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至于皇帝,是天下最大的高富帅,单不单身都能继续娶老婆。
www.biquge001.com顺治十三年(1656年)这一年是个不错的年份,这一年南明和满清朝都很消停,大家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顺治皇帝也完成了他的心愿,在1656年8月迫不及待地把单身寡妇董鄂氏娶回宫,一开始立为“贤妃”,一个月之后顺治就把董鄂氏立为“皇贵妃”,火箭都没董鄂氏升的快。这种升迁速度,如果是以当官做例子,好比前一个月刚中了进士,后一个月直接成了丞相。
当年的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诏大赦天下,在大清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在那三千佳丽的深宫中,无数阴谋诡计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为了争宠、争权,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会变得比男子更加阴狠毒辣。
事实上,也有例外,董鄂妃肯定就是其中之一,她能够征服顺治,靠的绝对不是什么阴谋诡计,她打动顺治的,恰恰是一般女人不具备的修养和胸怀。而她和顺治之间,可以用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来形容。
顺治除了每天照例干活,晚上用功读书之外,他终于找到了感情上的寄托。他一改以前放荡的生活习惯,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好丈夫,每天晚上陪着董鄂妃。
这位董鄂妃可谓知书达理,每天晚上,他们两个人都是一起读书,互相切磋读书心得。
每次顺治看奏折时,有重要的内容,草草看过后,就随手扔在一边了,董鄂妃提醒他应该仔细看,不能忽视;每当顺治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又连忙拜谢,并解释说:后宫不能干政。每当顺治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每当顺治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顺治每次听翰林院的官员们讲课结束后,回到寝宫时,她一定会打听讲课的内容,他也会再给她讲一遍,顺治每次讲给她听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我我的小夫妻,而在于理性的相互促进。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董鄂妃往往也为他们说情。
虽然受到专宠,但是董鄂妃并没有因此恃宠而骄。“孝惠皇后病危,董鄂妃亲自服侍,五天五夜没有合眼,时而为她诵读史书,或者谈些家常来解闷。顺治十四年春,永寿宫其他妃嫔有了疾病,董鄂妃又亲自服侍,三昼夜没有休息。她殷切关心帮助她们解除忧虑,事先都准备好,都像是侍奉孝惠皇后一样。悼念其他妃嫔去世的时候,董鄂妃悲伤之深切,甚而超过了她们的亲属。”
董鄂妃还非常有才干,后宫的各种事务在她的调理下井井有条,使顺治帝摆脱了内政丛集、关系复杂的缠绕,专意治理朝政,确实是位贤内助。尤其使顺治帝感慨不已的是,董鄂妃从无丝毫嫉妒,其他嫔妃有优长处,她总是最先向皇帝禀奏称道;而嫔妃们有了过错又替她们遮掩。这使得顺治帝反倒对她一往情深,并把后宫所有事务都委托给她。
这位董鄂妃的确是容貌绝代,才华出众,而且品行清丽脱俗,性格善解人意。
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些女人,长得特别漂亮,还很有文化修养,不仅如此还很有能力,很有钱,每天还不断要求进步,而且从来不搞阴谋诡计。在这样的女人面前,其他女人想到的根本不是嫉妒,而是赞叹,惊为天人是对这种女人最好的形容。(参见金庸小说越女剑里面的阿青对西施)
董鄂氏就是属于这种让其他女人完全没想法的那种人。
可惜的是,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董鄂氏几乎拥有了一切,但她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健康情况不太好。
