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切勿较真
1、
为什么喜欢曹操?因为曹操屠过城?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
不不不,我喜欢曹操,敬佩他,学习他,是因为曹操他活的真实,他身上有我们每一个人人从年轻到年老所必经的一些变化和过程,他的气质也许和大多数人更加接近一点,才华更是远远超出,但不妨碍我对他的敬仰和学习,他一辈子简朴的精神,更是一些以奢侈为豪国人应该学习的,他对于各种人才的选拔和处理,他对于对手的各种计谋,都是实实在在的,详详细细的记录于史册的,不是单单因为同一时期的刘备太过于不那么显眼,也不是因为易中天的说书,更不是单单因为对于权力的向往。
www.biquge001.com
想想当年,年轻时的曹操也有过执五色棒杀蹇硕,在济南拆除淫祀的正义之举,这是每个人年轻时心态的一个缩影。包括以尊刘为主的三国演义也从来不敢否认曹操一生的这种献身精神,这又怎么能不引起曹迷内心的共鸣呢?这种理想化的执着精神也是世人缺乏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不是单单因为曹操的天赋极高,门槛太高,就没东西可学了,就应该学习刘备了。选择学习曹操。
2、
我小的时候由于受三国演义及相关戏曲的影响,对曹操非常反感,白脸奸雄的形象挥之不去。后来我开始喜欢曹操,不是因为学了历史,而是因为读了曹操的诗所改变的。
他在短歌行中写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辟若朝露、去日苦多”。道出了人世的沧桑和短暂。他在龟虽寿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显示出曹操不安天命,老当益壮的英雄情怀。他在观沧海中写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他广阔的胸怀。还有在嵩里行中写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更彰显了曹操对乱世中遭涂炭的百姓的生命的爱惜。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怎么能是个奸雄了?更何况他为了我们汉人的尊严,马踏匈奴七百里,迎回了被掳去的蔡文姬,相比于那些只会将国家的和平寄希望于和亲送女人的汉唐天子们,曹操更是个有血性的真英雄。相对于一贯厚黑的刘备,靠父兄起家的孙权,是不是大曹更可爱了?
3、
曹操是个有大缺点也有大优点的人。但是不管如何,他确实活得有血有肉、嬉笑怒骂。反复后悔、非常真实。曹操的优点:《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以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为正面人物;以曹操、司马懿等为反面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反面形象是通过对其奸诈、残忍的描写来体现的。但作者并未对曹操一味地进行丑化,相反在字里行间对其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除了曹操在杀反对他的汉室忠臣(甚至是皇后)时手段毒辣和不择手段及对汉献帝的不臣态度被世人骂为奸臣外,通过粗读《三国演义》,笔者发现,曹操具有八大优点,这些优点是得到《三国演义》的作者充分肯定的,也应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肯定与赞赏。
当然,笔者并没有为曹操翻案的意思,他的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能因功掩过,也不能因过掩功;优点就是优点,缺点就是缺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即使曹操真的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优点也是值得有识之士学习的。因为,我们学习的是优点,而不是其丑恶。曹操的八大优点是:
一是不畏权贵,执法如山。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郞,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权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当时蹇硕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候览、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深得皇帝宠信,把持朝纲,权势薰天。在十常侍势力最盛的京都洛阳,一个小小的北部尉,杖责蹇硕之叔,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非常的胆量,没有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硬汉子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曹操的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二是嫉恶如仇,义讨董卓。董卓弄权,天下共愤。曹操欲为天下人除害,先是屈身事卓寻间图之,后向司徒王允借宝刀一口,欲借拜见董卓的机会刺杀之,被董卓发现后假托献刀而脱身;回到陈留后念念不忘除奸之事,在当地孝廉卫弘的帮助下,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更收得乐进、李典、夏候惇、夏候渊、曹仁、曹洪等大将。