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景和帝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萬事不爭的皇帝了。
www.kmwx.net
  他變得積極了起來。
  從柳銘淇這邊回去第二天,他便帶著肅王、四位丞相、京畿總督熊文慶、漕運衙門總督苗炎、六部尚書、以及幾位大將軍……等等上百名官員,一起去查看了剩下七畝紅薯地的收割情況。
  柳銘淇自然沒有在場。
  他如果在場解釋,肯定就會搶了景和帝的風頭。
  少年連最大的榮耀都讓出去了,自然不可能和景和帝爭這點東西。
  他讓負責紅薯的于征出馬,權當所有的一切都是景和帝吩咐的,于征只是一個具體執行者。
  關于紅薯的問題,朝廷諸位大臣的爭先恐後,以及那興奮過度的狀態,險些讓于征腦子都給震壞。
  回來之後,他告訴了柳銘淇,朝廷諸公簡直是跟瘋了一樣,完全不像是決定天下大事的重臣。
  “南宮丞相當即就跪下了,老淚縱橫的沖著皇上大喊萬歲!”
  “其余的人也不例外,高興得大喊大叫。”
  “熊總督听說後年便可以在京畿地區大規模種植,笑得合不攏嘴。”
  “好幾位將軍听說紅薯可以生吃,直接洗了一下就吃,邊吃邊夸獎紅薯清脆爽口,水分充足,比隻果都差不到哪兒去。”
  “之後把紅薯給烤熟了,他們吃了之後更是興奮。連苗大人都懇求皇上把紅薯盡快開始種植,爭取兩三年後就鋪遍全國種植。”
  “肅王爺還想直接把紅薯收歸內務府著,听說是皇上委托給了您來照顧,他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
  听著于征的這些轉述,柳銘淇心中也有了數。
  在他看來,這一切的表現都很正常。
  即便是再鎮定的人,第一次看到可以一畝收割兩千斤以上的可食用農作物時,都會驚駭莫名,歡喜若狂的。
  制約封建社會發展的最大枷鎖,就是人口不斷泛濫,導致糧食嚴重不足的問題。
  一旦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民間再也沒有了暴亂的根源,那麼什麼事情都好辦。
  像是這幾年的災害,重新再來一遍,朝廷都不會擔心害怕。
  而將糧食問題給解決掉,民眾們肯定會積極做別的事情,比如手工業,比如船運業,比如飼養各種馬牛羊等等。
  整個天下便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地步!
  如此便直追三皇五帝,成了一個人間樂土。
  負責輔佐皇帝的大家,即便是到了地下,見了閻羅王,也是昂首挺胸的。
  思緒過處,柳銘淇問于征道︰“收割的紅薯,已經窖藏好了?”
  “皇上又帶走了兩百斤,說是給太後,還有沒過來的朝廷大員們吃。”于征道,“剩下的兩萬二千三百斤紅薯,已經分別放置于白糖工坊我們的五個地窖之中。繡衣衛大都督高敬還特意派了一百個繡衣衛,日夜駐守在白糖工坊周圍,提防宵小。”
  少年笑了,“這樣挺好的,我們倒可以震撼一些宵小之徒了。”
  別看現在裕王府的生意如火如荼,但實際上也有很多的麻煩。
  許多工坊都混進了外來別有用心的人,想要探查各個產品的秘方竅門。
  在這一點上面,平日里不問世事的裕王也非常果斷嚴厲,一旦發現了,直接打斷雙腿送到帝京府巡捕衙門去。
  苗炎最喜歡這樣的人,因為順藤摸瓜之下,他抓住了後面的隱藏大佬,最少都能罰十幾萬兩白銀,甚至能罰七八十萬的。
  當然這也不是每一件案件由苗炎自己來處理,他手下的八大總巡捕對此非常的擅長。
  正因為他們實在是太能干了,所以這一次苗炎去漕運衙門,也帶了四個總巡捕去。
  只是不知道這些人能在漕運這個著名的黑洞之中,堅持得了多久,最後會不會被苗黑子揮淚斬馬謖。
  ……
  于征走了之後,柳銘淇轉身去了另一個院子。
  這個院子里坐著一個青衫的年輕人,自己拿著一杯酒,慢悠悠的喝,旁邊還有兩盤冷切的香腸和鹵肉。
  听到了聲音,他扭頭一瞧,馬上就放下酒站了起來,恭恭敬敬的對著柳銘淇行禮︰“王爺!”
