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陆政东对于周书明在省委党校省管干部进修班的讲话自然是非常重视,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细细揣摩着周书明这份讲话中隐藏的深层次的东西。
www.biquge001.com
这种讲话在外人看来很难看透其中完全的真实含义,但体制中人却是能够透过字里行间的意思看出更多的意思,比如加强党的领导,实际说的有些人没把省委党一回事,更进一步是对周书明的领导没当一回事,比如说要团结,那就是有人搞不团结。
而就算是体制中人也不一定能完全这里面的所有意思,除了那些意思,周书明这番讲话更透着森森的寒光,而矛头所指自然就是他了。
这不是闹着玩的,不管何时何地,党的绝对领导那是必须的,如果不好好应对这个问题,这顶帽子要是扣在他头上那就是政治问题了。
而周书明还不止这一手,还透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争取副书记由省里产生。
如果按部就班,就地解决的话,贝湖省最有可能接替副书记职务的人有四个,一个是组织部长金道申,金道申和周书明走得比较近,将金道申提拔起来,可以分管宣传之类的工作,这更适合金道申,更重要是把组织部长的位置腾了出来,这实际上是明升暗降,而金道申却也不会不满,属于皆大欢喜。
第二个是纪委书记洪志路,洪志路是老资格的省委常委,而且在越来越重视纪委工作的今天。副书记兼任省委副书记渐成为常态,而且洪志路在省内的纪检工作成绩也是让上面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在贝湖经济活动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加强纪委的力量理由也非常充分。
第三个是周若山,周若山在常委中虽然资历较浅,但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周若山上去,可以空出的常务副省长也可以对他进行钳制,比起金道申,如果把周若山推上去更属于明升暗降。因为按照这些年的趋势。常务副省长更容易接任省长的位置。
第四个是省委秘书长兰超华,兰超华本身是周书明绝对信任的人,能力也很不错。成为常委的时间比较长,在常委中的排位也较高。
常委的排名,一般而言,正副书记之外的省级党委常委的排名以干部进入党委常委班子或晋升副部级职务等工作资历参考标准。总体而言。常委的排名顺序遵循了这一规则。
当然这仅仅只是按照理论上的次序或者说按照周书明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结果。这个结果并不一定是最终的事实。毕竟。省委副书记一职,省委没有决定权,只有建议权,而且省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在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在这类矛盾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并不仅仅是个人。更重要的还是背后的力量的暗中较量。
其实这里面这三个人,金道申上去的难度也是极大。毕竟金道申在组织部长的位置上一是能力不够,遭到多方诟病,二是树敌太多,必会遭致很强烈的反对,中*央同意的可能性也很小。
其二是周若山,周书明很难确定是否能够把控得住,如果把控不住,周若山一旦和他依然默契,周书明的明升暗降也就成了泡影,那周书明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在贝湖眼下的局面下,周书明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至于洪志路,一向在省里都处于超然地位,即便是成为副书记也未必就会卖周书明的帐。
对于周书明而言,最想的还是兰超华能够成为副书记,一是因为兰超华的能力出众,二是兰超华在省里和其他常委关系不错,遭致的反对声比较少,更为重要的兰超华如果能出任副书记,既可以让兰超华发挥更大的能量,也能空出一个省委秘书长来,等于是自己的铁票又多了一票,对于挽回周书明在贝湖的地位大有帮助。
既然决定权在上面,即便是从省里产生,最终谁上,就需要八仙过海。如果神通广大,排在后面的常委,同样有可能一跃而到达第三位。别说排在后面的常委有这种可能,就算是未能排上常委的副省级干部,也完全有可能。即使是那些已经去了人大政协,理论上已经没有机会的副省级以上干部,只要年龄还没有踩线,同样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对于常委而言,省委副书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台阶,那是向正部前进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退一步说,即使自己当不了副书记,排排坐吃果果,大家的位置顺次往上移一移,也是完全可能的。
权力金字塔的每一次松动,能给身处官场之中的每一个人带来希望。
自然界常常提到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否存在,并没有被科学界证实,因此,这种效应,只能算是一种假想。但在其他很多方面,人们都能感受到蝴蝶效应的存在。比如在经济学界,人们常说,华尔街打个喷嚏,全世界金融市场就会患感冒。这就是蝴蝶效应在经济学界的典型体现。
而在官场,蝴蝶效应同样是存在的。比如现在,贝湖的省委副书记位置一旦空出,蝴蝶效应立即就会显现,某一人递补这一职位的结果,后面可能出现一连串的顺次递补。这种官场蝴蝶效应,都有可能神奇地改变一个应届大学生的命运。比如说,顺势而动的结果,使得一名公务员升上了副科长,而这个单位,也因此出现了一名公务员的缺额,最终,这个缺额,便有可能被一名应届大学生填补,也许有一天他也会到省委副书记的位置。
这仅仅是一个省委副书记的变动,何况周书明还要调整厅局级,那又会影响到多少人?