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为师出有名,曹操先发矫诏,驰报各道,并作檄文以达诸郡,十七路诸候起兵响应,形成十八路诸候共讨董卓的大好局面。在推选盟主时,为完成讨伐董卓大业,做为发起人的曹操却一力推举“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的袁绍做了盟主。经过虎牢关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战役,迫使董卓为避战而劫天子迁往长安。不能不说是曹操的一大功绩。而后,在袁绍按兵不动,其他诸候皆无战心的情况下,曹操引兵万余,领夏候惇、夏候渊、曹仁、曹洪、乐进、李典等,星夜来赶董卓,虽中伏失败,但这时其忠君爱国,奋不顾身义讨权奸董卓的义举令人击节赞赏。至于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明托汉相、实为汉贼,自己也成为权奸则是后来的事了。但当时,他的举动和言辞确实是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
三是不计门第,求才若渴。在虎牢关,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连斩诸候大将,众皆失色的情况下,时任平原县令刘备手下马弓手的山西大汉关羽大呼请战,袁绍袁术因他地位卑微而不允。曹操却不以地位、门第高低而贬低其个人的能力,极力赞赏和保荐关羽出战华雄。并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张飞要求杀进关去,袁术嫉妒其关羽的功劳,摆官架子欲将其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充分表达了其不计门第,求才若渴的心情和立场。在刘关张退下后,曹操又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不使三人因地位受到歧视而泄气,从而在三英战吕布中一鼓而胜。随后曹操又按照此原则,招到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蚧等文臣,于禁、典韦、许禇、徐晃、张辽、张郃、庞德等武将。特别在对关羽的招降上更是煞费苦心:不仅答应其三个近乎苛刻的条件,而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候赐爵,在关羽为寻找刘备过五关斩曹营六将后,仍派张辽专程赶去告诉夏候惇不准追究,对关羽恩遇可谓是天高地厚。虽最终没能使关羽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但关羽却为其立下了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的大功;在华容道又让本是笼中鸟的曹操逃脱了大难,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有,曹操对人才的态度是极为尊敬和欢迎的。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的谋士许攸因袁绍不听己谋而投奔曹操。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以故友相待,不以名爵相上下。从而感动了许攸,向曹操献计劫乌巢之粮,扭转了官渡之战的战局,反败为胜;在刘表的二儿子刘琮率领手下投降曹操,献了荆州后,曹操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其重视人才、求才若渴的心情可见一斑;蒋干引寄寓江东的凤雏庞统到曹操寨中献连环计时,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并虚心向其求教。统献计后,操即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当庞统说自己欲凭三寸舌说江左豪杰之士来降曹操时,曹操马上许诺“先生果能成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
这比孙权见庞统面貌丑陋而不喜,听其言语傲慢而不欢,誓不用之;刘备起初只让其做一个百里小县的县令有天壤之别。其手下谋臣如云,战将如雨也就不足为怪了。毕竟,曹操当时已是八十三万大军的统帅,眼看就要统一天下了,功高志骄之际对人才的态度如此谦恭,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试想,如果不是政治观点不同,谁不想投奔这样的明主呢?
四是以身作则,很少扰民。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调遣兵将,自统大军兴兵讨伐张绣。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这是曹操以身作则不扰民的典型事例。不仅此次不许军士扰民,除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时,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曹操纵容大军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外,《三国演义》中很少有曹兵扰民的画面。在征张绣的过程中,曹操的宗族爱将夏候惇所领青州之兵,乘势下乡扰民;平虏校尉于禁即将本部军于路剿杀,安抚乡民。曹操弄清原委后不仅不偏向自己的宗族夏候惇,反而赐并非宗族的于禁金器一副,封益寿亭候,并责夏候惇治兵不严之过。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情况下,无论其政治立场如何,能够做到兴兵尽量不扰民,从而赢得民心的人并不多见,这一点曹操可以和刘备所推崇并实践的人和相媲美,除为维护汉室江山和皇帝的权威,一些忠义之士图谋杀曹操外,其根据地内的人民很少叛乱,尽量不扰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五是不计前嫌,顾全大局。