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孫傳庭說得鏗鏘有力。
www.biquge001.com
外邊的許三咳嗽了兩聲,這才走進來,看著滿臉激動的孫傳庭。
還以為這家伙要弒主......
“無事,先退下去吧。”
陸舟揮了一揮手,讓孫傳庭與許三都退了下去,獨自一人思索著當下情形。
其實,按照夏國的發展情況,陸舟本來打算在內燃機造出來後再發動大型戰爭。
因為這樣就能夠盡可能的加快運輸速度,夏國的領土太大了,而且兵源少,後期的圍城戰會極為吃力。
但是,就看西西伯利亞的天月軍就知道了,西西伯利亞平原建立了許多正兒八經的防御城池,哪怕是有火器,在推進的時候都極為緩慢。
現在火藥方面沒有進一步突破,厚重的城牆是無法用火炮直接轟開,只能火力覆蓋塔樓。
這種情況,在遇到小型城池還好使用,但如果是綿延數里的大城,還得是靠人力廝殺攻奪。
但是。
如果再往後等個幾年時間,夏國就能完全不同。
陸舟有無限簽到的資源。
再過兩年支線鐵路鋪設完畢,基礎的內燃機能夠使用,憑借當前陸莊的造車技術,完全可以造出坦克。
甚至子彈都能開始普及......
用坦克去打建奴,想想都刺激。
但遺憾的是,時間不允許。
大明爛得太快,陸舟穿越過來得太晚。
在這幾年時間,能將夏國擴張至此已經是極為不易。
時間依舊是緊迫的。
如果再往後拖幾年,清軍或許兩年後還能入關,又或者是闖王在明北立下了根腳,與南明相互對峙。
陸舟想借賊寇之手將明地翻個底朝天,可不等同于樂意把江山拱手讓于李自成。
該做的布局還是得做好,陝西跟山西的根據地就是為此開闢。
還有一個,就是當下的遼東土地,也的確應該發動一場戰爭了。
根據遼東情報所看,清軍在松錦地區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正好是夏軍出兵的機會。
崇禎十五年,二月。
清兵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城外牆,副將呂品奇不戰而降。
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
至此,這場耗費了清軍大半國力的戰爭結束,皇台吉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打勝了這傳奇一戰。
眾貝勒這會也能看出,當初胡皇力保上三旗,誅殺叛臣的決斷是有多麼英明。
清軍只要是有核心尚存,戰力依舊是存在的,八旗的主力依舊還只是在那麼一兩萬人身上。
只要這主力尚在,八旗軍就不會潰散。
而恥辱的是,明軍在面對遠遠少于自己的清軍,四處逃亡......還逃不出來.......
被清軍俘虜者甚眾。
......
而此時。
京師,紫禁城。
年初的乾清宮。
正經歷一場罕見的沙塵天氣。
遮雲蔽日的沙霧席卷,包裹住了整座皇宮。
崇禎帝今日上朝,也是晾坐了許久,才得大臣過來覲見。
正值感嘆身邊無人,錦州的敗訊又隨之傳來。
消息本來是昨日該到。
風沙中傳訊兵迷了道路......
這樣的事情也能耽擱,可見朝中制度開始出現的混亂。
而且,京師的混亂,還大概率是與剛過去的疫病有關。
戶部尚書本來還想稟報去年京師大疫,全城死戶過半的事情,但眼瞅著這松錦敗訊傳回,誰也不敢主動開口了。
大家手頭上都沒有什麼好听的消息......
“諸位愛卿,可有對策?”
崇禎帝一連問了三遍,每一遍的聲音都大幅度提高。
下方的大臣們一臉茫然。
皇帝長嘆一聲,終于發覺無人可用。
憤怒的拍著龍案,邊上的案牘丟棄在一旁。
兵部尚書張鳳翼噗通一聲伏倒。
不管怎麼樣,這時張鳳翼知道,他自己這顆腦袋,總算是保不住了。
不過想想也是值了,自家的腦袋本來是在四年前就該斬去,當下稀里糊涂多活了四年。
這已經是皇帝身邊活得最久的兵部尚書了.......
“皇上,不過是有一件好事。
有密報說,皇台吉身染重病。
或許會死在回盛京的路上!”
張鳳翼在生命最後豁出去,說出一嘴。
身邊的大明朝臣立馬神情一振。
紛紛面露喜色。
“皇台吉死了?”
“張大人此話當真?”
“此乃我大明喜訊!”
......
朝堂上重新炸開了鍋。
皇台吉的名號對于明官來說,就如同一個噩夢。
當下如果胡皇一死,說不定清軍衰弱,大明還會迎來轉機。
崇禎帝看著下方群臣,面色更暗,怒聲道︰
“皇台吉死,八旗軍猶在,我遼東官兵全無。
中原賊寇未卻,洪承疇戰局未朗......
何喜之有?”
崇禎帝一一訓斥,責備這干大臣們不通情理。
當前國朝的局勢,可是少了一個皇台吉就能有所轉變的?
而且,泱泱大國,竟然還指望著這胡皇的身死迎來轉機。
這時候的崇禎帝尚且有幾分落寞,懷念起了數年前盧象升等人還在的時候,附和夸耀者有,但提出清醒意見的人依舊是更多的。
可是當下,先前有骨氣的人都身死了。
皇帝又嫌活下來的這些人只知附和,辦起事來卻毫無作用......
崇禎帝心頭悲嘆,下方的群臣再次默不作聲。
隨即有鐵鏈聲響起。
這位與夏國關系匪淺的兵部尚書被帶了下去,擇日斬首。
......
不同于大明朝廷的沉悶。
遼北在被夏國佔據後,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
最先移民過來的百姓,能夠有優先選擇土地的權利。
遼北成為了除了奴兒干外,又一處最能吸引人口的地區。
而夏國人之所以選擇來此,還是因為許多淪落到草原上的人本來就是遼民。
當下夏國打出了收復遼東的口號,不少人都響應來此,渴望著有朝一日回到故土,從建奴手中奪回什麼。
又或者說是釋放仇恨。
東部戰區的劉青峰,準備了一整年的時間,從天武城帶出兩萬兵馬,穿越大興安嶺,往建州地界奔襲而去。
杜二娘自然不甘落後,與烏拉率領著五千預備軍,挺進遼南。
遼北地區的兩千山林兵,以及三千野人部落,從正北面而下。
當下的山林間已經建立了營地,物資彈藥充足,在成熟的補給線支持下。
三方兵馬浩浩蕩蕩,侵入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