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1312 突出重围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 作者:落寞的蚂蚁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说起我们现在电脑,和手机上使用的芯片,都是上世纪1946年米国人率先制造出来的硅晶体管,并且在那之后用晶体管制成了芯片。www.kmwx.net

    其原理说白了就是在高纯度的硅晶基片上,放入更多的硅晶体管吗,让电子在这些晶体管里穿行,使用独特的二元制01语言,来控制电门,最终达到让芯片执行任务的目的。

    而碳基芯片说白了,就是把硅替换成碳。

    其实早在上世纪,就有人提出过这个想法,并且进行了实验。

    但那个时候的人们并没有发现石墨烯,只是简单的想用碳原子来替代硅原子。

    结果后来发现碳碳相连的原子,结构上没有硅原子来的稳定,后来也就没人在继续搞碳基芯片的研究了。

    这种情况,直到2004年两位曼彻斯特的大学教授,发现并且第一次从石墨上撕下了大片结构的石墨烯,并且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

    碳纳米管芯片的理念,才再度被人提了起来。

    因为人们发现,随着人类对芯片研究程度的不断加深,原本界定电子领域的摩尔定律已经不在有效了。

    原本的摩尔定律是说,每隔12-24个月,人类对于电子芯片的研发成果效率就会翻倍。

    可是等芯片制程进入14纳米之后,这个定律就已经开始失效了。

    人们发现随着硅纳米管越做越小之后,下一代的换代升级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以至于现在人类制造硅精芯片的升级从7nm突破到5nm,就要花费大概三年的时光。

    而下一步从5nm,走到3nm,或者2nm,可能还需要三年或者五年的时光。

    等到最后进入到1nm的时候,甚至可能要花费十年也说不定。

    而等真正掌握1nm技术之后,想要在升级,可是硅晶体管的物理属性,就已经达到极限了。

    所以近些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以替代硅晶体管的合适的材料。

    而在2004年英国的教授发现了石墨烯之后,碳纳米管芯片的理论,就开始甚上尘嚣了。

    而米国人更是率先展开了研究,就比如在mIT,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科研经费被砸入到这个领域。

    直到19年,他们终于制备成功了第一块碳纳米管的芯片。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速度还比较慢,和米国比差的那肯定不是一点半点。

    正因为了解目前国内关于碳纳米管研究的进度,所以此前在公司内部组织的科研方向大会上,方子璐就否决了下属工程师,提出搞碳纳米管研发的思路。

    因为那完全是一种赌博。

    作为一名硬件方面的专家,方子璐实在是太了解碳纳米管研发的难度了。

    暂且先不说,碳基晶片什么的,就先说这碳纳米管的制备,就是目前困扰全世界科学家的最大拦路虎。

    哪怕是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的米国人,现在也只能疯狂烧钱,才能得到足够多的碳纳米管。

    这还是人家财大气粗,烧得起的情况下,如果是他们这样来操作,那恐怕非得把h公司给烧垮了不可。

    而且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时间。

    现在关于碳纳米管芯片,制备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难题。

    第一就是碳纳米管的制备,我们都知道石墨是由一层层的石墨烯叠加在一起形成的。

    而当我们把单层的石墨烯卷起来,这就成了碳纳米管。

    可是碳纳米管卷起来之后,长短,粗细都不一,这些碳纳米管有的是半导体,有的就是导体。

    而对于碳纳米芯片而言,需要的就是半导体的而已,那么你该如何把这些碳纳米管来进行提纯?

    要知道想要达到半导体制程级别,那么这么一堆碳纳米管的半导体纯度,必须要达到小数点后面四个九才行。

    而第二个难题,就是如何要保证碳纳米管的方向排列一致。

    如果你不能保证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保持一致,那么你的碳纳米晶体管将毫无意义。

    而第三个难题,就是你要保证堆积的密度。

    就是在一微米的空间内,你要堆积至少二百到三百根碳纳米管,而且这些碳纳米管的方向还要保持一致。

    这就是目前制备碳纳米晶片首先要面临的第一关难题。

    排列的一致性,高纯度以及高密度的问题。

    而光是这三个难点,就已经难道了目前世界上99.9999%的科研机构,公司和高校。

    而接下来,还有碳基晶元的制备,然后就是碳基晶元的光刻蚀刻,还有要使用的光刻胶等等。

    其中有一部分的制备过程,和硅基芯片的生产流程,是有很大程度重合的。

    所以当时方子璐在有人提出要搞碳基芯片之初,就毙掉了这个方案。

    可是现在,当一颗活生生的碳及芯片,就摆在她的面前的时候,方子璐已经是傻了。

    这种感觉真的太科幻了!

