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马车在府门前缓缓停下。
www.biquge900.com
早已等候的甄家太太忙上前迎接,就见车帘掀开,贾琏那颀长英武的身影率先出现。
她微微一愣,但还是脸上堆笑的道:“这么远的道,怎么还劳你亲自送一趟。”
贾琏跳下马车,一边回头牵甄玉嬛下车,一边不以为意的道:“昨日答应了叔母,自是要说到做到的。”
甄家太太笑了笑,低头看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的走到身边的女儿,一度让甄玉嬛心里一紧,担心是不是身上哪里没处理好,让母亲看出了端倪。
好在甄家太太旋即又与贾琏说话了。
“难为你为她这般费心。对了,你们吃晚饭了没,要是没有的话,不如就留下来用膳吧。”
甄家太太只是随口客套,没有想过贾琏会答应。
甄玉嬛原本红扑扑的小脸也在闻言的瞬间垮了下来,情知与义兄分别在即。
贾琏看着热情的甄家太太,又瞧了一眼明显不舍的小丫头,笑问道:“这个时辰了,叔母还没有用膳吗?”
“我们是明日上午的船,家里许多地方需要收拾,因此误了些时辰。”甄家太太随口解释。
其实主要是她想要等女儿回来,母女俩一起用这在京的最后一次晚膳。
贾琏颔首,随即道:“我们之前是吃了点,不过有段时间了,现在却真有些饿了。若是叔母不怪罪叨扰,我倒是想留下来蹭一顿饭。”
贾琏这话一说,原本垂着头,闷闷不乐的甄玉嬛立马抬头,惊喜的看着贾琏。
随即她情不自禁拉着母亲的袖子,提醒母亲赶快答应。
甄家太太自然不可能不答应,以贾琏的身份愿意留下来蹭饭,是她们莫大的荣幸。
“说的哪里话,你愿意留下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就怕家里粗茶淡饭,照顾不周。”
甄家太太说着,不动声色的瞪了一眼把心思全写脸上的女儿,然后招呼贾琏进门。
甄家乃是江南大族,规矩排场一点也不比贾家弱。
哪怕此番只是携女进京议亲,所携带的人员、物件也不在少数。
此番打道南回,家里的动静自然也不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甄家确实没有留客的准备。若是贾琏懂礼数,也不该在这个时候答应留下来用晚膳。
但是偏偏贾琏留下来了。不论是以甄家的礼数还是贾琏的身份,甄家也绝对不可能当真用一顿“便饭”打发。
正厅上,趁着母亲交待下人的间隙,甄玉嬛凑到贾琏身边,低声道:“义兄,你能答应留下来用膳,我好高兴……”
“傻丫头。”
贾琏摸了摸甄玉嬛的脑袋,有些宠溺,又有些怜惜。
甄玉嬛自是十分受用,但是害怕被母亲瞧见,她也不敢和贾琏过分亲近。
想着家里准备晚膳应该还要些时间,她便决定先下去洗个澡,临走前还千叮咛万嘱咐,让贾琏不许提前走。
一时甄家太太走进来,与贾琏客套了几句,彼此坐在主宾席上,颇有些无话。
一则身份使然,二则彼此确实算不得熟络。
就在甄家太太想要以准备晚膳为由离开,让下人作陪的时候,却听贾琏道:“其实我今晚留下来,是有两件正事想要与叔母商议的。”
甄家太太一怔,然后了然,觉得这才合理。
又见贾琏眼神示意,她便将厅上伺候的下人屏退。
“不知哥儿所说的是哪两件事?”甄家太太认真的询问。
她知道以贾琏的身份,这般郑重其事,肯定不是小事。
贾琏也不含糊,直接道:“第一件事,是关于贵府目前的处境。”
甄家太太立马揪心三分。此番她之所以着急忙慌的打道回府,不正是因为太子谋逆身死,甄家处境堪忧之故吗。
“可是哥儿知道些什么?实不相瞒,自从太子出事之后,我是整日担惊受怕,若非从皇后娘娘处得到些许承诺,只怕我便连南下都不敢的。
因此哥儿若是知道内情,还请不吝告知,也好让我们安心。”
甄家太太说的十分诚恳。她也确实很怕受到太子的牵连。
虽然皇后让她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对于太子一事的内情,却也没有与她多言,因此她只能从外界的传言中,揣测一二。
虽然从皇后娘娘同意让她携女南归这一点上,猜到她们应该是安全的,但是猜测毕竟只是猜测,若是贾琏愿意多透漏一些内情给她,她也求之不得。
回到南边,也好与家里人分说明白。
“关于太子之事,我确实知道一些内情。但是还请叔母见谅,兹事体大,我也不敢随意向外透漏,毕竟随便传出去一点,对你对我而言,都不是好事。
我只能告诉叔母,只要贵府斩断和太子一方所有联系,不再搅和进去,大概率是不会受到牵连的。”
贾琏下了一个保证。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太子一案的内幕。所有被太子牵连的人,除了在铁网山被当场抓住的,剩下的全部都是在此番事情之后,跳出来搅风搅雨的。
换句话说,是得罪了宁康帝或者是挡了路的。
而甄家的根基在南边,和太子府的联系也只在最近一两年,与宁康帝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冲突。
至于说恨屋及乌,大肆株连……
若说太子背刺,当时的宁康帝肯定是恼恨至极,但是这一切,随着太子之死,肯定都淡了。
这一点,从此番城中被抄家清算的多半都是太上皇一朝老臣,而太子一党寥寥,就可见一斑。
若不然,就凭甄家这半年来轰轰烈烈的攀附太子府,甄家早被下旨清算了。
眼看城中的抄家风波都快告一段落,甄家还没有出事,就说明不会有事。
虽然贾琏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但是得到皇后和贾琏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保证,甄家太太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下去,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容。
不过却听贾琏继续道:“我要说的并非这件事,而是……”
面对甄家太太疑惑的目光,贾琏道:“敢问叔母,甄家可欠着国库或者府库银钱?”