和顺治结婚一年之后,1657年,本就身体不太好的董鄂妃生下一个儿子,这是顺治的第四个儿子。由于董鄂妃身体不少,这个小孩自然身体也不太好,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
本就体弱的董鄂妃,又经过丧子之痛的打击,身体很快就垮了下来,生病之后她又整整熬了三年,1660年,董鄂妃病逝。
至于顺治本人,为董鄂妃可以说是要死要活。首先追封她为孝献皇后,顺治生前没给董鄂妃争到名份,死了也要给她争。还亲自写了怀念她的“行状”,虽然悲伤过度,万念俱灰,仍然坚持亲自为董鄂氏举行多种葬事活动。
赞曰:董鄂妃以自己的努力和仁厚赢得了后宫上下所有人的心,她封皇贵妃数年竟无积蓄,她的爱不仅超越了男女之情,还予博爱、关怀于他人。这真是一位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东方女性的典型,她的情爱与贤惠已经全然融为一体、难解难分了。
孝庄皇太后可以说是蒙古科尔沁家族利益的代表人物,对于董鄂妃的死,连孝庄皇太后都哀痛曰:“吾子之佳偶,即吾女也。”即又曰:“吾哀已释矣,帝其毋过伤。”然至今,泪实未尝少矣。
至于顺治本人,为董鄂妃可以说是要死要活。首先追封她为孝献皇后,顺治生前没给董鄂妃争到名份,死了也要给她争。还亲自写了怀念她的“行状”,虽然悲伤过度,万念俱灰,仍然坚持亲自为董鄂氏举行多种葬事活动。
本来顺治亲政的时候,实际年龄还不到十三周岁,而他面临的情况,正如他后来说的,“比年以来水旱频仍,干戈未靖,转输傍午,人不聊生,荡析离居,鬻及妻子,茕茕无告,辗转呼号”,为此他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小小年纪就焦心劳思,常常失眠。同时,因为少时汉文教育不足,他亲政后,在处理繁忙的政务之余,长年坚持苦读,往往要读至天色微明,终致吐血。”
少年时的失眠后来演变成神经衰弱,他曾对木陈禅师(顺治信佛教)说:“朕再与人同睡不得,凡临睡时,一切诸人俱命他出去,方睡得着,若闻有一些气息,则通夕为之不寐矣”,症状已经相当严重
此外,他爱好打猎,尤其是刚亲政时年纪还小,不知道适可而止,加之曾经一度私生活比较没有节制。两位皇后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女人,为此和自己的老妈孝庄闹了好几年,精神压力也很大。总之,他本身的健康状态也不是太好。
董鄂妃生了三年病,顺治眼看爱妻缠绵病榻,自己也备受煎熬,日渐憔悴,最后自己也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董鄂妃死了之后,顺治更是不顾自己的身体主持各种丧事活动,弄得疲惫不堪,用现在的话就是免疫力极其低下,免疫力低下就容易感染病毒,很不幸,董鄂妃死之后半年,他就感染了在当时堪称不治之症的“天花”病毒。这样的身体状态自然是抵抗不了天花的袭击,染病后短短五天就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驾崩。享年24岁。
顺治6岁登基,13岁亲政,他聪明好学,志向高远,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刚毅果断,敢作敢为。就政绩而言,他在财政极其困难、又要保证统一战争需要的情况下,能注意尽量减轻一点百姓的负担。
但是同时,作为满洲利益的代表,虽然他相对其他满洲贵族来说,对汉人表现出了信任,但是说到底,这只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他始终也未改变清朝“首崇满洲”的既定国策,一到关键问题上他又总是保护满人。他对维护满洲贵族利益的五项政令,不仅从来不予触动,反而一再重申要坚持满洲的衣冠服饰,不许放宽逃人之令。为了捕获所谓“逃人”,他批准设立了专门的抓捕逃人的机构。
顺治是个聪明的人,也是个矛盾的人,他既想享受了皇帝的特权,又厌恶皇帝受到的拘束。他是个真性情的人,也是个自私的人。他既坚定,也很脆弱。总之,很难评价。但是顺治,无疑是个十分幸运的人,前几年有他雄心勃勃的父皇摄政王多尔衮摄政,后十年有他的母亲孝庄在关键问题上帮着他决断,尽管有史料证据表明他与母亲关系不太好,但孝庄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兼政治家(相比两百多年后的慈禧,顺治应该非常庆幸)。后人更是把自己18年下来好的政绩划归自己所有,而几乎所有的恶政都推给了多尔衮。
这是个幸运的人,总的来说,是个合格的皇帝。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