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第038章 還是女貴人起的作用
(鐘景良被解除審查恢復自由後深切認識到︰這肯定是兩位
女貴人起的作用。
www.biquge001.com但下步咋處理好同其兩人間的關系?他不禁又有些犯愁。)
趙儷和葉藍兩位女將,倒真是巾幗不讓須眉,說到做到,頭晚才相互決定的事,次天一大早便乘車出發了。她們調查取證的第一站,自是當事人鐘景良僅上任三個月,教育局駐太平鎮信訪分處。看到有縣委機關牌號的小車到來,信訪分處留守員工龔立于良,知道肯定又是為調查取證鐘主任,所謂“向省投寄匿名舉報信案件”來的。之前沒經歷過多少事,不知此類牽涉反黨委,且系級別較高的縣市兩級黨委的政治案件,“究竟水有多深”的倆年輕人,思想當即又被揪緊。
實際上,自數天前那個傍晚,從縣城來了一輛警車,從車上下來的幾個頗富官體的高級干部(當地目擊現場的群眾語),其中還有兩個穿警服的人。下車到此哪里也沒去,僅在分處辦公室待了不足半個鐘頭,恐怕連杯熱茶也沒顧喝完,既沒去見鎮里領導,甚至連近在咫尺之地的教辦主任也沒見;更別說像既往那樣被留下在街上飯館吃飯;個個人喝得暈頭鴨子似地搖搖晃晃,還要抱著小姐唱歌跳舞;而是毫無過場地當面宣布決定,隨便將剛上任不到仨月的分處主任,當即推警車上押走。別看鐘景良被押走時已近傍晚,但其消息卻于一晚之間便在屁股大小鎮內被風傳︰都說是新來本鎮不久的信訪分處主任,“犯了反黨反社會的政治錯誤,現已被縣上來人來警車當晚押走”。
說起“反黨反社會主義罪行”帽子,小鎮上許多中年以上人也許並不陌生;教師群里不少人更是記憶猶新。亦就是在近30年前的“**”末期,鎮中的一位語文老師,亦就是現在的分處信訪專干,龔立的父親龔老師,在給學生評點指導作文時,完全無意識地指出一學生作文,存在著“假大空”的毛病。
“偉大和英明兩詞不能隨便亂用。我們通常習慣說‘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他的接班人,英明領袖華主席’;這才夠級別令人服氣。你卻把小小一個縣委書記和縣革委主任也稱為‘偉大’和‘英明’。”龔老師指著該生作文批評說。“他們都夠那個級別嗎?這就是假大空的實際表現。”
這原本不過是最最普通的一節作文輔導評點課;龔老師亦不過就文論文那麼隨口一說;別說當時的縣書記和革委主任同自己沒有何矛盾或過節,作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間中學老師,整天不出三門四戶,更極少到縣城去,甚至連縣委縣革委機關大門朝哪兒都不知,又豈能同其有矛盾和過節,從而“陰謀反對他們”呢?而說反“社會主義”卻就更不沾邊了。
可正因為現時鎮上的革委會群眾代表副主任,亦就是被評點作文指出其毛病學生的父親;本因當年他參加民師轉正考試,監考的龔老師沒支持他作敝,故早存下報復心理,平時沒窟窿還要繁蛆,尋機會加以報復哩,現時听兒子講起了龔老師在作文評點堂上說的話,當時便像終于尋到救命稻草似地,不僅當即添油加醋匯報給鎮書記和縣書記。
在當時仍在大講“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等政治口號的年代里,龔老師便理所當然被立即扣上,“反黨反社會主義現行反革命分子”帽子,且當即停教,集中押解到鎮農場勞動改造;直到三中全會召開,全面撥亂反正,處理冤假錯案,龔老師才重獲自由恢復教師公職。正因有這段曲折經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不僅自己從此在人群中忌談政治,且亦不許師轉畢業已當教師的女兒龔立,隨便同“政治”結緣靠近。
當初听說女兒要被抽去分處專搞信訪,他原是堅決不同意的;後經女兒談起那個年輕的主任鐘景良,原也是個業務型干部;尤其閑下來便研討書法,練習寫字,這很對龔老的味口;且通過一次聚面深談,了解到對方的確算得上一個正直正派的人;這才最終同意被信訪分處借用。
