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245章 空中炮艇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帝国争霸 | 作者:闪烁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傍晚,收到前线指挥官发回来的报告之后,刘尊山绷紧了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了一点。www.biquge001.com

    苦战3个小时,前线将士依靠轮番到来的空中支援,在下午5点左右挫败了梵军的全面进攻。

    到此,梵军在10日白天发起的反击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在持续了大半天的战斗当中,梵军的伤亡人数超过了3000,帝国陆战队也有74名官兵阵亡,大约200名官兵负伤,此外还有上千平民被战火波及,不过其中有不少是武装起来的民兵。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空中支援。

    只是,在下午为提供支援的空中力量,并不是来自空军,也不属于陆军航空兵,而是隶属特种作战司令部。

    分成3个批次投入战斗的18架“运-9ea”火力支援机。

    其实,也就是常说的“炮艇机”。

    当初,在获知纽兰共和国秘密研制ac-130“幽灵炮艇”的消息之后,帝国空军与帝国陆军对这种搭载火炮的运输机都不是很感兴趣,或者说没有发现其存在的价值,也可以说成是帝国军队不存在类似需求。

    道理也很简单:纽兰军方投资研制“幽灵炮艇”是用来对付藏在丛林里面,跟正规军打游击战的小股敌人,尤其是南孤大陆那些获得梁夏帝国暗中扶持,专门跟纽兰共和国对着干的游击队。

    简单的说,“幽灵炮艇”面对的其实是低烈度战争。

    如此一来,运输机所存在的问题,比如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生存能力与机动性能都很差劲,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相反的,航程远、续航时间久、载重大与飞行稳定等优点得到放大。

    此后的实战也证明,在低烈度战斗中,炮艇机简直是无敌的存在。

    可问题是,在正规战争当中,炮艇机有多少价值呢?

    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其实,早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当时的帝国陆军航空兵就有类似的设想,还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这就是,在大型运输机的舱门处安装机关炮,在空降作战行动当中为深入敌后的伞兵提供空中支援。

    按当时的作战设想,由运输机改装的炮艇机能跟随运输机群作战,在整个空降作战行动中为伞兵提供火力支援,包括在空降开始前压制敌人的防空火力,以及在空降行动中阻击敌人的地面部队。

    凭借巨大的载弹量,以及更久的续航时间,炮艇机的作战效率高于攻击机。

    只是,在大战后期,就没有进行过像样的空降作战。

    至于那些紧急改装的炮艇机,除了由博物馆保存的几架,其他的全都按照过剩军事物资处理掉了。

    其中一些就辗转落到忒尔共和国手中。

    在随后爆发的波伊战争当中,特别是战争初期,在对付缺乏防空手段的波伊游击队的战斗中,这些炮艇机的表现得非常抢眼。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炮艇机凭借巨大的载弹量与良好的低速性能,发挥出远远超过攻击机的作战能力。在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能持续存在的压制力量。

    有趣的是,也就是在波伊战争初期的突出表现,让纽兰空军认识到了炮艇机在低烈度战争当中的价值。

    相反,帝国空军反到是不为所动。

    当然,这也能理解。

    在最初的几年,波伊战争其实是一场地区冲突性质的低烈度战争。在忒尔共和国决定从波伊地区撤军之前,帝国当局就没有考虑过要出兵干预。当时甚至没有想过要为忒尔共和国提供军事支援,更加不要说直接出兵参战。那些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武器装备,自然难以得到帝国军方的认同。

    当时,帝国当局所设想的下一场战争,其实就是第三次全球大战。

    在全球大战中,针对低烈度战争的炮艇机,未必有存在价值,毕竟面对愈发先进的防空系统,速度慢得出奇的炮艇机就是飞行的靶子,别说是远程防空导弹,单兵防空导弹就能把炮艇机揍下来。