所以人事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身在其中的人,只要有那么一丝希望,肯定都会取努力争取一回。
其实周书明也许对中*央会同意由贝湖省委来建议这个人选根本就没有任何把握。就是这样一手,那他在贝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这样的事情就像着急上班排队等上车的人一样,时间本来就紧张,错过这趟车或许就迟到了,而这个时候突然维持秩序的人让一个外人来插队,那势必让本来都在琢磨着插队的人一下同仇敌忾,先对付插队和介绍插队的人。而且周书明这么做能重新凝聚起周书明本系统的人的人心,团结到游走在他和周书明中间的人,甚至能够分化他体系中的人。
陆政东想到这里也不禁挠了一下头。周书明确实在权谋上是到了一个境界,也难怪杨凌峰砸他重视面前很快就败下阵来,周书明这是典型的阳谋,堂堂正正。大义凛然。而且是把一把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国内是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过去称为党的一员化领导,亦即所有的各个部门各个系统都要归入到党的领导体系之下,这种管理形式强化了党的领导,但在过分强调党的统一领导的情况下,后来演变成党委的主要负责人的绝对领导,各个地方真正的掌权人是一把手,
一把手最重要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上级赋予的人事权。
这种权利可以决定他以下众多在各级党政机构中干部的政治以及生存权利,党管干部的原则。使得各级政府体系内的官员最后都由党委做出决定,而党委的核心机构是常委会或者党组,党委、党组里最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是党委书记,即一把手。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很能说明道理: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六、七、八、九把手,光做笔记不张口。一千个副手,抵不过一个正手。
从道理上讲,干部任命要由常委会或党组决定,但是常委会或党组都是围绕一把手组成的,党委会的召集人是党委书记,开会时最后总结的是一把手书记,他就几乎有了最终决定权。
由于过分强调团结大于一切,尤其是近年来和谐社会的提出,在博弈过程中,没有人愿意冒着不团结、违背和谐社会的罪名和一把手分庭抗礼。
在党的组织体系内,人身依附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委会或者党组的组成人员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书记的提名或者书记的首肯决定的,而且常委们分管的工作一般都是各管一摊,唯有书记管全面工作,要是得到书记的支持,那就难以作为不说,而且会被上级部门认为没有工作能力,这样的情况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形成了一定的依附关系,如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会被书记认为不顾全大局,搞不团结、搞小团体、小山头等罪名,遭受打压和排挤。
在党委会上,书记和组织部长二人唱双簧,就几乎可以决定干部的任命,在地方政府里,政府部门领导一般也要参与干部任命,但是提名权在组织部,而组织部隶属于党委,在干部任命这场权利分配的盛宴里,一把手在干部任用管理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其他领导人能够分享其中部分权力,全看一把手的权力平衡和个人性格以及班子里其他人员自身的背景实力而定。
而国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首长负责制,即各地区行政首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对所属地区和部门的行政管理负总责,这与民主集中制有所冲突,于是就有一个重大事项由政府组成人员办公会议或者常委会集体研究制度作为补充,起到一定的牵制和约束作用。
而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其合理性,但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还是有利于一把手,因为党委一把手可以根据需要将任何他想要掌控和参与的事情决定为重大事项,因此他可以将政府事务等事项列入党委议事范围,实际上党委书记可以在管理范围内把任何事项的决定权归属于自己,因而就具有了插手政府事务的机会。由于缺乏制约权力使用范围的界线规则,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
