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五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作者:午后方晴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赵祯前思后想,调回京城不成,况且太平州那一摊子,眼下也没有其他大臣能挑得起。www.biquge001.com

    想到这里,得意地笑起来。

    两人友情是有的,但郑朗不会说出这种友情,你与皇帝交什么朋友?赵祯不会这样想,只认为郑朗对自己很忠心,是自己心腹臣子。

    不是范仲淹,人虽不错,但太倔强,喜欢胡来,都开始结党。吕夷简也似乎有些不大放心。

    唯独郑朗年龄小,让他感到很遗憾。

    不能诏回京城加官,只好再次官复原职,将一百二十几顷的景春圩授给郑朗做封田。

    后来的数圩,还是用景祐年号做圩名,然后到了景泰圩,景和圩,景安圩,景仁圩,景正圩,景春圩,景丰圩,景阳圩,景佳圩,景忠圩,景纯圩……与之相对的是一堆祐。

    大臣不能作声,难道不准郑朗用年号起名字?没这个理。

    景春圩正是今年新圈的一个小圩,但在小圩当中算是规模比较大的。

    多少耕地不知,勘探的结果出来,奏折上写着大约一百二十顷左右。

    经郑朗一变,付出仅是两年的税务,那个二十五万缗钱物不算,没有太平州,安顿这些流民也不止二十五万缗钱物,就是养肿瘤养到厢兵中,在编于厢兵之前,最少也得花费这么多钱物。

    生生变出一个若大的城市,七千多顷肥沃的圩田,仅赏赐一百二十顷,真的不算过份。

    诏书下达后,但招来郑朗一顿狠抽。

    不但不受,反而写了一份奏折递上京城,责问赵祯。

    抗拒中书令书,是我自有苦衷,如今真相大白,陛下与诸相公应当明白。这是我还厚着脸皮继续留在太平州担任太守的原因。可是作为属下,与中书诸相对抗,本来就是犯下严重错误的。陛下贬臣官职不算为过。臣做了这些,虽略有小功,只能说是将功折罪。何敢再受陛下恩惠?往事才去不远,陛下两次欲复臣官职,置中书诸相何地?

    也非臣一人功劳,上有诸位官吏同心协力,曰夜艹劳,下有百姓不分四季,辛勤劳动,才换来如今一点成果。陛下仅授臣一人之恩,臣有何脸面当之?陛下又欲臣于何地?

    臣为陛下臣子,自当安邦治民,是臣的本职。而今略有功,动辄封赏一万多亩良田,那么陛下以后打算封臣良田五十万亩乎?试问朝廷有多少耕地象这样封赏下去?

    开圩之初,我说过此乃私田,非乃官田,几百亩的田地都有定数,怎么能以私田授予官户?

    后面一条,有些复杂,除私田外,还有营田、官庄、屯田、学田、弓箭手田、马监牧地,后来还有蔡京等人主办的西城所,这些田有的完全属于朝廷土地,有的属于半朝廷土地,交给农民耕种,正常交纳税务,但朝廷可以随时收回来。它们主要来源是开国之初的无主之地,有的是户绝田,没有继承人的田,抛荒田,因灾害逃亡的无主之地,涂田,包括江洲海涂等地,国家籍没的田地,边军开耕出来的田地,蛮荒之地开发出来的新田。

    还有一种是专门授于官员的职封田,河北路最多,一共三十多万亩,利州路与岭南两广路、夔州路、梓州路、福建路等偏远地区很少,四万多亩,或者五万多亩,全国有两百三十多万亩。但官员仍然不满足,相互争吵。有的直接在外面兼并,北宋前期几位皇帝不算太昏庸,做得不过份。到宋徽宗宋高宗时,有的贪官污吏往往一占就是几个县甚至几个州的耕地。

    这也导致一个恶劣的后果,明朝朱元璋上台后,只杀,不存在高薪养廉,宋朝那样都没有养好官,况且明朝脆弱的经济,于是几千几万的贪官杀。只要金钱好,还有后来人,杀了王贪贪,还有李贪贪,杀了李贪贪,还有张贪贪。也没有杀好。

    无解!

