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看着在江边一边弹琴一边吟诵诗经的庞德公,陈元不由的有些羡慕。
www.luanhen.com
这才是高人形象啊。
江风烈烈,衣袖飘飞,面容清癯,双眼有神。
这不是高人是什么。
庞德公一曲弹完之后,便高声道:“刘使君与陈别驾既然已经到了,何不过来一见。”
陈元和刘备对望一眼,看来人家已经知道自己等人来了,并且认出了自己。
既然如此,那就上前一见吧。
两人来到庞德公身前,躬身一礼:“刘备(陈元)见过尚长(庞德公的字)公。”
庞德公起身回礼:“德公见过使君和别驾,不知二位前来寻老朽有何贵干?”
庞德公看来是一位耿直之人,并未有过多的客套,直接便问两人来意。
陈元拱拱手道:“尚长公,主公建一书院名为襄阳书院,欲请尚长公为师教授弟子,不知尚长可愿屈尊否?”
庞德公直接拒绝了。
“多谢使君和别驾看得起老朽,然老朽才微德薄,不堪为人师也,故恕老朽不能答应二位。”
对于庞德公的学识以及重要性,陈元来的时候已经跟刘备介绍过了。
因此,刘备再请而拜曰:“公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庞德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刘备默然无以对。
看到庞德公自己种的田再度说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
庞德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刘备败退,看向陈元。
意思是,哥拿不下,看你的了,四弟。
陈元自信一笑,示意刘备勿慌,看弟弟表演。
陈元看向庞德公:“尚长公果无俗念尔?”
庞德公眉头微皱看着陈元,你礼貌吗?
“老朽以耕读为乐,无有大志安天下,也无名传天下之愿,世俗之乐于我何快哉。”
陈元也不多逼逼,直接把三字经和千字文拿了出来,递给庞德公。
“尚长公看此两书如何?”
庞德公疑惑的接过,打开详细一看。
看完之后,庞德公神色终于变了。
“此二书何人所作?”
陈元并没有回答他,而是问到:“尚长公以为如何?”
庞德公抚书而叹曰:“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读《千字文》则尽识字也,此二书乃无价之宝,作其文者真乃一代宗师也。”
陈元点点头,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
庞德公的评价没有错,虽然三字经和千字文较为通俗易懂,但是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等内容,用作孩童的启蒙,乃是无上之品。
反正我是借用的,自然没有啥不好意思的。
庞德公再度问到:“作其文者为哪位大家?”
陈元微微一笑:“陈某不才,正是区区在下。”
庞德公惊讶的看向陈元,少顷平静下来:“别驾大才,德公自愧不如。”
陈元摆摆手:“尚长公过谦了,吾还有一书名为幼学琼林,欲请尚长公一起编纂,不知尚长公可愿屈尊指点否?”
说着,陈元把列出了大纲和写了开头的幼学琼林递给了庞德公。
庞德公接过之后详细阅看,阅看心中越是震撼。
依照陈元所列之卷类,如若编成,天下事尽在其中也。
这等诱惑,对于庞德公来说,自然是非常大的。
庞德公虽然没有什么其他的念想,但是对于能够参与到编纂这么一部奇书当中自然还是非常愿意的。
所以,庞德公开始挣扎起来了。
陈元看着庞德公的神色,心中暗笑,我就不信这还诱惑不了你。
如果还不信,陈元还有大杀器来着。
只不过,那玩意杀伤力太大,如果用在庞德公身上有浪费的嫌疑。
先看看把,看幼学琼林能不能庞德公给忽悠过来。
庞德公挣扎了好一会,终究还是没有抵过以观奇书的诱惑。
“如此奇书,德公愿为其中一小卒也。”
说完之后,庞德公对刘备和陈元拜到:“庞德公见过使君和别驾。”
刘备心中大喜,连忙辅助庞德公:“先生愿为书院之师,真乃备之大幸也,愿以师待之。”
说着,刘备对庞德公连拜三拜,以示尊敬之意。
庞德公连忙扶助刘备:“使君如何行此大礼,德公不过一山野老朽,今能入书院编此奇书,是吾之幸事也。”
“然,某才薄,只可在书院教授弟子,恐不能为使君出谋划策,还请使君见谅。”
刘备知道庞德公不愿意卷入世俗纷争,能够入书院为师,多半也是看在这三本奇书的份上。
不过,不要紧。
你来了,还想跑?
况且,庞德公善于识人和教育弟子,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教出人才,足矣。
所以刘备向庞德公保证道:“绝不敢驱使先生矣。”
庞德公闻言,点点头,算是同意入襄阳书院为师了。
陈元心中暗道:第一个,搞定。
下面就是向朗了。
由于书院还在建设当中,所以不急着让庞德公入住书院,暂且居于这鱼梁洲中即可。
陈元把三字经、千字文和幼学琼林未完成版尽皆交给了庞德公。
主要是庞德公想要深入研究一下。
刘备和陈元当即告辞,乘船返回,然后直奔宜城而去。
向朗便是襄阳宜城人。
向朗乃是后来的蜀汉重臣,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
不过自从被长史免职之后,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
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
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
可以看出,此人是有治学之心的。
而且人家家中藏书甚多,有这个先天条件。
这样的人不搞过来做襄阳书院的老师,简直就是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