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末將認為當猛攻渤海城,破城聚糧,然後分兵兩處,在城外設一營,與渤海城為掎角之勢可拒袁紹大軍。
www.biquge001.com
我軍城下軍營可緩緩清理北歸之路且不懼袁紹劫營,他若攻我城下大營,則我渤海守軍盡出,他若攻我渤海城則城下大營守軍盡出,他若分兵則兵力不足。”公孫瓚帳下一小將獻計道。
渤海破與不破在此刻並不算太過重要,真正的威脅是從冀州腹地趕來的袁紹大軍,這才是公孫瓚的心頭之患,而這個小將出的計謀,公孫瓚也考慮過,覺得可行。
“主公,末將認為應放棄渤海城,先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待通了北歸之路,我軍便有了後援,我軍雖然損失慘重卻仍然有八萬將士,遠勝袁紹兵力,依界河列陣與袁紹決一雌雄才是上策。
攻渤海城乃是鋌而走險,戰爭如對弈,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不可不慎。
我軍先清北歸之路才是上策,兵法雲,先為不可勝,已待敵之可勝便是這個道理。”單經出列拱手道,他久與郭嘉交手,深知郭嘉的可怕,所以他說出的計謀比較妥當,比較保險。
公孫瓚心中思索,他久帶兵馬,心中清楚兩軍對壘並沒有那麼容易取得勝利,渤海城乃是冀州門戶,若是佔領渤海城則可虎視冀州,若是此刻放棄渤海城去清理北歸之路,他吞並冀州的野心難以實現。
“我意已決,眾將听令,夜襲渤海城!”公孫瓚緊握雙拳一聲令下,那份心意已決的氣勢讓人難以抗拒。
“末將領命!”眾將拱手。
“報,渤海郭太守有書信一封呈與主公。”帳外探子來報,將書信呈與公孫瓚面前。
公孫瓚心中疑惑,接過書信打開來看。
“伯 兄乃善戰之輩,定取渤海城已聚軍糧。
奉孝不才,惜將士艱苦,不願與伯 兄再戰。
已焚燒城內糧草已明心意,伯 兄可出營一觀。”
公孫瓚快速瀏覽完郭嘉的書信後心中百感交集,他快步出營向渤海城下走去,他不敢相信郭嘉可以猜出他每一次的計劃。
如派遣的兩萬先鋒,如主攻北門,如偷襲南門,又如在那界河堤壩處的守軍。
公孫瓚此刻才發現,他的每一絲謀劃,每一絲行動全部被郭嘉知曉,就像那郭嘉可以洞察他心中所想一般。
眾將不解,緊隨在公孫瓚身後與公孫瓚一起來到渤海城外。
“主公,城內奸細來報,渤海糧草皆被士卒焚燒後扔與北門外。”一小將快馬來報。
“當真如此嗎?”公孫瓚不信,抬頭望去,雖在暴雨天卻也可見渤海城內濃煙滾滾直沖雲霄,而在北門城牆上的守軍正在一袋袋往城下丟擲報廢的糧草,此刻那些廢棄糧草已經將北門牢牢堵住。
公孫瓚的內心深處有著一股強大的挫敗感,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感覺,更有在智商上被人碾壓的感覺。
公孫瓚沒有回頭,只是盯著城內的濃煙與北門上往下投擲報廢糧草的守軍淡淡問道︰“奸細消息可靠嗎?”
那小將回答︰“消息屬實,城內皆知,郭奉孝派將士挨家挨戶已錢換糧,並承諾大軍十日內便至,定能守住渤海城。”
公孫瓚又問︰“城內糧草所剩幾何?”
小將答︰“半月之糧。”
公孫瓚似乎察覺到了一絲勝算,終于扭頭看向那小將問道︰“如此強征糧草,城內百姓可有反叛之心?”
那小將面色尷尬,羞愧的回答道︰“郭奉孝在渤海深得民心,威望如日中天,且用兵如神,被渤海百姓傳為神仙般的人物,征糧過程並無沖突,反而,反而顯得其樂融融。”
公孫瓚自嘲一笑,又宛如孩童般抓著身旁將士的手問道︰“你可曾听過,城未破,先焚自家糧草的戰役嗎?”
“你听說過嗎?”
“有嗎,听說過嗎?”
“听說過嗎!”公孫瓚最後歇斯底里的怒吼一句,隨後抽出腰間寶劍如同瘋魔般在原地揮舞。
眾將皆驚,無人敢攔。
郭嘉焚燒城內糧草是絕了公孫瓚攻破渤海已聚糧草的計劃,既然城內沒有糧草,那麼公孫瓚繼續下令攻城,就算攻破了渤海城,他大軍糧草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因為城內已經沒糧了,此刻的公孫瓚只能令麾下將士清理出北歸之路,而他吞並冀州的野心,也隨著那一場大火化為虛無,他不甘心他的霸業就此止步渤海,更不甘心他在智商被郭嘉如此碾壓。
那一場大火不僅燒毀了公孫瓚的野心,更堅定了渤海城內百姓守城的決心,因為郭嘉已經對城內百姓說的很清楚,城外敵軍也無糧草,城若破,敵軍不可能把救命的糧草用來分給你們。
若想活命,只有死守渤海城,當然了,郭嘉也把敵軍現在的狀況說了一遍,敵軍是不會死攻渤海城的,而且除了郭嘉或許沒有人可以讓渤海百姓如此信任。
公孫瓚揮劍對著軍營外的柵欄一通亂劈已發泄他心頭之恨,癲狂之態已把發簪崩飛,此刻披頭散發仗劍而立,大口的喘著粗氣。
佇立良久,嘆息一聲,寶劍入鞘,緊閉雙眼頗顯無奈的嘆道︰“罷了,罷了,暴雨停後,三軍清理北歸之路,眾將安撫軍心鼓舞士氣,放出斥候偵查袁紹大軍動向,待北道通,三軍列陣界河與袁紹決一死戰!”
袁譚一路陪送郭嘉到官府,看著郭嘉那消瘦的身影疲憊的躺在床上已進入夢鄉,他轉身離開,幾種思想在他腦海中不停盤旋。
嫉妒麼?當然,這個比他還要小上幾歲的少年卻有如此奇才,所作所為皆為驚震天下之舉,放眼天下,何人不識君?
欽佩麼?當然,已一己之力帶幾千守軍攜這渤海小城拒公孫瓚十萬大軍卻能立于不敗之地,計出連環殺敵兩萬,攻心殺敵,火攻水淹,料事如神。
袁譚清楚,從他父親斬殺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時,郭嘉便算到公孫瓚必派兵急襲冀州,更是在瞬息之間便想出了決界河之水,已退敵軍的奇謀。
害怕麼?袁譚害怕,因為郭嘉的存在已經有著威脅袁家的實力。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