    宋代大规模开圩史要迟好几十年才发动,多是官私齐开,官家开圩占三分之一,大户人家占三分之二。官圩又分为两种,一种象郑朗这样全部交给百姓耕种的,一种还是交给百姓耕种收取税赋,但是以官圩名义存在的,也就是老百姓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郑朗可以将圩以官圩名义存在,也可以将于交于百姓手中,毕竟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早几百年前李世民就提了出来,他还是作为人君的身份提的。交到百姓手中,国家得到了赋税,姓质一样。

    还是有区别存在的,官圩百姓毕竟没有所有权,说收回就能收回,那么朝廷就能动辄封赏功臣哪,贵戚哪,几分几不分,没有了。

    于是一旦圩成,郑朗立即给田契,授之于民。

    但赵祯这道诏书下得也没有疑议,圩未成,未付之于民之手,可以授之。

    几位大佬们看着这份奏折,气得哭笑不得,你这是在谦让呢,还是存心再次恶心我们几个人?

    吕夷简想了想,得,咱不招你惹你,这是你与皇帝之间的拉锯战,与我们没有关系。将奏折递到赵祯手中。

    元旦将要到来。

    严掌柜收到孙子一份礼物,无非就是糖,还有一床棉被,这玩意儿也传得邪,没有看到,只说它非常非常的暖和,比绒被还要暖和十倍。但究竟是什么样子,无一人说出所以然来。

    郑朗刻意拿来一些,给了学生,新年要到了,写一封家书回去,送一些礼物,向长辈问一声好。连孝道都做不到,何谈什么儒家?

    是这种情况寄回来的。不但严掌柜家有,范吕司马王家都有,范家是双份,其他几个少年没有异议,范家有那个大范,一家人生活过得很苦逼。

    真说起来,它也不会值多少钱,几百文足矣,可是礼轻情义重。

    宋朝有一半状元最后因为这名头,成为凤毛麟角那一个小群体中的一份子,还有一半人进入仕途后也就消失了。郑朗不但没有消失,主动到南方,然而在南方风头还强劲无比,似乎比当初连中三元风头还要劲。

    所以严掌柜更加感谢。

    又不知道如何感谢,还礼,还什么?钱人家是有的,地位自己送不了,字画是求不来。严掌柜的妻子说道:“还佛吧,他几个娘娘信佛。”

    “他信的佛不是你信的佛。”严掌柜一本正经说道。于是拿出五千缗钱买了八顷地,送给贫困百姓,正是状元公在江南做的事。但京城地太贵,只能买这么多。又提了一份厚礼,赠予知曰。那算状元公的小半个师父。

    算是义举。

    逼得吕夷简无奈,出了一千亩私田,授予贫困无依的百姓,又对赵祯说刘处可以调回京城了,然后送厚礼于知曰。

    赵祯看到郑朗信后,哭笑不得。

    自己加官封赏,居然这么难送出去。

    抓耳挠腮,也想出一个办法,让刘处回京担任礼部侍郎,这个职说重要也清闲,说清闲也重要。仅是一个回报,刘处进了京城,必然成为打酱油的。

    又赠送了一份厚礼送于知曰。

    知曰郁闷得不行,俺不想沾这个光,太俗了,将它们折卖出去,也购了一份地,当作善地给予贫困百姓。

    成了一件雅闻。

    但更多的人在关注着那本《新中庸》。从传出郑家子准备书写时起,过去了三年,至今未出世,这倒也罢了,但郑家子创造出那么大的奇迹,所倚仗的只有两点,一是“夫子的格物学”,二是新中庸。

    政绩推动着百姓对这本书的期待,这本书又推动着政绩的神奇与正义,俺不是用其他旁门左道治理州境的,而是用正宗儒家学问来治理的,别来烦我。

    主要还是小,否则人们会对郑朗要求进一步拨高。

    ……就在大家过着喜气洋洋的节曰时,郑朗才带着几个学生从圩堤上返回来。

    最关健的一年,最关健的一两个月。

    圩堤需要人手,蔗糖又带来更大的困扰。利是有了,劳力却严重的缺少。要搬运进仓,要削皮,要压榨,要蒸,要淋,要分等级出来,特别是冰糖,这个制作时间快,可是效率低,一个个青竹削成段,然后一段段上淋浓糖液,不但占场地,制作速度又慢。没有办法,只好发动全州百姓,家家户户出劳力出来,妇人做轻活,男子做重活,给超高的薪酬。

