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岳飛見到牆角處有十來把粗大棍棒,便上前拿來撫摸玩弄。
www.biquge001.com接連拿起幾把,都覺得木質疏松,重量又輕,沒什麼特別之處。
岳飛再往深處摸,突然踫到一條冰涼的鐵棍,觸手之處,寒氣逼人。
岳飛一咬牙,把鐵棍取出一看,原來是一支丈八長槍,入手甚是沉重。庫房里光線不足,看得不清楚,岳飛便拿著槍走出土房,來到空地一看,好一支大槍︰槍身黝黑中透著金光,鵝卵般粗大,一手握住恰到好處;槍身槍頭竟是一體,槍頭中間厚實,比一般槍頭要寬上許多,兩邊開刃,可以當刀使;槍尖鋒芒畢露,兩道深深的血槽,殺氣騰騰。原來是一條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桿上還刻有四個字---“瀝泉神矛”。
各位看官︰宋朝制式︰五尺五寸長為步下槍,七尺長為花槍,八尺二寸長為中平槍,一丈二尺長為大槍,一丈六尺長為大桿子,一丈八尺為長矛。
岳飛右手握住槍身中間,猛地來回一搖,“呼呼”幾聲,槍身前後晃動起來。
“好槍,”岳飛心里贊了一句︰“果真是堅硬如同金剛石,柔韌如同白蠟木。”
岳飛揮動槍桿,往四周慢慢畫了一圈,一招“龍歸大海”,先適應大槍的重量。
緊接著,岳飛用昨晚從志明大師處剛學到的運氣方法--“恨天無把”,把端著大鐵槍桿的手腕一抖。
嗡!嗡嗡!
長長的大鐵槍桿抖動,居然發出了寺廟里撞大鐘時候的聲音。
庫房里面的眾人已經走了出來,連正在鍛鐵的匠師們也紛紛停下手,出來觀看。
岳飛再度揮動手中大槍,“攔、拿、扎”連續三下打出,
各位看官,攔、拿、扎這三下是槍法的三種基本運力方式,槍法招式千變萬化,無不源于其中。雖然岳飛招式不多,但這三下運力法門,確是十分嫻熟。
嗡嗡!嗡嗡!嗡嗡!
沉悶的鐘聲夾帶著巨大的風力往四周傳開。聲勢煞是嚇人。
人群中傳來一陣陣的喝彩聲。
志明大師對周侗贊道︰“好槍法,好力氣,周師兄收的好徒弟。”
周侗會心地一笑︰“志明師弟你也有功勞啊。”
岳飛收槍回勢,走到志明大師面前,問道︰“大師,這槍?”
志明大師未等岳飛說完,便回道︰“既然這槍與你有緣,就贈于你”
岳飛連忙拜謝。
湯和,張顯和王貴三人也圍了上來,懇請志明大師索要兵器。
志明大師問湯懷道︰“你要什麼家伙?”
湯懷道︰“弟子見岳大哥舞的槍好,我也要槍。”
志明大師道︰“也罷,你到鍛造房先測試氣力,再讓匠師給你打根大槍。”
這邊廂張顯說道︰“弟子想那槍雖好,倘然一槍戳去,刺不著,過了頭,須得槍頭上有個鉤兒方好。”
志明大師回道︰“確實是有這樣一個家伙,名叫‘鉤連槍’。我就畫個圖樣與你,你交給匠師照樣打成了來,順便教你鉤連槍法!”
王貴見湯和與張顯都有了著落,心里著急,大聲嚷嚷道︰“弟子想來,最妙不過是大刀,一下砍下去,少則三四個人,多則五六個。若是從早上砍到晚上,豈不就有幾千幾百個?”
志明大師一听,就曉得王貴是個莽夫,便笑道︰“你既愛使大刀,就給你大刀罷了!”
湯和三人得到志明大師應允,歡天喜地,跑去鍛造房,也就是那大土房,去找匠師試力,量尺寸,打造兵器去了。
這邊廂岳飛見得聶姑娘孤身一人靠在樹下,便鼓起勇氣,走上前去,但一時不知從何說起,便問道︰“聶師妹,請問現在是什麼時辰?”
聶春曉“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到︰“你個傻瓜,太陽就在天上,你問什麼時辰呀?”
各位看官︰古人沒鐘表,都會看太陽辨認時辰。
岳飛困窘萬分,臉上一下子紅了,連忙解釋道︰“我想知道師妹何時有空,好比試切磋一番。”
聶春曉也到了及笄之年,自然曉得岳飛的心思,便嫣然一笑,說道“只要你在瀝泉山上,隨時都可以找我。”說完,臉一紅,小鹿似的跑掉了。
岳飛仔細品味聶春曉的言語。“隨時都可以找我?”。突然醒悟過來,心中一陣狂喜。
周侗與岳飛一行人等在瀝泉山一呆就是三個月。除了打造兵器,交流武藝之外,周侗把整個鍛造工坊和庫房都拆了下來,準備搬到麒麟山去。畢竟瀝泉山沒有天險可守,如果真有變故,只會白白丟失。
三個月後,拆整完畢,周侗一行人等,浩浩蕩蕩,趕回麒麟村。
志明大師與春嬌師太心事已了,本要回五台山。但周侗與岳飛一再相邀,耐不過情面,便也同行,當然也帶上聶姑娘。
老大的一支車隊,沿途也有官府中人前來查詢,但一听是周侗名頭,便也紛紛放行,周侗也按官場規矩相待。
來時才幾天時間,返回倒用了一個多月。
岳飛與志明大師等人和車隊直接上了麒麟山,王貴等三人連同牛皋母子回麒麟村報信,而周侗則上大名府疏通去了,畢竟這次頗大陣仗,跟官府打聲招呼能消掉諸多麻煩。
…………………………
話說欒廷玉早就得到周侗通知,在山上建好房子。所以岳飛與志明大師一行人等上山後,很快就安頓了下來,但鑄鐵用的火爐等用具還要等匠師們慢慢處理。
欒廷玉見岳飛有空,悄悄把他帶到後山,上面有一間茅寮,孤零零在樹林中,甚是難找。
岳飛推開柴扉,進內一看,里面竟然綁著一名大漢,黃臉皮,落腮胡須,六尺以上身材,身穿官服。再細看時,那大漢鼻青臉腫,衣服凌亂,分明是曾被人用刑。
各位看官,在水滸原著中孫立身高8尺,武松和魯智深、林沖8身高也是八尺左右,楊志七尺五六寸身材,朱仝8尺四五。蔣門神最高,“身長9尺”。連諢名叫“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其身高也有不滿五尺。但宋時一尺有31。2厘米。我認為這些好漢的身高應該有誤,可能是施耐庵先生一時不慎,故在此略作修改。六尺超過一米八,應該差不多。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