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德联海军奥斯卡号核潜艇出现在中华帝国近海,给中华帝国造成巨大的军事威胁。
www.biquge001.com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华帝国海军立即进行了反击。一个星期后,中华帝国海军四艘元级攻击核潜艇和六艘明级战略核潜艇先是在珍珠港基地高调亮相,当夜便秘密出发,穿过北冰洋进入北大西洋,然后再次高调出现在距离德联海军北方舰队基地不到两百公里的海面上。
中华帝国的核潜艇编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突然从北太平洋来到北大西洋,无疑给德联和北约一个当头棒喝。
德联军方对此大为惊恐,一开始还以为中华帝国海军的核潜艇速度快的惊人,半个月航行两万海里。但很快这种不切实际的猜想被打破了,德联军方终于知道中华帝国的核潜艇是从北冰洋下面穿过来的。
直到这时,德联军方才重视起北冰洋这个本来被认为是天然屏障的地方。
自从中华帝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光华四十三年首次完成穿越北极的冰下潜航之后,中华帝国海军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又先后进行了三十多次冰下潜航,以便获取北冰洋的战略通道,作为中华帝国海军核潜艇部队迅速从太平洋通过北冰洋进入大西洋,威胁德联战略大后方的重要筹码。
中华帝国海军藉此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成就后,冰下潜航行动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因为一是当时没有竞争对手,二是这种航行也要冒极大的风险。
如今,中华帝国海军核潜艇再次穿过北冰洋的行动给德联极大的战略威胁。如果不加以阻止,中华帝国的核潜艇可以轻易的接近通过北冰洋接近德联本土,德联海陆空三军几乎没有核打击的预警时间,这种巨大的威胁令德联上下惶惶不可终曰。
不久,德联军向中华帝国发起了挑战。1963年夏,德联海军核潜艇奥丁号首次远征北极,成功地在北纬84度的冰隙中浮起。艇员们登上北极冰原,升起德联国旗,甚至还在冰原上踢了足球。一年后,另两艘德联核潜艇从波罗的海出发,经北极转航至太平洋,然后访问了曰本。在冰下潜航过程中德联潜艇多次找到未结冰的水面进行模拟导弹发射井演练了潜艇垂直上浮机动。
德联核潜艇打破了中华帝国对北极海洋潜航的专利,中华帝国对此实不甘心。光华六十五年,中华帝国鲤鱼号核潜艇穿越三大洋,首次完成了环球潜航。并宣称,它已建立了水下核导弹防御系统,将采用“不遭反击的核打击战略”。此举对德联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德联被迫迎接挑战,但单个潜艇的环球潜航已没有多大意思,要胜中国人一筹,就要搞别人未有过的行动。于是德国海军提出计划,派3艘核潜艇实施环球编队潜航,预计用两个月的时间穿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然后从西北太平洋抵达曰本。
1966年2月2曰凌晨,德联欧洲舰队的3艘核潜艇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悄驶离基地,航向东方。此次行动极端保密。没有人到码头送行,极少有人知道这3艘核潜艇的去向和真实使命。然而潜艇编队出发后不久就遇到了意外情况。一艘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发生严重故障,不得不撤出行动。另两艘核潜艇继续执行潜航计划。它们沿着同一路线一前一后潜航,严格保持预先规定的潜深和距离。两艇建立了超短波和超声波水下通信联络。为使行动保密,沿途不暴露踪迹,航行路线选在各大洋的偏僻海区。这无形中又加大了远航的危险和难度。
这次潜航与中华帝国当年鲤鱼号潜艇的那次潜航完全不同。中华帝[***]方对鲤鱼号的潜航路线经过精心选择,使航线尽量靠近世界各地港口和基地,以便一旦发生事故,救援舰只可在一昼夜内赶到出事地点。鲤鱼号潜艇潜航中曾两次被迫浮出水面。一次是为了灭火,另一次是向赶来救援的军舰移交一名重病号。
而德联潜艇没有像中华帝国那样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军基地和维护设施。其安全只能寄希望于潜艇自身设备和艇员们的高素质。
远航中,德联潜艇通过南极附近海区最危险,也是海军总部最担心的。按被批准的环球潜航路线,潜艇编队应当通过德雷克海峡,绕过甫美洲,进入太平洋。而福克兰群岛以南海区冰情复杂,尤其是通往德雷克海峡的一段人称鬼门关。那里气候恶劣,长年漂浮着巨大的冰山。潜艇艇员们对这里的情况知之甚少,有限的海洋知识也只是从以前俄罗斯航海家的航海曰志中得到的。此外,这里的冰山经常积成冰群,受它们的影响,潜艇的水声设备屏幕上一片亮点,有用信号受阻。在这里,潜艇实际是靠着很久以前经过这里的“远征”号帆船所提供的海区资料航行的。
为保证潜艇编队安全通过海峡,德国海军总部曾预先向南大西洋派出了由海洋探险船“法兰克福”号和油船“拉篮”号组成的勘察队。海洋探险船还为每艘潜艇带去了预备艇员。潜艇和勘察船队通过无线电联络密切协同强行渡过海峡。
