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華岳仙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劍嘯殘陽 | 作者︰執往昔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題序; 長安八景神仙處,世間再無若奇境。www.biquge001.com

    試問華岳仙掌峰,華山通天仙人路。

    作為一個西安人,我幾乎從小就是听著西岳華山的傳說長大的,無論是那人盡皆知的“沉香劈山救母”、還是相傳的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甚至是那來自于金庸先生筆下的“華山論劍”等故事,源頭皆是來自這座坐落于陝西省華陰縣城南的神秘大山。

    同時,華山還被譽為我國五岳之一,它的海拔足有2200米,地理位置也是處于黃金地段,在秦、 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可謂是南接秦嶺,北瞰黃河。

    現在的華山有五峰,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峰。”

    主峰為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更有詩言;“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正因為如此,華山多少年以來吸引了無數勇敢者。奇險能激發人的勇氣和智慧,不畏險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臨其境地感受祖國山川的壯美。

    而作為從小就對這神秘大山有著無數向往的我,曾經發出過無數次的請求,想要來到華山一游,但卻遲遲不得回應… …

    終于,在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下,我來到了華山,站在那巍峨巨嶺腳下,迎著晚霞,我抬起頭,驚愕的望著它那挺拔巍峨的身軀,心頭涌上的卻不光是恐懼,更多的是一份激動,因為我終于有機會親自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一覽華岳勝景。

    我望著遠處的玉泉院,心中不禁更加激動,幾乎是一路小跑的前往,這玉泉院,是攀登華山的起點。華山有著“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說,由北向南,貫穿五峰,總長足有20公里,因此,想要登頂華山,這是唯一的起點。登華山最大的樂趣即為登山本身,一邊克服種種山路的艱險,一邊移步換景觀賞沿途風光。

    來到玉泉院,雖是剛至,但卻也是震撼不已,見院中清泉一股,泛著清波,傳聞此泉甘冽無比,而這玉泉院也就因此得名。

    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游覽者。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到我真正要攀登華山後,我才知道為何那麼多人止步于這巨嶺之前,不為別的,只為險峻一詞,而這也是華山能夠吸引無數中外游覽者的根本原因。

    “腳踏半米長廊,而下懸崖萬丈!”這是我走在華山攀登路上,唯一可以想到的一句足以概括華山險峻的話了,腳下只有半米寬的木板,木板之間緊緊相連,而這半米下便是萬丈深淵,叫人根本不敢下瞰…

    一路上我冷汗直冒,這一遭華山之行,讓我真的知道了何為驚,何為險!而後東上向北折,突見一條狹窄的石峰,遙遙望去,足足有數百個石階,後來听人介紹,這便是華山第一險,千尺幢。

    人群排著隊交錯而過,不時的看到對面下來的人,但也不敢多讓,實在是因為石階的位置不足,而後,過了千尺幢,其中又經百尺峽,過仙人橋,終于,我們又迎來了華山又一有名的險地;“老君犁溝”;

    傳說這“老君犁溝”,本是沒有路的,是老子李耳駕青牛用鐵犁開的,這路形如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故被稱為“老君犁溝”。

    老君犁溝是夾在陡峭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險道,深不可測。 更甚有當地流傳說︰“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慢慢爬。”這里同千尺幢、百尺峽一樣,是登華山的必經險道之一。

    或許是因太過險峻,又或許是因人來人往,此時的老君犁溝已有兩條鐵鏈垂下,讓人爬起來少了一份恐懼,多了一份安心。

    就這樣,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攀爬,登高,俯身,側讓,終于,過了天梯、滄龍嶺等絕險要道,讓我真真正正的嘗到了華山之險,另外還有那長空棧道、鷂子翻身等讓人望而止步的險景。

    後來,終于,艱難攀爬的我們在這片漆黑的暗影中,尋到了曙光,沒錯,從開始攀爬的晚霞之時到現在有多久,我已經數不清了,我只知道,此時,太陽就在我們身旁冉冉升起,這是黎明的曙光。

    終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懷著膽戰心驚的態度來到了華山東峰,我之所以費盡千心萬苦攀登東峰,皆因那一道奇景,那一道被譽為 長安八景 之一的“華岳仙掌”。

    緊拉著鐵鏈,勉力的扶著山岩,就這樣,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邁著步伐,終于,我來到了東峰東崖。

    一塊挺立而起的形如手掌足足高達數十米巨石岩壁,就這樣突兀的出現在了我的眼前,不用多問,這就是那“長安八景”中所記的 “華岳仙掌”了。

    仔細看去,這手掌巨岩中的掌印色調鮮明,如鍍赤金,整塊巨岩巍然矗立,經過陽光的照射,更加突顯出了他的質感,光彩壯麗,讓無數與我共觀這巨岩的游人不禁發出了感嘆。

    看著這巍然壯觀的“華岳仙掌”我不禁想起了那個傳說… ….

    相傳在上古時候,黃河東、山西境內的首陽山與華山連在一起,本是一座山,那黃河之水到這里便被攔截,因被攔截,因此繞開曲行,導致洪水泛濫,災害連年,當地的黎民百姓叫苦連天。《大禹治水》而巨靈河神因為悲憫人間疾苦,于是就用雙水推開了華山,巨大的力氣讓山脊裂絕,就這樣,本是一座山被分為兩座,河水不再受阻,就從兩山之間奔流而去,而華山卻因為巨靈神當日推他,就這樣留下了一塊手掌形的山壁,相傳,這就是巨靈神的手掌。

    我望著這巨大的岩壁不禁忘情,突想自己也效仿古人,留下一句稚嫩的詩句,雖不能留在華山,但卻能永存心中;“華岳巨嶺矗亙古,水勢漫天百姓苦,巨靈劈山放水流,巨掌留印立崖中。”

    一時間,我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就那麼怔怔的仰望著那巍峨巨壁,直到後來者的推搡,始才驚覺,而後華山這巨嶺再次讓我印證了那句話“自古華山一條路。” 于是我剛剛平復下的心,又再次懸在了半空,扶著鏈鎖,一路順著蒼龍嶺而下,沿著剛才來時的路,摸索著下山去了,但是哪怕是原路返回,那一路的勝景也是讓我不斷的震撼的,老人家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此話果然不假,我在下華山時,兩腿竟然不听使喚的打著哆嗦,一路踉踉蹌蹌的下來,實屬不易。

    華山亦留有了無數名人的足跡,傳說故事和古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建于漢武帝在位時的西岳廟,有著“陝西故宮”和“五岳第一廟”之稱譽,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積最大的廟宇。中國歷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舉行祭祀活動。

    華山被譽為五岳之一,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更因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華山論劍”和《笑傲江湖》中“華山派”而聞名遐邇,聲震中外。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