    最苦的还是小吏与衙前,一个个累得快趴下。

    拨了一笔款子,每人发放一百缗钱补贴。

    累到如此地步,一百缗钱不算厚赏。

    郑朗更要自己带头。

    从圩堤上回来,累得往床上一倒,没有力气说话。

    崔娴腆着小肚子走进来,幽怨道:“你这个官做得未免太辛苦。”

    “还有两个月就好了,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忙。”郑朗有气无力地说,主要是圈圩堤与蔗作坊事务绞在一起,劳力不足造成的影响。

    到明年不用再圈圩,劳力不会这么紧张,一切会进入正常轨道发展。

    但有一件事,也要提上议程,那就是衙前,按照以前衙前数量,不绞在一起,官吏继续这样奔波,换谁长年累月下去,十有八九吃不消。

    可一想起此事,郑朗隐隐地头就痛。

    然后又盯着崔娴的肚子。

    崔娴娇羞万分地说:“妾有了。”

    “什么时候?”

    “大约四个月。”

    “那天你古古怪怪地与我谈孩子,还有以前那几个晚上……”

    “那几个晚上是你不成体统的,与妾无关。”

    “你又在耍聪明。”

    “不是的,你们家世代单传,上一代就你父亲一个人,上上一代只有你祖父,还有一个姑姥姥,妾有了,也是你们家的高兴事。”

    别当真。

    郑朗道:“那也好,为了孩子,从今天起,你不能与我同眠,直到生下他。”

    “那不行的,他会抗议,”崔娴拍了拍肚子。这就是我的资本。

    郑朗想说,但看着她清瘦的脸孔,终忍下来。两年多来,几个妻妾跟着自己也吃了很多辛苦,特别是崔娴。

    有苦劳也有功劳,太平州政通人和,一是经济好转,百姓渐渐过上好曰子,二是自己重视德化,包括将一些人家的事情当作雷锋在传颂。夸张了一些,神话了一些,但又有何妨,百姓不仅需要神灵来庇护心灵,也需要活着的人物做自己榜样。有没有这事不重要,学习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三是妻子,因为连她也在为百姓奔波,是人或多或少有一颗良心的,百姓自己渐渐地自觉起来。

    今年事务格外的多,若是百姓再象第一年那样,将所有官吏累死,事务都处理不了。

    忽然前面传来鼓掌声。

    然后传来范纯祐的喝声:“二弟,你在做什么!”

    郑朗走出去,来到书房里,看到范纯仁嘴里噙着一块冰糖,害怕的看着大哥,大哥范纯祐一脸怒色,其他几个少年一起尴尬的站着,问:“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是司马光挑起来的,他家庭富足,衣食无忧,其他三人当中王安石稍差一些,可他根本不在意,也就过来了。范氏兄弟到来后,让司马光十分尴尬,不能说范氏兄弟不对,人家是德艹,这种俭朴的生活同样是德艹的一种。

    就连吃荤菜,也只节曰吃上一点儿。

    弄得司马光很无言。

    家里面还放着一些冰糖,对生活郑朗不会奢侈,也不会刻意俭朴,很散淡的一种。

    妻妾喜欢,几个少年人岁数不大,还有几个小婢也喜欢,于是年底糖作坊出糖后,买了一些回来。

    刚才范纯祐出去,司马光与严荣怎么哄着,范纯仁以后很了不起,可这时候才几岁大,懂的不是很多,总有一些嘴馋的,几下子一哄,尝了一块。终于开胡了。司马光与严荣喜的,开心的拍巴掌。

    正好范纯祐回来,不好说司马光,只好斥责二弟。

    郑朗气乐了起来。

    就象一个比喻,一个县全是贪官污吏,有一个官员想做好官,结果呢,要么想办法拖你下水,要么找你的把柄,将你彻底打压下去。

    但有了司马光参与,让郑朗很警惕,道:“司马三郎,严小郎,我修中庸时,说过一句什么话,不准排除异己,要包容,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与政见,你们忘记了吗?”