  “長鳳兄!”柳銘淇還了一個禮,“來,坐下說!”
  “好!”
  年輕人灑脫的坐了下去,倒是沒有什麼拘束。
  柳銘淇看了看這個長得風神俊朗的年輕人,他的長相比年齡還要年輕一些,實際上他已經二十八歲了,但看上去也就二十出頭。
  而且這家伙長得特別帥氣,還帶著一股溫和的味道,但誰都想不到,這就是大康朝第一的狂生才子。
  用現代化來說。
  他就是噴子。
  天字第一號的噴子鞏淵。
  上次無數的舉人士子們在皇宮門口請願,他鞏淵站在最前面,而且喊的口號特別嚇人。
  “處斬南宮忌!”
  “抄家林鎮遠!”
  “殺盡一切貪官污吏!”
  “……”
  這些都是鞏淵帶頭吼的。
  要不是丞相曹儀親自出面,把這群人哄到一邊談了許久,皇帝當場就要下不了台。
  可你看現在鞏淵溫文爾雅的樣子,像是那種瘋狂的額人嗎?
  當然了,有可能這是因為他見到了自己瘋狂崇拜的偶像的緣故。
  鞏淵最喜歡“舍生取義說”,他對《勸學》甚至能直接倒背如流。
  對于能寫出這樣天人之論的柳銘淇,他當然是瘋狂的膜拜。
  只不過之前他求見柳銘淇好多次,柳銘淇都沒有見他。
  現在柳銘淇就問他,“先前我多次對你避而不見,你心中怎麼想的?”
  鞏淵想了想,回答道︰“避嫌。”
  少年笑了起來,“那麼現在呢?”
  鞏淵道︰“避嫌。”
  “哈哈哈……”
  柳銘淇拿起了酒瓶,給自己也倒了一杯,和他踫了一下︰“所以你這種人不適合當官。”
  鞏淵點點頭,一飲而盡之後道︰“所以我不願意當官。”
  但這的確是一個聰明人。
  柳銘淇兩次的問話,他用的都是同一個詞,可“避嫌”兩個字卻有著不同的意思。
  第一個避嫌是為了避嫌皇帝和太子,免得別人說柳銘淇在邀名。
  第二個避嫌的意思,在于鞏淵知道了柳銘淇無意于皇位,所以更是用這種方式對皇帝表示,也是避嫌。
  話說現在柳銘淇不願意當太子的傳聞,已經在四處傳播了,許多人都知道。
  只不過這里面到底是自然傳播,還是有人刻意為之的,那就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
  想起了這個,鞏淵不覺對柳銘淇是越發的敬佩,“王爺您恐怕是第一個這麼灑脫的放棄太子儲君之位的人,這等淡泊名利,古今難尋。”
  “也別把我想得那麼偉大。”柳銘淇搖搖手,“我只是不願意承擔責任罷了,當皇帝是一個辛苦的事情。”
  听到柳銘淇的回答,鞏淵卻沒有半點輕視,“古往今來,幾乎絕大部分的皇帝看重皇位,都是看到皇位帶來的好處,至于說其余的根本不重要!
  如果每一個皇帝都能如同王爺一樣,提前想好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足以承受壓力,是不是可以應對這一切,把子民們放在首位,想好了再決定上位不上位,那才是天下老百姓的幸運!”
  柳銘淇之前就听說過鞏淵的名頭。
  原本以為這就是一個狂生。
  結果听他的說話,完全就是冷靜睿智的人,和外表的張狂根本不一樣。
  但是這家伙還是太過理想主義了。
  太過理想主義的人,通常就不能在朝廷為官。
  也難得他這麼有自知之明,清醒得很,倒也是符合柳銘淇心中的目標。
  “皇帝的處事方法,我們尋常人無法去想象,但是我們生在大康這個寬容的環境里,卻還是可以做一點事情的。”柳銘淇道,“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請你來的原因了。”
  鞏淵莫名的就興奮起來,“王爺請說!”
  別人這麼說,鞏淵只當他在放屁。
  老子就是這種標新立異的人,你還敢和我談這些?
