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你说什么?”
甄家太太看着眼前的男人,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立时皱眉:“哥儿这话什么意思?”
面对甄家太太的审视,贾琏多少有些不自在,但是为了顺利达成目的,他也只能保持坦然的模样。
www.biquge900.com
他将一只袖子收了收,正色道:“诚如叔母所闻,嬛儿如今已是我的女人了。我已经答应了嬛儿,再过几年就娶她过门。
此等大事,未曾先与叔母商议,是小侄的不是,小侄在此先与叔母道一声不是。
不过还请叔母看在嬛儿对我一片痴心,而我也对嬛儿也十分疼爱的份上,能够稍加成全。”
贾琏说着,起身对着甄家太太弯腰一拜。
甄家太太脸上的表情就十分精采了。
女儿心仪贾琏,她是有所知晓的,毕竟女儿对她这位义兄的依赖和信任,她只要没瞎就看得出来。
原本她也没觉得什么,豆蔻少女,情窦初开,对超脱于世外般优秀的年轻男子心生爱慕实乃寻常。
她只是没想到,只是略微一个不留神,事情似乎就朝着一个她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
贾琏前面一句话还说嬛儿已经是他的人,现在更是挑明已经是他的女人!
人家话都说的这么清楚,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自家辛辛苦苦种的好白菜,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给拱了!
难怪方才贾琏会从女儿的车上下来,难怪女儿那望向贾琏的眼神,充斥缠绵情意,在听到贾琏要留下来用膳的时候,雀跃的快要跳起来。
她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
但是说什么呢?
痛骂对方一顿?
先不说以贾琏的身份,她敢不敢以下犯上,就说以甄家眼下的处境,她也不敢得罪贾琏这个随时能够在圣人面前说得上话的人。
再者说,只看之前女儿那比以前更加依赖贾琏的模样,就知道这件事只怕不赖贾琏,说不定自家女儿更主动也不一定。
但是不管怎么说,事涉女儿的清白和终身,肯定不能随随便便就揭过去。
于是思忖半晌,甄家太太冷厉脸庞道:“哥儿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原是看在两家亲近的关系,出于对你的信任,才把嬛儿交到你的手中。
如今你却对我说这般话,难道不觉得是小人行径?”
贾琏闻言神色越发谦逊诚恳:“叔母教训的是,这件事是小侄有欠考虑,还请叔母恕罪。不过事已至此,小侄也不打算逃避责任,叔母但有吩咐,尽管说来,只要小侄能够做到的,无有不从。”
堂堂皇孙,第一公爵,对她一个四品诰命弯腰执礼,礼敬有加,让甄家太太有些吃不消。
原本想要说的一些话也乱了逻辑,轻咳一声,她道:“你先起来吧……”
“多谢叔母。”
见贾琏直起腰之后,还是原地站着。高大的身影,杵在她旁边给她很大的压力。
但是偏偏对方又是一副听候发落,任打任骂的模样,她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沉默一下,她道:“你坐下吧……”
语气已经不自觉的恢复了之前的柔和。
“是。”
贾琏也没有矫情,闻言一屁股坐了回去,仿若刚才的伏低做小都是幻觉。
见状甄家太太哪里不知道她是中了贾琏的缓兵之计,只是气氛已经这样,再让她做出生气的模样,似乎太过刻意。
于是她隐约明白,为何像那林家和薛家这些人家,都甘愿将嫡女许配给贾琏了。
身份足够,又有才干,行事还有礼有节,这样的人只要想什么目的达不成的?
想到那林家和薛家女,甄家太太心里又为女儿一阵叹息。
说实话,若非贾琏内帏已有“强人”占据,在女儿太子侧妃之事成为梦幻泡影之后,她还真不介意促成这桩好事。
“你和嬛儿,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今天。”
“今天?”
甄家太太一阵无语。明早就启程回南了,就耽搁了这一日,竟然就多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回去该如何与她爹和老太太交代啊……
“你打算如何安排嬛儿?”
“京城中出了这些事,想必叔母也不放心把嬛儿留在京中。
正好我如今身上也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干净,不如叔母与嬛儿先回南京,等我手中的事情办完了,再亲自去南京,接嬛儿过门。
叔母觉得如何?”