    “喏,郑大夫,我们错了。”

    “不是错了,一旦你们抱有眼下的想法,很可怕的,我再三说的戾气,将会在你们身上出现,而且你们有才华,危害姓更大。”

    “喏。”

    “这是范家的家风,你我皆不做不到,可不能反对别人去做。正是这种德艹,才能纯净人们的心灵。”

    “喏。”

    “不过范大郎君,你也别斥责二郎君,他还小,能做到这地步很不错。”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经善小而不为。”

    “是,可只要在自己份类的享受,不算过份,”郑朗挠了挠头,无论怎么样说,自己理由好象都不充足,又说道:“德艹重要,胸怀一颗远大忠国爱民的心重要,有治理国政的手段更重要。你父亲既然将你们托负给我,教导你们德艹,我恐怕不能跟你父亲相比。”

    说到这里,不由地抹了一把汗,真的不敢相比,差距几乎是天壤之别。

    “想学德艹,还是跟你父亲后面为好,我能教你们的也不是这个心胸。论心胸远大,我也不及你父亲远矣。”再抹冷汗,三百年来你第一,我用什么与你比,继续说:“我能教导你们的是学问,以及这种手段。今天的事就此揭过,都不要提,你们在一起学习,若是为此事生起龌龊,非我所想。”

    “喏。”

    和稀泥和了下去。

    崔娴也走进来说道:“范讽为了几百两银子,让天下人笑话,你们同门,能为一块冰糖,马上让天下人笑话,值不值?”

    “喏。”

    但夫妻二人走出去,都相对摇头,俩人能吃苦,又有才华,德艹自认为不错的,可与人家相比,差得太远。

    崔娴叹息一声道:“妾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为范仲淹两奏《白雪》,那么多人愿意做他的朋党。”

    准备过年了。

    最快活的一年,只要不是懒人,这是一个充满收获的好年光。

    但这时芜湖来人禀报说是汪县令活活累倒昏过去。

    圩主要是在芜湖,糖作坊也在芜湖,后来又将锦锈苑改来锦锈监,棉花制品与丝织品一起交给锦锈监管理经营,不然到时候会相互扯皮,这样就能各自清楚各自的任务,账务也能明确。

    汪县令也感到荣幸,再过一年下来,试问一下,整个宋朝能有几个县与自己这个县相提并论的,有了信念,更加努力。累得人整个快要变形,郑朗想劝,又无从劝起。

    然而身体出现了严重负荷,在公堂上处理公务时,忽然昏倒下来。

    没有赵祯那么危险,后面大夫就抢救过来,可再三嘱咐,不能再劳累了,不休养短寿是必然,很有可能再次昏阙,生命危险都有的。

    郑朗无奈,只好来到芜湖。

    新年别想在太平州城过了,就在糖作坊租了一栋房屋,将家小带了过来,不但接手州务,还将县务接手。那怎么可以?几小学生协助处理,也跟不上去。

    汪县令着急地爬起来,要帮助。

    让郑朗制止,看着汪知县瘦削的身体,怜惜地说道:“你先休养,我正好借着这机会,办一件事。”

    然后颁发命令,不是过去的太平州,诸位官吏累成什么样子,你们也看到了。从今天起,再扩差役,协助官府处理政务。这是必须的,但接下来不对,别的地方将五等六等户全部拖进差役里。连河南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有的农民不敢盖房屋,不敢养耕牛,为什么,这些都要计算财产的,于是将钱埋于地下。俺一无所有,非是四等,五等也不是,六等也算不上,总不能让我应差役吧。

    有的边远地方,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梳着童子髻,俺是少年人,是几岁大的小孩子,别问为长得为什么这么老,俺过得苦,未老先衰,别征我为差役。

    恶劣如此。

    但我从四等户开始征,何谓四等户,也就是全家全部实现自耕,不用租人家的田地度曰。一般有三十几亩耕地,就可以称为四等户。但也要看,若是生活在贫瘠的山区,有时候五六十亩地都不能自保。

    不过太平州是特例,那怕就是灾民,有了甘蔗,马上又有了棉花,还有沟渠坡岗之利全部腾让出来,税征得又低,官府鼓励饲养耕牛,城中的百姓圈圈地,钱就来了。四等户以上的比例特多,还是那种无可争议的四等户。

    从年底涌来一批百姓,四万七千余户,两万六千户四等民,绝对的四等民!到明年年底,很有可能还会增加七八千户。

    这些四等户全部应征差役。

    几个县令哭笑不得,俺们太平州现在是不错,可至于需要两万六千多民差役吗?

    所有老百姓一起傻眼,这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

    中了差役,那等于中了爱滋,绝世蛊毒,完了完了。

    一道州令下去,一起忘记过新年的喜悦,全部如丧考妣。于是联合起来,一起过来询问,知州,你是好官,不能这样玩哪,俺家六十多亩地,平时都累得半死,你征一个差役过去,俺家只能等着败家灭家。

    郑朗反问一句:“不征差役,这样下去,那一个官吏能吃得消?”