曹操的父亲曹蒿被徐州刺史陶廉的部将张闿在护送途中杀害,曹操率兵攻打徐州欲报父仇。刘备与陶谦无亲无故,却在孔融的怂恿下率关羽张飞并到公孙瓒处借赵云和2000人马共5000兵马到徐州救援。在陶谦的再三推让和表荐下,刘备不费一兵一卒做了徐州牧,且收留了被曹操打败的吕布,可以说是与曹操结下了不小的仇怨。但当吕布和刘备反目成仇,刘备被吕布战败投奔曹操时,曹操却待以上宾之礼。并表荐刘备领豫州牧,以兵三千、粮万斛送与刘备,结果是刘关张在其擒杀吕布的战役中很出了一把力。如果曹操在刘备兵败投奔自己时因前仇而杀之,不仅会失去天下英雄投靠之心,而且擒杀吕布的战斗也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毕竟刘关张替他把守一方,使吕布不得突围而走。至于刘备终成大患,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则是后来的发展了。还有,在和吕布的战斗中,曹操曾被吕布手下的大将张辽追杀。但当张辽被擒,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时,曹操却因其忠义而亲释其缚,取衣衣之,并拜为中郞将,赐爵关内候。如果当时曹操为泄一时之愤,将张辽一剑杀却,就会失去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就不会多次因张辽而脱险,更不会有以后的张辽威震逍遥津,战孙权独当一面了;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对张济之侄张绣的不计前嫌。在讨伐张绣的过程中,张绣降而复叛,曹操兄长之子曹安民被砍为肉泥,长子曹昂被乱箭射死,爱将典韦被乱枪戳死。但当曹操和袁绍同时招安张绣,张绣同贾诩赴许都投降曹操时,曹操却握住张绣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在心。”遂封张绣为扬武将军。为顾全大局,曹操连折侄伤子、痛失爱将的大仇也搁置一旁了,其大度可想而知。与刘备因关羽之死而置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于不顾,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的冲动相比,二者的高下一比便知。
六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不管是对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的谏言,还是其他谋士的计谋,只要符合实际、有可取之处,曹操就会从善如流。既使谋士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进一步为曹操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弥补曹操的不足,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在郭嘉遗计定辽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被曹操打败,引数千骑投奔辽东的公孙康。诸将皆欲往征辽东,曹操却深信郭嘉遗计按兵不动。因曹操不出兵,辽东太守公孙康惧二人吞并辽东,诱而杀之,曹操听谋士之言不费一兵一卒杀了袁熙、袁尚,除了心腹大患,其从善如流的态度令人敬重。在对武将的态度上,除了鄙薄其为人并因中计杀了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外,曹操对手下的大将恩宠有加。即使有打了败仗,犯了过失应当处斩的,只要众将一求情,他就会从善如流地放了。为曹营保存了相当多大将的性命,他们在感恩戴德之余多次救了曹操的命,使他绝处逢生,并立下了更多的功劳。
七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在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曹操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是出了名的。虽然也打过不少败仗,吃了不少苦头,但凭借自己的智谋反败为胜的经典战例也不少。以至于地盘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强,其编著的《孟德新书》更是一部军事巨著,如能流传下来,肯定是中华军事史上的一大瑰宝。例如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就是靠曹操留下的锦囊妙计,使周瑜中了毒箭;在张辽威震逍遥津中,主要也是靠曹操留下的锦囊妙计取胜的,曹操的智谋可见一斑。
曹操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
胸襟博大,乐观宏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
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融合。
曹操对兵法、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什么不喜欢曹操呢?
-----------------------------------------------------
这个比较好玩,供大家玩乐下
……
……
在分析曹操的年薪之前,让我们先翻开《三国志·魏书》。《魏书》里说,曹操20岁做官,66岁去世,在政坛混了47年,先后做过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司隶校尉、骁骑校尉、大将军、武平侯、丞相、魏公、魏王。其中武平侯、魏公和魏王是爵位,剩下的都是官职。
