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884章:小狐的导演梦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华娱之别样人生 | 作者:李济海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小狐,这位路导也太那个了吧!”

    童丽雅推了蜜蜜一下,冲老孟那边指了指;

    “丫丫,这有什么奇怪的,老孟什么身份,别说是路杨这种新人,就算是那些有字号的,在他面前,谁敢咋呼!”

    刘思思倒没觉得有什么,就是看到路杨俯首做小的样子,联想到蜜蜜想做导演的事情;

    “蜜蜜,还想做导演吗?”

    做电影导演,尤其还是女性导演,在国内目前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翻翻奥斯卡历年的提名名单,入围其中的热门作品,十之八九是男性创作者,在男性视角下书写的男性故事,从《拯救大兵瑞恩》到《逃离德黑兰》。

    当然,片中不会完全没有女性角色,但那种存在感,更多是“为了存在而存在”,是在解决“没有女人,总觉得哪里怪怪的”问题。

    即使有一部站在女性视角讲述故事的作品,让观众眼前一亮,像是这样深得女性主义精髓的电影,打开演职员表,你也会遗憾的发现,从导演到编剧,清一水写着“性别:男”。

    平均而言,一部标准好莱坞影片的制作团队中,男女性成员比例约为8:2,客观上的人数悬殊,势必会造成话语权的缺失。

    相比之下独立电影的状况可能更为乐观,统计数据显示,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中,一般制作团队成员性别比例可以达到7:3,洛迦诺电影节入围影片甚至能基本持平。

    女性制片人丽贝卡·沃尔夫曾经讲述过,资本游戏的残酷,客观上导致了女性创作者的失语:“电影工业永远是越往上游收益越高,女性也就越难得到公平的待遇。

    制片公司会担心,把百万投资’押’在女性创作者身上,她们是否有操控全局的能力,这种担心蔓延开来,间接造成了女性创作者难以在重要作品中掌握话语权的现状。”

    阴翳之下总有微光,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出现,制作团队性别失衡的现状正在改变。

    通常在一个由男性导演领导下的剧组,女性成员平均能占到三成,但在女性导演的剧组中,这个比例得以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另一组数据也让人颇感安慰,在电影制作的幕后环节中,有大量女性正在从事制片、编剧以及剪辑等工作。

    在如今的好莱坞,有将近一半的电影项目,是在女性制片人的主导下推进完成的,她们的声音,在整个行业之中,显然是足够有影响力的。

    剪辑师或许是在整个电影行业中,男女比例最为平均的职位。

    这是有据可依的,在1920年代后,大量女性创作者因制片厂制度的变革被迫转行,她们当中,有不少人转而成为编剧与剪辑师。

    有一种说法,剪辑就像给电影做裁缝,如果说导演提供的是原材料,那么剪辑师则能够给整部电影注入灵魂。

    从事剪辑工作的女性,也是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声音。

    事实上,不少为我们所熟知的经典作品,像是和,都是在女性剪辑师的主导下完成的,并且最终在奥斯卡奖项上有所斩获。

    影评人安娜·史密斯说:“我们需要重大的电影节或电影奖项,对女性创作者给予足够的肯定,这在客观上能够鼓励年轻的、对电影抱有热爱的女性,进入到行业之中。”

    变革往往需要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女性创作者曾经、现在以及未来,始终影响着整个电影行业,这种影响,正在变得有声且有力。

    女性导演所创作的内容大多会提供一种多样的视角,和主流男性/父权的视角有一定差距,这种视角和叙事方式其实会挑战到一定的观影人群。

    在观影人群不能接受的情况下,就会把这份无处安放的情绪发泄以及归咎在性别上,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她是女导演,难怪不好看。“

    真要说根本原因的话,可能整个大环境的主流反智娱乐向的,反智娱乐具体怎么体现,消费性征的,标签化的,高沉迷的,情绪发泄的,麻痹性的,拍电影现在都在考虑能否带货;这样的环境下,主流商业片的可能性都被束缚了,更别提多样化的视角了,没有谁不对,只能说时代如此发展成了这样。

    电影说到底是商品,是消费者可以选择消费的商品。

    国内电影的回本逻辑是这样的,特别是商业电影,电影院票房是回本的大头,如果电影院票房没回来,其他途径就很难回本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就没有办法只精准打击目标观众群,必须还要扩大受众,要广大受众买单,那基本定调就是主流。

    女性的经历是个体化的,哪怕是公共领域的话题,女性,这个性别的整体经历都是边缘的、私密的,而这类的内容没有必要占用公共资源去讲述,因为触及的观众太少了,我们有更大的共同问题和矛盾值得被探讨,这个的观众基础更大。

    主流的刚需是主流叙事,女性创作者的女性视角就会被说是“强说愁”、“矫情”。

    这是个完美的闭环:女性的经历不值得被讲述->“强说愁”、“矫情”,没人看->不值得占用公共资源->持续边缘->更不值得一提->女性的事儿就是小事儿->小事儿不值得被讲述。

    在这个闭环当中,女性的视角、故事、情绪、乃至作为女性的经历都被全盘否定、异化。

    你要是但凡带一点女性视角和色彩,都会被说能不能做个洒脱的女导演?能不能别老揪着这些琐碎的情绪不放?

    甚至会被反问,都什么时候了,还拍鸡毛蒜皮的事儿,应该拍有格局的商业片。在这种大格局下,大部分商业片都不需要女性视角或者说是多元视角。

    就创作的内容而言,作为创作者的女性导演执导商业片,是一种对主流文化的靠近和自我认同。

    主流文化又是偏向男性的,大部分女性创作者又都是有主见的女性,未必甘受各式妥协,这时的独立电影就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和较宽松环境。

    说白了,大多数时候都是为了有出路,不得不选择独立体系。在独立电影体系中,总体而言,观众相对能接受多样化,创作者的话语权也要更大一些,创作也相较有空间,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出圈佳作。

    如果能在主流中有出路,相信大部分创作者肯定会更愿意触及更大的观众群。

    从资本的角度考虑,拍商业片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只是有时候内容比较好而已。

    要赚钱,自然就是要稳了。要稳为什么不选择主流?

    那么多实力被认可的男性导演都没片子拍,为什么要选择边缘人群?一个商业片如果找女性执导,那片中的“女性”导演也必须是一个商业元素,性别要有变现能力,没有商业价值的女性导演,宣发上不能打上可供消费的“美女导演”的标签,又或者是某种“女性标签+导演身份”的标签的话,那又何必用女性呢?

    如果某天媒体上说神仙姐姐女士要执导刘慈溪的科幻小说,是不是突然还有点好奇了呢?

    女性在纪录片、低成本独立制作中更出色,其实都是被边缘化的结果。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