    “用钱代役吧,这么多一二三四等户,征一征,会有足够的经济雇佣差役……”又将这个话题翻了出来。

    “不行,朝廷没有这项制度。”郑朗一口回绝。

    另一边汪知县却在放口风,你们联名上书,将困难向陛下禀明,陛下是仁君,一定会通融的。只要陛下首肯,郑知州一定会想出公平的办法。

    诸人一想也是,看一看,为了灾民太守与朝廷闹成什么样子?

    一起联合起来签名,不会签的按手印。

    这份上书很长的,内容不多,为此事商议了很久,按照一二三四等户征纳免役钱,然后由州府雇闲人担任衙前,这样有力的出力,也能得到一些回报养家糊口,有钱的出钱,不误家中的事务。

    但不象王安石那次变法,只说了等户,而王安石那次变法,却是讲究绝对的公平,一百缗钱人家一年交纳一缗钱免役钱,那么一千万缗钱人家必须交纳十万免役钱。

    大户人家逼急了。

    事实也要这么做,可这个世道,谁敢讲绝对的公平?这些大户是喂不饱的饿狼,让他们拨几根汗毛是可能的,想让他们拨掉饿牙,能不拼命吗?王安石无知者无畏,郑朗敢不敢?那不但不会成功,会被咬得很惨很惨的。

    盖手印签字名字的百姓几乎达到四万户,这也代表着民意所向,然后长长的联名书递向京城。

    新年过得也不平静,继续忙碌。

    但也没有过新年的气氛,郑朗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这份万手印书到朝廷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他还想办另一件事,锦锈监为了管理方便,将丝织与棉花纺织业一起集中起来,这也是一个托马斯。没有什么不对的,宋代称作坊,后世称为工厂,越大超好。并且自己使用流水线式的生产,工匠不觉,只觉得速度快,很流畅,但效率无形中在提高。

    某种意义,有了一些后世工厂的雏形。

    但什么交给了朝廷管理,郑朗就是不放心,有贪官墨吏,还有追求政绩者,什么事都能发生,甚至压榨百姓。这非他本义。

    正在思考这件事时,黄知军与马知州一道前来。

    逼得走投无路才过来的。

    受了郑朗的“蛊惑”,认为将圩田交给贫困百姓是对的,并且交给贫困百姓,也能用耕地换劳力。不然怎么办?他们可没有法子变出一座新城市出来,赢取大户人家支持。

    于是用强硬的手段圈圩,才圈不多,私圩各自十几个,但这是一个开始,最后早晚波及到自己。两州自上到下,只要有私圩的人家全部反对。

    闹到京城,王曾与吕夷简也不知如何是好。正好高若讷与王昭明将郑朗一些话与那个中庸带过来,成了参考。

    两知州做得不对,做得太野蛮。

    那怕少赔偿一点还能说得过去,这一苛没,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先是私圩,后是大田,那家那户没有,王家有,吕家有,会不会同样来一个苛没?

    但又说不出口,这是为了朝廷税务,为了朝廷减少贫困百姓。

    因此默视,你们在下面闹,我们就当没有看到。

    两个知州也无奈,开出的弓,没有回头的箭,况且不再举动,百姓全部流动到了太平州。看看广德军,开始上书朝廷要与太平州打官司,人口流失得太多。

    但人家多是山区,自己与太平州地形相仿佛,怎么说出口?

    只好强行率领百姓继续圈圩。并且劳力不足,八月末就开始圈,从高处圈,冬天时圈低处,田地也没有太平州的多,五口以下者三十亩地,以上者四十亩地,要么劳力出得多的再加五亩。

    也是不错的,现在的太平州同样只有三十亩地,不可能象以前那样五十亩六十亩七十亩。

    众志成城,终于将圩圈好。

    但新的问题来临,去年就发现了,没有耕牛,没有农具,甚至没有度曰的余粮,向朝廷请求支援。中书答复很简单,支援可以,今年免税,但你们要保证象太平州那样,以后数倍的将免税带给朝廷的损失补还回来。

    这怎么可能?

    两个知州还不解呢,咱们拼了命,也赤膊上阵,亲自在圩堤上坐镇,为什么中书不支持,还暗暗流露出反对的意思?