所以在书记与政府首长之间,政府首长是先天不足的弱势者。通常不敢和书记叫板,哪怕就是政府首脑是在当地深耕多年的地头蛇,也是如此。所以在书记与政府首长之间,政府首长是先天不足的弱势者,通常不敢和书记叫板
情况如果真要是像周书明所想得那样,那他陆政东在贝湖的局面就很是被动了,甚至可以说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但周书明的阳谋虽然很是厉害。可有几个短板周书明也无法克服,首先就是周书明在贝湖呆的时间比较长了,离开不会太久。这是他的致命短板,毕竟绝大多数干部还是要考虑今后在贝湖的处境的。
其二就是上层的支持力度,周书明在初至贝湖时,中央是希望他能够打破贝湖暮气沉沉停滞不前的发展局面的。可周书明的表现距离中*央的预期很远。而陆政东到贝*湖之后,贝湖的发展实现了破局,并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出现分歧,恐怕支持的天平会朝他这一边倾斜。
其三,中*央对于贝湖的政治生态比较了解,希望从外面补充新鲜血液,进而进一步为贝湖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周书明的建议很难得到批准,这很多人也应该明白。
有这些因素的制约。周书明这一手的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周书明这一手虽然大打折扣,但依然还是很厉害,如果他不小心应对,他之前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东西也许就会不复存在。
硬拼显然是最为不可取的下下之策,陆政东深知历朝历代,都离不开两种人,这两种人往往成为政治的宠儿。一是投上所好,溜虚拍马,哄着上面高兴的人。这种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巧如舌簧,总能在上面需要的时候成为开心果。二是有真才实学,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无论是谁掌握权力,都希望自己当权时干出些惊天动地的伟业,对上对下对后人有一个交待,当权者当然明白依靠前一种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无疑是痴人说梦,必须大胆使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成就事业的力量所在。在历史上大多对后一种人给予不遗余力的褒奖,对前一种人则多是予以无情的批判和声讨。
那么,为什么不只用有为有才的人,这里就与人性的弱点有关。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但凡有才的人,往往自视才高八斗,目空一切,只研究事,不研究人,不按官场的规则出牌,甚至有些时候犯顔直谏,弄得领导下不了台。
而领导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弱点,谁都希望自己众星捧月,谁都不希望有人挑战冒犯自己的权威,而那些专司投其所好的人,也许没有做事业的本事,但有讨上喜欢的本领,什么时候都能让上面舒舒服服,遇到问题宁可自己忍辱受曲,也能强颜欢笑,讨上面欢心。
这种没本事的人固然不可取,但只研究事不研究人、目空一切同样不可取。
官事即人事,身在官场主要就是和人打交道,也就是必须要有很高的情商,没有情商,不能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就是智商再高,能力再强也难以有所作为。
而若是他和周书明矛盾公开化,不管什么原因,在上位者看来实际也是一种犯上,这肯定会让上面的人心里有一些看法,而一旦这样的看法形成那就是根深蒂固难以扭转。
更何况周书明毕竟是一把手,在贝湖年头不老,那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乍看起来,周书明已经风雨飘摇,不堪一击,其实,周书明作为一把手,能走到这一步可谓身经百战,就这么几下尚不足以让其轰然倒塌,事实上周书明现在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瘦死的骆驼,充其量两人之间也就是平分秋色,而且两人之间并没有个人的恩恩怨怨,如果让斗争升级,就算将周书明斗得一败涂地,而困兽犹斗,要是周书明也豁出去了,最终结果也难免两败俱伤,甚至对他伤害更大。因为周书明这样的表现实际已经很难再有进步了,而他还年轻路还长,斗得太过,即便是占理那也会被人看成缺乏政治谋略和政治智慧,最好的结果也会落下一个政治上不成熟,那样至少还在省长这类的位置上再锻炼锻炼再观察挂才有机会成为封疆大吏。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的立场来化解周书明的这一招,高手间的过招,便如棋局一般展开,你出一子,看似将他置之死地,完全没有回天之力。岂知他一个应招,峰回路转,暗藏杀机,满盘皆活,这才是一个想要成为政治家应有的格局和风范。(未完待续。。)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