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陳季平帶著雷小倩母女回到人間界,先做了一些布置,魔蝠化身、無相天魔化身、大力牛魔化身被派到外域尋覓混沌靈脈和各種礦脈資源;
陳四郎和傻根則負責勘測四大部洲的地理環境,寂滅化身和李三郎則通過各種方式推動解決核~安全問題,必要時可以施展一些仙家手段!
重啟道法時代,是個巨大的工程,陳季平從沒想過一蹴而就,所以,前期準備工作都交給了分神或者化身來執行,他自己則繼續煉制輪回盤,同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穿越三千年的化身身上。
www.biquge001.com
轉世為伍子胥,與出身寒微的姜尚完全不同,生活在官宦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親伍奢則是楚國太子太傅,可謂官高職險。
他的命運轉折,正是其父當上了太傅,太子被費無忌誣陷,作為太子師的伍奢受到牽連。
費無忌用計,欲將伍氏滿門全部斬殺,以絕後患,卻被機警決斷的伍子胥跑掉了。
逃出楚國的伍子胥可謂是歷經坎坷,最困苦時不得不乞討為生。
輾轉到達吳國時,迎來人生轉機,他投靠公子光,薦專諸,成功刺殺了吳王僚奪得國主之位。
獲得重用的伍子胥時刻不忘報仇,最終與孫武一起,滅了楚國,終于報了大仇,並幫助吳國登上了霸主之位!
可是,新王夫差登基,將功高震主的伍子胥冷落一旁,並不听勸諫,放棄聯齊滅越的主張。
後來又听信讒言,逼迫伍子胥自盡。
激憤的伍子胥,臨死之時留下遺言,要家人將他的眼楮掛于城門之上,看越國如何滅掉吳國。
果然,數年之後,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成功滅掉了吳國。
陳季平用“復仇王子”來概括伍子胥的一生,從其身上並沒有得到多少命運的感悟,但是卻對因果之道又了更深的認識。
伍子胥父兄被楚王所殺,這是因;借吳國力量滅楚,這是果;
他為達目的,助公子光刺殺了吳王這是因,其所作所為被夫差所忌,這是果;
成于吳,亦敗于吳,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人,注定會是一個悲劇人物,所以通過因果道法,便可推算出這個人的結局。
而事實上,幾乎所有把復仇當作畢生追求的人,結果都不會太好,因為仇恨滋生戾氣,戾氣非天地正氣,與天道的意志相悖,放不下仇恨,自然沒有好結果。
當然了,有仇不報非君子,該報的仇還是要報,只不過要選擇適當的方式。
一段人生結束,另一段人生又開始了。
化身轉世的第三段人生,變成了一個奴隸。
奴隸的命運,往往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僅僅因為打碎了主人的一件陶器,就付出了年僅十一歲的生命。
這段人生雖然短促,卻讓陳季平產生了極大的觸動,“我命由我不由天”,听起來多麼讓人振奮的豪言壯語。
但是,倘若一生下來就是卑賤的奴隸,說出這樣的話,簡直是天下最大的玩笑。
這也讓他懷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說法是否正確,反而“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說辭更貼近事實。
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跟著化身進入了第四段人生。
這次居然托生成了一個女子,而且生在一個吃穿不愁的中等貴族家庭。
幼年之時,除了學習各種禮儀,讓人比較苦惱外,基本上還算幸福。
十四歲時,喜歡上了表兄,可惜家族出于政治目的,將她嫁給了另一個貴族公子。
在兩個家族交好之時,她成了維系兩族關系的紐帶。
但是,當兩個世家交惡,她又被冷落了。
後來,母憑子貴,過上了一段自在的生活,只不過,隨著家族的沒落,顛沛流離,最終病死異鄉。
這樣一段人生,其命運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變化,說是身若浮萍或許有些夸張,但是從來沒有自己把握住命運。
反向思考,如果在少年之時,毅然跟著表兄私奔,而非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會不會更好一些?
