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576章 折戟沉沙喪魂膽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海上升明帝 | 作者︰木子藍色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漢中西城牆上。

    協守的城中青壯百姓,正幫忙搬運著石塊木頭等上城協防,甚至還有人在城頭架起大鍋,開始煮開水、熱油,甚至是煮金汁。

    他們一邊忙碌著,一邊也不斷扭頭眺望城外戰場。

    當韃子騎兵發起沖鋒時,許多漢中百姓甚至都有幾分不忍直視,站在城頭高處,更能把騎兵沖鋒的那股子彪悍勢頭一覽無遺,也越發讓人感覺心驚膽顫。

    沒有多少人覺得明軍能夠硬抗上韃子騎兵沖鋒。

    陳才芳是萬歷年進士,點過翰林,在京城當了多年官,後來還外放做過幾年官,崇禎年間告老還鄉,回到漢中。

    崇禎年間,做為得天地造化,被漢水滋潤,環抱于秦嶺巴山之間的富饒漢中,並不太平。

    各路人馬來來往往,刮地三尺。

    明軍、闖軍、西軍、清軍、明軍、明軍,你方唱罷我登場,再富饒的漢中也經不過這般劫掠。

    漢中本有西北小糧倉之稱,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缺糧的事,只要手中有糧,不愁沒糧吃,甚至還能順漢水運糧下荊襄或是輸川北、陝甘。

    飽受戰亂的百姓,這幾年不斷往府城逃,陳才芳也從留壩跑進了漢中府,他多年為官,家境本來殷實,但這些年被各種勸捐,也是搞的日子艱難。

    因為以前點過翰林,做過按察副使,所以這兩年,各方勢力控制漢中後,也都還用他來做漢中知府,負責民政。

    其實陳才芳根本不願意再當什麼知府,可不當也不行。

    從賀珍到馬科,再到李國翰,他一個也得罪不起。

    只是他也沒想過,有一天會一覺醒來,這又成大明治下了。

    大明五省經略文安之召見他,跟他聊了一通後,仍委他暫署漢中知府,讓他協助守城。他的任務就是維持城中治安,召集城中保甲民壯協防等。

    匆匆剪的辮子,額頭還發亮,只能戴個網巾再把以前大明的官服翻出來穿上。

    帶著師爺們在城頭指揮民壯。

    他也一直暗暗盯著城外戰斗。

    一開始也覺得明軍雖來的突然,但面對剛大敗西賊的八旗未必打的過。

    甚至認為八旗一沖就能沖潰城外明軍。

    可是當兩軍狠狠的踫撞在一起後,他就一直震驚的合不攏嘴。

    明軍列陣城外,八千人馬。

    背城臨河,面向清軍。

    分為左右兩翼,連綿數里。

    清騎最先沖左翼,可是在明軍城牆上火炮支援,陣後弓弩掩護下,明軍的槍陣巋然不動。

    居然死死的頂住了韃子騎兵。

    韃子騎兵沖撞到步陣上,也不過沖入幾丈就被淹沒了。

    人仰馬翻。

    清騎如巨浪拍打,但明軍卻如磐石堅固。

    任巨浪怎麼拍打,都頂住了,反而是浪花被拍碎。

    “騎兵,騎兵出動了。”

    一名師爺看的激動不已,直掐大腿,忍不住高呼。

    此時城牆上,不論是明軍將士,還是協防壯丁,甚至如陳才芳等降官,都不由的停下手里的活,全都望著遠處戰場。

    這可是極難得一見的場面。

    比看戲還過癮。

    他們站在高望的遠,眼看著韃子一騎又一騎的撞是明軍槍陣,然後一騎又一騎的倒下。

    一些韃子騎兵試圖調頭逃離,結果卻難逃弓箭、火槍的轟擊。

    今天天氣很好,萬里晴空無雲。

    戰場形勢一目了然。

    兩千蒙古輕騎,沒多久就被撞的稀碎,而清軍幾千步兵還在後面沒跟上,仍在賣力的跑動著。

    號角聲響起。

    城外坐鎮指揮的五省總統秦良玉下令,騎兵兩翼包抄。

    御營提督張世鵬親自率領騎兵出擊,他和朱萬化各領一翼騎兵, 然殺出,如大鵬展翅,兩翼包抄合圍。

    這些騎兵數量不多。

    可對于此時在戰場上被明軍槍陣撞的頭破血流的韃子來說,卻是致命的。

    輕敵大意的屯齊後悔了。

    下令騎兵後撤。

    後面還在趕過來的韓岱見狀,也立即下令,鳴金後退。

    騎兵都被打成這慫樣,步兵再去就是送了,得回來重新整頓。

    但明軍又如何會放過這機會。

    陳才芳雖然以前官做的不小,而且還在漢中被迫當了兩年知府,也見過來來往往的許多兵,甚至城外的戰斗不止一次,但還真沒有哪一次打成這種樣子的。

    這激烈,這氣勢。

    當初李赤心他們前來,被賀珍攔截時,雙方也在城外打了一仗,但當時打的那叫一個難看,跟村族斗毆一樣,哪有這場面。

    就是後來西賊幾次來犯,也沒有這種陣狀啊。

    賀珍長安兵敗後來攻,更只是叫罵了一陣,然後雙方弓箭互射了一通後,就退了。

    騎兵直接撞步陣,太難得一見了。

    結果也是讓人感嘆,還以為蒙古騎兵多了得,結果就這?

