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ど】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 作者︰王梓鈞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ど

    三佛齊衰弱的原因,除了被朱羅王朝打得遷都之外,還有一個要素就是宋朝銅錢外流。www.399xs.com

    南洋諸國千方百計繞開三佛齊,直接跟中國海商進行貿易。大量宋朝銅錢被諸國攥在手里,日積月累的充實貨幣資本,漸漸就有了脫離三佛齊的實力。

    大明開國之後,更多中國銅錢涌進南洋。

    六個官二代在佔碑外港登陸,順著佔碑河(巴當哈里河)來到佔碑城。

    他們無比驚訝的發現,這里的市民日常交易,竟然大部分使用中國銅錢!

    稍微昂貴的商品,才會用三佛齊金銀幣結賬。

    而大宗貿易,甚至兼用大明寶鈔。

    “這里好富有啊!”範成大驚嘆。

    從外港一路來到城市,沿途百余里的河流兩岸,全是正在抽穗的肥沃稻田。

    楊ど說道︰“這里一年兩熟,糧食多得吃不完。若是遇到災害,隨時可以補種稻子,根本就不用挑選月份。正常情況下,二三月份種第一季稻,七八月份種第二季稻。”

    中國史書對這里的農田,給予了高度評價︰一年種谷,三年生金!

    稻田肥沃得就像能長出金子來。

    陸游佩服道︰“楊提督不但作戰勇猛,竟對外邦農事也如此精通。”

    楊ど嘿嘿一笑︰“我盯上這里好久了,自然什麼事情都要打听清楚。三佛齊之地,人口最多、農業最發達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這里,三佛齊的新都。一處是巴林邦(巨港),三佛齊的舊都。這次的篡位者,封地就在巴林邦,接下來我打算把那里也佔了。”

    “楊提督手里的兵夠嗎?”白師厚問。

    楊ど搖頭︰“遠遠不夠。所以必須請奏朝廷,從閩粵調兩千兵來,還要有兩萬以上移民。三佛齊的新舊兩京,沿河全是肥沃農田,可以分給將士和移民,讓他們在這里開枝散葉。”

    李祖恰問道︰“農田的原主人怎麼處置?全殺了?”

    楊ど說道︰“扔去馬六甲。一部分用于開荒墾殖,一部分在馬六甲挖錫礦。”

    “恐會激起叛亂。”陸游提醒道。

    楊ど說道︰“叛亂就殺!三佛齊的陸軍很弱,連鐵甲都沒幾副,主要裝備的是皮甲。遷徙過來的漢民,全都要編為保甲做民兵,防備那些逃進山林的土著。”

    六個官二代聞言沉默。

    太野蠻血腥了!

    不過他們也不好說什麼,畢竟是在為大明開疆拓土。

    海戰追擊時投降的三佛齊戰艦,有很多都是佔碑貴族。楊ど能夠兵不血刃拿下佔碑,只靠那千余水兵肯定不行,多虧了佔碑貴族當帶路黨。

    那些貴族已經回家了,誰統治佔碑無所謂,只要能保住自己的財產即可。

    貴族們哪里知道?楊ど不但要佔領城市,還盯上了他們的土地!

    一旦大明從閩粵調來軍隊和移民,楊ど就會對佔碑貴族下手。而且作戰計劃非常卑劣,先把貴族們誘騙到城里,然後出其不意通通殺光。

    歷史上的楊ど,不但多次打退南宋官兵,甚至岳飛都吃了不止一次虧。

    楊ど當時的生存狀況極為惡劣,親自帶著士兵摸河蚌度過饑荒。在艱難抵抗官兵的同時,還進行一系列政治改革,並且還有空建立學校教孩子讀書。

    這人可不僅僅是戰將,經營地盤很有一套的!

    回到王宮,楊ど開始給朱松寫信。

    他建議朱松請奏朝廷,把總督府搬來佔碑。今後以佔碑為統治中心,以巴林邦(巨港)和馬六甲為護翼。坐擁兩城、三港、一堡,通過持續移民來擴大實控地盤,在掌控海上商道的同時發展農業生產。

    有人、有地、有糧、有兵、有城、有船……楊ど能把這里打造得如鐵桶一般堅固。

    ……

    官二代們的注意力,卻放在本地風俗傳統上。

    六人帶著隨從在城內漫步,發現佔碑城的房屋明顯有整體規劃。

    街道為直線或者弧形,從外到里漸漸收攏,在城中心逐漸形成一個廣場。王城和王宮就在中心廣場內,廣場外圍分布著許多商鋪,城內還劃出居民區和不同種類的商業區。

    房屋多為磚石建築,也使用少量木材。

    整體建築風格受印度影響較重,但又融合了南洋本地特色,甚至還借鑒了一些閩粵元素。

    服飾方面,同樣帶有一些南印度特征。

    王廉清說道︰“果真為異域,房屋和衣服皆與中國迥異。城內城外還有好多寺廟和佛塔,看來此國崇尚佛教。”

    他當然不知道,這里的廟塔有兩種。

    七成是佛教寺廟,另外三成是婆羅門寺廟。

    一群中國人滿大街溜達,城內居民見怪不怪,反而還向他們兜售商品。別說中國人了,居民們甚至經常跟阿拉伯人打交道,佔碑城內甚至有一片伊斯蘭教聚居區。

    陸游還請來一個土著做翻譯,跟佔碑城內的各個階層交流。

    當晚,陸游表情嚴肅的回到王宮,對楊ど說道︰“楊提督,在下詢問了本地人,三佛齊竟然除了商稅,其他賦稅全部免征。在大明援兵抵達之前,萬萬不可加稅,否則已經投降的貴族和百姓必然叛亂。”

    楊ど笑道︰“我不但不加稅,還承諾減免一年商稅。如今佔碑城只有千余大明水兵,當然不可能跟本地人翻臉。先安撫哄騙著,等兵力充足了再雷霆一擊!”