喜聞樂見的情況是,從此“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根據戰國時代的社會環境推斷,私奔的結果幾乎注定是悲慘的,政治聯姻反而是不錯的結果。
這讓陳季平想到,有時候與命運抗爭真的好嗎?
巧的是,進入第五段人生,恰好是一個與命運抗爭的例子,而這個人生于普通農人家庭,日子本來過得平平淡淡,後來因為被征調入伍,在一次大戰中,斷了一臂。
但是這位身殘志堅,憑借頑強的毅力和一點小運氣,積攢了一份家業,後來娶妻生子,兒女滿堂,落了個善終。
從這段人生來看,如果因為人殘廢而沉淪,將來的日子必不好過,而他選擇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終是部分改變了命運,這說明人不能屈從于命運。
那到底什麼時候要與命運抗爭,什麼時候順天應命呢?
陳季平感覺已經觸及到了命運道法的基本法則。
在化身進入第六段人生之前,第六塊輪回盤終于完成,他在小宇宙中進行了一番測試,有些地方需要一些改進,不過基本上符合要求,若是這套輪回盤投入使用,至少能讓地府的工作效率增加五成。
軒轅逸華派人送來了籌集的材料,來的人陳季平非常熟悉,“恭喜力牧兄平步青雲,以後可要多多關照哦!”
“你馬上都是聖人了,還給我開這種玩笑?”力牧神君苦笑道。
“怎麼,最近日子過得不順心?”
“千頭萬緒,可用之人就我們幾個,實在是太累了!”
“天庭那些人還是不听管束?”
“是啊,五方帝君,各執掌一方,听調不听宣;滿天星宿和神仙,陽奉陰違;原天庭的那些家伙,大半不參加天庭議事,擺明是想晾著我們!”
“軒轅難道不想想辦法?”
“已經通過伏羲聖人,調遣了一批仙吏,算是勉強支應,但是,馬上就要就任昊天上帝,如果只憑這些人撐場面,豈不讓人看了笑話?”
陳季平听他發牢騷,已然猜出了對方的意思,不過他並沒有順著話茬繼續聊下去,而是轉移話題道︰“上界華夏學宮籌建的如何了?”
“建設還算順利,不過天庭在相關領域基礎薄弱,比如用電,不可能在天庭弄個電廠,只能用陣法的方式來解決,但是這又產生了新問題,諸如電力輸送,電壓轉換等等,總之,要讓華夏華宮真正在仙域立足,任重而道遠!”
陳季平不由想到,如果天上到處都是電線桿子,那會是怎樣的情形?
“實在不行,就多征調一些專業技工上去,人多了,自然能加快進度!”
“這樣不太現實,在天庭建設華夏學宮,是道祖特批的,其它人不合適,畢竟三界的秩序不能亂!”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花點功夫對那些天兵天將進行培訓,他們修為雖不高,學這些應該手到擒來吧?”
力牧神君不由眼前一亮,“不愧為人皇,這個辦法好!”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力牧幾次欲言又止,直到離開也沒說出請陳季平出手的話,顯然他並沒有得到軒轅逸華的授意。
陳季平也不會上趕著幫忙,于是一邊繼續完善輪回盤,一邊關注化身的第六段人生。
當他知道,化身居然托生成了鼎鼎大名的西楚霸王時,著實又吃驚了一回,畢竟這種轉世為大人物的概率實在太小了,他解釋不通,只能歸結為造化使然。
這個時空,項羽的生平在史書上有不少記載,不過另一個時空的項羽,還會將大好局面葬送,最後自刎于烏江嗎?
