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手机事业部直接安在研发中心那几层,因为目前的手机事业部干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研发,这个事业部的员工看到孟谦都没有打招呼的习惯,一般就是负责人过来询问孟谦的来意,其他人低下头该干嘛继续干嘛。
www.biquge001.com
孟谦自然也不去打扰他们,就来看看几个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首先查看的,就是未来智能手机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多点触控技术。
在iphone诞生之前,大多数的手机都必须得有物理式按键,没有按键就没办法实现手机的功能,即便有触摸手机的存在,也都是一个按键或者方向按键的简单设计,而这样设计的原因就是因为电阻式的触摸屏并不好使。
而iphone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采用电容屏幕和多点触控技术,实现了没有实体键盘的手机。
不过关于多点触控技术,网上似乎有人以为苹果垄断了多点触控技术,这是完全不对的,从多点触控技术这个技术本身来说,没有任何企业垄断,而且也没办法垄断,因为多点触控技术可以追溯到1982年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1984年微软就开始研究这玩意儿了,之后ibm也跟上开始研究,世界上第一部触屏智能手机,正是年发布的n。
而且多点触控技术所涉及的专利非常多,有上千个。
所以苹果只在收购了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的多点触控产品,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以及旗下专利,但在多点触控技术领域,苹果实现不了垄断,大风集团同样实现不了垄断,谁都别想。
所以说苹果垄断或者开创了多点触控技术技术都是不准确的。
就像台省义隆这家公司之前就因为多点触控技术相关专利让苹果赔了他500万米元,并跟苹果达成了专利交叉协议。
而作为重生者,孟谦在2001年公司有点资金的时候肯定就早早开始布局各种未来用得上的重要专利了,其中自然少不了多点触控技术,这会儿来研发中心询问了一下,公司关于多点触控技术的专利已经有200多个了,孟谦心里基本踏实。苹果以后如果要在这一领域闹,那大不了就是互相打官司嘛。
有了多点触控技术,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合适的液晶屏厂商了,这个问题在公司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点就在于,要不要用公司自己的产品。
跟索尼合作研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从索尼买了一些终身专利授权,大风集团现在的液晶屏生产水平就是能做,但距离索尼三星都还有差距,处在第二梯队,所以一部分人不认可用自家的产品,既然这个手机要奔着极致去,那就还是用索尼的屏幕。
但另一派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这种重要的零部件用自家产品是有供货优势的,而且产品销量越高,这种供货优势就越大,当年苹果在选择屏幕的时候也是千挑万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及时供货能力,像尼康光刻机牛逼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镜头是自己做的。
同时这一派的员工认为我们的落后只是暂时的,公司只要愿意做,迟早会超过三星索尼,不管是不是迷之自信,现在很多大风集团的员工确实有强大的自信。
随着距离手机发布会的日子越来越近,最终孟谦做出了决定,就用自家的屏幕,这个决定多少有点任性的成分在里边。
离开多点触控研发中心后,孟谦到了模具研发中心,这是一个怨声四起的部门,因为全新的手机外型没有传统模具可以借鉴,孟谦的要求又很高,来来回回做了几十个都被孟谦否定了。
另一个快被孟谦逼疯的部门就是ui设计部,一个大家从来没见过的手机,一个完全靠孟谦描述自行想象的全新手机,该怎么做ui设计,这是很难的。
哪怕孟谦其实已经口述了后世智能手机的常用ui设计,但ui设计师们把孟谦的口述变成产品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搞设计的嘛,总有些人喜欢带上自己的想法。
所以孟谦看到过各种ui设计方案,之前就看到一个ui设计师设计的智能手机界面模仿的是电脑界面,左半边是程序,右半边就这么空在那
再往前走,孟谦终于看到了一个谈笑风生大家好像很嗨的部门,那就是系统部门,其实按理说,系统部门应该是最苦的,至少在苹果那边是这样。
按照《iphone秘史》,《乔布斯传》等作品的记载,负责iphone系统设计的程序员几乎人均每周8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好多直接谁在公司不知道多久没回家,离婚了一大批员工。
之前说过,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其实是两回事,打造一个庞大的智能手机系统并不简单,但之前也说过,系统最难的就是设计和架构环节,需要知道自己设计出来的系统大概是什么样的,需要有哪些功能,对于苹果系统其实也还停留在想象阶段的苹果员工干起来就很累。
而对孟谦来说,主要的设计方向大体清楚,当年参加智能操作系统研发的时候对安卓的架构研究了好久,自己又是架构师,所以孟谦带着两个在2006年年薪百万的架构师一起搞出了未来公司的智能手机系统架构。
不过细节上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员工每天加班也很严重,只能说在心理压力上应该没苹果那边负责系统开发的员工大。
下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就是手机芯片部门了,不过在芯片问题上,孟谦是有做妥协,那就是基带,之前跟北斗系统合作的时候说过,大风集团投入了很大的资金研发基带芯片,但那是奔着4g时代去的,3g时代直接选择了妥协,因为投入产出比实在是不划算。
不过跟苹果将会使用博通的基带芯片不同,大风集团选择了3g时代目前的基带芯片老大德州仪器。
但基带芯片虽然妥协了,手机处理器孟谦并不打算妥协,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会采用三星的arm架构芯片,arm也就飞速发展,但那是曾经一世的事情。
这一世,孟谦不可能闲着,在芯片架构上,孟谦做不到像系统那样为员工带去一个很成熟的架构,但也一直在努力参与。
孟谦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架构,类似于未来四大架构之一的risc-v,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的开源指令集架构,但也只是参考risc-v。
大风集团架构沿用了risc-v的几大优势,精简、低功耗、模块化、可扩展。
而大风集团的架构把重点放在这四个方向上,熟悉架构的朋友肯定已经明白了,孟谦的目标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手机这么简单。
事实上,架构仅仅只是架构,同样的架构,放到英特尔和amd手里,造出来的芯片就是不一样,因为在架构之上还需要很多其他工作,涉及rtl编码,layout,半导体制程,封装等一系列技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就好比给两个作者同一份大纲,但写出来的小说肯定是不一样的,大纲只是大纲。
所以risc-v之所以成功,不是说架构本身多么多么强大,而是在于risc-v的优势可以给到用户很大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也正因此,risc-v格外适合对生态依赖比较小的封闭或半封闭产品,深嵌入式或新兴的物联网,包含嵌入式人工智能等应用的边缘计算领域及需要定制化的场景。
但作为一款新架构,就必然会面对一个天然的问题,生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risc-v刚出来的时候没有相关的编译器、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即便后来有了,也比不上的商用编译器和ide。
指令集架构的生态系统跟系统的生态的成长一样都是个很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十年八年的都很正常。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有一个领头羊,像才真正建立起生态系统,arm遇到了了智能手机才有未来那样的成功。
而现在的大风集团,至少孟谦的目标是成为智能手机的引领者,其次大风集团自己有很大的基础,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架构做ide,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架构配置工业软件,手里还握着光刻机。
这就是孟谦不得不给员工不断施压的原因,智能手机的成功,表面意义是大风集团可以引领一个重要的未来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一个架构,引领一批技术,打造一个生态,突破一个垄断,从而让华夏在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必再受制于人。
甚至,让别人,受制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