    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到目前为止,就连最先进的米国,都没有搞定的技术,现在已经变成了实体,就出现在她面前了。

    尤其是刚才,在电子显微镜下,她已经再三确认,那基片上面排列的确实是一层层的碳纳米晶体管之后。

    方总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又向后靠坐回了沙发上。

    “真的是碳纳米管芯片?”

    于总在旁边问了一句,他对于硬件方面的了解并不是特别多。

    尤其是芯片制造,他也就知道几纳米的芯片更好,但说起硅基芯片和碳基芯片的区别,他还真就不甚了解。

    而方总这时,则闭着眼睛点了点头。

    “确认了,是碳基芯片。”

    “哦?那比起硅基芯片来,这种芯片有什么好处?”

    方总猛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于总一眼,然后似笑非笑的说道。

    “如果是同级别的芯片,比如都是7nm的芯片,那么碳纳米管芯片的运行速度,就会是硅基芯片的10-20倍,这个主要看碳纳米管的纯度。”

    “而功耗方面,碳纳米芯片的能耗,将只有硅基芯片的百分之三十到七十!”

    “我去……”

    听了方总的描述,坐在一边的于总,忍不住激动的一拍巴掌。

    这不就正是他们最急需的芯片吗?

    此前台积电,已经开始对他们断供了。

    而等到来年,他们就已经再也拿不到最顶级的芯片了,虽然他们还未明面的旗舰机,准备了不少1010芯片。

    但那也只够用一年!

    而等到后年,如果政治格局还是没有改变,米国还是掐着要打死h公司不放。

    而国内这边,如果在芯片制造领域,还是没有突破的话,那么他们h公司可能就真的要退出智能机市场了。

    而随着智能机的越来越普及,。几乎谁都知道,智能机就是未来,就是明天。

    他们h公司好不容易,在这个领域深耕奋斗了十几年,才取得了今天这帮的市场地位。

    如果就这么退出市场,那真的太可惜了。

    搞不好公司可能从此之后就是一蹶不振,就好像当年的东芝,和日立那样,就那么渐渐的消失在消费者的视线当中了。

    退出很容易,可想要在爬起来,那可就真的是千难万难了。

    看看当年的摩托罗拉,在没有进入智能机时代,那可是唯一能和诺基亚相抗衡的世界巨头。

    可是一旦进入了智能机时代,他就成了最先倒下的巨头。

    还有诺基亚,当年不折不扣的手机领域的霸主。

    前两年还在洋洋得意的,用自己的手机砸核桃呢。

    可是两年之后,他们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在那之后,他们也曾经多次,想要借尸还魂,从新杀回到智能机市场。

    只可惜,被淘汰就是被淘汰,不管他们怎么努力,也没能在赢回人们对这个品牌的认可。

    而这样的场面,现在也就是h公司面临最大的困境。

    现在米国人可以说,已经是把所有的终极杀招都用上了。

    而从目前来看,尤其是从硬件的准备上来看,他们对于米国人的绞杀,真的没什么还手之力。

    如果说在内存,屏幕,和其他方面,他们还能想办法解决。

    可是说道这主芯片,他们就真的没办法了。

    因为目前世界上能够生产芯片的企业,就那么几家。

    LFK,特积电,和三桑,其中特极点和三桑,都和米利坚的资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或者说,他们背后的真正大老板,其实就是来自头号强国的财阀。

    至于LFK,他们使用制造芯片的设备asmL的光刻机,背后的大老板,也依然是头号强国。

    甚至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使用的设备也都是asmL……

    所以等到两年之后,如果那个时候,他们还是没能找到破局之路的话。

    那么h公司就将面临着无货可以用的局面,到时候没有主芯片,他们自然也就没了产品,等到那时候就更不用提什么市场了。

    而现在突然在星火科技,他们发现了这家神秘的企业,居然拥有可以完全替代,甚至绕开米国设备的碳纳米管芯片。

    这让于总如何能不兴奋?

    突出重围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啊!

    如果能和星火科技达成协议,那么他们h公司还怕你头号强g个锤子?他们绝对敢和头号强g人硬钢到底!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