一開局,這個項羽就與陳季平印象中的項羽不同,三歲識字,五歲煉氣,十四歲已達人仙之境,近戰無敵不說,還玩的一手好飛劍。
當然了,這個世界,不止他一個修行者,那位秦贏政,居然是位巫族後裔,其殘暴屬性更甚。
贏政被人算計而死,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諸多仙人、煉氣士紛紛出場。
劉邦手下除了蕭何、韓信這些煉氣士,背後支持者乃是南方仙域的赤帝,和李鐵拐等人教仙人;
項羽手下除了範曾、項梁這些煉氣士,背後有真武大帝、地府閻君等人支持。
楚漢相爭,打的如火如荼,仙佛神鬼皆有出場。
雙方的支持者,不可能直接參與大戰,真正的主角還是楚漢兩方的領軍人物。
由于項羽更加勇猛,更善于作戰,楚方佔據了絕對優勢,劉邦不得不先認輸稱臣,于是有了著名的“鴻門宴”。
這一世的項羽更強,但也更傲氣,不屑于用刺殺的方式結果這個對自己最有威脅的對手。
得到喘息之機的劉邦,努力壯大自己,時機成熟後,以韓信為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打了楚軍一個措手不及,首次取得了戰略優勢。
而後不斷擴大優勢,最後設下天羅地網的困殺陣,楚軍大敗虧輸,項羽無法破開天羅地網,待法力耗盡、力竭之時,听到四面楚歌,心灰意冷,自刎而死!
當這段人生結束,陳季平久久不能平靜,項羽難道不夠強大嗎?難道背後的靠山不夠強嗎?
但是,他敗了!在大好局面之下一敗涂地!
為何會敗?
怨不得別人,只能怪他自己。
是他的性格缺陷,導致了他的失敗。
如果他不剛愎自用,如果他不好面子,如果他肯听取別人的建議,那麼江山必然會落于他手。
失敗的原因,完全是性格造成的,陳季平很容易就得出了“性格決定命運”的論斷。
性格決定命運,至少說明一點,命運與自身的主觀思想有關,也從側面證明了,命運其實並不是固定的,是會改變的!
如何改變?
改變性格,可以改變命運!
後天的努力,也許可以改變命運!
借助外界的環境變化,亦有可能改變命運!
但是,陳季平又想起另一句話︰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所謂的改變命運,其實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你的命里必須有,如果沒有,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
項羽的經歷,讓陳季平想到了軒轅逸華,這位雖然是軒轅人皇轉世,但是性格上變化頗大。
如果是以前的軒轅人皇,遇到麻煩,大概率不會死撐。
那位的性情極為豁達果斷,而軒轅逸華,似乎陰柔了一些,喜歡把事情憋在心里。
這種性格好不好?陳季平不敢妄下結論,但是明知自己做不好,還不去求人,這實在是有點教條了。
如果從命運的角度,會不會如項羽一般痛失好局呢?
正當陳季平準備觀摩化身的第七段人生時,伏羲來訪。
“怎麼了,看你臉色不好!”
“軒轅遇刺了!”
“哦,情況如何?”陳季平大吃一驚,他知道軒轅逸華是道祖重點看顧的對象,就是怕在接任三界共主前遭遇意外。
“還好,憑借一枚九轉太乙還丹保住了肉身!”
“知不知道是誰下的手?此事道祖應該會給個說法吧?”
“疑似萬神界那邊的人出手,事先有人闖入盤古界,道祖前去阻止,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陳季平凝聚意象法盤測算了一番,雖然有人刻意蒙蔽天機,不過憑借預測道法的神妙,他已經大概知道了問題出在哪里。
“有人跟萬神界那邊暗通款曲啊,這昊天上帝之位,看來還有波折!”
“實不相瞞,我此來,就是為了此事!”
“需要我如何配合?”
“不是讓你配合,而是請你出手,這事…其實軒轅自己來跟你說比較好,只是面子上過不去,所以,只好我來了!”
面子問題?
陳季平不由幽幽一嘆,成大事不居小節,若是顧著面子,以後做事,豈不是放不開手腳?
昊天上帝,可不比人間帝王,任性一回沒關系,在這個位置上,處理問題出現一點差錯,都可能產生極大的麻煩。
他現在忽然對軒轅當三界共主,心里有些沒底了。
伏羲看出了他的疑慮,急忙解釋道︰“你不要多想,他對別人不這樣,唯獨對你放不下面子,畢竟上一世的他,曾是你的老師!”
這個說法勉強可以解釋通,陳季平也願意相信,“那具體要我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