  但德王卻不同,他是能寫出“舍生取義說”和《勸學》的聖人,想的一定不一樣!
  “江南民風開放,各種事物敢為天下先。然而民眾們,還有在野的有識之士,還是缺乏一個統一的發聲渠道。”柳銘淇緩緩的道,“俗話說,民意通而政暢,為了讓民間意見盡可能的讓上位者知道,從而查缺補漏,維護安寧……如今我就想要建立這個渠道,長鳳你可願意擔當此大任?”
  鞏淵有點听不懂︰“王爺是讓我去探訪搜集言論嗎?”
  “當然不是,我是讓他們自己找上門來。”柳銘淇笑著道,“長鳳你知道通告和驛報吧?”
  “嗯!”
  通告通常就是位于城鎮里每一個街坊門口的告示板,上面貼著許多官府想要讓大家知道的事情,經常有受官府雇佣的讀書人來給圍著的老百姓們講解。
  驛報就是通過驛站傳送的文書,一般是各級官府之間的文書往來。
  但出于時代的限制,鞏淵還是沒听懂柳銘淇的意思,“這里面有什麼關聯嗎?”
  “當然有!”
  少年道,“我想要讓你做一個新聞報紙……就是把你能搜集到的各種事情,無論大小,都刊登印刷在這個報紙上面,然後分發出去。”
  鞏淵畢竟是聰明人,這麼一講他馬上就明白了過來︰“這就是您說的發聲渠道?讓大家都能看到我搜集而來的信息情報?”
  “對!”
  柳銘淇頜首道,“不但是情報,你還可以請人針對一些弊端和不良風氣等等,予以批判和譴責,替民眾們發聲!甚至對于官府的一些事情,還可以出謀劃策,為民生盡一分力……”
  少年越說,鞏淵的眼楮就越亮。
  待到他說完,鞏淵猛的一拍石桌子,“妙啊!妙啊!報紙……報紙……哈哈,太好了!太好了!!”
  說話之間,他徑直站起來,給柳銘淇深深鞠躬道︰“王爺,長鳳長久以來都有這樣模糊的想法,想要替窮苦的民眾們發聲,想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苦楚,來關心他們!
  我大康的天下,非僅士子富紳官吏們的天下,乃是全天下人的天下!倘若連他們都不願意去照顧,朱門酒肉臭的故事必然會再次上演!
  殿下今日之言,猶如醍醐灌頂,讓長鳳茅塞頓開!我當做此報紙!當為民發聲,為民請命,雖萬死而不悔!!”
  這個快三十歲的舉人,激動得渾身都在發抖。
  他不缺錢,也不缺民聲。
  鞏家三代都有舉人,鞏淵的爺爺曾任六部從五品官員,父親也曾任飾品知州,他自己考上了舉人不說,弟弟也已經是今年入京考試的舉人之一。
  經過幾代人的積累,鞏家在江南有良田萬畝,商鋪數十間,可謂是豪富一方。
  從小在優渥條件下長大的鞏淵,卻偏偏對這些榮華富貴不感興趣。
  他喜歡讀書會友、喜歡批評朝廷弊端、也喜歡為老百姓說話……
  但活了接近三十年,他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最應該走的這條路。
  沒想到在今天,被柳銘淇一語點醒。
  他心中的酣暢淋灕,真是可想而知!!
  ※※※※※※
  柳銘淇找鞏淵,實際上不是巧合。
  他早就听說了鞏淵的名字,而且在最近京城里面,談論鞏淵的人非常多。
  起因就是他敢冒絕大的風險,帶領一群舉人們直接上街,沖到皇宮去請願,而且是喊出那麼激烈的口號。
  這絕對是不怕死的!
  偏偏老百姓就喜歡這種不怕死的英雄好漢。
  特別是江南來的這群士子們,早早的便在傳播鞏淵的傲然獨立,灑脫自然。
  這樣無論是民間,還是在士子們的心中,鞏淵都一舉成為了那個反抗不平等和黑暗的英雄。
  他就是那個旗手!
