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神京城,翰墨齋外,著士子服,頭戴青色方衿的士子,人頭攢動。
www.biquge001.com
卻是昨日翰墨齋刊行了一部名為《三國演義》的話本,先是一些讀書人口口相傳,而後口碑漸漸發酵開來。
先是士子之間互相傳閱,但又嫌不過癮,家資富裕的,就帶上銀兩,徇著書上的翰墨齋印鑒字樣,按圖索驥,來到齋中求購話本。
《臨江仙》一詞,更是在國子監、各大書院、士林科道廣為流傳,什麼桃園三結義,孟德獻刀,三英戰呂布等典故,更是為之津津樂道。
而隨著時間過去,三國演義的熱度,也正在向凡俗走卒,市井百姓下沉。
可以說如今之神京城,開口不談劉關張,讀盡詩書也枉然。
“諸位秀才相公,舉人老爺,有序排隊,先交錢再購書。”翰墨齋門前,幾個伙計笑呵呵招呼說道。
翰墨齋門前的書棚中,擺著整整數百本,或是裝幀精美、或是藍封簡裝的書籍,封面上“三國演義”四個大字,右小角有賈珩著的印鑒。
翰墨齋掌櫃劉通,站在廊檐下,看著外間如火如荼的銷售盛況,蒼老面容上洋溢著笑意,這樣的銷售熱度已經維持有兩天了,昨天三國書稿一經發售,這些讀書人就如瘋了一般。
“這位前輩,你說這賈珩究竟是何人?”一個二十出頭兒的青衿書生,問著一旁的頜下短須的中年書生,那中年書生衣衫刺繡精美,不是舉人功名。
那中年書生,說道︰“听說是寧國之後,似乎現在是賈族族長來著。”
那青衿書生聞言,就是面露狐疑之色,喃喃說道︰“勛貴之後,勛貴之後也能有這樣的文采嗎?學生看文辭老辣,非久研經史者不可撰述,莫不是由旁人捉刀……”
中年書生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就非趙某所知了,只是想來這樣的書稿,誰會甘心捉刀代筆,為他人做嫁衣。”
彼時,一個著褐色綢衫的老者,笑了笑說道︰“此書作者,就是前日上表辭寧國世襲爵位之人,此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眾人聞言,都是一驚。
“原來是此人!”
“這是大賢!”
隨著時間流逝,賈珩辭爵不就的賢德之名,已經由士林科道傳至街頭巷尾,而隨著聖旨以邸報廣布中外,已有幾分海內咸聞的架勢。
怎麼說呢,就是雖不見其人之面,但士子都听過有這麼一個人的名頭。
“監中講郎說,這賈子鈺有古賢民之風,其辭爵表,義理兼備,感人肺腑,要求我們全文誦寫。”這時,一個十三四歲模樣的小胖墩苦著臉說道。
眾人︰“……”
看著這邊廂熱火朝天的景象,手中各拿了一本三國書籍的韓琿和于縝二人,都是面色復雜。
韓琿笑道︰“三國演義果然驚雷乍現,不同凡響,只怕這般下去,已漸有神京紙貴之相。”
“是啊,如今的子鈺,德才兼備,當得上一句名動京華了。”于縝面帶艷羨,感慨說道,而後凝了凝眉,詫異道︰“只是子鈺呢?有兩天沒在監中見到他了。”
“文度,你是埋首案牘,精研制藝,不關注神京新聞(非誤用,紅樓夢原詞)吶,邸報上不是說了,賈珩加餃錦衣指揮僉事,隨京營一部軍卒剿匪去了。”韓琿笑了笑說道。
身為內閣次輔之子,對神京城內的動向自是了如指掌。
“剿匪?莫非是……翠華山?”于縝先是一愣,見韓琿點頭,就是面色微變,說道︰“翠華山那伙賊寇,京營可是敗了幾次,兵凶戰危,貿然前往,豈是兒戲?”
