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這日從晨時起,青鸞就隱隱覺得不安。
www.biquge001.com
仿佛閣外寂靜的有些不尋常,她早膳不過用罷小半碗粥便再也難以下咽。期間昭貴嬪也來陪著說了會話,不過就是皇上近來都不肯傳華薇宮的人侍寢,也不知是哪里惹了皇上不快。
青鸞心中自是清楚,然而也無心過多應付,便只草草敷衍了幾句。昭貴嬪見她亦是無計可施,便也起身走了。倒是甦鄂怕失了禮節,將她一路送回殿內。宮中今日少了水巧,她便大約猜出小主定是有事瞞她。然而青鸞不願說,她也無從過問。
午時不到,忽听見院外有說話聲。她推門看去,原是甦鄂正訓斥尋香等人。那三個宮女穿著青色小褂,臉上兀自還掛著委屈。甦鄂背對著門,看不清臉色如何,只依稀听見幾句“不許背後抱怨”,“失寵得寵不在一時”之類的話。
一剎那便有些倦了,她倚在門框上輕喚道︰“甦鄂。”
便見那幾人都斂了聲垂下頭去,甦鄂回身見她,忙幾步上前道︰“小主怎麼出來了。”
“我若不出來,便也不知道你這姑姑當得如此厲害。”
甦鄂微微有些蹙眉︰“奴婢是在正風氣。”
“不怪她們。”女子淡淡一掃,“原是我連累大家了。”
“小主千萬別這麼說,”見她如此,一行人慌忙跪下,面帶焦慮道,“奴婢們只是為小主抱不平,萬不敢有旁的念頭。”
青鸞扶起幾人,神色依舊。“即便這樣想也不怪你們,我無能,你們自然受外人欺負。你們心中有怨,我知道。”
這話一說,立即便有人心中委屈,饒是尋香忍不住,眼淚已啪嗒啪嗒的落了下來。青鸞勸不住她,只由著幾人撒撒心中委屈。便在此時閣門外一聲尖銳的嗓音已帶著三分嘲諷道︰“呦,奴才還沒宣旨,貴人這里怎麼先哭上了。”
來者正是朝鳳宮傳喚公公,女子一時悚然,只環顧四周發現水巧仍未歸來。她暗自嘆一口氣,該來的終是來了。
然而面上卻與平常無異,青鸞靜靜笑道︰“勞煩公公親來,可是有什麼事。”
“貴人猜得不錯,可不正是奉了皇後娘娘懿旨請您走上一遭麼。”
甦鄂亦知此番不妙,皇後竟越過自己直遣了人來,可見必是出了大事。她凝視青鸞,只想從中尋出蛛絲馬跡。然而那女子笑容淡雅,容色沉靜,只是轉身喚道︰“甦鄂,更衣。”
便是流月閣的宮人,也少見她穿得如此端莊。緋色長衣外罩對襟碧霞雲西番蓮小衫,精心梳了月牙髻,上綴一支銀絲八寶翠珠釵。容裝素雅,笑容怡然。走起路來環佩叮當,如同前赴一場盛大的晚宴。頓時眾人噤聲,她亦只是攜了甦鄂一路出閣。
朝鳳宮氣氛詭異,是剛剛踏入便能感覺得到的。眾妃嬪賜坐殿上,然而無人交談。皇後正于上手同嬤嬤說著話,青鸞到時,殿內眼神迅速交換了幾個來回,瞬間便集于她一身。卻見那女子信步上前,恭敬道︰“嬪妾見過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復又目光平移,“見過宸妃娘娘。”
“來人,看座。”皇後撂了茶盞,顏色和善,“今日請妹妹來,不過是為了正一正這宮中風氣。”
“托皇後鴻福,這宮中一向肅清,何來整治之說。”宸妃眉眼有倦,說話之時卻是目不轉楮地凝視青鸞。
秦素月並未作答,只是輕揚下顎,頓時兩個侍衛便押解著一水服女子進入。那女子似是畏懼的很,只敢抬頭看一眼眾人,卻赫然是水巧無疑。
甦鄂一驚,險些邁步上前,殿內一時間更是嘩然。眾人有驚有笑,卻惟獨青鸞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湘貴人,這可是你宮中之人?”
雖知皇後是明知故問,她卻依舊起了身,頷首答道︰“正是嬪妾貼身侍女水巧。”
“這便怪了。既是你貼身宮女,又怎會懷揣情詩出宮。”
“情詩!”立刻便有人禁不住驚呼出聲,“娘娘可非玩笑!”
皇後並未出聲,倒是身旁嬤嬤上前一步,目光懇切道︰“這確是奴婢親眼所見,句句屬實,不敢有半點虛假。”
“指認宮中妃嬪可是大罪!”皇後柳眉倒豎,佯怒道,“你便將你見到的一一說來,若有半句虛假,饒是你服侍本宮多年,本宮也決不輕饒。”
“是。”桂嬤嬤鄭重叩首,“今早奴婢奉娘娘旨意前去給太後送新鮮的晨露玉仁粥,便見水巧姑娘一副匆匆忙忙即將出宮的樣子。奴婢才想著讓姑娘給貴人帶聲好,豈料剛一靠近,水巧姑娘便像見了鬼一樣急欲避開奴婢。這禮尚未行,便從袖口掉出了個錦囊。”
她說著便由人將東西呈了上去,皇後柳眉微蹙,展開字條一看,立時便勃然大怒︰“好一個昔會伊人牆垣下,唯見堇花落莫開!”
“奴婢原以為她是偷了小主東西才會這樣怕,哪知搶過錦囊一看,竟是這樣的情詩。奴婢想著水巧是湘貴人近身服侍之人,若是妃嬪真與外人有染,污了皇家青白,可就……”
“嬤嬤一片衷心,青鸞欽佩不已。”青鸞神色一定,已緩緩開口。她自然知道這等罪過意味著什麼,因此無論怎樣她絕不能承認。就算為了王爺,她也要一意否認到底。“只是娘娘,請容嬪妾問兩句話。”
皇後一時疑慮,便只允了她去。
青鸞走到桂嬤嬤面前,笑道︰“嬤嬤說清早去給太後請安,可需要特意繞行我華薇宮?”
“自是無需。奴婢只是在百步道上遇到的水巧姑娘。”
“既是如此,百步道所通之處便是御書房,其次是長河亭,玉昭宮,福壽宮,太妃祠堂,前後所經十三處宮室,最後才是通向宮外的長徑。嬤嬤憑什麼一口認定水巧就是去宮外呢。”
她見那老嫗支支吾吾說不上話,忽然面色一凝,重重喝道︰“若非有憑有據,你豈非故意陷我于不仁不義之中!”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