了政績,突出自己,這次州縣合並,許多官吏顧不得撈錢了,只想著表現自己,以期分得一杯羹。

    如今,戶口都編造的差不多了,所以大家開始討論商議一下州縣合並的事宜,前面的只是小菜。

    “具體章程,政事堂準備的如何了?”李嘉淡淡地說道。

    “回稟陛下,臣等殫精竭慮,終于有所成,嶺南將分為嶺西、嶺東兩府,嶺西十州,嶺東二十二州,皆因地制宜而設之!”

    說著,崔泉就呈上一了奏折,密密麻麻,滿是人名地名,看的有些頭疼,只是粗略地看了看,察覺大致合理,皇帝才點頭說道︰

    “朕對于諸位相公的能力,是相信的,但這裁撤下來的官吏,又該如何處置?罷黜?右遷?若是處置不當,怕引發民怨吶!”

    民怨,算個甚,又沒兵權,哀嚎兩聲,只能怨憤施加在宰相們頭上,誰讓這次是幾位宰相主持的呢?

    崔泉臉色不變,說起了腹稿︰“這次,官場上下,也被御史台審查了一遍,地方上許多貪官也被罷黜,而嶺西及嶺東二府的設立,也有許多的官位可以安置,畢竟掌管十數州的衙門,里里外外空缺了許多,足以安置了!”

    “為今之計,嶺西嶺東二府,還缺有知府及判官等官職,還是需要陛下您御口金開的!”

    “諸位相公可有人選?”李嘉作為皇帝,也不能所有事都乾坤獨斷,必須依靠群臣治理天下,而宰相,就是百官的代表。

    按照慣例,為國家舉薦賢才,是宰相的職責。

    “臣舉薦,禮部侍郎田千秋任嶺西府知府,其人一向秉性厚重,寬柔並濟,定能撫慰蠻寮!”

    首相比較矜持,最先發言的,則是孫釗,而且,他知曉自己對于嶺東府沒有發言權,也爭奪不了,所以就將目標放在嶺西,有好過于無。

    “恩?侍郎是正四品,知府也是正四品,如此,倒也合配!”

    皇帝當然知曉從中央到地方,品階雖然一般,但明顯算是貶斥了。

    “你們有意見了嗎?”

    “臣等均以為田侍郎正為合適!”兩位宰相拱手說道。

    李嘉撇了一眼,就知曉是利益交換了,但心中不以為意,黨派之爭,只要不過分就成了,能好好治理地方,就是能吏。

    這個亂世,城頭常換大王旗,就跟選舉似的,君主不斷的變更,但治理天下的文人依舊還是原人,如,服侍四朝、十位皇帝的宰相——馮道。

    哪怕是趙匡胤如今的手下,後漢、後周時期的卻不少,呵,文人的節操,著實搞笑,反正無論怎麼說,他們都有理。

    “那就讓他去任知府吧!”皇帝對于此人倒是了解一點,是個翰林出身,性格寬厚,不急不緩,是個老好人,對于那些蠻寮,急功利切是不行,平和的脾氣倒是適合。

    “嶺東呢?”皇帝拖著長音問道。

    “臣舉薦吏部左侍郎邱懷……”

    “臣舉薦……”

    兩位宰相立馬聞風而動,爭先恐後一般。

    嶺東與承天府相鄰,又是嶺南的精華之地,自然需要爭奪一番,若是讓別人拿了去,就聲勢大漲了。

    其實,自打準備遷都長沙府,嶺東的地位就是直線下跌,沒了環繞京師的地利,又缺了承天府,嶺東與嶺西並無二樣。

    見此,李嘉也只能和稀泥,一人為知府,一人為判官,相互制衡,方為王道。

    于是,這一場御前會議,就這樣散去,只有幾個中書舍人激動又顫抖地離去,幾個宰相心思難猜。

    三個宰相,一個又是財相,還是太少了。

    李嘉隨即又將從幕府中就任勞任怨的王寧拉扯出來,讓他進入政事堂,加了參知政事餃,成為了第四任宰相。

    由于他又身處軍機處,掌管著軍事後勤一類,參考中原的樞密使,被稱作樞相。

    有了四位宰相,朝堂一時間有了亂,但隨即又平穩下來,夏糧的平安入庫,讓整個朝廷上下放下了心腸,國庫有糧,心中不慌。

    來自于湖南南平等地方的夏稅,也慢慢地運到了嶺南,千里迢迢之下,耗費令人咋舌,李嘉遷都的心,越發的堅定起來。

    神武二年的上半年,天下一片太平,只是中原與嶺南一般,都對于貪官污吏,進行嚴懲。

    趙匡胤是個嫉惡如仇的脾氣,尤其是剛即位不久,武人的脾氣還未改善,所以,對于文官中的貪腐之徒,倒是看不過眼。

    館陶縣有個叫郭贄的人,由于家中富裕,得罪了館陶令,于是就被嚴格檢地,家產大為縮水,心中分外的不平。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來到東京,托人告御狀,說檢田不均。

    趙匡胤大怒,但並未听風就是雨,而是派人去重新調查檢地情況,待得知果然不均後,立馬將其流放至海島。

    商河縣令李瑤受贓,也被棄斬于市,隨即貪官污吏者,皆被砍頭,後世那種對文人的寬容,在杯酒釋兵權之前,是不存在的。

    果然,趙匡胤又因武人貪弊,不善治民為由,開始大肆任免文人為官,進行集權。

    南唐,到了六月,正是梅雨季節,小雨連綿,洪都的李,已然重病纏身,果然,不久,李去世,終年四十六歲。

    太子李煜繼位,受不了洪都的狹窄與潮濕,就借著喪事回到了金陵,而且還派使入東京,朝見趙匡胤,希望恢復李的皇帝名號,死後有些臉面。

    死者為大,也是為了爭取人心,更是好好剝削了一把錢糧回血,這般,趙匡胤終于同意,于是謚為李“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廟號元宗,陵于順陵(位于今江甦省江寧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