甄家太太有些愣住,“哥儿此言何意?”
贾琏不答反问:“若是欠了,所欠几何?”
甄家太太顿时沉默下来,不知如何作答。
贾琏见状,颇有深意的道:“当今陛下登基七载,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钱。倘若太子一案陛下都没有注意到甄家,却因为旁的原因,甄家之名再次落到陛下的案前,那就得不偿失了。”
贾琏这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只要不是太蠢,就不会听不出其中的意味。
甄家太太不由又紧张起来。
贾琏可是宁康帝近臣,与皇家的关联千头万绪。他既然如此暗示,莫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于是思忖一番,道:“不敢隐瞒哥儿,家中确实与国库和府库,有些账面往来……
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陈年往事了,其中关系,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的。”
看甄家太太这犹犹豫豫,三缄其口的模样,贾琏便知道,这甄家亏空的数额,只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太上皇御宇五十多年,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也改不了历朝历代在位时间长的皇帝的毛病。
好大喜功。
特别是后期,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朕享受享受怎么了?
但是一个人享受,免不了被大臣们劝谏,一来二去也烦得很。
因此一向有“圣君”“仁爱”之名的太上皇,便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大手一挥,让大臣们也跟着他一起享福。
既然是享福,就要有钱。臣子们的俸禄不够花怎么办?好办,国库有钱啊。
于是,原本还只是少数特定人群可以从国库中掏出银子,一下子就变成大家都能分蛋糕了。
本来这项政策也算不得是坏事,只要执行的好,有借有还,未尝不能说是一项仁政。
但是随着天长日久下来,这项针对臣子们的福利政策,早已变得和一开始不一样了。其间累及亏空下来的账目和数额,早就不知道有多少。
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有着这些“仁政”,宁康帝接手过来的江山,岂能不缺钱?
若不然,他也不会上任的第一时间,就把林如海这样的亲信,派去执掌盐政。
也不会因为贾琏从盐商那里敲诈了一千万两白银给他,而那般高兴。
宁康帝缺钱,是贾琏一直知道的。
只要宁康帝不改前志,还想要做出巨大的功业,他就会越来越缺钱。
缺钱,就要找地方来钱。
以前他动不了那些既得利益者,但是现在太上皇被荣养,还有谁是宁康帝动不得的?
所以,贾琏能够猜到,宁康帝要对那些曾经亏空了国库的人下手,就不足为奇了。
许是看出贾琏对她的含糊其辞有些不满,甄家太太犹豫再三,还是解释道:“其实我们甄家很少从国库中支借银钱使用的,至少从我进甄家这二十年来,是这样的。
但是我也不瞒哥儿,我署理家中事务的时候,也得知了家里确实欠了府库不少钱粮……”
甄家太太瞧了贾琏一眼,继续道:“那些账目,若真要追究,可以追溯到先祖时期。
哥儿也许不知道,当初祖上颇受几代君上隆恩,别的不论,就说太祖皇帝六次南巡,其中就有四次曾驻跸过我们家。
为了迎奉圣驾,当时祖上确实多有向府库支借钱粮。
据家中老人所言,这些事在当时是惯例,不独我们家,甚至这都是君上金口特许的。
而我们家所亏欠的那些账目,也几乎都是那时候产生的……”
似乎是怕贾琏不相信,甄家太太语气十分诚恳,哪怕说到太祖四次驻跸,也没有多少炫耀之心。
贾琏笑了笑,感情这甄家并非太上皇一朝才陶国家的银子,而是传统。
至于甄家太太所说这二十年很少再借了的话,贾琏也不大相信。
借钱这东西是会上瘾的,特别是那种借了不用还的钱!
不过这毕竟是甄家自己的隐秘,贾琏也无意深究,只道:“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当今陛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倘或将来翻起旧账,再联系到太子一案,只怕对贵府十分不利。”
甄家太太立马揪心起来,忙问:“那可如何是好?”
贾琏微微一笑,对此不作答复,反而话风一转,突兀道:“我想说的另外一件事,是关于嬛儿的。”
甄家太太完全跟不上贾琏的思维,下意识的问:“嬛儿?嬛儿怎么了?”
“嬛儿她,已经是我的人了。”
……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