    “楊提督胸有成竹,是在下孟浪了。”陸游心悅誠服。

    三佛齊的政體很奇特,受婆羅門影響嚴重,良田多被貴族們佔據。因此國王不收農業稅,以換取貴族的政治軍事支持。貴族們必須擁護國王,隨時準備接受征召,帶著私兵和民兵去打仗。

    六個官二代在佔碑逗留一月,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楊ど攜海戰勝利之威,又許諾減免一年商稅,佔碑本地貴族都樂意接受。

    至于佔碑之外的地方貴族,正忙著裂土建國和爭權奪利,不但不聚兵過來奪回首都,反而爭先恐後的請求大明冊封。

    在佔碑過了新年,陸游等人就坐船繼續西行。

    此時大明的電報天線,已經架設到了杭州。朱松和楊ど的緊急奏疏,直接在杭州發電報給洛陽,迅速獲得朱皇帝的批準。

    于是乎,四川模式又在閩粵兩省施行。

    地方文武借著訓練民兵的由頭,在有多余丁口的家庭征召青壯。甚至都懶得進行民兵訓練,發給武器和皮甲之後,直接跟士兵一起坐船前往佔碑。

    佔碑那些稻田,正值收獲季節。

    楊ど在兩千閩粵援兵抵達之後,立即召集城內外貴族開會。這家伙謊稱大明皇帝要征農稅,他不得不違背減免稅收的承諾,具體征多少需要跟本地貴族商量。

    佔碑貴族听說要商量稅收問題,一個個急不可耐的跑來見楊ど。

    “都到齊了嗎?”楊ど掃視一眼。

    三佛齊前宰相之子回答︰“都到齊了。就連在海戰中陣亡的貴族,他們的兄弟或兒子也來了。”

    楊ど舉起酒盞,微笑道︰“很好。”

    “啪!”

    酒盞被摔在地上,一群士兵突然涌出,朝著那些貴族圍殺過去。

    三佛齊國王用來議事的大廳內,很快就尸橫遍地,連慘叫聲都沒持續多久。

    城內貴族的住宅和店鋪,楊ど已經摸清楚了,當即分出一千士兵去抄家。貴族家中的男丁全部殺死,女眷和孩童集中關押起來。

    其余士兵坐船出城,直奔城外貴族們的莊園。

    佔碑外港那邊,留了五百士兵、一萬多擁有兵甲的移民。他們從港口沿河北上,在向導的帶領下去洗劫貴族莊園。

    那些移民雖然是被騙來的,但此時此刻全都兩眼冒光。

    他們來自閩粵兩省的山區,人多地少,土地貧瘠。而佔碑的肥沃稻田正值收割季,放眼望去金燦燦一大片,只要弄死本地貴族,這些田產就可以分給他們!

    來不及進行民兵訓練的閩粵移民,披著皮甲手持武器興奮沖殺。

    甚至還有人邊跑邊喊︰“不要踩壞稻子,已經可以收割了!”

    “殺呀!”

    “能分五十畝地,全是一年兩熟的上等水田。老子要發財了!”

    “……”

    本地農民紛紛逃回家中,悄悄注視著大明軍民殺向貴族莊園。

    這里的土地產權有兩種。

    一種是貴族的私田,一種是國王的公田。

    私田自不用再解釋什麼,公田卻非常有意思。

    公田的產權歸屬于國王,使用權歸屬村民集體,管理權歸屬收租官員。即以村社為單位,農民集體耕種公田,把田租交給收稅官,收稅官再把田租交給國王。

    普通農民,沒資格擁有田產!

    既然田產不是自己的,面對一群凶神惡煞的漢民,佔碑農民自然懶得去反抗。他們等著貴族被殺死之後,繼續幫中國人種地,無非換一個地主而已。

    從將士到移民,一個個全都撈肥了。

    新開拓的海外領地,而且還大肆抄家滅族,能伸手的地方太多太多。即便今後派御史過來巡查,也不會追究這次的集體貪污。

    楊ど本人不要宅子,只撈取金銀財寶。

    他麾下的海軍將士,以及增援過來的閩粵將士,從上到下都有戰利品可拿。

    願意留下或常駐的軍將,可以優先挑選貴族的豪宅、女眷及土地。接著是中下級軍官和底層士兵挑選,最後才輪到那一萬多移民。

    還有無數的財貨、糧食,留一部分充公,剩下的也都分配出去。

    就連留守馬六甲的將士和官吏,楊ど都給他們算了一份。

    當然,王宮里最珍貴的財寶,肯定要送去洛陽獻給皇帝。

    這屬于一錘子買賣,只在開拓初期可以干,朝廷就算知道了也會睜只眼閉只眼。等今後海外領地走上正軌,楊ど及其麾下將士就得守規矩了。

    整個過程比較混亂。

    尤其是城內軍隊搶紅了眼,竟然沖進佛教寺廟和婆羅門寺廟。他們打著取締多余寺廟的幌子,沖進去就是一通洗劫,甚至順手把城內唯一的伊斯蘭教寺廟也搶了。

    楊ど叫來自己的軍中文書︰“分配好田產之後,讓移民給家里寫信,鼓勵招來更多同鄉。只要是國人移民至此,男丁一人五十畝田,女口一人三十畝田,全是一年兩熟的上等水田。移民多多益善,佔碑的田分完了,我再帶他們去巴林邦(巨港)搶!”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