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迪洛克教授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得就像是被猫爪子在挠一样,让人心痒痒。
www.biquge001.com
然后是材料的稳定性,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它所展现出来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都非常不错,最起码不会因为高温高压的侵蚀而造成寿命变短。
只不过不知道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它的稳定性如何,不过这不是问题,这东西又不会裸露在外面,肯定是要有屏蔽层的。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造假的话,这些成果绝对是突破性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一项技术没有诞生在麻省理工,没有诞生在硅谷。
食指在桌子上轻轻敲打着,迪洛克教授思忖了很久。
论文是篇好文章,里面列出的数据和图片证据也挑不出毛病,但因为这项突破实在是太过重大,以至于他现在和《自然》的编辑一样,拿不定主意。
就这样思考了很久,忽然迪洛克教授心中微微一动,回头喊了声。
“拉菲特,一会儿我会发一份实验报告到你邮箱,你让艾尔特照着那份实验报告去做一遍。记得告诉他,这是他这个星期的实验任务。”
“好的教授。”女助理款款而去,丝毫不在意今天已经是周五了:又不是她加班,如果她要加班的话,老板估计受不了。
搞定。
迪洛克教授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有事儿弟子服其劳,他们吃自己的喝自己的,还要用自己的,干点儿活不是应该的吗?
艾尔特是他带的硕士生,研究的正好是热电材料方向。
实验本身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三天之内就能检验出来,要是连这个水准都没有,他凭什么在这种大佬手底下干活儿?
要知道麻省理工的导师的研究生名额,那可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一个导师一辈子能带几个研究生呢?这些人不仅仅是来他这里上个学而已,更是他以后的本钱,在学术界,这种传承的关系非常重要!
别看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和学术界脱不开关系,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就是建立在学术界的进步之上的,但是学术界依然是非常保守甚至有些陈腐的,当然这里指的是态度而非是生活观念。
虽然一般审稿人是不负责重复实验的,但为了满足他本人的好奇心,他决定找几个硕士生做一下:别问,问就是有钱任性,他大概还不知道有不少得到消息的大佬已经开始自费给他做重复试验了。
当然,就算是知道了他大概也不会在意:看不起谁呢,好像老子没有钱一样!
反正设备他都有,那点材料也花不了几个钱。
要是真将常规环境下热电材料的转化率提高到了20%以上,那他也算是见证历史了,以后说不得这个年轻人将会是麻省理工在东方的重要助力。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还是这个事情比较吸引他的关注,毕竟他这个年纪该玩的都已经玩过了,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年轻人的烦恼了。
还真别说,自从某些方面的需求少了很多之后,他觉得自己的专注程度和科研能力强了不少,这估计就是传说中的斩断是非根吧,貌似某些华裔留学生里面确实有这个说法。
......
画面拉回到《自然化学》编辑部,两位技术编辑正在处理新收到的稿件。
毕竟是两大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之一,这里每天收到的稿件,都能用成千上万这个词来形容。毕竟现在各国的发展和竞争与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如果没有这样足够的科研能力,那么久绝对不可能成为强国。
而科研能力的评估,一定程度上离不开这些权威期刊,这算是某种情况的一个缩影吧,毕竟他们将学术中心从欧洲弄到美洲来,确实是花费了不小的代价和耐心,他们也确实应该有这个收获。
所以,虽然敢往他们这里投稿的都是对自己极有自信的那种,但是其中一大半的归宿都将会是回收站,只有一些素质突出的论文才有可能突出重围。当然有时候他们这些编辑也不完全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也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还算公平(要脸)。
就在这时,正在检查稿件的摩特没有忍住,或者说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忽然发出一道小声的惊呼。
“不可思议……竟然有人声称将热电材料的转化率提高到了20以上?!”
摩特的声音,立刻吸引了旁边同事的注意:“又不是没见过这样的狂徒,你或许需要一杯咖啡”
“前一段时间有人宣称自己的热电材料转化率达到了18%,结果你告诉我需要35t的磁场才能达到这个效果…简直是fuck!”
只见坐在隔壁桌的霍尔特端着咖啡站起身来,他是这一个组的负责人,他凑到了这个编辑的电脑旁边,看着屏幕中的论文推了推眼镜,饶有兴趣道:“确实不可思议……如果这是真的,能源行业将掀起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还有航天,甚至是军事等等…”旁边的人补充道。
这种说法毫不夸张。目前制约能源问题的技术瓶颈,就在转化率,也就是烧开水的问题上。虽然人们想方设法来提高烧开水的效率,但是目前似乎达到了一个瓶颈,哪怕是研究了这么多年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也不过是把热效率提高了一个个位数而已,还是百分之的。
想到这儿,自然有人想要另辟蹊径,热电材料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很难,但它的应用实在是太广泛了,不仅仅是用在能源领域,而且其他领域也很重要。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它是真的。
几个编辑盯着这篇论文看了很久,谁也拿不定主意。
论文的格式没有任何问题,行文中也没有明显的漏洞,研究成果的轰动性也绝对配的上《自然》。但问题就在于,这技术未免也太“黑科技”了点。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把它提高到10%,你竟然把这个比例给直接给提到了20%?
因此,两位编辑犹豫了。站在摩特后面的霍尔特,思索了片刻之后,问道:“这篇文章你怎么看?”
摩特皱眉道:“我不知道,论文本身没什么问题,在新能源领域绝对称得上是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但是……对于论文本身的正确性我不敢保证。”
霍尔特提醒道:“投稿人可是那一位大名鼎鼎的电化学领域的大佬。”
摩特问道:“那你的意见是?”
“我的意见是,既然论文本身没有问题,也符合我们期刊的要求,那就把这个问题扔给审稿人去烦恼吧,如果专家们觉得没问题,我觉得也oK。”霍尔特说道。
反正,期刊是不背锅的。
“那你觉得谁比较合适?”摩特问道。
在这个时候,麻省理工的那一位人傻钱多的大佬就出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