    事实已经证明,帝国面对的不仅仅是全球大战。

    出兵波伊地区之后不久,帝国军方就清楚的认识到,需要炮艇机这样的空中平台来对付神出鬼没的游击队。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空军与陆军共同出资,以“运-9”为平台研制炮艇机。

    虽然帝国军方从来没有承认,但是以战术运输机为平台,足以证明在设计的时候借鉴了纽兰共和国的“幽灵炮艇”。也正是如此,帝国空军的炮艇机在很多方面跟“幽灵炮艇”非常的相似。比如说,主要武器是1门采用短身管的100毫米火炮,副武器1门40毫米速射炮与2门25毫米加特林机关炮。因为25毫米机关炮被东方集团淘汰,所以后期型换成13毫米加特林机关枪。

    当然,凭借更大的载重量与内部空间,帝国空军的炮艇机能够搭载更多的弹药,装载更多的燃油,获得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如果是执行战场巡逻任务,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延长滞空时间。

    要说的话,帝国军方最初的设想,就是把火炮装到运输机上,解决射程不够远、弹着精度不够高与射界受到限制等问题。至于具体的使用战术,反到是次要问题,至少在立项之前没有认真思考。

    结果,战术应用成了炮艇机正式列装的拦路虎。

    简单的说,到底是编入空军的战术航空兵,还是编入陆军航空兵?

    对此,双方是各执一词。

    空军提出的理由很直接:炮艇机由战术运输机改造而来,属于固定翼飞机,因此肯定归属于空军。

    只是,陆军也提出了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

    炮艇机在本质上就是飞行的炮兵,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也就理应由陆军管辖。

    这场争论,足足持续了3年!

    在争论结束的时候,波伊战争也已进入到收尾阶段。虽然在正式列装之前,空军与陆军就已经在私下妥协,把十几架用于测试的炮艇机送往波沙湾,参与了作战行动,但是到波伊战争宣告结束,空军与陆军都没有在炮艇机的管辖权上达成一致,也就没有能够在论议两院获得拨款。

    等到波伊战争结束,就更加不可能获得拨款了。

    当然,经过波伊战争的考验,对炮艇机的战术价值,空军与陆军的态度是高度统一。

    以炮艇机在波伊战争后期的表现,哪怕是在大规模战争当中,炮艇机依然有很高的战术价值。特别是在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炮艇机能为地面部队提供更加持久,而且更加精准的火力支援。

    关键就是,在电子火控系统的控制下,100米火炮的弹着误差不会超过25米,如果使用40毫米速射炮,甚至能对距离防线15米的敌人进行火力压制。相对的,80毫米火箭弹的误差都超过了25米,而通常使用的250千克级炸弹的杀伤范围超过50米,而500千克级炸弹更是高达150米。

    至于威力,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别说100毫米火炮,与“攻-9”搭载的那门加特林机关炮共用弹药的40毫米速射炮就能够摧毁绝大部分地面目标。

    为了能够获得拨款,空军与陆军各自做出退让。

    炮艇机依然归属于空军,编入支援航空兵,只不过由特种作战司令部管辖,而该司令部在名义上隶属总参谋部,实际则由陆军司令部领导,比如一直是由陆军司令部委派的上将担任最高指挥官。

    只是,直到周涌涛成为帝国首辅,炮艇机项目才获得了重生。

    斯兰内战后期,炮艇机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其价值总算得到承认。

    在后期的作战行动当中,帝国派遣的炮艇机成为了斯兰国防军最可靠,甚至是唯一能依靠的支援力量。几乎所有的地面进攻行动,都是在炮艇机的支援与掩护下进行,绝大部分高价值目标由炮艇机摧毁。

    正是如此,在新历的145年,帝国空军与陆军再次联手,研制新式炮艇机。

    只是,最后依然选择用“运-9”做为搭载平台,只不过是最新的e型,而且对部分子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加厚了机身装甲,关键部位能够抵挡20毫米炮弹的直接攻击,正常起飞重量比“运-9e”增加了大约5吨,为此采用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保证巡航速度等性能不会降低。