  鞏淵在此之後,並沒有安分下來,他頻頻的舉行各種集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堅定的覺得要把副相南宮忌斬首抄家,要把漕運衙門的那數百個貪官污吏一律斬首,家人流放……
  如此激烈的態度,比起朝廷諸公們的意思,完全是天壤之別。
  當官的都不希望做得太絕,因為下一次說不定別人就把你的事情給做絕了,所以留點體面是非常恰當的。
  可想而知朝廷諸公是多麼討厭這個家伙了。
  但那些舉人們,那些士子們,都還沒有被官場和光同塵,還是熱血青年。
  不僅僅是他們這些人,連翰林院的一群編修和檢討,都經常參與這種集會,大贊鞏長鳳“人間之杰”、“天生勇士”。
  然後回來他們就開始打了雞血一樣的上書,紛紛要求嚴懲這一次天大貪腐案件的主角們。
  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是在我大康,換做我大明,鞏淵都有點夠嗆,更別說我大清了,鞏家分分鐘被抄家滅族的結局。
  但一個社會的進步,恰好就需要這樣的瘋子。
  這樣的可以在一片沉默和默契之中,打破黑暗,給人們帶來不一樣東西的人,就代表著社會的一縷陽光,可以照亮人心。
  柳銘淇不提倡暴力的改變世界。
  改變室韋、西羌、回鶻、東瀛等等地方倒是可以,但自己國內就不用了。
  他喜歡用溫和一點的辦法,慢慢的來改變。
  改變的不是國家,而是人心。
  是開啟他們的智慧。
  只要人們的心智上去了,他們能驕傲自豪了,能發現自己敢說敢做了,那麼這個國家才會進步。
  從這一點來講,一九零零年之後的我國,報紙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連帶著在那混亂淒苦的二三十年時間里,報紙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康的民風比起我大清滅亡那些年要開放溫和多了,尤其是江南,因為天高皇帝遠,本身又富裕,自然會顯得激進一些。
  這也不光是大康,歷朝歷代的江南都如此。
  在這樣的地方刊發報紙,積極的引導民眾們,讓社會的風氣越來越開放,這才能極大程度的消除封建的愚昧,慢慢的提高科學的比重。
  所以柳銘淇在听說了鞏淵的事情之後,知道了他不願意入朝為官之後,瞬間就想到了這個人可以當報紙的主編。
  鞏淵有錢,就不會為生活所迫,去屈服于金錢。
  鞏淵同時又是舉人,聲譽非常的高,也非常的自負,這也就不會被人給脅迫。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麼多年的言傳身教,江南的民眾們非常擁戴他,願意相信他。
  這樣的人,創辦一個報紙,可以避免很多很多的問題,可以起一個好的開頭。
  事實上在說這話之前,柳銘淇就曉得他會答應。
  像是鞏淵如此的性格特點,這種裝比,又可以人前顯聖,並且還能當一個地位崇高的旁觀者、批判者……簡直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怎麼可能拒絕?
  而現在鞏淵的激動表現,也證明了柳銘淇的判斷很準確。
  ……
  待到鞏淵興奮完畢,重新又坐下,柳銘淇才再次開口︰“長鳳,做這麼一份報紙可不容易,巨大的榮譽只是一方面。你還必須要有強大的心態,足以抵御任何人對你的詆毀和質疑,並且錯誤之後還要積極的認錯改正,這樣才符合一個公正的報紙形象。”
  鞏淵點點頭︰“王爺,這個我懂,這些年來罵我的又不只一個,我不怕他們。”
  “好。”
  少年道,“既然你有這個意思,待會兒我給你一個大致的模板,是我琢磨出來的。你可以參考一下,也可以按照你想象的去做,沒關系。”
  “謝謝王爺。”鞏淵鄭重的道︰“我沒有做這個的經驗,您肯指點一下,那是太好不過了。”
  鞏淵很聰明,他從柳銘淇剛才的撥開迷霧便曉得,這位王爺一定琢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定有很多見解。
  柳銘淇是他的偶像,他當然願意從偶像那里吸取知識,這一點兒都不丟人。
  更別提柳銘淇還直接跟他說了,怎麼做是他自己的事兒,不干涉。
  鞏淵這就尤其的感激柳銘淇。
  他膜拜柳銘淇是一回事兒,但肯定也不希望成為柳銘淇的傀儡,他有著自己的獨特驕傲。
  “現在我們再說一點現實的事兒吧。”柳銘淇又道,“你家里是官宦世家,雖然現在你父親已經致仕了,但家里人在朝廷和地方為官的不少。
  所以這個報紙你不能當老板,就換成我家未過門的小妾蕭素琴素老板來擔當吧,一切的費用德王府來承擔,你覺得呢?”