    屯齊深知輕視了對面明軍,想撤,重整旗鼓再來,可張世鵬不給他機會。

    輕騎蓄勢一擊, 的殺出。

    戰場上,秦良玉也發出命令,各部向前推進。

    秦翼明、馬萬年、冉天麟、季從孝等一位位前線將領,喝令出擊。

    士兵們舉著長矛,大步向前。

    “這些韃子騎兵完了。”

    陳才芳感嘆著,有些不可思議。

    “韃子怎麼打成這樣?”

    “他們為什麼拿輕騎沖長槍陣?”

    幾名幕僚也道。

    陳才芳想了許久,“因為韃子入關後,贏的太輕松了,他們已經好久沒有遇到這麼厲害的大明軍隊了,還以為能一沖而潰。”

    騎兵沖步兵,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行,如果遇到實力相差大的,確實一沖即潰。好比以前官軍沖流賊,甚至順軍三堵牆沖官軍,都經常是能一沖即潰的。

    前提必須得實力相差大。

    明顯韃子預叛錯了,他們也想不到這支明軍這麼厲害。

    韓岱下令步兵後撤。

    “這些騎兵好像跑不掉了,被圍住了,那些騎兵好快啊。”一名幕僚指著奔馳如電的明騎道。

    後方的清軍主帥李國翰也發現了這個可怕的情況。

    他憤怒的大罵道,“韓岱是豬腦子嗎,這個時候不上去接應而是獨自撤退,那不是要把屯齊兩千人全送了。”

    “趕緊傳令給他,讓他帶步兵上去接應,必須把人接應回來。”

    罵完,他又給部下下令,也不管後面盾車是否全過河了,趕緊整理列陣,前出接應,還讓人給鰲拜傳令,讓他的騎兵也立即上去接應。

    他不能眼看著屯齊那兩千騎就這樣被包圍殲滅。

    韓岱領著滿州騎兵護著幾千步兵快跑到陣前,見勢不妙撤退,結果不料騎兵沒跑掉被圍住了,李國翰又派人來傳令,讓他們再折返回去救援。

    “他娘的,”韓岱感覺很憤怒,這不折騰人嘛。

    不過想想也是他們自己過于輕敵,才導致犯下如此大錯,也不敢再違抗軍令,只得又下令全軍調頭,再折返回去救援騎兵。

    那些步兵們听到軍令,紛紛罵娘,甚至明顯不願意回去送死。

    可韃子將領們大聲喝斥,拿鞭子抽那些不滿的漢軍將領,他們也只得調頭。

    但這折折返返的,又耽誤了不少時間。

    明軍騎兵圍住韃子騎兵,而明軍步兵也很快追上來加入圍剿之中。

    等幾員漢將的幾千步兵趕到時,那兩千蒙古騎兵已經被圍殺的沒剩下幾個了,他們一到,反而是又送貨上門。

    殺的性起的張世鵬、秦翼明等,大吼著趁勝繼續揮刀砍去。

    明軍趁勝追擊,勢 如虎。

    反而是這幾千漢軍,此時士氣低落,畏敵如虎。

    剛一交戰,不少漢軍就開始調頭跑路,有些人甚至一邊跑還一邊亂喊,什麼敗了,快跑之類的,士氣一撅不振。

    很快,那幾千漢軍就開始全面潰逃。

    明軍一路趁勝追擊。

    等到鰲拜率騎兵趕到時,明軍已經把韃子的這左翼軍殺的落花流水,打的一敗涂地,眼看韃子一支精銳殺到,秦良玉也就下令鳴金收兵。

    各部收攏陣形,重新陣列整齊。

    鰲拜趕到戰場,面對這支剛獲得大勝,全軍高呼萬歲的明軍,也根本不敢近前。

    “撤!”

    鰲拜沒敢輕敵大意,韓岱屯齊那兩蠢貨,一下子葬送了幾千步騎,這個教訓太深刻了。

    他手上這幾千人,就算沖上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鰲拜徐徐後撤。

    明軍全軍歡呼。

    “萬歲!”