彼时洛阳是首都,分东、西、南、北、中五部,每部相当于一个市辖区,洛阳北部尉就是掌管洛阳北区社会治安的行政长官,类似现在北京市某个区的公安局局长。在曹操做过的那么多官职里面,这是最小的官职。
曹操做过的最大官职是什么呢?是丞相。东汉本来不设丞相,最大的官就是“太傅录尚书事”,人称“上公”,曹操晚年功高权重,汉献帝特拜他为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位在上公之上,论政治级别,除了皇帝就是他了。
东汉工资制度和现在是一样的,干部级别越高,工资级别也越高。曹操做过的最小的官是洛阳北部尉,所以那时候他的工资最低;曹操做过的最大的官是丞相,所以那时候他的工资最高。
洛阳北部尉属于四百石级别,“四百石”就是年薪相当于400石粮食。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并不是全发成粮食,而是“半钱半谷”,就是工资的一部分发成钱,另一部分发成粮食。曹操作为四百石的洛阳北部尉,朝廷每月要发给他2500枚五铢钱、15斛脱过壳的大米。按照东汉官方标准,1斛大米等价于100枚五铢钱,15斛大米则等价于1500枚五铢钱,所以曹操每月的薪水约有4000枚五铢钱。
“斛”是容量单位,汉朝一斛是10斗,折合现在20升,装米16公斤。16公斤米,当时买得花100枚五铢钱,现在买则得花60元人民币,所以从购买力角度讲,100枚五铢钱相当于60元人民币,1枚五铢钱则相当于6毛,4000枚五铢钱呢,自然相当于2400元。每月2400元,年薪自然是28800元。
再看曹操做丞相时的薪水。
丞相属于万石级别,薪水也是半钱半谷,具体说,就是每月能领17500枚五铢钱、175斛脱过壳的大米。按照1斛米等于100枚五铢钱的原则,把实物工资折成货币工资,曹操每月合计能领35000枚五铢钱。按1枚五铢钱等于6毛钱计算,曹操这时候的月薪是两万一千元,年薪约25万元。
您会说:曹操做丞相,年薪不过25万,这跟题目上说的“曹操年薪上亿元”完全不吻合嘛。
别急,咱们慢慢来。曹操作为丞相,薪水只占他总收入的极小一部分,他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赏赐。
东汉赏赐很厉害,卢植等人平定黄巾,汉灵帝一赏就是黄金百斤。在东汉后期,1斤黄金可以折成1000枚五铢钱(当时黄金纯度极低,很多文献所说黄金其实就是黄铜),100斤黄金就有10万枚五铢钱,折成人民币,相当于6万元。曹操一生东征西讨,战功无数,汉献帝给他的黄金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
战功赏赐属于不定期的赏赐,这个不可考,姑且不论,我们看看定期的赏赐都有哪些。
据《后汉书》卷43注引《汉官仪》,朝廷每年两次赏赐百官,一次叫“春赐”,凡三公及以上官员赏钱20万;另一次叫“腊赐”,标准与春赐等同。曹操身为丞相,位在三公以上,每年有40万枚五铢钱的定期赏赐,折成人民币,约合24万元。
年薪加上定期赏赐,曹操现在每年收入就有49万元了。
曹操除了“丞相”这顶帽子,同时还戴着“魏公”、“魏王”的帽子。“魏公”是公爵,“魏王”是王爵,公爵、王爵都有采邑。所谓“采邑”,就是朝廷划给你的一块区域,允许你在里面收税,并把收来的税归为己有。曹操的采邑都有哪些呢?《三国志·魏书》里写得明白,曹操采邑包括冀州十郡: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又据《汉书·食货志》,有封爵者一年从采邑里每户居民那里平均征收相当于200枚五铢钱的赋税。著名经济史学者梁平仲先生统计过,冀州十郡在东汉后期共有91万户居民,按每户每年给曹操贡献200枚五铢钱估算,曹操从采邑里一年能拿到一亿八千万枚五铢钱,折成人民币是一个亿多一点。
采邑赋税、定期赏赐、固定薪水,再加上皇帝时不时赏给的黄金,曹操做丞相时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一个亿。这就是我把题目定成“曹操年薪上亿元”的原因。
回过头来检查前面的计算过程,您会发现其中的不严谨之处:我们把东汉大米价格当成了一个常量,每斛等价于100枚五铢钱。这跟史实肯定不符,因为粮价不会一直不变。按《中国物价史》,东汉丰年粮价极低,5枚五铢钱能买1斛米;而荒年粮价极高,最高时1斛米竟然卖到1万枚五铢钱!如果按照最低米价,曹操年收入至少有20亿元;可是如果按照最高米价,曹操年收入不过100万元而已。
既然用粮价来折算不完全合理,我们不妨再看看当时普通百姓的收入是多少,这样就能很合理地判断出曹操的薪水是高是低了。
我摘抄过汉朝居延地区两户百姓的财产清单,一户户主叫徐宗,家里6口人,拥有1所房子、50亩耕地、两头牛、4个奴隶,共折价13000枚五铢钱。另一户的户主叫礼忠,家里7口人,拥有1所房子、500亩耕地、两辆牛车、3个奴隶,共折价114000枚五铢钱。
我们这里不考虑曹操的实物工资,只汇总其货币工资、定期赏赐和采邑赋税,每年合计就有18061万枚五铢钱,是徐宗一家总资产的一万多倍,是礼忠一家总资产的一千多倍。
曹操不是商人,是官员,或者吹大一点儿说,他是政治家。政治家靠老百姓养活,为老百姓办事,收入高些无可厚非,但是高到曹操这个地步,就只能说明当时的老百姓太冤了,花大价钱雇了个吸血鬼。不过这也没办法,因为东汉是专制政体,专制政体的政治家都是自己给自己定收入,谁也挡不住他们变成吸血鬼。
(此文参考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食货志》、《汉书·食货志》、崔寔《政论》、《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7《后汉各州郡国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数》、《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国物价史》、《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