但卻未料到面談後支持,女兒正式被分處借用尚不足三月,原被女兒一直贊成,亦被自己看好的鐘景良,卻突然傳來“因涉嫌‘政治問題’——向省委投寄匿名信誣告市縣兩級黨委領導;現已被縣紀檢委當場宣布隔離審查,而當即便被坐警車押走”的意外驚人消息!這還了得!古語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女兒跟其時間久了,豈非亦沾染上政治問題?于是,龔老師在同老伴商議統一後,就特以找到教辦萬主任,堅決要求“讓小女龔立重回學校教書,信訪分處一天也不能待了”。
但萬主任卻回答︰“信訪分系縣局派出機構,當初抽龔立于良是從全鎮數百名教師中精挑細選出來,又經縣局批準同意;現時你想撤離,教辦當不了家;除非你再申報縣局同意;可唐局現正忙于審查鐘景良的涉嫌政治問題,心情正煩著哩;我勸你現時還是少往槍口上撞------”
就這樣,龔老師像吞了只蒼蠅,別提有多憋屈難受;老父心傷,自對龔立仍每天去信訪分處上班黑眼來白眼去;龔立亦自然每日似坐針毯-----
葉藍和趙儷正是在這種形勢和背景下,來到太平鎮信訪分處,來調查“鐘景良冤案”問題的。
多年來在我國各種政治運動中,“外出調查工作”,被俗稱“外調”;因其次數頻繁,牽涉調和被調人數多;所以久而久之,這幾乎形成了一新的行業;有人俗稱常被抽出從事“外調”工作的干部,人們就調侃他們為“外調專家”或“外調專業戶”。這些外調專家或專業戶們,久而久之,也還真摸索出了經驗;當然大家都心照不宣。既被組織派出來了,花錢報銷,曠時誤工什麼的,總要想法既完成外調任務,又能按自己意願取得證言材料。
凡有長期外調經驗的人都知道︰調查人的主觀意願,對調查結果影響極大。這被戲稱為“成亦蕭何敗亦蕭何”。所以,往往被調查人或親屬,總千方百計打听組織會派誰去調查自己的問題,從而好提前加以賄賂。你比如現在的葉藍和趙儷,原本取得統一意見,是抱著否定“縣紀檢委和信訪辦,對鐘景良為‘誣告縣市兩級黨委’匿名信的炮制者”結論而主動請纓外調的;而她倆又深知,信訪分處原留守的倆年輕人,又均為同情和傾向鐘主任是被冤枉的。所以,她們一到太平鎮就先來信訪分處。
前邊說過,正在辦公室整理信訪案卷的于良龔立,听到門外汽車響,出門一看是縣委機關的車牌照,知道準又是設在縣紀委的“專案組”,又來調查主任“被誣”材料的,當時不僅心情一楸緊,且還頓時起反感。一因他倆曾在縣紀委參加過對鐘景良的庭審,明顯感到台上坐的那幾個“審判官”,壓根都沒操好心,他們所提的問題,盡都是要當事人承認自己就是寄信人;二因他們每次來取證言,總想讓證言者按他意向寫。說不定前寫的仍不過關,派人再次來翻工哩;所以心中頓起厭煩和反感。
但當兩人下車後,年輕人看到便當即眼一亮。
“怎麼會是你們倆呀?”于良不禁脫口而出道。“他們哩?”
“啊?我們倆怎麼了?”葉藍當即驚訝問。“你是問那呂劉倆‘革命老領導’嗎?人家都在忙更重要事呢。也只有我們這資歷淺的才被派干這跑腿活。”
“是呀,那你說應該誰來呢?”趙儷亦稍表不滿問。“難道俺來你們不歡迎?”
“哎,兩位好姐姐,于良他看見是您倆,他心一激動卻沒把話表達清。”龔立當即左右拉住兩人手,激動地解釋說。“早幾天縣紀委和教育局那個方士元,來過一次取證言,硬要求我們按他意圖寫;我們當然不能違背事實和良心;他就給你既威脅又扣帽子;後因不是他們想要的材料,就牢騷一通,連午飯沒吃就走了;聲言過幾天還會再來。剛才一听外邊汽車響,出門又看是縣委的牌,就以為又是他們來了------”
“一看是兩位好姐姐,俺高興激動尚未及。”于良亦當即既點頭又作揖地補充解釋說。“那還能說不歡迎哩?都怪俺學理的文科功底差,連句感激話也表達不清。”
因上次在紀委會議室對鐘景良初審現場,他倆便見過趙家父女曾留下好印象;雖沒見過葉藍卻也早听人們介紹過,知道她不僅是鐘景良女友;且因原在教育局信訪科,同方士元意見不合,怒而調入縣委信訪辦;更了解正是兩年前,她的機智權變,才終于化解了一場,上訪群眾教師,圍縣常委會議的危機。她的業績已記入本縣《信訪志》。
“有這樣兩位正派能干,且帶著‘尚方寶劍’——縣委書記親筆信,前來取證言,”龔立當即便用目光示意同事于良說。“我們還有什麼機密材料,還不能當即交出呢?”
于是,于良當即滿意地點點頭,並立去內室取出幾分當事人,第一手證言材料親交葉藍手。葉藍看後連連點頭,並隨轉趙儷手。學法懂法的她匆匆看過後,更連連點著頭說︰“有了這幾份背景硬實的一手證言材料,真可做到以一當十呢!走,咱現就急忙趕回縣里向費書記親自匯報。以防某些別有用心人狗急跳牆另出新招。”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