  鞏淵很狂,但是不傻,而且很懂得人情世故。
  他本來都決定了自己去承擔這里面所有的風險。
  可听到柳銘淇這麼講,他猶豫了一下,“王爺您不是不願意繼承大統嗎?這樣的出風頭,是你所願嗎?”
  “我都無意皇位了,想要做什麼,難道還不能心想事成嗎?”柳銘淇聳聳肩道︰“江南總督劉仁懷這幾年不會離開,你就放心大膽的做吧,他還是有這種容人之量的。”
  “哦?那倒是好事兒!”
  鞏淵無意中听說了一個秘密,卻也只是笑笑,沒有多問。
  這事兒現在還的確是一個秘密,柳銘淇也是因為景和帝拿了三道題給自己做才曉得的,並且他第一時間明白了為什麼劉仁懷不能離開江南的原因。
  以劉仁懷對于江南的掌控,肯定不怕這些新東西的出現。
  哪怕不是柳銘淇的產業,他也不會亂來。
  等到兩三年過後,報紙有了長足的發展,有了足夠的根基,到時候無論是誰,都很難從江南這塊土地上把它給剔除了。
  鞏淵只是孤傲,又不是迂腐的人,想到了由柳銘淇掛名的好處,他自然不會拒絕。
  “殿下,這個報紙的名字應該叫什麼呢?”鞏淵又出言問道。
  “就叫《江南日報》吧!”柳銘淇說出了自己想到的名字。
  “江南……日報?”鞏淵念叨著這話,“王爺的意思是,做成每天都要發的報紙?”
  “這只是以後發展的方向。”柳銘淇道,“想要天天發行,技術印刷和運送的問題倒容易解決,關鍵是內容的豐富程度,以及編輯處理的時效性,這些都要長期的積累才能完成的。”
  “好的。”
  鞏淵松了一口氣,“我還以為一開始就要天天發,心想哪來這麼多的東西寫呢!”
  頓了頓,他說道︰“王爺,我覺得裕王府的印刷工坊非常好,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又比起一般的好,能不能在江南也開一個,正好印刷報紙?”
  “你倒是一個識貨的人。”柳銘淇一听就樂了,“好吧,你回去的時候帶一個小組過去。”
  江南是一個商家的必爭之地,印刷行當也是如此。
  柳銘淇無意要隱瞞印刷的一些技術,現在已經發明出來了活字印刷,倒是可以推廣一下。
  古代的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讀書的人不夠多。
  我國是怎麼騰飛的?
  還不就是靠咬牙堅持下來的九年義務教育?
  正是讀書的人多了,基礎就高了,所以在做制造工業的時候,才能做出那麼高質量的產品來。
  代工的怎麼了?
  勞動密集型產業怎麼了?
  沒有這些世界一流的產業工人,難道打仗了你還能叫別人幫你加工軍事物資?
  全世界除了德國和東瀛,哪個國家的工人能和我國比?
  而且他們兩國的勞動工人數量,加起來再乘以二,都沒有我們多。
  這就是我們發展的重大保障!
  因此回來看,倘若古代讀書的人能大幅度的增加,那麼讀書就不會被當作一種很神秘的秘密武器,從而推廣開來,讓更多的人開啟智慧。
  開啟了智慧的我國人有多可怕?
  想想三位錢先生,想想那些用算盤算出核彈數據的老一輩科學家們就可以知道!
  而印刷更多的書籍,用最便宜的價格傳播,就能改變很多很多人的命運。
  這個啟蒙的地點,柳銘淇認為,非江南莫屬。
  只有江南這個相對繁華的地方,才有那麼多人可以暫時脫離生產,進入學習之中。
  換作了在貧窮的身份地方,人們連生活都難以保證,又怎麼可能讀書?
  當然這也不是一兩年就能達成的目標。
  柳銘淇希望能在三十年之內,初步看到蓬勃發展的勢頭,他也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