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遷州城沒有西、北兩門,其實明軍士兵進入戰壕時就已經猜到了這個結局。
www.biquge001.com但沒有人提出異議,有些新入的士兵就是想提出異議,也被軍中老兵凶狠地眼神壓制了下來。
敢死。從黑旗衛時就成為軍魂一直傳承下來,雖然當年的老兵十去其八,但這種骨子里銘刻的東西卻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除非軍隊被解散,否則軍魂就會象一顆種子,見血就發芽。而這且且是百里無忌一直推崇的東西。
雖然徐世銘等人時常告誡百里無忌,夫以功就天下者,常有強臣;以力致天下者,常有驕兵。但百里無忌一向左耳進右耳出,一切如舊。
百里無忌不認為“驕兵”有何不對,百里無忌認為的驕兵,並不是單純指得是驕傲的士兵或者心有異志自己有思想的士兵,而是心懷自豪感的士兵,有榮譽感的士兵,可以為著自己夢想戰斗,也可以為自己敬仰的上官拼命,更可以為大我犧牲小我。
軍營本就是血和火的融爐,士兵本就應該是悍不畏死的“驕兵”。
當年被百里無忌抽調到燕雲的五萬新兵中,其中不少就是金陵學府的生員,擔任著各級軍中佐官,之後從原黑旗軍中的將領對他們進行訓練,由于當時與遼國簽署和約,所以訓練時間長達一年之久。這樣的環境下,士兵想不成為“驕兵”也難。
而要成為真正“驕兵”的關鍵之處在于,能勝利。
只有對主將深信不疑地信任。才能令士兵真正地成為“驕兵”。
很顯然,燕雲的八萬明軍就是,陣亡在武、儒二州長城城牆的一萬明軍也是。現在正面臨著三萬遼軍來襲的一萬火槍兵更是。
縱然背後馬蹄聲如雷霆般地響起,火槍兵們依然使勁全身之力,將槍刺狠狠地刺向被圍著的遼軍。
往往是火槍兵剛剛將軍刺送入被圍遼軍士兵的胸膛,接著就被趕來增援的遼軍一刀砍下……。
惡戰就發生在城牆一里之內,從垛眼中能清楚地听到每一個士兵的嘶吼、慘叫,其中也有呻吟……。
城牆夾層內的火槍兵早已停止射擊,因為從戰壕躍起的火槍兵已經與遼軍完全膠著在一起了。
沒有人能相信這時會出現奇跡。因為沒有人能從這種戰局下救出這些火槍兵。
但每一個人都在祈禱著,祈禱能出現奇跡。
柴榮早已不忍目睹外面的慘狀,轉過身。背對著垛眼,仰頭嘆息。他不明白,百里無忌為何如此鐵石心腸,如果動用火炮。這一萬火槍兵最多也就損失一二成。完全可以撤回來。柴榮心中不自覺地暗罵著百里無忌,真是糟蹋了這麼多火槍,要是我有這一萬火槍兵,那就好了……。
百里無忌依舊木然地看著垛眼外的戰場景象,他不得不面無表情,縱然他的內心早已痛如刀絞,一個曾經在忠縣城外敢以數千黑旗衛向一萬多蜀軍發起沖鋒,僅僅就為了復仇二字的人。怎會視這種慘況而無動于衷的。
但百里無忌依舊木然地看著,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個表情都被將士看在眼里,細心地揣摩著。此時,只要他露出一絲義憤填膺的表情,必將有將領上前請戰,而部署在城牆上的火炮甚至因此而不經命令提前發射。
既然決定賭。那就賭到最後。百里無忌雖然看著外面的景象,但其實目光的焦點早已偏離,他想看的是耶律 究竟如何才會下令全軍進攻。
百里無忌需要為耶律 下令而創造條件,耶律 想要什麼,百里無忌就會給他什麼。
其實耶律 真的不想要什麼,他只求百里無忌別象薊州城那樣,一陣巨響,三萬皮室軍與城牆全部灰飛煙滅,而薊州城內房屋因此倒塌了三成。
這是耶律 唯一的要求,只要沒了這顧慮,耶律 早就下令全軍突擊,活捉百里無忌去了。
可這要求百里無忌不知道,他一直在揣度耶律 究竟要怎樣才會令皮室軍全體進攻,亦或者耶律 有沒有渴求活捉自己和柴榮的意思。
與百里無忌相似的是,耶律 也在揣摩著百里無忌的心思,從戰場態勢來說,明軍已經不可能象薊州那樣來一次大爆炸,因為明軍主力包括百里無忌和柴榮正在城中,本來他已經決定向遷州城發起總攻,可不想,戰斗開始之後,百里無忌和柴榮反而又回來了,既然百里無忌膽敢回來,那麼他必有所依峙,這就讓耶律 再次猶豫了,他決定再等等。
當耶律倌錫的第一波三萬遼騎突破明軍火槍兵戰壕時,耶律 的心思又開始活泛。他認為如果百里無忌真在遷州城埋伏著伏兵,這二十里見方的小城能容納多少士兵?哪怕有十萬伏兵的話,憑著自己身邊的八萬皮室軍,也能立于不敗之地。可耶律 還是想不明白,百里無忌為何一定要回到遷州城來?
當看到耶律倌錫的第一波三萬遼騎攻至遷州城門,從而陷入城牆火槍兵和從戰壕里躍起火槍兵兩面夾擊時,耶律 就知道這一萬火槍兵百里無忌是保不住了,耶律倌錫只要再派一波騎兵,火槍兵將避無可避,有了上次的教訓,火槍兵哪怕再躲進戰壕里,也會被遼騎一個一個從壕溝里清除掉。
耶律 開始懷疑百里無忌是虛張聲勢,火槍兵做為明軍的新興兵種,一萬火槍兵竟會如此輕易地被犧牲?換了自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拯救這一萬火槍兵,正如他依仗的皮室軍和鐵騎軍。耶律 打算繼續靜觀百里無忌的動作。
西城牆處的肉搏戰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就如同一座血肉磨坊。
遼騎失去了戰馬的速度,卻佔據了與生俱來的體格和戰馬上居高臨下的優勢。
明軍火槍兵失去了火槍發射的距離,但也不用再擔心遼軍騎兵的沖鋒速度,而且,火槍裝備上軍刺,在長度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