甄家太太一听,就知道贾琏是还没想好如何安置女儿。
也是,她昨晚在荣国府,可是知道贾琏才刚从薛家求得了薛家女,这个时候要是再把嬛儿留下,任他万般手段,只怕也难以斡旋。
不过贾琏第一句话说的没错。以眼下的情况,她还真不放心把女儿留在贾琏身边。
于是轻哼一声,道:“你就这般自信我会把嬛儿交给你?就算我愿意,你觉得她爹和家里的老太太那一关你过得去?你也去过我们家,应该知道老太太有多疼她!
除非……”
甄家太太盯着贾琏,“除非你把林家和薛家的亲事退了。”
甄家太太没有说让贾琏把凤姐儿给休了,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当初太后亲自出马,都没能让贾琏休了凤姐儿。
她也是没有办法。
眼下女儿大概率是被贾琏吃干抹净了。
这个时候与贾琏翻脸显得不智,但是让女儿给人家做小四小五,她也是万万接受不了。
面对甄家太太提出的条件,贾琏没有选择正面回应。
她回视着对方的眼神,忽然笑道:“我也知道,一时间要叔母等人接受这件事有些强人所难。
不如这样,我们做个约定。”
“什么约定?”甄家太太狐疑。
“眼下朝局动荡,不论是我还是甄家,都各自有些麻烦缠身,当此之时,确实不是你我两家谈婚论嫁的好时候。
不若以三年为期。
在这三年之内,甄家可以先不用答复我的请求,好好权衡利弊。
倘若三年之后,甄家还是不愿意将嬛儿嫁给我,仍旧觉得把嬛儿许给我是吃亏,我将再不会提此事,到时候不论你们如何处置嬛儿的终身,我都不再干涉。
作为交换,在这三年内,你们也不能干涉嬛儿的自由,更不许为她另觅姻缘。”
贾琏是何等霸道,先不说甄玉嬛对他一片痴情,就说她与黛玉一般无二的容貌,贾琏就没有抛弃的说法。
三年,不过是给彼此的体面和预留空间。
其实即便是眼下他想要强娶甄玉嬛,甄家都没有太多抵抗之力,遑论三年之后?
以甄家日落西山之势,贾琏自信越到后面,甄家越没有与他讲条件的资本。
他原本大可不必与甄家太太坦白这件事,如他对甄玉嬛所言,等腾出手来之后就去娶她。
但是这无疑会苦了甄玉嬛本身。让她一个怀春少女忍受思念之苦无人诉说外,说不定还要面对家里人的逼婚,他真怕她一个小女孩独自承受不住。
这才是贾琏今晚特意留下来,并且与甄家太太言明的原因。
只要他能说服对方,有亲生母亲的支持,甄玉嬛在家里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
至于三年后甄家要是不同意他就不干涉的话,自然是做不得数。
三年之后他要是仍旧行得正坐得端,自无甄家反抗的余地。万一他自己出了差错,抱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他自然也不会坑害旁人。
当然他自信这种万一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甄家太太可不知道贾琏心里的算计,她在认真思考贾琏的提议。
其实单凭她自身而言,她是不反对这件事的。
在京城这些日子,她也算是看出来了,民间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贾琏真的是那种能够搅动风云的人物,哪怕是在中枢,仍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之知女莫若母,知道女儿芳心所向。
但是女儿毕竟是甄家的门面,给人做小,还是好几房之外,实在有损甄家的体面。
一个处理不好,她自己都会受很大的挂落。
贾琏的提议,给了她可操作的空间!
只要贾琏这边不着急要人,她甚至可以先瞒着不告诉家里。
反正女儿还小,且刚好经历过太子一事,想来家里也不会急着给她另外安排亲事。
甄家太太的思维完全活跃过来。
身为大家族的族母,她思考问题肯定不会和普通母亲一般,她也会为了家族考虑。
倘若甄家注定要遭受一番劫难,有女儿和贾琏这一层关系在,自然是多一层保险。
若是贾琏能够助甄家一臂之力,将来将女儿许给他自然也没什么大问题。
倘若甄家并没有受到什么牵累,将来海阔凭鱼跃、更上一层楼,或者说贾琏的皇孙身份这个雷在哪一天爆了,没有像眼下这般如日中天,甄家自然也就没必要做折本买卖。
综合来看,在女儿明显已经失身给贾琏的情况下,留下几年的缓冲时间,对甄家而言是有利的。
更有一点,甄家太太岂能看不出贾琏的自信?
