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说笑了几句,李云龙叫了袁晨铭,想跟他单独聊聊。
旅长说不定什么时候来,两个人就在院外的门口。
李云龙也不想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我听旅长说,你过两天要走?”
“是,把这点事搞定了,也就一两天的事儿。”
袁晨铭怕李云龙要挽留他,补充道:“旅长也答应了。”
“我知道……”
虽然已经在旅长那里听过了,但等到袁晨铭亲口说的时候,李云龙的心里还是咯噔一下,颇不是滋味儿。
记得头一次见面,他还觉得袁晨铭是个白面书生,还是那种滑不溜秋贪生怕死的。
现在,还是个白面书生,还是一心下山,去县城过花花日子。
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人才的流失,就是国家的损失。
李云龙倒也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他也不会劝说挽留,“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我也不说什么了。
新一团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什么时候想回来了,我请你喝酒。”
袁晨铭嘿嘿的笑了:“行,咱们就一言为定。说不定哪天我在城里混得不如意了,还真的得来投奔团长。”
话说得圆滑一些,后路也保留下了。还真有点儿八十年代,停薪留职下海的意思。
当然,他自认为还是有些能耐,能博个富贵的。
李云龙听了他的话,心里面是舒坦了些,脸上也多了丝丝笑意。他这次也不只是来问袁晨铭打算,还有另一件事。
一张卡片大小的纸,和一摞花花绿绿的钞票,塞在了袁晨铭手里。
“王德胜知道你打定主意了要去县城。这是他特地让我交给你的。”
白色的卡片纸最上面写着“良民证”三个字,翻开后可以看到袁晨铭的个人信息,籍贯住址,以及他的一张黑白一寸照片。
他也想起来了,再到新一团的第三天,是有两个地方上的同志来找他,还给他照了一张照片。
真的良民证,袁晨铭没见过。不过,八路军地下党的潜伏玩的那么溜,想必对于此道非常精通。
拿着手上的这张良民证,他倒是很踏实。
李云龙给他解释道:“你这个证是咱们自己制作的,通过一般的城防检查之类的都没问题。
但是因为没有在日本人那里备案,真要是详细了的查,肯定是经不起的。
不过你倒也不必太担忧,如果真到那份儿上,直接跑路就行了。千万别犹豫。”
犹豫就会白给,经受日本人的十八般酷刑?
稍微想了想,袁晨铭就不自觉的打了个寒颤。跟日本人是没法讲道理的。
人身安全的保证,就得看自己是不是够机灵,还真有点潜伏的意思。
收起良民证,手上厚厚的一摞钞票,袁晨铭倒也认得——准备票。
准备票就是抗战时期,由日伪扶持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的钞票,也称联准券。
在日军控制的县城里,这就是法定货币,买卖全靠它。
袁晨铭记得自己刚来时,被那个伪军敲诈,正好碰上吕连长他们打炮楼。把自己被敲诈走的手表拿回来,还顺手牵羊拿走了几张准备票。
有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加起来也就几十块。
他后来一打听,这点钱也就够下一顿馆子的。还是这会儿,要是再过个半年一年的,那就说不定了。
可能也就够买几个窝头。
法币刚出来的时候,一百块钱都能买一头牛,现在呢?都不够买个牛蹄子的。
货币贬值简直是太常见的事情,民国的人们都习惯了,硬通货还是黄金大洋。
袁晨铭翻了翻手上这一摞钞票,一小半是百元的,剩下的尽是十元五元的,一角两角的那种辅卷,根本没见着。
李云龙笑着说:“大口岭打了个伏击战,你可能也知道。这些都是从鬼子身上搜出来的。你去县城也少不了花销,拿着这些正好。”
“行,谢谢团长,也帮我跟指导员问个好,这份情谊我记住了。“袁晨铭语气中充满了感此景,袁晨铭又回想起了二十一世纪的便利。
树立几具假人当成靶子,别说爆炸破片在力的作用下扎进去多少枚。就是扎进去创造了什么样的伤口,是否造成了致命伤,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哪像这个,只能根据大概的结果,做一个想象下结论。
“小三十枚破片,一半儿插到了敌人的身体里,杀伤效果已经很不错了。”旅长给下了个结论。
其余的人议论纷纷。
“咱们之前制造的手榴弹,爆炸产生的破片要比这个少一半。这的确是大大改进。”
“要是算计好了时间,扔出去凌空爆炸,杀伤效果岂不是能增加一倍?”
“听说成本还比之前咱们造的手榴弹要低,我看应该全改成这种手榴弹。”
李云龙跟旅长说:“旅长,还不止那些优点,这手榴弹较为轻,能扔的更远一些。要不您试试?”
“好,那咱们再试验一回。”旅长本来就有此意,被他这么一说,也就决定了再来一回。
把靶子树好了,众人也都离开远远观望,旅长从李云龙刚才所站的位置,又往后退了十米站好。
“都看好了。”站在袁晨铭身边的李云龙低声道。
只见旅长拉弦,稍待几秒,腰马合一,甩臂投掷,一气呵成。
手榴弹划过一个漂亮的弧线,在几个稻草人头顶上方,凌空爆炸开来。
李云龙小声嘀咕,“旅长威猛,还是不减当年。”
“好。”政委带头鼓掌,众人也跟着叫好鼓掌。
就是不知道政委到底看清楚了没有,还是光听见声音了。
刚才看手榴弹爆炸的破片时,可是端在眼皮子底下看的。
袁晨铭拍着手掌,心中猜想到。
“行了,看看结果。”旅长不喜欢这种虚夸的作风,但既然是众人的一片好意,他也不好摆冷脸子,只能转到正事儿上。
一如前次的检查,众人在地上捡起了手榴弹一半的破片,另外一半则还是在稻草人身上捡出来的。
只是相较于上次,有微微的差别。
上次破片基本存在于稻草人的下半身,说明如果有敌人,杀伤的是敌人的下半身。
这次破片基本存在于稻草人的上半身,尤其是头部。
同理,但这次是更为致命。毕竟躯体的上半截致命的地方更多,尤其是头部。
还有一些是实验中很难看出来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也能得出来的结论。
众人讨论了一阵,最终得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那就是这个手榴弹是真的好,建议批量生产。
还用他们说,旅长都已经在想,把这款改进的手榴弹,立即电报给师长,准备推广全根据地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