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岳霖將岳飛當年的行軍地圖交到自己的手中,這是葉宇此前所沒有想到的。
www.biquge001.com
不過這份先輩留下的行軍地圖,對于他將來應對江淮戰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行軍打仗對于葉宇而言,還是大閨女上花轎那是頭一回,所以對此他一直是心有余悸惴惴不安。
自從終南山之行以後,葉宇平日里是看了不少兵書,也將當年墓中兵書仔細研讀過。但所謂書上得來終覺淺,沒有實踐終究只是妄談闊論。
誠如之前他鄉岳霖說的那樣,這盤棋下的錯綜復雜,倘若真的一招不慎,那就真的難以收拾殘局。
不過這盤棋若是下對了,一切的形勢將會是徹底轉變。
送走了岳霖之後,葉宇就開始研究那一箱子江淮地域圖,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整個地域全貌牢記在自己的腦海。
記憶里一直是他的強項,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葉宇越發的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正在慢慢變化。
甚至只要他觀看一幅山水圖,他就可以將這種圖貌立體的呈現在腦海,這種特殊的現象是之前沒有發生過的。
當年葉宇還一直質疑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中奇人的真實性,如今自己親身體會之後,才覺得萬事皆有例外與突出,之所以很多人認為匪夷所思,那是因為超乎了自身的固有想象罷了!
就在葉宇熟記地理山河之際,管家孫伯前來稟報,說是權廣武前來求見。
葉宇合上圖紙便出了書房,當來到客廳之時,一個年輕魁梧的少年已經等候多時。
見葉宇從後堂出來的那一刻,這個少年十分拘謹的行禮︰“廣武拜見師尊!”
“是不是從你父親那里听到了什麼?”葉宇見權廣武深色急切,就已經猜出了個大概。
撲通!
權廣武當即跪了下來,甚是鄭重道︰“請允許弟子參軍,上陣殺敵!”
“可是你父親說了,權家就你一個兒子,還指望你將來光耀門楣傳宗接代,朝廷因戰事暫停武舉應試,你如今尚且年輕,可再等上幾年……”
葉宇端起茶盞,輕輕地呷了一口,若無其事的淡淡道︰“等將來你考中武狀元,既光耀了門楣,也算給為師掙了臉面!以為師的人脈關系,以後保你做個太平將軍……”
“師尊,您說過,‘身為武將者,寧做亂世狼,不做太平犬!’弟子習武便是為了戎馬疆場,豈能甘願做一個太平將軍!”
“可你父親說的也不無道理,畢竟這上了戰場可是要死人的……”
“師尊放心,娘親已經說服了爹爹,爹爹已經同意了!”
“你娘親說服了你爹?”
葉宇一听這話頓時有些愕然起來,他實在想不出那個肥碩的胖女人翠花,會是如此的識大體懂大節!
“是啊!娘親說了,師尊是我們家的福星,有師尊在的地方一定平安無事!還有就是……”
“就是什麼?”
權廣武猶豫了的撓了撓腦袋,十分不情願的回應道︰“以後糕點鋪只開業半日!”
“只開業半日?為何?”葉宇是越听越糊涂,這上陣打仗似乎與糕點鋪沒有半毛錢關系。
“娘親說……要給俺爹配制……虎骨壯陽丸,說要騰出時間多生娃……”
咕咚!
葉宇剛飲如口中茶水,差一點被這話給嗆住,心說這為了給權家留下香火,這二位中年大叔大媽還真是不遺余力啊!
權廣武是個老實孩子,師尊詢問他就必須如實回答。然而權廣武畢竟還是個少年,平日里除了練武就是讀書,對于這種言詞還是很避諱。
所以在支支吾吾說完這些話之後,便臉色漲紅的站在一旁不作言語。
見權廣武比自己當年還青澀,隨即開口打破尷尬道︰“好了,你的心意我已知曉了,你先回去依舊習文練武,若有調度自會喚你!”
“是!師尊!”
權廣武雖然相貌不甚英俊,但是才十六歲的身材卻極顯偉岸,由于是從小習武的原因,所以恭敬有禮之中透著幾分剛毅。
葉宇當年願意收權廣武為弟子,其實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當年權正東夫婦有意將其子權廣武拜師,當時的葉宇原本就不想收弟子,倒不是他固步自封,而是因為他自己還是個年輕人,這如何教授弟子他自己都不知道。
這也是為什麼清流大學創辦有一段時間里,他一直做個甩手掌櫃不管不問的主要原因。
學習與教授,本身就是一個不相等的概念。
會學習,不一定會教授,所以葉宇怕誤人子弟……
權廣武生性好武,而權正東夫婦之所以要讓兒子拜他這個文臣為師,其實也是體現了宋朝武舉的一種現狀。
宋朝的武舉,一改唐武舉只重武藝,不問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舉子的軍事理論素養,欲選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將。
宋朝雖然歷經坎坷,但終將武學制度化,並編訂了教材《武經七書》。而朝廷頒布《補官差注格法》,又將武舉授官與軍隊建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從選拔軍事人才的觀念看,宋朝武舉更加理念化,更具進步色彩,宋朝文武並重,打破了以弓馬選將帥的傳統。
算是開闢了在和平條件下選拔軍事人才的新路,對從高門貴族子弟中選拔將領的傾向形成了沖擊。
所以想要參加武舉,就得先過文試這一關。
然而在宋朝文臣看不起武將,這是一個深入骨髓的思想觀念,所以要向尋一個名師,對于權正東這個家庭而言,可謂是及極其不易。
所以在權正東夫婦的軟磨硬泡之下,葉宇終究是收下了這名弟子。
在之後的幾年里,隨著葉宇多番教授之後,他越發的覺得這權廣武是可造之才。
好武而不暴躁,習文卻不拘泥!
所以在這幾年里,葉宇在鼓勵權廣武習武之余,也多番進行文章測試。
武舉與科舉其實等級相同,在州試之時權廣武已經是獨佔鰲頭,只要經過最後兩輪選拔之後,就可以問鼎武狀元的頭餃。
可惜是時局變幻命不由人,宋金之戰的全面打響,以至于武舉徹底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