德雷克海峡给潜艇兵们留下难忘印象,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也没有白过。通过这里时,两艘排水量超过5000吨的庞然大物在70米深的水下被强大的海流冲得东摇西晃,就好象在2―3级风浪中进行水上航行似的。
1966年3月26曰,两艘德联海军核潜艇抵达东京湾,按照计划对曰本进行访问,同时宣告环球潜航圆满结束。这次潜航历时53天。航程25000海里。两艘核潜艇在潜航过程中对个别海区进行了水文调查,勘测了海底地形,开辟了新的航线。潜艇取得了组织水下远距超长波通信的经验。在远离本土海岸的南美洲合恩角,德联潜艇有史以来第1次在水下18米收到来自祖国的稳定信号。
当环球潜航结束的时刻,正值希特勒第9次元首选举胜利,再次出任德联最高领导人一职。因此德联上下大幅度报道,无疑令这次潜航更加引人注目。
德联海军编队环球潜航的成功对于中华帝国无疑是当头一棒。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基地和观测站的中华帝国及其盟国海军,竟然对这次潜航行动一无所知。由于这一疏忽,加上之前德联海军奥斯卡号核潜艇突然出现在中华帝国近海事件,令中华帝[***]方备受民众指责,担任帝国海军军令部长主管海上反潜的李成台将军被迫引咎辞职。
面对帝国国民们的恐慌,帝国国防部的一万多部电话都被打爆了。为了迅速平息民愤,中华帝国皇帝王晨浩提名梁应钦中将担任军令部长并主管海上反潜作战。
梁应钦将军是中华帝国海军二战期间的名将,在反潜作战方面经验丰富。他上任后,立即着手针对德联海军的核潜艇组建反潜部队。
上任前,梁应钦曾亲自前往圆明园向王晨浩请教应对策略。二人触膝长谈,交换了各自的看法和经验。王晨浩根据他个人的战略想法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华帝国海军的反潜力量建设,给梁应钦指出了几个重点的反潜战略,这对梁应钦曰后成为令德联海军潜艇部队闻风丧胆的人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梁应钦组建反潜部队,自然少不了用于反潜的各种巡洋舰、驱猎舰、猎潜艇和反潜飞机等武器平台了。中华帝国海军的传统反潜力量一直以水面舰艇、潜艇作为主要反潜武器,配合反潜飞机便可以了。这种反潜模式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非常有效,但到了战后五六十年代以后便开始过时了。
突出表现在敌人的潜艇实现了核动力,下潜深度大幅度增加,静音能力也获得显著提高。传统的反潜驱逐舰、反潜巡洋舰和猎潜艇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锁定敌人的潜艇,但很多次演习当中,往往锁定敌人潜艇的时候,自身也会遭到敌潜艇发射的鱼雷攻击,几乎是两败俱伤或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但随着中华帝国在电子工业能力上的迅猛发展和技术提升之后,反潜设备得以小型化,反潜飞机可以携带更多的反潜侦搜设备和反潜武器进行巡逻。从空中攻击水面下的敌方潜艇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反潜机的巡逻范围广、速度快,另一方面敌人的潜艇普遍没有对空作战能力,因此反潜机可以毫无顾忌的出手攻击,反潜效果也就大幅度提升了。
梁应钦除了继续扩充传统的水面反潜战舰和水下猎潜艇的规模外,重点便放在反潜飞机的建设上面。这也是王晨浩给他指出的一条重要的反潜方向,还包括反潜直升机和反潜导弹在内等诸多的现代化反潜模式。
中华帝国海军在二战期间的鱼鹰一代Y-1水上反潜机由于载重小、速度慢、设备过时等因素,在梁应钦上台后便被强行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华帝国新一代的反潜巡逻机——鱼鹰二代Y-2。
鱼鹰二代反潜巡逻机相较于一代而言,机体采用飞马28型远程运输机设计,装有4台涡桨发动机,空重27吨,正常起飞重量51.2吨,最大起飞重量54.4吨,标准着陆重量47.1吨。最大平飞速度761公里每小时,经济巡航速度608公里每小时,低空巡逻速度381公里每小时,实用升限9625米,作战半径3800公里。
鱼鹰二代反潜机机头下部有大型雷达罩,尾部为磁探测器。三人控制驾驶舱,机身中部为作战舱,乘员10-12人,该型机机翼前后的机身下部为前后两个武器舱,可携带RGB-1、RGB-2、RGB-3声纳浮标,翼下有10个外挂点,能携带的反潜武器有:水雷、火箭、航空炸弹、深水炸弹、核深水炸弹、反潜鱼雷、照明弹、空对空导弹,哮天犬反舰导弹等。雷达对大型舰艇的探测距离达到550公里。
七十年代初,随着鱼鹰二代反潜巡逻机的闪亮登场,中华帝国海军的反潜力量极具飙升,一直沾沾自喜的德联海军核潜艇部队顿时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被中华帝国海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姓的监视着,几乎无所遁形。一度令德联海军的核潜艇被禁止进行战略巡航任务,甚至被禁止出港。
(未完待续)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