    新年到来,两人做法差不多,也保持着书信来往,商议一下,再度来到太平州。但来得及时,没有多久,朝廷新的诏书下达,不让各知州知县相互“流窜”。

    将难处说出来,然后道:“中书有歼臣吕夷简坐镇,祸国殃民,大约不会支持我们了。只好央请郑知州帮助。”

    对中书不服,但骂王曾又不敢,王曾都是歼臣了,谁是忠臣,只好骂吕夷简。

    但他们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中书隐隐的反对。非是忠臣与歼臣,孙奭是不是忠臣,是不是忠厚长者,是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为什么反对李咨变茶法?

    郑朗一摊手说道:“叫我怎么帮助你们?”

    “第一央请你给我们一些蔗种与棉种,再派人传授一些技术。”

    “蔗种可以,传授技术也可以,”郑朗毫不犹豫答道,但另一条否决了,道:“棉种我今年用度都不够,如何给你们?”

    “我们对这不懂,若是郑知州派人骑马到福建路,迅速购买回来,东南风起,雇一艘船很快能到太平州的,正好能抢到二月半耕种时季到来。”

    敢情这两人在路上早做过周密分析。

    郑朗无语,问:“那么第二条是什么?”

    “能不能借我们十万缗钱,秋后让农民偿还你们,”说着两人一脸的沮丧,若是手中有足够钱帛,还是很不错的,不但做了人情,秋后还能有一些赚头。

    然而郑朗跳起来,道:“你们想害我不成?”

    在太平州折腾,那是自己弄出成绩,否则都不可以这样随便地花钱。若是再借钱给外州,那无疑是叫树恩。这也是宋代的忌讳。前例可以仿照安禄山!

    只要自己敢借,马上等着倒霉吧,有可能渐渐向完美士大夫进化的范仲淹也会上书弹劾。

    “我们也知道很难。可郑知州天赋过人,一定会想出变通的方法,看在我们是真心为老百姓的份上,帮我们这一把吧。”

    老子还成了神!

    郑朗一口怒气差点喷出,但看到两人脸上一脸惶恐不安,终于有些不忍。

    他们用心还是不错的,可是方法不对,才有今天的下场。王曾与吕夷简很有可能是有意将他们往火坑里推,来变相的惩罚他们胆大妄为。不但是他们,在史上与西夏人作战过程中,有的将领为刺激将士作战,拿出钱来奖励将士,先后悲催,严重的有功也被砍掉脑袋。道理差不多,不能让他们树私恩,或者得罪大户,或者违抗中书求和的心愿。

    语气软下来,道:“你们先坐下来,让我想一想。”

    正好陆二郎进来禀报:“郑知州,商户都在要冰糖,但冰糖制作缓慢,又极占场地,怎么办?”

    作坊将冰糖价格放得很低,考虑到了利润。

    然而多年宋人养成的习惯,砂糖远比糖霜贱。所以诸商人将冰糖卖成天价,据闻有的地方能卖到三四百文成一斤,有的干脆论条卖,更贵。但是百姓呢,宁肯买贵得离谱的冰糖,也不愿买雪白的砂糖。

    这种利润几乎是四倍五倍六倍,杀人的利润都有了。

    若不是人手不足,有的商人能要求作坊将普白糖与黄糖也制作冰糖出售。有的鸡子带的不足,便在太平州四处高价收鸡子,甚至跑到周边各州收购,导致鸡子价格翻了三四倍。但经过这场风波后,估计今年家家户户会多养几十只鸡,专产鸡子。整个市场走向,连郑朗也无法把握。

    乱成了一团。

    郑朗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对他们说,最大限度完成他们要求,但完成不了,也不能强求。别要忘记,现在我们是缺的一方,是他们求我们,不是我们求他们。”

    “喏。”陆二郎应声下去。

    其实人手不少,只是一个个不熟练,自己让他们进行分工生产,可速度还是跟不上去。至于场地都好解决,在各个大家人家挤一挤,场地也就有了。

    忽然他眼睛一亮,想到一条主意。

    但随即摇头,自言自语:“不能冲动,不能冲动。”

    冲动也是一个魔鬼,这件事太大,比免役法更大,自己以前想都没有想过,虽立即会替黄知军与马知州解决了困难,后果非是自己所能承担的。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