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微生物會冬眠,也只有陳涵可以重啟微生物,這對陳涵算是個好消息,意味著他的底牌又多了一個,不怕其他人把這項技術學去了。
www.kmwx.net
陳涵也不準備主動告訴孟院士宣布公布論文什麼的,說了他們估計也不會信。
順其自然就好。
接下來的幾天陳涵在別墅有培養出很多微生物,智慧產業規劃部的人也來了一趟,重新規劃微生物的價格。
以前每克500萬,如今陳涵每天可以產好幾斤,隨著時間發展,產量還在倍增。
上面也不能繼續以這麼高的價格收購微生物了。
最後協商討論後,決定以10萬每克收購,價格縮水50倍。
這個價格將至少維持1個月時間,不管這個月內陳涵提供多少微生物。
陳涵知道這也是上面想照顧他,故意給的條件。
要知道現在他一天可以生產4斤,第二天就是16斤,當然並不能無限制繁殖。
上面肯定算的很清楚,第一個月基本不會提供奶制品給陳涵。
消耗的就是收購來的燕窩。
而在深城倉庫里的燕窩,只有6.6噸。
一共13200斤,提取出的燕窩酸至少縮水100倍以上。
最終得到的燕窩酸只有132斤,其實微生物的消耗和吃的數量差不多。
就算縮水也只縮水一點點,最終收獲的便是至少120斤微生物。
一共6萬克,真以10萬計算,只有60億。
成本就是收購燕窩的1億,以後燕窩漲價那肯定成本也會提升。
反正現在來看,簡直就是暴利。
為了配合炒作,這些事都會公開出去,想要炒作燕窩的人,很容易就跟著上當了。
陳涵待在別墅的實驗室生產微生物,甚至還有字母台的記者過來拍攝,國內在微生物領域取得巨大突破,字母台當然也會報道。
在采訪期間,國內影響因子最高最權威的期刊《細胞研究》刊登了一篇論文。
論文的標題是︰“微生物對神經元細胞的影響。”
學術圈的人最先注意到這篇論文,和普通人不同,他們是專業人士,對于《細胞研究》很了解,知道它的權威性。
只要論文發表了,基本上就屬于已經證實是沒問題的論文。
像是有些期刊,只要給錢什麼內容都可以上。
甚至鬧出過笑話,什麼熟雞蛋反生論文。
專業人士看了這篇論文後,也有點不理解,因為這篇論文實在太簡陋了。
幾乎就是網友們常常說的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寫的論文。
里面沒有詳細的實驗步驟,幾乎就和熟雞蛋反生論文差不多,通篇充斥著猜測可能也許之類的字眼。
不少學者甚至覺得是不是《細胞研究》墮落了。
也開始恰爛錢,這篇論文也沒有發表在很顯眼的位置。
而是夾在期刊中間的一塊不起眼的地方。
這更加讓其他人覺得這論文是走關系刊登發表的,有的人已經開始寫舉報信了。
記憶分子液的事只有華國頂尖的一批院士專家才清楚,其他地方一直在保密狀態,一些大學的教授本身具備很高的學識,他們更加相信是期刊出了問題。
能夠提高記憶力的研究成果,怎麼可能是華國研究出來的,連漂亮國都沒有這項技術呢。
不少人落後習慣了,天然覺得自己低別人一等,他們更是無比堅信,這篇論文是個笑話。
學術界這些年鬧出的笑話實在太多了,就算是專家都因為很多原因,經常被網民稱呼為磚家。
這也說明學術圈也魚龍混雜,有正直的人想把這件事曝光,糾正期刊犯下的錯誤。
也有別有用心的公知,想要把水攪渾。
讓更多網名對學術界失望。
這樣才能表現出漂亮國這些西方國的優越,才能體現華國期刊出版界的黑暗,學術界的不思進取等等。
公知們大多都是有些文化的人,各種期刊自然是最先接觸的。
有些人能量還不小,竟然可以查到陳涵表面上的信息。
發現這個論文作者竟然是學的軟件工程,剛剛畢業就更加有理由黑陳涵了。
繼續查下去,更是發現他還是科院博士。
這可就更不得了了,剛畢業的學生怎麼成為博士的?
是不是連科院都腐朽了,這個學生的背景可真是強大。
本來如果他們理智一些的話,也許會考慮,既然能拿到微生物博士學位,是不是意味著其他可能。
但公知們只會選擇性的相信對他們有利的消息。
他們也只會公布給公眾比較片面的消息,也只有這樣他們才好帶節奏。
最後就算證明陳涵其實有點學問,他們也已經對很多人造成了影響。
就在陳涵接受字母台采訪時,陳涵的最新論文果然登上了熱搜。
特別是陳涵之前就在微博里宣稱自己的論文發表,內容是關于提高寵物智慧的內容。
這下就真的關聯上了,如果論文是正常論文,大家肯定不會有什麼意見。
現在的情況卻是公知們亂帶節奏,期刊方面因為想淡化影響,或者就是想要炒作,故意把論文弄的容易讓人誤會。
于是輿論瞬間爆炸!
陳涵待在家里都接到很多人的電話,特別是爸媽的,還有一些同學也都發微信詢問到底怎麼回事。
再不去網上解釋一下,就要真的成為全網黑了。
陳涵才送走字母台記者,雖然疲憊還是認真的看了看微博到底怎麼回事。
結果就看到五個頭條,竟然三個都和他有關。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學術造假何時休!
第三位的是,讓人提記憶力的東西可能存在嗎?
陳涵點進去查看,就會看到很多被認證的大V都寫了長文批評他。
簡直快把他罵成了小丑,原來前幾天微博宣布要發布論文,就是買個豆腐塊,腐蝕頂級期刊讓他們背書,然後方便以後陳涵賣飼料。
也有一些人把陳涵外婆的身份曝光,信誓旦旦的說,一定是陳涵的外婆利用人脈,影響了期刊。
隨後延伸說華國就是人情社會,科技再怎麼努力都比不上漂亮國,人家有多自由民主,不存在這種潛規則。
身在華國,真是感覺呼吸都有要窒息的感覺,全身都套滿了枷鎖。
這種文章一看就是公知寫的,可是奇怪的是評論里大部分都是附和的。
甚至有人說,國外的空氣都是香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