韓琿擰了擰眉,嘆道︰“所以子鈺此事行得有些冒險了。”
依他所想,如今賢德之名為中外咸知,又得了著書之名,正是與士林交游,來年以科舉入仕之時。
這剿匪不說出什麼閃失等不詳之言,哪怕是無功而返,對其聲名都有一定影響。
“子鈺此舉的確有不智之嫌,現在是一動不如一靜。”于縝眸光閃了閃,輕聲說道。
韓琿雖未出言,也是基本做如此設想。
神京城,永業坊,棠橋胡同
一座庭院深深,數重進的宅院,書房之內,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李瓚端坐在書案後,將手中的公文放下,揉了揉眉心,舉步行至窗口,眺望著園林景致。
卻見自家兒子李懿,一臉喜滋滋地拿著一本書,從垂花門旁的畫廊中小跑而過,一副得了稀罕物的模樣,李瓚瘦削面容之上現出郁郁青氣,呵斥道︰“站住!”
他這兒子,又不知從哪里尋來的閑書,臉上才露出這般輕浮笑容。
李懿如被施了定身法般,轉過身,看向窗口處的李瓚,面上笑意凝滯,喚道︰“父親大人。”
“手里拿的什麼?整日就知道看些不正經的書,明年的秋闈再不第,就給我回湖南老家去!”李瓚面帶厲色,沉喝道。
李懿被訓斥的訥訥不敢應。
“將書拿過來!”李瓚喝道。
李懿打了個哆嗦,快步進入書房,差點兒被門檻絆到,趔趄了下。
李瓚皺眉道︰“毛手毛腳,哪有一點兒穩重樣子。”
李懿面色訕訕,整了整神色,將書規規矩矩雙手遞將過去。
李瓚面色淡淡,伸手接過書本,垂眸而視,看見書封名目,然後……就是一愣,繼而迅速翻閱起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李瓚瀏覽而過《臨江仙》一詞,不由目光微凝,繼續往下看去,這一看就入了迷,掌中翻頁聲不停。
李懿抬頭偷瞄了一眼自家老爹,見其忘我讀著。
心道,父親果是這樣,上次收走的那本《唐傳奇》,我在書房里翻了下,折痕都在中間,顯然父親平時也看這種閑書。
“好書!”李瓚讀完數章,忽而脫口贊道。
嚇得李懿一縮脖子同時,心頭反而松了一口氣。
而這樣的類似一幕,也漸漸出現在神京城的一些高門宅院。
這是一個娛樂匱乏的時代,三國話本幾乎很快席卷了整個神京。
至于賈珩賈子鈺之名,也以一種颶風般的速度,向著神京城擴散。
如果說《辭爵表》得到士林官場的譽滿加身,還只是士大夫階層的小範圍傳播,那麼大量遽于事而備于物的庶人,不太關心政治的普通人,通過《三國演義》書稿的刊行,已經認識神京城
神京滿城話三國!
隨著一些說書、戲曲的再演繹,這種“破圈兒”趨勢將會愈發明顯。
時近黃昏,金色夕陽落在榮國府宅院中,秋日的晚霞格外絢爛。
賈政從工部衙門返回家中,手中拿著一本三國話本,這是從工部同僚那里听說後,回來時讓常隨購得一本。
“子鈺竟能撰出這等雄文。”賈政心頭感慨著,看著手中裝幀精美的
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這位周瑞家的女婿口中,賈政自幼酷愛讀書,端方正直,祖父寵愛。
這個對也不對,酷愛讀書不假,但這個書嗎,大抵也不僅僅是四書五經,而是時人筆記,小說話本之流。
多年老書蟲賈政感慨著,正要往榮慶堂去,忽地就是皺了皺眉,卻是听得小廝的竊竊私議之聲。
“听說了嗎,大老爺說,東府里那位珩大爺回不來了,否則,也不至都幾天沒有音訊,兵凶戰危的,想來是已遭不測……”
“混賬住口!”賈政面現怒氣,冷喝一聲。
正在回廊聚集的幾個下人,頓時一驚,紛紛見禮說道︰“老爺。”
“誰讓你們在此妄動口舌,詛咒我賈族族長的?”賈政怒道。
那常隨道︰“東西兩府都這麼傳,否則都過去三天了,珩大爺怎麼都沒有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