    “萬歲!”

    “吾皇庇護,天佑大明!”

    秦良玉騎馬立于帥旗下,看著清軍灰  後撤,長呼了一口氣。

    她回頭望著日月旗,忍不住激動的也高聲呼喊,“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河山永在,吾皇千秋萬歲!”

    明軍大勝,殲敵數千。

    戰場上從容打掃,揮刀將一個個韃子首級砍下。

    對于那些傷兵和俘虜,不論是秦良玉還是張世鵬,都只做了一個砍的動作。

    沒必要留著。

    浪費糧食。

    有人砍首級,有人剝衣甲。

    還有人收集刀槍弓箭。

    其它人也沒閑著,救治自己的傷員,收斂抬回自己陣亡的弟兄。

    還有人把韃子的死馬直接就給開膛破肚剝皮卸肉,把馬肉卸成大塊,挑回城中。

    陳才芳站在城頭,無限感慨。

    幾名師爺也是嘆氣連連,“這就贏了?”

    “贏的也太輕松了吧?”

    是啊,起碼得有兩萬韃子吧,而明軍城外不過八千人,居然韃子大敗?

    “估計死了得至少有三千人。”

    “不止,開始那兩千蒙古騎兵,你看逃回去幾個?幾乎全軍盡沒,後面上來的四五千步騎,也幾乎折了一半。韃子這次傷筋動骨了,起碼折了五千人。”

    這仗打成這樣,大家都不敢相信。

    陳才芳扭頭便走,

    “大人去哪?”

    “向文經略賀喜!”

    清軍徐徐後撤,一直後撤了十里才停下。

    全軍士氣低落,一片愁雲慘霧。

    “貝子屯齊、固山額真韓岱,皆沒于軍中,另有參領三員,副將兩員,參將五員皆戰沒,其余游擊、都司、左領等•••••戰沒十幾員,一戰死傷五千余••••••”李國翰跟鰲拜等諸將通報戰果時,忍不住哽咽落淚,泣不成聲。

    眾人沉默。

    這仗打成這樣,得怪屯齊、韓岱輕敵,李國翰戰前特意交待過,要等盾車、大盾等備齊後,以盾車掩護,步兵打頭陣,騎兵側翼掩護破敵,結果那兩蠢貨輕敵冒進,居然用輕騎沖敵步陣,致此大敗。

    可兩人都死了,而且這兩人都是宗室,現在李國翰這個主將也是難逃其咎,當然他們這些人也逃不了干系。

    鰲拜皺眉,“還是說下接下來該怎麼辦吧,陽平關、漢中府城皆失于敵手,明賊勢大,且陳倉道已經被截斷,我建議立即經褒斜道撤回關中,而且得快,晚了就怕被明軍堵住褒谷口,到時咱們可就麻煩了。”

    褒谷口的石門棧道,非常險要,在褒河西岸,與河道平行。

    全長四百余里的褒斜棧道,直通關中眉縣,棧道非常險要,沿河谷懸崖鑿孔,立木為柱,上鋪木板,裝上欄桿,車馬懸空而行,交通能力不錯。

    但萬一明軍搶先佔領褒谷口,甚至直接燒毀谷口一段棧道,那他們就真要被困在這了。

    李國翰有些猶豫。

    他奉命鎮守漢中,結果現在成這樣子,這樣撤離,沒法交代。

    可鰲拜不管這些。

    李國翰如何交待那是他的事情,而他們要是再猶豫,可就極可能被這支精銳明軍左右包夾,最後全軍覆沒在此。

    這是極有可能的事,剛才那一戰,充分證明,他們的實力比張獻忠他們強多了,甚至鰲拜入關後,兩次南下大戰,都還沒踫到過這麼硬的對手。

    現在他們只剩下不到兩萬人的疲憊之師,還被明軍趁機抄了老剿,連個落腳地都沒有,再呆下去,糧草不繼,孤軍無援,必死。

    他可不想死在這。

    “我現在就帶騎兵先行趕往石門棧道,守住褒谷口,大帥可以率其余人馬,隨後撤來。”

    “先回關中匯合吳三桂再說吧。”

    李國翰猶豫著,“不能就這麼走了,這一撤,再回來就難了,如何向朝廷交待?鰲拜將軍,你帶三千騎兵先行,立即趕往北邊褒城鎮,把此城控制住,然後分兵守住褒谷口。

    只要褒城鎮還在我們手里,我們就還能在漢中有一個據點,進可攻退可守。”

    丟失漢中的後果他承受不起,只能出此下策,雖然這樣做,可能會被明軍包圍在褒城,一旦城破,有可能全軍覆沒,但李國翰還是想拼一下。

    “派人去長安向吳帥求援,讓他趕緊帶兵來援,漢中不容有失!”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