结合贾琏皇孙这个身份,她不免多出几分遐想。
贾琏作为当事人,肯定比她们这些外人知道的更多。
不论是将来贾琏和宁康帝彻底消除伯侄嫌隙,再次得到重用,还是有一天太上皇出关重新掌握大权,这都意味着,贾琏的身份会变得贵不可言。
若是那样,家里出一个亲王妃,哪怕不是正的,也肯定不亏的啊……
脑海中思索着千般想法,最终甄家太太道:“好,我可以应允这个约定。不过你也得答应,在此期间,绝不可向外透露你和嬛儿的关系,影响嬛儿的清白。”
贾琏微微一笑:“这是自然。”
约定达成,二人之间默契的没有再就这个问题多做讨论。
在气氛沉默了片刻,甄家太太道:“哥儿之前所言,似乎语有未尽之意……”
贾琏一挑眉,面带笑容。
甄家太太见状也不再藏着掖着,直言相询:“倘若皇上真的翻起旧账,我等该当如何应对?”
若是没有出太子这个事,她是不太担心的。因为这种几代人积累下的旧账,早就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方案和说得过去的说法。
只不过眼下宁康帝显然不像前面几代皇帝那般好说话,他可是敢兵变逼宫的狠人。
万一对方真要这个时候翻旧账,说不定真就趁着太子一案把她们甄家给办了,到时候她们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同时她心里也不禁有些后怕。
到了此时她也明白为什么先前贾琏会说话说一半了。
她不知道贾琏所言的“翻旧账”是有所耳闻还是单纯为了拿捏她甄家而找的把柄。
这都不重要。
可以想象,要是她刚才因为女儿的事和贾琏翻脸了,不管朝廷是不是真的要翻旧账,贾琏都有能力让这件事变成真的。
不是吗,一道折子的事。
于是心里对贾琏竟生出几分敬佩和感激。
不论如何,贾琏没有将威胁摆上台面,给了她一个母亲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眼下她已答应了贾琏的约定,相当于也是成全了贾琏,她自然要讨要这件事的应对方法,因为她感觉这件事在将来很可能成真。
察觉到甄家太太的神情,贾琏内心微微一笑。很多事情彼此心知肚明,比直接说出来要高效的多。
他也不再卖关子,语态认真的说道:“若是叔母信得过我,回到南京之后,劝世叔想尽一切办法,将官中的亏空填补了。至少,要把国库的亏空完全填上,然后再上奏疏,向陛下详细的陈明其他亏空的全部由来,不给宫里发难的机会。
这件事必须速度要快,因为但凡宫里要翻旧账的消息传出之后,甄家再做这件事,陛下未必就会领情了。”
甄家太太闻言,脸上露出愁容。
哪怕只是宫里的,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贾琏见状,叹道:“这个时候,是财富重要,还是家族安危重要,希望叔母和世叔一定要分得清啊。”
贾琏并不认为甄家会没钱。
作为钦差金陵省三大织造局的管事,甄家之富贵,天下闻名。
说实话,这样的人家,还要年年向国库、宫中借钱,贾琏是不理解的。
大概是家里混吃等死的太多了,也或许是见大家都占这个便宜,自己不占心里不舒服。
总之,几代都圣眷优隆的甄家,欠官家的钱,或许她们自己都记不清了,或许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还。
眼下朝廷确实没有要翻旧账的意思,但是以贾琏的前瞻性,觉得宁康帝从这个方向收拢资金不过是迟早的事。
因为和甄家千丝万缕的联系,贾琏不希望甄家倒下,至少别因为钱财这等外物倒下。
不过他能做的,也只能是提前提个醒。
若是甄家真是要钱不要命的那种,也就注定该亡。
……
<!-- 翻页上aD开始 -->