    不过,最为主要的改进之处,其实是武器系统。

    以“幽灵炮艇”为代表,哪怕是最新式的ac-130u,其主要武器都是火炮,前后几个型号所做的改进,也就是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并没有拿火力系统做文章。

    当然,帝国军队之前陆陆续续装备的那些炮艇机也一样。

    可问题是,火炮的精度肯定有个上限,不是说只要持续改进火控系统,就能够不断的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

    严格说来,火力打击精度已经是研制炮艇机作战使用的关键因素。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敌人的防空火力增强,特别是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单兵防空导弹的出现,对所有低空飞行的作战飞机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就要求炮艇机能在更远的地方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评估,炮艇机首次开火距离,得由1500米提高到5500米,战场生存能力才有足够的保证。

    随着距离增加,炮击精度会直线下降。

    就拿100毫米火炮来说,在射程提高到5500米的时候,首发弹着误差将达到75米。

    显然,这样的精度肯定无法接受。

    也就是说,需要一种精度更高的武器。

    毫无疑问,唯一的选择就是空地导弹。

    所幸的是,在启动新式炮艇机的研制项目之前,主要由武装直升机搭载与使用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已经成熟,而且被证明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对地打击武器,不管是精度,还是威力都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此外,炮艇机飞得更高,速度也更快,能够赋予导弹更远的射程。

    正是如此,也就要求炮艇机得具备搭载与使用重型反坦克导弹的能力,而且搭载数量还不低。

    至少都要有40枚。

    理由也很简单:炮艇机的持续作战时间以小时计算,通常在6个小时左右,出动一次往往需要对付数十个,甚至更多的地面目标,因此需要搭载足够的弹药,才能获得相应的持续作战能力。

    燃油没了,还可以空中加油,要是弹药用光了,就只能返航。

    可惜是的,这个要求确实有点高。

    不是技术上办不到,而是加上40枚导弹,以及发射系统与火控系统,成本将会高得让军方无法接受。

    此外,整合反坦克导弹的发射系统会导致设计周期延长。

    综合权衡之后,帝国军方做出了取舍,不再要求把空地导弹置于机体内部,外挂方案也能够接受。

    正是如此,在“运-9ea”机翼外侧有4 个武器挂点,使用复合挂架最多能够挂载24枚KD-28c短程空对地导弹。

    有趣的是,在“运-9ea”机舱内部,预留了安装40枚KD-28c的位置。

    可惜的是,采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自主导引头的KD-28c还没量产,而且配套研制的毫米波雷达也没有定型,所以在大战爆发之前交付的那些“运-9ea”不具备搭载空地导弹的能力。

    设置在机翼外段的4个武器挂点,通常用来携带副油箱。

    如果在高风险地区活动,还能挂载2具电子对抗与干扰吊舱,增强对抗采用红外导引头的单兵防空导弹的能力。

    与其他的先进作战飞机一样,突然爆发的全球大战,解决了炮艇机量产的所有问题。

    关键还有,可以拿现役的“运-9e”改造。在帝国空军的运输机队里,这种战术运输机超过5000架,其中e型多达2500架。再说了,前线作战行动对战术运输机的寻求一直不是很高。

    迄今为止,交付的“运-9ea”已经超过200架。

    当然,在通常情况之下,一个大队的18架“运-9ea”就能承担起一个战术方向的支援任务。

    要说的话,正是依靠来自瓜港的这些“运-9ea”提供的火力支援,陆战队才能在下午的战斗中顶住梵军的疯狂反击。

    此外,也就是有了“运-9ea”在前线作战,才能够按照原订计划,让重型直升机继续向机降场运送工程设备与物资,确保修建野战机场的工作顺利进行。要不然,肯定得在当天下午动用垂直空运力量向前线增兵。

    随着夜幕落下,突击作战行动进入到最关键的一个夜晚。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